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人間世》第33期(1935年8月5日出版),作者周斐兒。
赤道上,只有炎炎的太陽,只有暴燥欲裂的赤土。赤道上只有夏天,沒有秋天的。
然而赤道上卻也例外的有秋天的地方:在爪哇,萬隆是熱帶的樂土;在英屬殖民地,檳榔嶼被稱為南國的花園;在蘇門答臘,馬達山算是避暑的勝地……在這些地方,人是感到秋天般涼爽的氣候,人是會忘記置身在悶熱的赤道國土裡的。
馬達山是人們在一個假期中,在長久的炎熱的苦悶的壓迫裡,想去的地方。
從日裡的首府棉蘭到馬達山,每天有幾次的長途汽車開行著。早上約十點鐘左右汽車開行,中午便可到了。車,沿著光滑烏黑的柏油道上走,從熱帶盛產著的樹膠園和椰園等樹林穿過。滿眼是青翠繁茂的森林,滿眼是生氣蓬勃的原始世界的景象。
一出了棉蘭的都市境界,熱帶的鄉村風景線便撲在眼前:茂密的樹林,疏落的「阿答」屋子,稀少的行人,和涼氣襲人的森林裡的風……這些,是熱帶特有的野外色彩。
一達到馬達山的山麓,駛車者便把速率減低著。在眼前,迎面的山峰高大地矗立著。在那一層層的山峰中間,一個最大的和最高的山峰卻被白雲所籠罩。那白雲是淡薄而朦朧,氤氳的在那山頭繚繞著。有時一陣風吹來,白雲便會圈住那山腰;而一陣空氣的浮力,卻又會把她另送上山頭去。
車一爬上山,便在迴旋曲轉的山道上慢慢地爬行著。山道屈曲得像螺旋,在山巔,山腰,和山麓間蜿蜒著。四面全是黑壓壓的野森林,被野禽的鳴聲所充滿著。山間沈寂得像深夜,只有山泉潺潺地在車底下響流。不時在車轉彎的地方,車夫便把號筒吹著,在山壁響出了「呼呼」的回聲,那聲音煞像是野獸在叫。
人,越來越少了。在初入山的時候,你可以看見馬來土人拿著「巴闌」刀,背上背著椰子或是其他的果實。也可以看見馬來婦人把包袱頂在頭上,在路旁避車,或緩慢地在馬路邊緣蠕動著。然而山一深,土著人的房屋便越來越少而至於沒有了,於是在這原始的森林裡既找不到樹膠園,也找不到椰子樹,更沒有人影兒可被看見了。偶爾,在旅途上有汽車迎面而來,車夫們便用手互相打著招呼,旅客們相視而笑,算是未曾睹面的熟人。這便是深山間所有的唯一的人的交涉了。「一個理想世界的景象!」是會令人做這般想的。
一山翻過一山,車不住地在森林的巷道間竄過。在將近轉彎的地方,當森林和山角遮住眼前的視線的時候,疑惑前無去路;而一個貪婪的山谷澗口卻張大著在迎著人們,那谷裡是陰森森的覺得可怕的。然而當汽車的喇叭聲一響之後,車一轉彎,卻又另闢了一個世界,而這隻文明的怪獸又照常地在這森林的巷道裡亂竄了。
這些時候的世界,除了天上的淡薄的白雲,炎炎的太陽,和撲面而來的帶著野花芳香的微風而外,便只有黑壓壓的望不盡看不完的野林,滿坑滿谷都是。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你一眼望去,除了樹林之外,你是看不到另外有什麼東西的。馬路,算是把這神秘的原始世界裡給劃破了肚皮吧!物質文明是把大自然的秘密破壞了!
戴著潔白的銀冠般的山巔是漸漸地達到了。我問著車夫:
「不拉士打忌藏在什麼地方呢?」
「從這山峰翻過去便是。」車夫答。
於是車便向這被白雲包裹著的山峰衝進去了。然而奇怪的是:當人一人全神望著的白雲世界,美麗的白雲卻反而看不見了。多麼的可惜!對於這,不看見那迎面而來的潔白的雲霧,真像是失掉了人的理想般的覺得可惜呢!
