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2020-07-24 眼鏡視野

火星人:火星不是你們地球探測器想來就能來的!請預約排號!每26個月開放一次!

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只為搶時間

2020年7-8月,中國、美國、阿聯三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7月20日,阿聯的&34;已率先出發。7月23日,中國的&34;也成功發射向火星出發。美國的&34;也將在隨後發射。

多國&34;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非攀比或所謂的星際競爭。而是因為7-8月火星探測器發射的&34;,錯過就得多等兩年多。

那麼何為&34;,窗口期是如何得來的?本期眼鏡哥,就接&34;為大家簡單講講一些有趣的宇宙知識。

宇宙知識1——地球火星的距離隨時在改變

首先來看一張太陽系真實比例圖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從上圖可以看出,火星離地球真的是很遠,在太陽、地球、火星的&34;裡,地球與火星需要放大1000倍才能看清樣子。為了方便大家觀看,下文的所有示意圖將對星球放大處理。

那麼地球與火星距離究竟有多遠?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由於地球、火星繞太陽公轉均是橢圓軌道(地球近日點1.47億公裡,遠日點1.52公裡;火星近日點2.07億公裡,遠日點2.49億公裡),且軌道傾角不同,公轉速度(角速度)也不同。所以地球與火星之間的相對位置也隨時在變化。理論上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

所以,當媒體給給出一個準確的火星到地球距離時,都是不嚴謹和。目的只是為了讓普通吃瓜群眾一個具象的概念。

宇宙知識2——地球火星26個月&34;一次

雖然地球火星的相對位置隨時在變化,但每26個月就會&34;一次。此&34;是指火星、地球、太陽三點一線,且地球、火星位於太陽同一側。此時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在即將相遇的之時,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最佳時間(也就是我們提到的窗口期),這樣探測器飛行縮短飛行時間和節省燃料。

這個周期26個月是根據地球公轉周期(1年或365.24天),火星公轉周期(1.88年既686.98天)由公式:t/T1-t/T2=1計算得出。t(相遇周期)=779.94天(地球天)。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所以窗口期的間隔就是&34;間隔,錯過這次得再等兩年多,就是這麼來的。

宇宙知識3——探測器不是直接飛向火星

有了公式和周期,我們可以精準的算出每一次相遇的時間。但這個時間並不是發射時間,需要提前發射。道理很簡單,火星探測器需要一段飛行時間,等到最近的時候再發射,探測器只會直接飛離火星,火星會落後得越來越遠。


這就好比跑接力比賽,地球跑內圈,火星跑外圈,且地球比火星快(角速度),等到並排(相遇)的時候再伸出接力棒(火星探測器)時,為時已晚,接力棒只會伸到隊友身前,隊友沒法接棒。正確的是提前伸出接力棒,當並排時候,剛好接住,所以需要提前發射火星探測器。

那麼需要提前多久?我想科學家們不會(像我們)傻到直接用最短距離除以飛行速度。實施上火星探測器也不是直接就飛向火星的,那樣的飛行軌道,需要不斷的消耗燃料加速來抵消太陽的引力,太不經濟。而且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還不具備可以發射裝足夠多燃料(噸位)的能力。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所以發射火星探測器需要一個省力(且時間也不會太長)的方式——霍曼轉移軌道。

宇宙知識4——霍曼轉移軌道

什麼是霍曼轉移軌道?

多國為何扎堆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在於這些宇宙知識

以我國的&34;為例。&34;天問一號&34;行星&34;飄&34;天問一號&34;希望號&34;龜兔賽跑&34;停站"時間有限,抓緊時間上車!沒趕上的請提前買票等下一班車!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天問」,海外的「希望」「毅力」······各國為何扎堆探索火星?
    我們對於耳熟能詳的老鄰居——火星,其實知之甚少。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2020年火星地球相遇時間點在10月14日前後,所以今年夏天是火星發射窗口期,關於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問題,可以閱讀本人以前的文章:。世界各國都利用這個時間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這次天問一號的總重量達到了5噸,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3175公斤,都需要「胖五」把它們送上太空。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為什麼最近非要「扎堆」去火星?八大問題帶你揭示火星探測的奧秘
    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這次去火星想幹什麼?火星探測難點在哪裡?火星上究竟是什麼樣子?多個問題帶你揭示火星探測的奧秘。為什麼最近「扎堆」去火星?最近火星檔期有點滿。阿聯的「希望」最先啟程,中國7月23日發出「天問」,美國則把「毅力」留到了7月底。要不是疫情耽擱了,歐空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原本也會在這個時間出徵。為什麼去火星要扎堆?
  •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作為太陽系內與地球最為相似且距離相對適中的星球,人類對火星的嚮往早已有之。2020年7月,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似乎異常忙碌。幾乎前後腳,繼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毅力」號火星車也開啟了「奔火」之旅。
  •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關於天問一號我們要知道這些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在前幾天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以及未來幾天發射的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都會在明年的二月份會師火星。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本次任務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今年多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目的是什麼
    ,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因此不少國家在這個夏天執行探測器發射任務。據了解,今年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根據報導,美國宇航局已在佛羅裡達州的空軍基地完成了「毅力號」的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前,為何要嚴格消毒,這應與南極古病毒肆虐有關
    隨著現代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宇宙探索活動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正是因為如此,到目前為止,火星變成了除了月球之外,人類對其特性了解最多的行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會將所收集到的數據,全部傳輸回地球,繼而令科學家知道更多關於火星的秘密
  • 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印有4國標誌被質疑,謎團終於揭開了
    文昌發射中心又一次傳出好消息,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也正式向行星探測邁出了第一步。當捷報發出後,眾多友好國家航天機構紛紛表達了祝賀。但是其中也傳出了一些不好的聲音,像一些西方媒體就表現得十分不淡定,好比吃不了葡萄卻說葡萄酸。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為何這麼難?「西瓜視頻」
    尤其是1971年發射的蘇聯「火星3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20世紀90年代以後,火星探測更加頻繁,「火星快車」「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等多顆探測器飛向火星。然而,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到目前也只有50%左右。火星探測到底難在哪?首先是距離遠。
  • 2020年,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意味著什麼
    據相關報導,截至7月23日,包括前蘇聯、美國在內,全球已有8個國家共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1、那麼,在眾多行星之中,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登錄火星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由內往外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火星乾旱,多巖石,比較寒冷,巖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經常被稱作&34;。
  • 關於「探火」你需要知道這些
    火星表面示意圖2020年是中國火星探測元年。萬眾期待下,「天問一號」順利升空,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探測器為何叫「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多難?各國又為何「扎堆」去火星?大家口中所說的著陸「恐怖7分鐘」又是怎麼回事呢?看新華社為你一一解惑。1為何叫「天問一號」?
  • 扎堆探索火星,中、美、阿聯的探索有何不同?
    當地時間20日6時58分(北京時間5時58分),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一枚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發射,依照計劃,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抵達環火星軌道進行觀測,阿聯希望屆時以此紀念建國50周年。諸多國家扎堆發射探測器 火星為何這麼「火」?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在7月下旬展開 多國迎來火星發射季
    目前,不少國家已經啟動火星探測任務,美國、中國、阿聯都將計劃於近日發射火星探測器。不過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方面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不得不推遲發射。為什麼各國都扎堆啟動火星探測任務呢?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呢?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並不算是「近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