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冠疫苗科研人員張靖抗疫期間入黨
寄語
加入中國共產黨,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來,我將不斷豐富知識與技能,發揮所長,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張靖
寸頭,黑框眼鏡,藏藍色的羊毛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張靖的裝扮幹淨整潔,絲毫不時尚。不過他正在攻關的課題卻是當下最熱門的——研發新冠病毒多肽疫苗。他說,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吾生未有涯。
從己亥年除夕到現在,張靖帶領著一支平均年齡25歲的科研團隊,在新冠病毒多肽疫苗的研發道路上不斷加速跑。「上來就是沖刺。」張靖說,庚子年大年初一一早,他召集課題組成員雲端「集結」。正值假期,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但所有人的工作節奏是一致的,每天打開電腦遠程登錄學校實驗室的服務器,大量繁瑣、密集的計算任務接連不斷「派出」,不斷有人「接單」,沒有人計較誰幹得多一點,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才能算得更快、更準。
其實,這個課題組最初的研發方向是腫瘤多肽疫苗領域。張靖曾到世界頂級的腦瘤實驗室工作了4年,從事相關研究。他說,在病毒疫苗的研究上我還是個「新手」,但是做科研要有永不言棄的精神,要始終對真理有執著的追求。
研究進展不斷推進,全球疫情發展形勢也日趨緊張。張靖和夥伴們爭分奪秒,不停地給自己加碼,每天7時開始閱讀學習文獻資料,隨時關注跟進國內外關於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不過有時,他們卻對時間「毫不在乎」。張靖笑著解釋:「隨時誰有疑問,就會發起視頻會議,討論起來,沒人會關注時間。」
長安何處在?隻在馬蹄下。張靖說,身邊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著,大家共同抗擊疫情。尤其共產黨員們,無論老少,每一位都在盡最大可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團隊裡,有年輕的共產黨員,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我的很多同事,是共產黨員,他們主動利用業餘時間參與社區防疫工作﹔我還認識一些前輩,他們會算計著使用防疫物資,將省下的物資捐給更需要的地方……他們沒有做驚天偉業,只是默默地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沖鋒在前,這讓我有了一種迫切的想法——加入他們,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2020年10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的一間會議室裡,鮮紅的黨旗下,這位80後研究員莊嚴表態:「我很榮幸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將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踐行科研抗疫,服務國家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重大需求,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持續開展科研攻關,勇攀高峰!」
鏗鏘誓言,用行動兌現。課題組以最快速度搭建了新的機器學習和免疫信息學分析架構,成功地鑒定出全面的新冠病毒B細胞表位庫,並系統地研究細胞的抗原性、過敏性、毒性以及遺傳穩定性。緊接著,張靖開始聯系合作單位,進行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就是計算,設計實驗,驗証……沒有什麼特別的。」他的描述裡,研究過程被簡化,但背後卻是倍於常人的付出。「這些基礎研究工作將有助於新冠病毒多肽疫苗的研發,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步,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他說。
如今,張靖和團隊更忙碌了。他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和使命。當下,課題組的研究還在實驗階段,自己有壓力但更有信心。「共產黨員的新身份賦予我更高使命,身上肩負的責任更重了,我必須加快科研的腳步!」他輕撫著胸前的黨徽,目光堅定。(本報記者 李祺瑤 本報記者 鄧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