一爬過了這最高峰,車便在這蜿蜒著的山道裡慢慢的時起時落的向那目的地降下了。待再爬過了幾個山頭,於是一些白壁的瓦屋子便在那廣大的盆地裡顯現在眼前。車越走越近,路旁的白屋子和「阿答」厝便疏落得越加顯露了。這些簡單的建築物,是用著一種熱帶的特殊的姿態緊貼地站在馬路兩旁。
「昨夜老虎銜去幾隻狗,和幾隻豬呀!」
車停在一個由樹木的片段所砌成的階層的山道旁的時候,一群土著人的小孩子便攢住在山道上。於是二個中國青年便這麼地告訴我。
我開始注意到這裡的農村景象了:從汽車停住的地方望下去,那許久以來由黑森森的樹林所蓋滿的山景已不見了;代替它的卻是一個廣大的平原。在那兒,菜園廣布著,屋子是三三兩兩攢聚在一小堆一小堆的叢林裡面,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小的農村。卻是多麼靜穆而平和的農村景象!
休息一會兒,從那涼澈肺腑的山泉水裡蘸了一些水來洗面之後,(那些水,土著人把竹管從山坑裡接來,灌在路旁的凹處,以備應用。)車又重複開行了。開行不久,不拉士打忌也終於到了。
第一觸目的是一個「馬達式」的亭子站在馬路的中央,許多柑子布滿在馬路的兩旁。那盛產著的柑子的顏色是紅得可愛,在秋涼天氣的小村市裡特別顯示著鮮明的色彩。
在馬達山住了三天,細看懸崖僻谷,參觀公共建築物和娛樂場所。更去馬達酋長住著的鄉村,觀察馬達土著人的生活形態。
馬達族是一種半開化的民族。會織布,會編席,也會種地。他們的屋宇是一種特別的建築形式:用「阿答」樹葉編成的屋頂和牆壁,高高地架在許多木樁的上面。屋頂成尖脊形,上面還加幾個尖錐形的裝飾。一兩把梯子靠在屋子旁邊的門口上。沒有窗,屋內黑暗而汙穢。入門時,令人頭昏而作嘔。地板上絕少桌椅和家具,據說晚上一家人便席地而臥。生於此也死於此。地板下的木樁間卻是養牲口的地方,人畜便這樣的只隔著一層木板。晚上人獸的鼾聲齊鳴,活現出一個原始人的生活樣式。
最可愛的是馬達山的朝晨和黃昏。那時的風景簡直像是一首美麗的詩,或像一幅高尚雅潔的藝術作品。當早上四山黑暗的時候,你可以站上一個高高山峰,從一兩棵美麗的樹叢間遠望那東方的尚未升起的太陽。你可以看見彩雲懸掛在天邊,那太陽的光線卻在那雲的邊緣上給鑲上了銀線。天空爽朗而雅潔,而山麓卻仍舊昏暗得像沈睡未醒。
在晚上,當黑影漸漸的從山下爬上來的時候,你可以看見四山是在黑影裡沉沒了。許多低低的山頭,屋宇,樹木和人物是被暮靄所吞沒了;而遠一點的高山頂上的太陽卻仍沐浴在彩色的雲裡。在晚霞裡,夕陽是閃爍著、膨大著,漸漸地向下低沉著低沉著。直至夕陽也完全被最高的山頭所吞沒了,於是這盆地便完全沈浸在黑影裡。
同樣地可愛的是馬達山的雲和瀑布。雲,是馬達山的常客。當天氣陰沉的時候,馬達山的最高的山峰為白雲所籠罩,便是馬達山的山腰、山谷……甚至一切地方都會受白雲的光顧。你如果走到一個儲蓄潔淨的雨水的山池旁邊,去看白雲在你的面前瀰漫著,翻騰著,和飄蕩著,你便將感到身心都飄飄然有點像白雲般的輕飄和爽朗,而將做起一個飄渺虛無的夢來了!
瀑布,在山的許多地方都有著。那潔白的色彩,那雄偉的吼聲,那在叢林山石間的奔竄,都非常地令人愛慕,非常地令人讚美。尤其是那偉大的力量,當你一站在它的跟前的時候,你便會覺到人是怎樣渺小的了。
在雲與瀑布之外,如果你在微雨霏霏的時光中,在那牛群堆集著的山谷裡看這些畜牲們的悠閒的態度,和牧人們的悠悠然的情態;或者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在一個被叢林包圍著的清泉旁邊的石頭上坐上幾個鐘頭;或者約著幾位朋友熱狂地騎著驢子去遊山,去呼嘯;或者寂寞的在旅館裡獨坐,靜聽屋頂上靜穆的鴿聲……總之,在馬達山,你無論在什麼時候和處在什麼境地,這美麗的風景,這詩情的赤道裡的秋天,都會隨時隨地的令人神往的。
便是在這距離馬達山之遊已經過了五個年頭了的現在,當故國的秋涼來到的時候,我還會永遠地做著那遙遠的赤道上的秋天的回憶的夢。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遊、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絡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於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覆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適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