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都知道,冬天開車都很容易碰到一些問題。北方容易遇到雪天,南方容易遇到路滑路段。但儘管這樣,我們也不能夠因為冬天寒冷就不駕駛汽車,那麼,冬天開著一輛電動汽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一、能夠明顯感覺到汽車的續航降低:老實說,小編試過的車,不管是鐵電池還是三元電池,冬季續航降低不少。基本上是5-6折左右,可能會少一些。有些人說,三元耐寒一些,至少從這一點上來說,真的感覺不到。儘管說續航下降不一定令人焦慮,但花錢確實比正常情況下多了,確實是這樣的(沒算過比燃油車少)
二、汽車的充電時間變長:通常常溫下, 從5%到100%需要1.5 h,在低溫下,充電時間變短,大約2.2 h。要是開車後馬上充電的話,確實還是可以節省一點時間的,不過比平時還要長一點。還有電瓶加熱,不過還是沒有差特別多的。就我所知,有些工廠為了充氣快,會不充電池,但顯示的充電池,減少了最後的滴流時間。
三、動力稍有下降:主要在冷車時,畢竟電芯冷放電功率受到影響,各系統阻力相對較大,車熱有所改善,但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影響不大。也有遇凍太狠,冷車行駛時電機呼嘯,熱車後消除。
四、空調功率不足:這並不絕對,畢竟有些汽車確實加熱能力有限,比發動機還險些,要達到同樣的效果,就得付出代價。如有朋友所說,空調自動開了24度,我還沒遇到能保證舒適的…
五、低溫靜置放電:如果沒有熱儲藏室,停在室外,很可能第二天,汽車就會低於停在室內的。特別是如今許多汽車都普遍安裝了小電池電量管理器(這是為了防止小電池不能接上車,當小電池電量低於某一值時就通過動力電池給小電池充電),這可能會發生,特別是在低溫下,小電池的饋電更容易。
六、低溫不能啟動: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沒有電池保溫功能的車,如果室外溫度太低,車在外停車時間過長,電芯溫度低於-30時(通常設置在-20~-30區間內不允許充放電)就無法充放電了,只能等電芯溫度上升後再充放。儘管情況有些極端,但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試試看最好的牛皮燃料車,冷啟動的最低溫度-45…
七、除霜問題:冬季在戶外停車,早晨玻璃都會結霜,你想開車走的話就得靠路邊。燃料車燒點油不會對續航有太大影響,但電動車除了這一段還是很耗電。解決方法是你自己動手去除霜…
關於冷啟動什麼的問題,小編認為電動車冷啟動比燃油車有優勢,畢竟電動車啟動主要是各種繼電器的吸合,燃油車要靠起動機才能拉起引擎,耗電更多。但是這些問題,溫度相對較低,不一定都適用,僅供參考。北部用戶一般都有暖氣庫,能解決不少問題。
很多人都說電動汽車已經發展很多年了,的確是這樣,但以上這些問題從冬季開始就一直存在,唯一的變化就是車的可靠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