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有種子彈動能超3萬焦耳,威力巨大,為啥裝備的不多?

2021-01-08 騰訊網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武器無疑就是蘇聯女兵操作的高射機槍(有的版本改為了高射炮)。早期的老版本中,曾經有一幕是女兵擊落一架德軍飛機,飛行員跳傘,但是憤怒的女兵沒有放過飛行員,使用高射機槍猛烈開火,然後天空中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降落傘飄落,人不見了。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劇照

女兵使用的是ZPU-4式四管高射機槍

年紀還小的時候,覺得女兵槍法好,這麼遠距離居然能把降落傘的繩子打斷,但是現在看來,不僅僅是打斷傘繩那麼簡單。

因為蘇聯女兵使用的ZPU-4式四管高射機槍,發射14.5×114毫米子彈,威力對於人體目標來說,簡直大得過頭。

ZPU-4式四管高射機槍

這種子彈本來是作為反坦克槍的彈藥使用,在二戰初期用來對付輕型坦克和裝甲車輛,可以在100米距離擊穿35毫米厚鋼板,槍口動能在30000焦耳左右。作為對比,大名鼎鼎的「巴雷特」發射12.7×99毫米彈,動能只有它的一半。

所以那個倒黴的德國飛行員只要挨上一發高射機槍彈,就很難留下全屍,更何況被女兵集火射擊,場面估計相當慘烈。

14.5毫米子彈個頭不是一般大

在二戰中,蘇聯的14.5毫米高射機槍如同掃向天空的「鐵掃帚」,在射程內沒有任何飛機可以抵擋。

中國當年也引進了這一口徑的機槍,在1956年研製成功56式4管高射機槍,58年研製出58式雙管高射機槍,它們使用的彈藥被定型為1956年式14.5毫米彈,包括燃燒彈、穿甲燃燒彈、穿甲燃燒曳光彈、瞬間爆炸燃燒彈。

國產56式4管高射機槍

58式雙管高射機槍

58式雙管機槍曾經在邊境戰爭中大顯神威,不管是打擊敵軍集群衝鋒,還是對敵碉堡實施火力壓制,都有奇效。因為它初速高、射程遠、彈道平直,步兵輕武器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除此之外,還有59式、69式艦用機槍,75式單管機槍,最後是02式單管機槍,這一型號的機槍採用了鋁合金與鈦合金部件,全重僅僅73公斤重。它可以分解後單兵攜帶,具備一定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02式單管高射機槍

不過,總的說來14.5毫米機槍的裝備數量遠不如12.7毫米機槍多,因為它的定位比較尷尬,總的來說就是不上不下。

在噴氣時代到來後,大口徑機槍已經對噴氣式飛機完全無能為力,轉而以直升機為目標。但是現代武直的裝甲也越來越厚,像「阿帕奇」這樣的重型武直,可以硬抗幾發小口徑炮彈,高射機槍子彈就更不在話下。

至於對付裝甲目標,雖然14.5毫米彈使用脫殼穿甲彈具有很強的穿甲能力,但是仍不足以擊穿坦克側裝甲。最尷尬的無疑就是在裝備序列中還存在12.7毫米這一口徑,兩者的作戰功能有重疊,雖然14.5毫米機槍威力更大,不過兩者的射程相差不大。

三種子彈的對比,14.5毫米彈只有彈頭

另外兩種包含彈殼

12.7毫米機槍打不動的烏龜殼,14.5毫米機槍多半也打不動,對付軟目標和輕裝甲目標,12.7毫米機槍就夠用了,還更便宜。所以歐美國家的軍隊基本上沒有裝備這一序列的武器。

與其用它,還不如直接上20毫米口徑的小口徑炮,這一口徑的彈藥已經具備面殺傷能力,其作戰效力遠超機槍彈,因為彈頭更大,所以裡面可以玩更多花樣。不管是射程、威力、穿甲厚度都比14.5毫米彈要大得多。

在重量和彈藥的攜帶量方面,卻相差不大。而作為步兵武器,14.5毫米機槍重量再輕,也比普通機槍重太多,作為對比,國產89式重機槍全重才25公斤。02式高射機槍如果由步兵攜帶,至少需要6個人,算上彈藥手需要小10個人伺候它,佔的編制太多。

