我國科學家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方面獲進展

2020-09-15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陸子恆與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張標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該成果以Tailoring Desolvation Kinetics Enables Stable Zinc Metal Anodes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

水系鋅離子電池由於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被認為是大型儲能等領域的重要備選二次電池體系。當前,鋅離子電池中的鋅負極仍然受到低庫倫效率等問題影響,制約了自身的實際使用

本次研究工作受到傳統電鍍行業絡合劑的啟發,利用乙腈作為絡合劑改變鋅離子的溶劑化結構,從而實現電極電鍍動力學的調控

有、無乙腈絡合劑時鋅離子的溶劑化結構變化

深圳先進院材料所光子中心電化學團隊在工作中承擔了理論部分,通過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動力學計算發現,在鋅離子的第一溶劑殼層中有至多3個水分子被替換為乙腈分子,由於乙腈對鋅離子有較強的絡合作用,使得鋅離子的去溶劑化過程產生了顯著動力學變化。

本工作提出的溶劑化化學調控策略為水系鋅離子電池和鋰、鈉金屬等下一代高比能二次電池提供了新研發思路

研究團隊圍繞固態電解質的材料設計、電池電極電解質界面的處理、半固態電池的技術開發等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在兩年時間裡取得系列突破,包括聯合在化學領域刊物Chemical Reviews發表題為Mobile Ions in Composite Solids《複合物中的離子傳輸》的綜述文章。

其他工作先後發表在Adv. Energy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J. Phys. Chem. C上。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項目等項目資助。

