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撒哈拉97096」是一顆含水約0.5%的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如果地球完全是由這種物質構成的,那麼它接收到的水分將是地球當前海洋總水量的23倍。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27日消息稱,《科學》雜誌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地球上的水可能來自行星形成階段存在於太陽系內部的物質,而與遙遠的彗星或小行星無關。換句話說,地球可能一直都是溼潤的。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洛林大學(UDL)法國巖石及地球化學研究中心(CRPG)的科學家們確定了一種被稱為頑火輝石球粒隕石(enstatite chondrite)的星際物質,它含有足夠的氫元素,以至於能夠提供至少三倍於地球海洋水量的水分。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完全是由來自太陽系內部的物質組成的——大致與最初形成地球的物質相同。
論文第一作者、CPRG的研究員Laurette Piani介紹道:「我們的發現表明,地球的構築塊可能貢獻了大部分水量。在這顆巖質行星形成之時,太陽系內部就已經存在含氫物質,儘管當時的溫度太高,水蒸汽無法凝結。」
這項研究的結果令人驚訝,因為科學家之前一直認為地球的基本組成物質是乾燥的。它們來自太陽系的內部區域,而在行星形成的過程中,該區域的溫度太高,以至於水分無法凝結,也無法與其他固體結合在一起。而這類隕石則提供了一條新線索,即水分不一定來自遙遠的宇宙角落。
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很罕見,只佔人類已知的隕石集合的2%左右。不過,它們與地球的同位素相似性格外引人注目。這類隕石具有與地球相似的氧、鈦和鈣同位素,而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它們的氫和氮同位素也與地球相似。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後研究員Lionel Vacher介紹道:「如果頑火輝石球粒隕石是地球的有效組成部分——正如它們相似的同位素組成強烈暗示的那樣,那麼這意味著這類球粒隕石曾為地球提供了足夠的水分。這個關於地球水分起源的解釋,是令人驚奇的!」
這篇論文還提出,大氣中大量的氮元素,也可能來自頑火輝石球粒隕石。Piani解釋道:「只有少數原始的頑火輝石球粒隕石仍繼續存在。在研究中,我們對這類隕石進行了仔細選擇,並應用了一種特殊的分析程序,以避免結果因輸入的地球水分而產生偏差。」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 《科學》
期刊編號: 0036-8075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8-meteorite-earth.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