02式高射機槍的分解狀態(上)和攜行狀態(下)

有人說14.5毫米機槍在和12.7毫米機槍對射時能佔優,但很可能對面拿出來的是20炮,另外在現代戰爭中,固定火力點越來越危險,因為隨著單兵飛彈的白菜話,過去金貴的反坦克飛彈現在拿來對付地面工事和人員目標也是常規操作。

14.5毫米重機槍這樣笨重的武器,很難做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除非車載,假如能夠車載,為它減重的意義又何在?還不如放一門自動炮上去呢。如果看重14.5毫米彈的穿甲能力,那麼裝備在反器材步槍上不失為一種對策。

南非的NTW反器材步槍具備多種口徑,其中就有14.5毫米口徑的型號,只需要更換槍管、槍機和彈匣等組件,就可以更換為20毫米口徑。發射14.5毫米子彈時,有效射程超過2300米,比發射20毫米炮彈射程更遠。

印度「毀滅者」反器材步槍

印度引進了NTW反器材步槍,國產化後命名為「毀滅者」狙擊步槍,據稱在山地部隊中裝備了數百乃至上千支。對印度軍隊來說,在重型裝備很難運作的高原地區,這一口徑的狙擊步槍就具備了戰術價值。

而中國也研發了相同口徑的狙擊步槍,珠海航展上曾展示過一款14.5毫米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不過並未裝備軍隊,相對而言,其體積和重量仍然比12.7毫米口徑的狙擊步槍大太多。山地作戰,中國軍隊可以依靠的武器有車載速射炮、重型火箭筒、狙擊榴彈發射器等武器,再裝備一款大口徑狙擊步槍就顯得多餘。

珠海航展上出現的國產14.5毫米反器材步槍

隨著彈藥技術的進步,12.7毫米子彈的穿甲能力也有很大進步,中國曾經引進過美國一款12.7毫米鎢芯脫殼穿甲彈,可以在610米距離擊穿傾斜角度60度的12.7毫米厚裝甲板,但是14.5毫米口徑的穿甲燃燒彈只能在10米距離擊穿,再遠一些就會產生跳彈。

當然,如果採用相同技術,14.5毫米彈的穿甲深度肯定超過12.7毫米彈,不過兩種子彈的產量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生產成本也相差很多,對於子彈這樣產量極大的軍用品,造得越少就越貴,所以很難為本來產量就少的14.5毫米子彈再去開發更先進的型號,這也制約了它的發展。

