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2020-07-31 臺海網

中新網7月30日電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火箭專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這樣說過。作為太陽系內與地球最為相似且距離相對適中的星球,人類對火星的嚮往早已有之。

2020年7月,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似乎異常忙碌。幾乎前後腳,繼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毅力」號火星車也開啟了「奔火」之旅。

多國探測器「同臺競技」

火星成深空探索「角力場」?

國際火星探測始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以前,美國、蘇聯/俄羅斯、日本、歐洲和印度已先後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但完全成功率不到50%。儘管火星探索困難重重,但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歇。

火星貧瘠的表面上常有肆虐的沙塵暴,液態水曾在這裡存在……半個多世紀以來,日新月異的科技讓人類對這顆星球的認識不斷加深。每當出現關於火星的新發現時,人們探索火星的熱情就會再次被激發。

2020年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拉開2020年國際火星探測的序幕。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

僅三天後,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的首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為中國行星探測計劃邁向縱深做準備。

如今,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正「同臺競技」奔向火星,而原計劃同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歐洲航天局則將計劃推遲到2022年。

此外,日本也計劃於2024年發射探測器,訪問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並且計劃登陸火衛一採樣返回地球。

而在印度,儘管其今年並未明確火星探測計劃,但考慮到印度在2013年,就已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並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未來,或將有更多國家加入到「探火」隊伍中。

「好奇」號翻版?

「毅力」號還有這些不同

從1997年登陸火星的「索傑娜」號到之後的「勇氣」號與「機遇」號,再到2012年以來一直在探索火星的「好奇」號,「毅力」號火星車,將有望成為NASA第五個登陸火星的火星車。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毅力「號火星車著陸時,會先選位置拍照,再比較地形地貌,最後確定位置著陸。(圖片來源:NASA官網)

為了儘可能降低任務成本和風險,「毅力」號探測任務設計主要基於火星科學實驗室(MSL)的任務架構,包括「好奇」號火星車和經過驗證的著陸系統。

不過,儘管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毅力」號的很多硬體設備及軟體系統仍較之前有所不同。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執行任務時行動路線圖。(圖片來源:NASA官網)

比如,「毅力」號的輪子更堅固、更適應火星探索;有23臺攝像機,將記錄著陸的過程;配置了新型麥克風,或有望讓地球首次「聽到」火星的聲音……而「毅力」號與「好奇」號的一個最顯著區別是,前者配置有樣本緩存系統,將能採集並儲存火星上的巖石與土壤樣本。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當地時間2020年3月12日,NASA發布的「機智」號火星直升機模擬圖。(圖片來源:NASA官網)

另外,「毅力」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它還攜帶了一架重約1.8公斤的實驗性迷你直升機「機智」號。一旦火星車找到合適位置,「機智」號就會與其分離,並進行幾次試飛。

NASA官員說,若「機智」號任務獲得成功,未來的火星探測任務可能會經常使用直升機。而直升機也將會獨立做大量的科學研究,比如探索洞穴和懸崖等火星車難以到達的地方。

為探「火」鋪路,

各國探測任務多

2021年2月18日,「毅力」號將在歷經近7個月的漫長星際之旅後,降落到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屆時,它將開始一系列被賦予極大期待的探測任務。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圖為「機遇」號從火星表面傳回地球的圖片。(圖片來源:NASA官網)

搜尋古生命曾在這裡存在的「蛛絲馬跡」;記錄火星的氣候及地質特徵,收集火星樣本;嘗試將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根據計劃,這些任務將持續至少一個「火星年」,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687天。

但考慮到NASA以往探測器的任務時間,「毅力」號執行任務的時間有望更長。

而在火星上空,阿聯「希望」號將通過做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火星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等數據,以幫助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火星的氣候條件。

這或有助於解開一個關於火星的的重要謎團:火星環境為何會從遍布江河湖海,變成如今一片荒蕪的狀態。

與此同時,中國的「天問一號」則計劃完成對火星的一次「環繞、著陸、巡視」,希望能實現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成功著陸火星,利用火星車進行巡視勘測的目標。

如果成功,這趟「旅程」,將使中國深空探測能力和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個在火星著陸的國家,第二個在火星巡視的國家。

可以說,各國此行任務重重,而所有這一切,將為人類未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鋪平道路。

「探火」路不孤,

人類探索之路不歇

奔赴火星的「毅力」號,會距離地球很遠,但它卻會帶著對家園的深刻「記憶」,在遙遠的星球駐紮。

存有全球近1100萬人姓名的矽晶片,被NASA安裝在火星車防護盾下方的鋁板上。而這塊鋁板上,還蝕刻有地球、太陽和火星的圖案,傳達者意為「一起探索」的秘密編碼信息。

發射!美國火星車也上路了 多國「探火」將同臺競技

當地時間6月17日,NASA展示了一塊紀念牌,它會隨「毅力」號飛向火星,以此向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的所有醫護人員致敬。(圖片來源: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社交媒體官方帳號)

與此同時,還有一枚刻有地球和蛇杖圖案的鋁板會一同前往火星,以此表達對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醫護人員的敬意。

而這些名字和信息將提醒著人類,在遙遠的火星,探測器從沒有真正獨自旅行過。

火星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縱觀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每一次無論失敗或成功的探索,都是下一次探索未知的註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人類的文明史,其實是一部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歷史。正是因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憧憬,人類探索的腳步才越走越遠……(來源:中新網 李弘宇)

