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焦慮是現階段電動汽車繞不開的障礙,日前國內的世紀性寒潮更讓廣大電動汽車車主深知冬季使用電動汽車的苦惱。事實上,廣大電動汽車車主也不必抱怨自家的電動汽車不爭氣,畢竟這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即便是特斯拉Model系列、比亞迪漢等技術相對成熟的車型也免不了在冬季續航打個折。
根據目前公開報導來看,國內電動汽車在冬季續航縮減幅度大多在30%到50%之間,而相對使用年限更久的縮減幅度甚至更大,當然這也和個人使用車輛習慣有關。
普遍性的續航縮水短期很難改變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裡程衰減不是什麼秘密,此前,特斯拉Model系列、比亞迪漢等車型更被不少使用者點名吐槽「續航打骨折」。
北京市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專營店銷售顧問對《汽車專業網》編輯絲毫不避諱的表示,電動汽車冬季續航裡程衰減很常見,比如一臺續航在500公裡的電動汽車,有的客戶反映冬季車輛的350公裡左右甚至更低一點,不過也有個別客戶反映續航裡程可以達到400公裡,但沒有一個客戶反映,冬季電動汽車的續航可以達到接近標準續航裡程。該銷售顧問直言「大家都知道,冬季電池化學性質不穩定,開車又要開暖風,一臺標準續航為500公裡的車在冬天正常跑超過450公裡幾乎不可能,不僅我們品牌的車這樣,其他品牌的也一樣。「
事實上,現階段,電動汽車冬季續航衰減確實是幾乎無法避免的問題,首先,由於電動車型的能量來源是動力電池,受冬季低溫影響電池活性降低,因此續航會有所縮減。另外,消費車購買車輛的原因無非是想得到一個較為舒適的出行狀態,因此「暖風」幾乎是冬季北方出行的必選項。而在這一點上,電動汽車的劣勢尤為明顯。燃油車上的空調是單冷空調,壓縮機只製冷,制熱是靠發動機的餘熱,但是電動汽車可沒有發動機餘熱可以利用啊,那麼制熱就只能依靠車輛搭載的動力電池了。
為緩解空調造成的續航損失,各廠家也各顯神通。比如以吉利幾何C、蔚來全系車型、特斯拉Model Y等為代表的車型,選擇使用更省電的熱泵空調。熱泵空調簡單來說就是空調製冷的反過程,會收集外部空氣溫度甚至是電子元器件的溫度給駕駛室加熱。威馬EX5配備了柴油加熱系統,通過外部柴油內燃機提供熱源,對電池及車內空調系統進行供暖。不過,續航縮減對廣大車主而言仍是個問題。
冬季使用電動汽車指南
那麼既然無法避免續航縮減的問題,我們冬季該如何使用電動汽車呢?《汽車專業網》奉上幾點小建議。
首先,在個人用車習慣上,冬季用車建議大家打開動能回收模式,並且使用最高強度的動能回收模式,來讓這項功能幫助車輛獲得更高的續航裡程。同時在駕駛過程中,也要注意緩踩加速踏板,避免急加速,儘量使車輛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這樣也有助於延長續航裡程。
其次,冬季新能源車型開啟熱風后對續航影響非常大,因此有人調侃新能源車主為了增加續航都是捂著羽絨服開車的。為了增加續航能力,暖風等取暖功能則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關閉。
另外,在充電方面要打好提前量,冬季電池除了活性降低外,其儲電能力也會變弱,往往你覺得還有30%電量可以繼續行駛一定裡程時,冬季往往會讓這個數字變得「虛」很多,因此建議在電量30-50%區間內就進行充電,尤其是一些續航能力相對較弱的車型來說。而電池由於低溫充電過慢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熱車,讓車輛電池升溫的方式解決充電過慢問題。同時,純電動車冬季電耗大幅增加是普遍現象,如果需要跑長途,或者對剩餘電量信心不足,一方面要儘量避免過度使用空調,另一方面則要規劃路線,考慮及時充電。
最後,鑑於目前國內並沒有建立起足夠發達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各位車主在出行之前務必要規劃好路線,尤其是在冬季續航衰減較為嚴重的時期,畢竟「趴窩」是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