不過解放軍因為歷史的原因,這一序列的武器已經裝備了較長時間,所以不會簡單撤裝,依然會發揮「餘熱」。

-作者簡介-

相關焦點

  • 1把弩能買20支95步槍,現在了解放軍為什麼還要裝備弩?
    的確,《絕地求生》十字弩威力巨大且射擊聲音非常小,絕對是陰人利器,連三級頭盔都擋不住它的奪命之箭。    不過現實中,解放軍的特種部隊也獨樹一幟地裝備了弩,並常常在新聞中亮相。那麼,為什麼在這個熱兵器的時代解放軍還要裝備弩?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軌道炮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武器,又有哪些威力?俄國對美軍軌道炮的指責是否靠譜?銀幕之光比比皆是 威力無窮儘管現實中的電磁武器研發神秘而充滿不確定性,但在科幻小說家的筆下,這一概念卻早已實體化。就如同雷射槍、雷射炮一樣,在科幻影視中,電磁軌道武器比比皆是。近來較為知名的影視作品,要屬美國電影《變形金剛2》。
  • 天上衛星越來越多,會不會意外碰撞?
    可伴隨而來的問題是,那麼多衛星在外太空公轉,他們不會相撞嗎?接下來,我就帶大家去了解了解。其實,每個衛星都有自己的行徑軌道目前太空中小於1釐米的衛星碎片大概有一億多片,1-10釐米的約在50萬片之間,而大於10釐米的碎片則有2萬片左右。科學研究表明,之後的歲月裡,太空上的衛星碎片還會大幅增加。衛星裝上這些碎片的機率會大幅增加。千萬不要小瞧這幾釐米的碎片,要知道不管什麼物體,在軌道飛行都不會大於第一宇宙速度的,不然他們就會逃離地球的。雖然超不過第一宇宙速度,但怎麼也是幾千米每秒的速度呢。
  • 這款霰彈槍彈容量巨大,可解放軍為何不研製這種類型的霰彈槍呢?
    說起霰彈槍的話,大家一定會想起它在近距離作戰的時候爆發出來的那種巨大的殺傷力吧!但是,雖然驚嘆他在近距離作戰的好處很多,但是,但是也感嘆它那可憐到了彈容量,一般的霰彈槍只有不到8發的彈容量,而像雙管霰彈槍那樣的武器更是只有2發。
  • 中國電磁炮有多強悍?一發2萬美元造價低廉,威力不輸巡航飛彈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火炮,是利用火藥燃燒瞬間產生的動力將炮彈投擲出去,擊中目標,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而電磁炮同樣是將炮彈投擲出去,只不過電磁炮的的動力一開始是電能。我們都知道,帶電線圈可以產生磁力。電磁炮用電能產生磁力,然後使用磁力將炮彈投出。而電磁炮的能量轉化率遠遠高於傳統炮彈,具有更高的炮口初速、穿甲動能,所以電磁炮必然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軍。
  • 志願軍繳獲的怪異卡賓槍,差點成中國制式裝備!
    輕武專欄是一檔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前幾天軍武菌在翻閱歷史圖片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把稀奇古怪的槍枝該槍在安裝普通瞄準鏡的同時,另外安裝了一個巨大的紅外燈。
  • 滿廣志到底幹了什麼,為啥每個解放軍陸軍部隊,都要活捉他?
    很多國家吐槽解放軍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沒有實戰經驗,實際上這是對解放軍最大的誤解,美國有著名的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中國也有類似的實戰演練基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 為啥中國火焰噴射器僅能噴3次,而西方能噴18次?哪個更威猛?
    然而在武器這段演變史中,有一款作戰裝備就比較另類,它不用子彈發射也沒有槍械的結構,但是殺傷力非常的廣,射擊距離也遠,作戰威力更是霸道無比。在戰場上很多士兵寧願挨一槍,也不願受到它的摧殘,可見其是有多麼的恐怖。該武器最早誕生在一戰時期,在凡爾登戰役裡開始威名遠揚,被世界著名,該著名的武器就是「噴火器」或叫「噴射器」,顧名思義,就是能發射出強烈火焰的武器。
  • 威力最大的.22彈藥,用馬格南彈改造而成,槍口動能360焦耳
    .22 LR的動能為141焦耳,威力不大,因此又被戲稱為「小砸炮」。當然,並非所有.22彈藥的威力都比較弱,也有一些特別強悍的存在,比如.22 Remington Jet。
  • 解放軍自製土炮,20米內不留活口,美軍以為是蘇聯重炮
    ——在其攻擊範圍20米內,所有敵人都不留活口,一個活口都不剩下,就連裝備強悍的美軍面對它,也都被嚇得夠嗆!這款武器就是我國解放軍自製的「沒良心炮」,它的正式名稱叫「飛雷炮」,雖然名字很霸氣,但其實是解放軍在缺槍少炮的情況下造的土炮,炮管就是一般的汽油鐵桶,原理和迫擊炮類似,「炮彈」也只是一個炸藥包,說到底其實也就是一個炸藥包發射器,但是它的威力可不小,口徑實在是太大了,而且炸藥量很足,有效攻擊半徑少說也有20米,巨大的衝擊波能把碉堡掃平,攻擊範圍內的敵人與其說是被炸死的,不如說是被震死的,
  • 解放軍裝備新型穿牆雷達
    比如竊聽類設備,貼到牆上或門上就能聽到屋內的聲音,但只能在人說話時才可判斷有無目標,且穿透性差、易受噪音環境幹擾。紅外熱成像類設備,這類設備對密林、灌木等環境有不錯的穿透性,但對穿牆就不好使了,因為牆壁太厚了,對熱信號的阻隔性實在太大。