來源: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等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陸子恆助理研究員與香港理工大學張標助理教授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中山大學朱昌寶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開發研究獲進展
    水系鋅離子電池作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儲能設備,在比容量、天然豐度、環境友好等方面極具優勢,被視為當前最有前景的低成本、高安全的儲能系統,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鋰金屬負極類似,鋅枝晶的形成和生長可能會導致循環壽命短、庫倫效率低、電池內部短路等嚴重問題,嚴重限制了鋅金屬負極的實際應用。
  • 構築更好的鋅離子電池
    本綜述介紹了鋅離子電池研究的基礎問題、挑戰和最新的發展。詳細地討論了鋅離子電池的各個部分,從鋅負極到一系列重要的正極材料。此外,還探討了電解質選擇對電池性能的影響,並總結可能的優化策略。最後,對鋅離子電池,混合鋅基電池和柔性鋅基電池的發展提出展望。
  • 新華網:南開博士「水系鋅離子」電池科研成果登上龍頭雜誌《美國...
    新華網天津11月24日電(張建新 馬超)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張寧針對「水系鋅離子」電池設計出全新正極材料及電解液,首次將陽離子缺陷型鋅錳氧化物用於正極,同時首次使用高濃度大陰離子電解液三氟甲烷磺酸鋅,使得鋅離子電池的效能、安全性、穩定性等均有大幅提升和改進。  相關科研成果近日發表在材料與化學類龍頭期刊《美國化學會志》,該成果現已申請專利。
  • 水系鋅離子電池中鋅陽極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Carbon Energy
    環保,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電化學儲能裝置是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我國科學家在鋅/石墨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低成本、長壽命、高功率的二次電池是實現電網規模儲能來利用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效途徑之一。石墨正極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性,而鋅負極具有體積能量密度高、儲量豐富、鋅沉積/溶解過電位低等優點,因此,結合鋅負極與石墨正極各自優點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在電網規模儲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深圳先進院水系鋅離子儲能器件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團隊聯合重慶理工大學周志明教授,採用原位兩步活化策略製備了一種分級多孔碳正極材料,基於該材料的水系鋅離子雜化電池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儲能性能。
  • 上海大學魯雄剛教授團隊開發出高性能水系鋅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
    由於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間有限,隨著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大幅提升,動力電池向鎳鈷錳NCM三元材料轉換已成為必然選擇。然而,安全性較差的有機系電解液仍舊阻礙了鋰離子電池邁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鑑於此,發展安全係數高、易於製備、離子電導率高的水系電解液展現出巨大的競爭力。
  • 湖北大學王浩團隊《AEM》鋅離子電池研究領域重要進展
    湖北大學物電學院(微電子學院)王浩教授團隊在鋅離子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成果「Valence Engineering via In-situ Carbon Reduction on Octahedron Sites Mn3O4 for Ultra-Long Cycle Life
  • 進展 | 一體化構型的高柔性、長壽命鋅離子電池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近年來基於所發展出的一種具有一體化結構的超級電容器(Adv. Funct.近期,該組博士生陳鵬輝在解思深院士和周維亞研究員的指導下,以高安全性的水系鋅離子電池的一體化構型設計為出發點,通過將鋅離子電池的各個構件集成為一體,構建出一種一體化結構的水系鋅離子電池(圖1)。
  • 進展| 水系鉀離子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水系鹼金屬離子(Li+/Na+/K+)電池由於其固有的安全性,而成為電網儲能的新興候選體系之一,在早期的研究中我們針對該電池體系做了一些初步探索(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6401;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5, 5, 1501005;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7
  • 哈工大:水系鹼性電池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哈工大深圳校區柔性印刷電子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燕在水系鹼性電池循環穩定性和自癒合特性上取得重大進展。
  •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發出全天候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水系鋅基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優點,在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和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 北京大學在複合膜調控水系鋅離子電池實現超長循環取得突破
    水系鋅離子電池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優勢,因而成為下一代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儲能技術之一。但水系鋅離子電池商業化應用面臨鋅負極上鋅枝晶生長、電解液析氫、鹼式硫酸鋅副產物生成等問題。通常有機塗層可以有效阻止陰離子、自由水與鋅負極接觸,隔離陰離子可以有效緩解鋅離子沉積過程中陰離子聚集引起的空間電場不均問題,達到鋅離子均勻沉積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隔離陰離子、自由水與鋅負極接觸還可以有效抑制電池主要的副反應,但目前採用的有機塗層缺乏鋅離子傳輸通道,導致電池極化增大,而水系鋅離子電池電化學窗口較窄,極化增大對水系鋅電池的發展非常不利。
  • 評述:水系可充鋅電池的發展及挑戰
    近年來,基於微酸性電解液的水系可充鋅電池由於其安全性高、成本低、容量高且環境友好,再次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和深入研究。在使用該電解液的水系可充鋅電池中,鋅金屬在放電時形成Zn2+,不會產生氫氧化鋅和氧化鋅等副產物,並且充放電過程可逆性高。然而,在水系可充鋅電池電極、電解質和整個電池系統的開發中仍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 .: 長循環、高性能、無枝晶海水基水系二次電池
    不同與傳統非水系金屬電池使用表面鈍化技術等防止枝晶生長的保護策略,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策略,並有效地減少和抑制枝晶的形成。本工作主要從兩個方面改善:(1)反應熱力學方面:製備的鋅錳合金實現了有利的離子擴散路徑。(2)反應動力學方面,通過三維納米結構實現了均勻的金屬沉積。鋅錳合金表面較高的結合能有助於引導和調節Zn的成核和生長,減少Zn沉積在早期枝晶的形成。
  • 科學家研發出耐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耐低溫、經濟、安全、環保的水系鋅基電池用混合電解液。
  • :本徵結構穩定的釩基正極材料助力水系鋅離子電池
    【研究背景】水系鋅離子電池(ZIBs)憑藉著鋅金屬負極的諸多優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 安全、環保、低成本;2. 高理論比容量和低氧化還原電勢;3. 在水中高的電化學穩定性),已成為最近幾年新的研究熱點。
  • 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方面獲新進展
    打開APP 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方面獲新進展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24 11:48:00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東北大學理學院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東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劉曉霞教授團隊在水系銨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提出銨離子在氧化錳材料內部的存儲機制,豐富了儲銨材料能源化學基礎理論,並為製備新型高性能水系銨離子可充電電池提供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