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推動體系建設加快區域布局 全力提升競爭優勢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日電 11月30日,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市場協同開發平臺」系統上線。據悉,該系統的搭建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運用信息化技術為市場協同開發提供支撐,暢通市場開發信息溝通渠道,提升市場開發效率和水平的又一「利器」,將推動中國節能體系建設,加快區域布局,全力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近年來,中國節能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持續優化市場模式,大力推進整體營銷,積極開發區域市場,與地方政府、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80餘份,一批大項目落地實施,市場開發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中國節能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

中國節能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進行市場開拓。據中國節能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截至10月底,中國節能共籤約實施國內外項目近1500項,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增長。

中國節能深度參與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助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布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據了解,截至目前,已在長三角示範區及鄰近周邊策劃開展了30餘個項目,涉及金額近200億元,並於10月30日加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

中國節能加強合作聯盟,構建戰略合作網絡。充分挖掘目標市場的合作項目,以項目為基礎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戰略合作為背景促進項目落實,從多維度拓展重點區域新市場,鞏固已有優勢市場,輻射帶動周邊市場。與各級政府、多家大型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或達成深化合作意向,進一步織密合作網絡。

中國節能通過建立市場開發信息月報制度,出臺市場開發工作制度,啟動市場區域布局和國際化業務「十四五」專項子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市場開發制度體系,加強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組織多層次政企對接,持續推動市場體系建設。

下一步,中國節能將從緊盯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體系機制建設、實施整體市場協同、改進作風強化執行力、加強黨的建設凝心聚力五大方面搶抓市場開發,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整體市場協同開發戰略,不打折扣地執行各項既定舉措,為履行生態文明建設使命,踐行長江大保護汙染治理主體平臺企業責任,實現建設世界一流的節能環保產業集團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新刊速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成都要準確研判當前發展環境,對標國家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主要目標,結合「公園城市示範區」「智慧城市」建設,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核心思想以產業功能區建設、產業生態圈構建為主抓手,堅持在國家戰略和世界局勢中謀篇布局,全面推動空間體系、產業體系、功能體系、公服體系和治理體系優化,著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6場,我們邀請到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冠偉,請他圍繞《觀大勢 謀大局 幹實事 全力提升省會位勢能級》,介紹我市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編制起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有關情況。
  • 聶無逸:集中力量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優勢
    第三個角度是面對內外部經濟矛盾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中國企業如何提升面向全球的競爭優勢問題。具體而言就是要通過國內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重新排兵布陣,不僅要繼續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更要努力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尤其要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基因、新能源新材料、先進位造等產業集群中努力尋求突破,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贏得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發展全方位的國際經濟合作。
  • 加快建設高質量教材體系
    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為「十四五」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課程教材體系是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支撐。教材局、課程教材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加快推進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    一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牢把好教材建設的正確方向。
  • 以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
    「十三五」時期,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規模市場,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十四五」時期,應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加快國內外標準規則對接,全面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國內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使國內市場規模優勢轉化為「雙循環」的引擎,高質量參與全球分工和高水平推進國際合作,有效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抓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雙自聯動」戰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實驗基地、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創平臺建設。田夫強調,要落實到位,加快推動前海新基建見實效、出經驗。要細化責任,規範建設程序和工作機制,逐個項目抓落地、抓落實。要科學統籌,強化項目科學管控,合理安排項目規模、布局和時序,全力推動5G、數據中心、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建設。
  • 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60.6%,《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測,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70%。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穩步提高,大規模、高強度的人口流動一定程度上仍將持續,城鄉統籌發展、城鎮化格局優化、城鎮體系建設將是未來區域協調發展關注的重點,城市群將成為促進宏觀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載體。  未來的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在理念上賦予新內涵。
  • 蘇州「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政策性租賃住房 健全房地產風險防控...
    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位勢和能級,全面提升數位化建設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創新力、控制力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地。(十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凝聚共識 形成合力 加快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何立峰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統領,以新一輪振興發展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發揮五個優勢、推進五項舉措、加快五大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
  • 山西「十四五」規劃: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提升跨區域配置...
    加快產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應用,推進清潔生產。拓展能源及相關產業鏈條,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實施優勢轉換戰略,以市場化、法治化、公平性、可持續為方向,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支持政策體系,努力把能源優勢轉化為新興產業發展的競爭優勢。文件顯示,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加快外送通道建設,提升跨區域配置電力資源能力。
  • 浙江「十四五」規劃: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二、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加快打造人才引領優勢、創新策源優勢、產業創新優勢和創新生態優勢,完善全域創新體系。6.加快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設更有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務能級。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要在提升質量上下功夫,加快建成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優質高效多樣化的供給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質量變革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要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增品種」「強品質」「創品牌」上求實效。要提升要素供給質量,數據、信息、知識等新型效率型生產要素,日益成為決定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
  • 加快構建區域協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為未來5年和15年的區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對全球區域經濟競爭邁入都市圈和城市群時代,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不僅關係著成都做強極核和主幹功能,更與服務國家戰略、參與全球合作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
  •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人口功能優化如何布局?
    然而,回顧我國城市群的發展歷程,城市群的人口老齡化、流動人口市民化、跨境人才集聚、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依然嚴峻。城市群區域人口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力協調關係、人口流動與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關係、全球化與國際經濟、全球科技合作與科技博弈科技競爭成為「十四五」期間城市群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 廣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2018年1月,廣東機場集團黨委研究提出「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目標,做出「推進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爭創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決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廣東相關工作部署,積極參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主動承擔起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和全省「5+4」骨幹機場布局建設重任,全力推動廣東民航高質量發展,助力廣東實現發展目標。
  • 國際科技競爭中如何突圍?中科院:加快推動科研平臺海外布局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之下,中國科學院在國際科技競爭中如何實現突破?9月16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會上就此問題回應稱,中科院將積極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加快推動科研平臺海外布局。突圍國際科技競爭白春禮:中科院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在積極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方面,自2018年以來,中科院已陸續與俄羅斯科學院、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籤署了科技合作協議。除此之外,白春禮表明,中科院也將加快推動科研平臺海外布局。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一核三極"輻射聯動"四帶多點"增強...
    堅持以點帶面,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充分釋放"一核三極"的引領示範、支撐帶動功能,輻射和推動四大經濟帶及若干新增長點聯動發展,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整體運行效率,促進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的區域平衡發展。  (三)建設目標。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市發改委將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創」高地;將在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上持續發力,通過龍頭引領,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鏈補強補齊;將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和就業優先政策,構建優質均衡全面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發展紅利共享。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十四五」開局的號角。
  • 產業研究|利用資源稟賦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區域經濟良性發展軌道。三、聚集域內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協同效應,有利於提高區域競爭力,促進區域創新發展。拓寬產業鏈、多元化發展產業園區是以構建高集聚、特色突出、鏈條完整的良好產業生態為發展目標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