  • 解放軍最兇猛的近戰火力噴子:發射重金屬彈丸,射程是美國貨兩倍
    解放軍的近戰武器傳統上以輕型衝鋒鎗和微聲衝鋒鎗為主,大多裝備在陸軍偵察兵和各軍兵種的特戰部隊。而在普通的野戰部隊裡,卻很少配備衝鋒鎗,基本以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為主。隨著新軍事變革開始的強軍建設,陸軍完成基本機械化後,需要適應多種複雜的作戰任務,例如城市作戰和治安戰,要求大批配備近戰武器,這樣一來,火力兇猛的軍用霰彈槍就被提上了日程,目前我軍已經大規模裝備了新型的QBS09式軍用霰彈槍。
  • 發射9mm子彈,槍口動能僅490J,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為何敢叫大威力?
    很多人在第一次了解這款武器時,都會被槍名中的「大威力」所吸引,事實上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發射9×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槍口初速335m/s,槍口動能490J,威力並不算是特別強。
  • 中國秘密研製天基動能武器 港媒:威力堪比核武
    它由衛星發射,威力相當於核武器;但不是利用核裂變或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摧毀目標,所以沒有放射性汙染,是一種「乾淨」的武器。香港《明報》8月13日發表文章稱,上世紀80年代,美國率先開展這種武器的研究;進入21世紀,維持核霸權令美國財政和道義上都陷入重壓,美國重啟了「上帝之杖」的研製。但中國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這個如煙似霧的傳聞有多少真實性?中國對這種武器的核心技術掌握了多少?
  •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中的 TNT 當量:威力恐怖
    國家地震臺網清晰記錄到了12日晚間天津發生的爆炸事故,共有兩次爆炸,間隔約30秒,第二次震級更高,通過分析波形記錄測算出,爆炸威力相當於21噸TNT。爆炸引起的衝擊波造成了周邊地區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毀,現場騰起巨大的蘑菇雲。各媒體新聞中如TNT當量、衝擊波等物理名詞該如何理解?
  • 一周軍情:威力超核彈的反物質炸彈3
    這種炸彈具有難以想像的巨大威力。反物質粒子,主要是電子和質子,在與「標準」的電子和質子接觸時,會互相消滅對方,從而產生威力巨大的爆炸。0.000001(百萬分之一)克的反質子爆炸後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7.8千克梯恩梯炸藥的能量。與傳統核彈藥不同,這種反物質製成的炸彈爆炸後,不會產生殘留輻射。據悉,在現有技術發展水平基礎上,生產百萬分之一克的反物質需要耗費約60億美元的資金。
  • 科幻電影成現實,解放軍開始試射電磁槍,9層木板被輕鬆穿透
    在實用射程上,從畫面上不難看出,解放軍戰士在距離目標100米之內完成了穿透打擊,以此我們可以推測,這種武器的威力和子彈一樣,會隨著距離增加遞減,或許會比子彈遞減係數更高,其有效射程預估在150-200米範圍。
  • 第三威力遠超核彈?第四毀滅方式太詭異
    白磷彈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侵略別人,或者僅僅是出於自保需要,各國一直都在武器研發方面下了大工夫,截至目前,高精尖武器裝備早已「橫行」全世界,談及它們當中的老大,核武器絕對當仁不讓,迄今為止,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寥寥無幾,那麼,除了核武器,還有哪些武器裝備殺傷力恐怖呢?事實上,還真有5款常規武器被人們稱為「反人類」武器。
  • 志願軍的「沒良心炮」,有多兇猛,英國上尉:中國軍隊有大口徑炮
    38大蓋等萬國造武器在韓戰時已經是極度過時的武器了,但卻仍在志願軍中充當主力裝備。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民族,除了讓敵人為我們造機槍大炮以外,我們還能利用現有的條件改造武器使其威力發揮最大。今天要講的就是被稱為飛雷炮的裝備,是如何誕生到打的英軍滿地找牙,甚至到死沒沒想明白,裝備簡陋的志願軍是怎麼擁有威力這麼大的武器裝備的?
  •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中的 TNT 當量:威力恐怖 -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
    國家地震臺網清晰記錄到了12日晚間天津發生的爆炸事故,共有兩次爆炸,間隔約30秒,第二次震級更高,通過分析波形記錄測算出,爆炸威力相當於21噸TNT。爆炸引起的衝擊波造成了周邊地區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毀,現場騰起巨大的蘑菇雲。各媒體新聞中如TNT當量、衝擊波等物理名詞該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