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春禮:中科院一直積極利用國際資源,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
在近年來貿易摩擦、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科學院如何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科學院作為一個國家科研機構,一直是積極的、主動的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融入到國際創新網絡,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科技的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
-
中科院將研究所分四大類 調整優化科研布局
這是繼1998年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之後,「科技國家隊」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又一次大刀闊斧的「率先行動」。 中科院為什麼率先啟動全面深化改革?這次改革的突破口是什麼?研究所分類改革將如何進行?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對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進行了獨家專訪。
-
多個重大科研平臺及科技項目落戶深圳光明
11月12日,第二十二屆高交會光明科學城戰略合作暨重大科技項目籤約儀式於深圳五洲賓館舉行。據悉,本次籤約項目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市場前景廣闊,可望極大推動深圳市光明區與各大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創新深度合作,對加快光明科學城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進而提高全市基礎研究能力具有深遠意義。
-
中國節能:推動體系建設加快區域布局 全力提升競爭優勢
中新網12月2日電 11月30日,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市場協同開發平臺」系統上線。據悉,該系統的搭建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運用信息化技術為市場協同開發提供支撐,暢通市場開發信息溝通渠道,提升市場開發效率和水平的又一「利器」,將推動中國節能體系建設,加快區域布局,全力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楊雄指出,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勇攀高峰的決心,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布局,搶佔高地。要統籌集聚各方資源和人才,創新體制機制,打通產學研一體化瓶頸,力爭在基礎科研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新,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未來綜合競爭力作出應有貢獻。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研究院是中科大在滬創辦的一所新型研究院。
-
加快推動科研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科研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現階段,已進入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轉型期。堅持「四個面向」,加快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既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
-
我國國際科技合作政策的演進,新時期政策如何布局?
2 「十五」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政策中的國際科技合作布局研究 國際科技形勢與合作需求在我國科技政策中的體現 我國國際科技合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除了受國際形勢與外交戰略的影響外
-
ASML和英飛凌將布局中國,任正非拜會中科院院長,背後意味深長
19月17日,全球最大的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表示:「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合作夥伴,未來ASML將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這個表態時間點值得回味。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表示,「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可以說,中科院是最能代表中國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機構。
-
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科技成果轉化...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
張輝表示,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推動了中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量子科技營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量子科技應用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
-
濟南: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2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將加快推進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立足科技創新,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團隊,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孫自法 攝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曹立強近日在該所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地無錫接受採訪介紹說,緊密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重大需求,微電子所進行了系統性的科研布局,建設了2個從事前沿基礎研究的重點實驗室,13個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行業應用和行業服務的研發中心,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
-
上海市長今天講到的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是什麼科研利器?
在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報告提出,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建成並開放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等大科學設施。目前,國家實驗室組建進展如何?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的科學原理是什麼?有哪些應用領域?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做了採訪。
-
孫立成孫述濤調研「東強」工作時強調: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
孫立成孫述濤調研「東強」工作時強調: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 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深海所:創新海洋科技 扛起深海科研的海南重責
位於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內,像「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這樣的深海科研「神器」不在少數。工程實驗室內,「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天涯」號深淵著陸器等深海科考設備依序排列,展示著我國在深海科技事業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坐擁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海南在開展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活動方面頗具優勢。
-
八月瓜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 「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五中全會強調,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郭建國說,「十四五」期間,市發改委將堅持創新驅動引領,以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抓手,積極實施R&D投入穩增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創」高地。依託大學城謀劃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強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確保把福州地區大學城打造成為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
-
重慶爭取國家實驗室布局 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建設
這些問題又如何加以解決?」「重慶目前人才工作跟周邊省市相比還有差距,比如說我們的院士15名,不到四川、陝西的1/3。」重慶市科技局局長許洪斌回應說,這幾年通過實施「英才計劃」,召開英才大會,對全社會乃至海外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強。前不久的英才大會,籤約了1000多名緊缺人才,已經成為建設人才高地的重要平臺。
-
合肥搶佔創新高點 加快「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
獲批三年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力爭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同年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動員大會在合肥召開。 三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下好創新先手棋」的決策部署,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放百年眼光,加快建設一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矢志成為承載國家使命的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一裝置兩平臺」率先進入科研狀態
據了解,為推進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科院積極在懷柔科學城布局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2017年5月,北京市和中科院啟動了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的建設工作,中科院物理所和懷柔科學城公司作為建設主體。同年9月,以物理所為項目法人單位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開工建設(即「一裝置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