相關焦點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因此,多國都會選擇在這個窗口期進行登火和探火的探測任務。 上次最佳探測窗口期是在2018年6-7月,今年的7-8月是最佳探測窗口期,下次則要等到2022年。等到了窗口期,具體定在哪一天作為發射日期,會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因素來確定。 探索意義 探索未知,尋找能源、擴展人類生存空間。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圖為「希望號」自俄羅斯發射完探測器,時隔兩年多之後,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因此不少國家在這個夏天執行探測器發射任務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先行一步:阿聯火星探測器從日本上路
    【綜合消息】阿聯航天局的「希望號」探測器7月20日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場由一枚H-2A-202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為擬趁今年的發射窗口期上路的首項火星探測任務。火箭於日本標準時間6時58分14秒(北京時間5時58分14秒)點火起飛。截至發稿時,二級一次工作已結束。器箭分離將於起飛約1小時後進行。發射原定7月15日進行,但因天氣不佳而兩度推遲。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後,按照計劃,美國「火星-2020」探測器也將攜帶「毅力」號火星車開啟火星之旅。到底哪個火星車與著陸器將成為著陸在火星表面的下一個太空飛行器呢?根據中國官方日前發布的信息,中國首個火星車高度為1.85米,重約240公斤,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於92個地球日。
  • 「天問」發射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襲,詳解中國探火4大難點
    發射窗口的選擇主要考慮最「短」路程,也就是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消耗,人們通常會在飛行時間允許的條件下,選擇一條燃料最為節省的飛行軌道。火星和地球的會合周期約為26.3個月,這正是探測器飛往火星的窗口的間隔時間,窗口期約為一個多月,2020年的火星窗口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錯過就要再等待2年。
  • 美國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7月30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7月30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
  • 各國曲折探火路執著為哪般 21世紀將屬於火星
    截至目前,火星表面的「好奇號」和「機遇號」兩輛火星車還在「摸爬滾打」,火星軌道上正在運行的還有5個探測器: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偵查軌道器」、「奧德賽」和「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歐空局的「火星快車」和印度的「曼加裡安」。其實,發射探測器到火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人類的探火之路也充滿著荊棘、曲折。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為了精確入軌,火箭研製團隊給火星探測器「私人訂製」了精細化的「窄窗口、多軌道」設計,將火箭每天30分鐘的發射窗口細分成3個10分鐘的窗口,每個窗口預裝1條發射軌道,7月23日到8月5日,14天的窗口期內一共設計了42條發射軌道,將軌道偏差控制在非常小的範圍內。婁路亮表示,這在中國航天的發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創造了單次發射軌道設計數量的新紀錄,並首次實現了發射軌道的自動切換。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沒閒著:「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完成審查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當天發射成功,這象徵著中國航空朝著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大探火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在進步,別人也沒閒著。在這場「太空競賽」中,美國也恰逢其時地作出了回應,不過美國人的回應多少顯得有些拉胯。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將迎來終極對手!:切入火星軌道相比月球著陸,火星著陸時探測器多了一個進入大氣層和打開降落傘的環節。中美阿同臺競技,天問一號實力如何?地球距離火星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這時被稱為火星衝日,這種時刻每隔26個月發生一次,而這一次窗口期正是今年7~8月份。
  • 26國釣魚愛好者在房山同臺競技!
    26國釣魚愛好者在房山同臺競技! 原創 房山區官方微信 北京房山 10月17日第五屆」一帶一路」北京釣魚友誼賽在風景秀麗的房山區吉塘文漁垂釣園舉行來自26個國家的84名釣魚愛好者同場競技交流
  • 阿聯2020年將用日本火箭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
    作者:楊詩瑞【環球網軍事3月1日報導】近日,據外媒報導,阿聯計劃在2020年用日本火箭發射1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一時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土豪之國」雖然一直以來對大工程愛得深沉,但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卻乏善可陳。2014年,阿聯宣布成立航天局,2020年就要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探火旅行。那麼,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選擇日本的火箭提供發射服務?「土豪之國」開啟火星徵程僅僅為了炫富?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中國2020年向火星出發,並將衝擊一項世界紀錄。  昨日,中國火星探測又一次引發關注。在山東舉辦的2019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報告中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歐陽自遠表示,此次中國將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做好。
  • 天問一號即將發射,冷湖實驗室將在發射直播中亮相
    「火星營地」的冷湖實驗室,進行異地發射直播和報導。美國SpaceX成功發射進入宇宙後,開啟了監測宇宙,觀察火星的任務。火星被人類寄予了厚望,通過衛星傳回的數據來看,在火星上應該會有液態水的存在,火星成為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星球,各個國家都開啟了探索火星的歷程,火星也成為主要航天國家的探測熱點和空間技術戰略制高點,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航天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我國也將通過發射天問一號,向火星進軍。
  • 美國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新華社華盛頓7月3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30日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約1小時後,「毅力」號與火箭分離。
  • 中國火星飛船初露真容,探火年越來越近
    >任務全稱:火星全球遙感軌道器與小型火星車 屬性:中國首次獨立發射行星際探測器、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探測車。 有望實現「繞、落、巡」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探火任務要完成三步部署: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火星車。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創舉。
  •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作為目前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被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此次將迎來它的第四次發射。那麼,為什麼說「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 從登月到探火,人類將以月球為中繼站前往火星?
    從上述對比可以看到,月球和火星大相逕庭,而這些差異直接影響到月球車和火星車的設計、研製、試驗、發射、著陸、巡視和探測等許多方面。月球探測器基本每個月都有1次發射窗口。而火星距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距地球的距離遠得多,每隔26個月才會相距較近,即每26個月才有一次發射窗口,所以在確定火星探測器的研製周期和發射時間方面要比月球探測器複雜。由於距離遠,所以對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火箭要求也比較高。
  • 簡訊:美國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新華社華盛頓7月3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30日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如果一切順利,「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澤羅隕石坑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