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伍淑清近影 |
不久前,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裡,筆者採訪了首開中國內地合資企業先河的香港企業家伍淑清女士。她真誠、細緻,談鋒甚健。
●第一家合資企業誕生記
作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已有25年歷史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賦予了眾多傳奇色彩。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它最初的誕生卻源於一條火車上聽來的廣播消息。
1978年12月23日,港商伍淑清受邀第一次到四川訪問。
在回程從武漢到廣州的火車上,她從廣播裡聽到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聲音:「我清楚地記得,他說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
當時正值而立之年的伍淑清,屬香港美心集團伍氏家族的第二代,這個家族在香港以製作西式餐點而聞名。聽到廣播後,伍淑清忽然有了一個念頭:把做食品的經驗和中國航空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做做航空食品應該是條路子。
1979年,伍淑清帶隊千裡迢迢幾經輾轉到內地作具體考察。然後她和父親伍沾德就開始與中國民航總局接觸,談做航空食品的可能。這一年6月,雙方一共談了3次。到了9月,又接著談。伍淑清回憶說:「那時,中國剛剛開放,合資企業還沒有先例,前途未知,外商心裡不是十分有底,覺得與內地談生意風險大,擔心以後被吃掉。當時這種心理很普遍。」
伍淑清和父親卻對合作有信心。通過考察和分析,伍淑清意識到,中國要發展生產力、儘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的大勢不會變。
1980年4月,京港合資經營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獲準成立,這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內地批准的全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其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註冊編號為001號。5月3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啟了中國內地引進外資和興辦三資企業的序幕。
●15次進藏考察訪問
近些年,伍淑清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社會活動上,公司的事情由弟弟伍威全協助父親打理。「我希望自己在青年工作和教育事業上及西部地區做些事,為內地的招商引資盡些力。」
4年前中國政府確定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伍淑清一直在思考如何為祖國的西部開發做些事情。在2000年的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她作了題為《港澳同胞要為西部開發貢獻力量》的發言,其中提出了自己準備實施的3個計劃,即協助西部地區招商引資;協助西部地區引進和培養人才;協助西部地區擴大對外宣傳,弘揚西部的優秀文化和傳統。
她選定了「塞上江南」寧夏作為實現自己抱負的熱土。而今,伍淑清已在寧夏建立了5萬畝的綠色食品基地示範園:根據國際上各國航空公司的配餐需要和要求,以銷定單定產,進行技術指導,並採取「公司+農戶」的做法,幫助當地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脫貧致富。
對於西藏,伍淑清的感受是,「太喜歡這片隆起在中國西部的土地,每次從青藏高原上空飛過都不平靜,總想著要記錄下這人間少見的氣勢與美景。」從1999年至今,伍淑清已經15次到西藏進行考察訪問。儘管每次進藏的目的都是為了西藏的發展,但她很少驚動政府部門,都是自行安排行程,不給當地添「麻煩」,全部費用自理。每次她都少不了到拉薩實驗小學、盲童院、孤兒院等地看望當地孩子們,還到拉薩近郊的開發區考察高原地區無公害蔬菜和食品,商談幫助其出口事宜等等。最近,伍淑清考慮在香港成立「中國西藏兒童健康教育基金」,從海外及民間的渠道為西藏兒童籌款,改善那些西藏殘障兒童目前還並不理想的生活狀況。
●不做投機生意
「您從商幾十年來,成功的經驗是什麼?」對於筆者的提問,伍淑清平靜地回答說:一是依法納稅,不做不合法的事;二是選擇好合作夥伴,不做投機生意。
前些年,房地產生意火爆時,香港的朋友找到伍淑清,希望她利用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及在中國內地的影響,弄塊地皮,大家合夥做房地產。可是,伍淑清婉言謝絕了。她的理由是「房地產我不熟悉,我做我熟悉的行業,沒有本事賺錢就不去賺」。
曾經有人問伍淑清:「假如這20多年您將時間和精力放在香港,是否會在經濟上有更大的收益?到內地投資,您是否反悔過?」伍淑清每每對此都給予了否定的答覆,她說:「在學生時代,我一直盼望有這麼一天,能親眼看看偉大的祖國,與內地同胞相聚暢談,一起工作。當我初次踏上中國內地的土地上時,像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漂泊多年終於回到家鄉,怎會後悔?」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4月19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