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問天!我國首探火星要幹這些事兒

2020-12-05 光明網

https://flv1.gmw.cn/soby/sobey/20200723/1595475085912_High.mp4

  編者按: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行星探測的道路,也將14億中國人的航天夢書寫到了更遠的深空。「天問一號」有哪些科學目標?它將於何時抵達火星?和「未來戰士」軍小科一起了解一下。  

  千百年來,人類有著一個共同的疑問: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而火星恰好給了人類實踐的機會,去找尋地外生命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等問題的答案。

  1960年至今,蘇聯、俄羅斯、美國、歐洲、印度和日本等國(地區)曾45次發射探測器探測火星,今年7月,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也即將啟航。別看我國火星探測起步晚,但憑藉著嫦娥工程積累下的豐富經驗,科學家為這一次任務定下了高標準,將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大任務。

  環繞通常通過環繞器來完成,例如目前在軌的NASA火星勘測軌道器,就是在環繞著火星的過程中展開各項探測的。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包含1個環繞器,完成至少1年的環火星探測。

  著陸和巡視任務則是通過著陸巡視組合體來完成任務,它包含著陸器和火星車兩部分,著陸器負責著陸,火星車負責科學探測。

  此外,「天問一號」還攜帶了包括相機、火星礦物學光譜儀、火星磁力儀、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器和火星氣象監測儀等在內的13種有效載荷,將在此次任務中完成繪製火星形態和地質結構圖、調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徵和水冰分布、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質組成、測量電離層和火星地表氣候及環境特徵等任務。可謂是對火星形態、地質學、礦物學、空間環境、土壤和水冰分布等進行一次大「體檢」。

  根據推算,「天問一號」預計將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科學觀測階段將於2021年4月開始。期待它能夠將人類對火星的認識推向新的高度!

  出  品:科普中國

  科學顧問:陳 傑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研究員

  監  制:戰 釗

  制  片:宋雅娟

  策  劃:宋雅娟

  導  演:蔡 琳

  統  籌:張佳興

  動  畫:佘星宇

 

[ 責編:趙清建 ]

閱讀剩餘全文(

相關焦點

  • 「天問」問天!我國首探火星要幹這些事兒
    編者按: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行星探測的道路,也將14億中國人的航天夢書寫到了更遠的深空。「天問一號」有哪些科學目標?它將於何時抵達火星?和「未來戰士」軍小科一起了解一下。千百年來,人類有著一個共同的疑問: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而火星恰好給了人類實踐的機會,去找尋地外生命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等問題的答案。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天問一號」中國首探火星之旅即將開啟
    今年7—8月,正值火星探測發射的窗口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與多國同在這一時段發射火星探測器。我國將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已抵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蓄勢待發。它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向火星進發。
  • 天問一號問天開啟問天新紀元
    嗨,火星,我是來自地球中國的天問一號,首次見面,請多關照。近日來自西昌發射場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問一號即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窗口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擇機發射,到時肯定是舉國歡慶!天問一號重240公斤,攜帶6中科學儀器幫我們認識火星。其吸收了嫦娥系列技術與經驗,一步實現繞、落、巡三步曲,全球唯一!再次彰顯我國強大的綜合實力,讓我國直接跨入世界探索太空領先者行列。
  • 「天問」,問天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今年問天 我們的徵途從火星到星辰大海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系列」將成為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天問一號」是其中第一次任務。這意味著,中國行星探測已經形成整體概念,中國的目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遠行星。啟動儀式還透露,「天問一號」任務中的火星車,即將啟動全球徵名。為何「探火」:與地球環境相近似,極具研究價值那麼,人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 火星探測器為何是「天問一號」不是「問天一號」?火星車取風火輪乎?
    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探測火星任務。 據專家解讀地球與火星有一個近距離的時間段,大約每26個月出現一次,被稱為發射「窗口期」,此次發射火星探測也就是要利用明年的地火最近距離實現火星車著陸。
  • 「天問」問天!火星將迎來中國人的足跡
    這樣的發射,在中國已經司空見慣,但是今天,7月23日,在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此次發射卻牽動了國人的心,因為這次它將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遙遠的火星軌道。據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消息,這次發射任務非常成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已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它將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中國來了!陝西動力助力問天
    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也是我國深空探測領域全新的裡程碑,有望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此次任務的科學目標是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等方面的科學探測。
  • 中國開啟火星問天之旅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問天之旅。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有望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航天專家表示,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 特寫: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作者 尹海明 陳斯浩7月23日12時41分,南海之濱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撕裂長空的轟鳴和數萬民眾的歡呼聲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問天」之旅。「之前看過一部關於火星救援的電影,很夢幻,現在這就要成為現實了。」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我國長徵五號將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我國首次探火之旅。1、為何取名天問?《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日,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MOM)於北京時間上午10點半左右成功入軌,這也預示著印度成功實現火星探測,很多人不禁要問,我國深空探測技術落後於印度嗎?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問天之旅 解答「天問」
    先秦時期,屈原對著茫茫宇宙發出《天問》;數千年後,中國向著星辰大海,踏上「問天」之旅。在星際間穿行,可以想見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和風險,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7月23日中午,在碧海椰影之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天問一號」騰空而起。
  • 「天問」問天丨點讚新時代系列報導
    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天問」迎難而上眾所周知,火星探測很難,要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以下簡稱「繞、著、巡」),難上加難。據國家航天局介紹,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進入艙和火星車)和環繞器組成。
  • 2020年,中國將首探火星!
    2020年,中國將首探火星!  好消息!中國將於2020年首探火星。  目前,火星車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買票上車了!  不過,在買票上車之前,火星探測這個瓜咱們得吃個明明白白。  問題一:到了火星會有「人」迎接嗎?  真不會,火星還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證據。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據天問一號總指揮李振才介紹,天問一號到達火星總路程有4.7億千米。天文一號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到今天,已經飛行了167天,截止到2021年1月3日,總飛行路程有4億千米,距火星還有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前後會進入火星軌道。火星與地球最遠距離也是4億千米,為什麼天問一號飛行了4億千米還沒有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長城潤滑油守護航天事業七十年
    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徵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星即將迎來中國的問候
    剛看到西瓜視頻的直播,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有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經過幾個月的長途奔襲,它將抵達火星,帶來來自中國的問候,留下中國的痕跡。你好火星,中國來了。 當我得知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的時候,不禁拍案叫絕,航天系統取名字的功力真是厲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飽含中國文化內涵。《天問》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傑作,堪稱奇文,與天文相關的幾句我摘抄出來: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在?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如此宏大的世界觀,如此宏大的世界架構,如此徜徉恣肆的精神觸覺,堪稱奇絕。
  • 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新華社記者胡喆隨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火星探測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項任務,實現多個工程及科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