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罕見!志願軍繳獲的怪異卡賓槍,差點成中國制式裝備!

2021-01-09 騰訊網

輕武專欄是一檔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前幾天軍武菌在翻閱歷史圖片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把稀奇古怪的槍枝:

解放軍繳獲的M3卡賓槍

帶著奇怪的夜視裝置

該槍在安裝普通瞄準鏡的同時,另外安裝了一個巨大的紅外燈。這個奇怪的裝置勾起了軍武菌的好奇心,經過查閱資料得知該槍為美國陸軍二戰期間為滿足夜間近戰而開發的,安裝有T120(另有資料稱為M1)夜視儀的M3卡賓槍。

安裝T120夜視裝置的M3卡賓槍

一說到叫「M1」的槍枝,多數人想到的恐怕是M1伽蘭德步槍。沒錯,在二戰戰場上M1伽蘭徳步槍確實被證明為是一種可靠、耐用的步槍。

著名的M1伽蘭德步槍

其實與其同名的M1卡賓槍同樣也是美軍在戰場上的中流砥柱。美國陸軍軍械部在1940年提出想要一種能夠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用來裝備給二線人員使用。

《拯救大兵瑞恩》中美軍將M1卡賓槍

和M1伽蘭德步槍搭配使用

1940年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其設計的半自動輕型步槍,經過一系列測試,該槍於1941年9月30日被選型委員會選中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1 .30英寸卡賓槍」。

M1卡賓槍的射擊原理

該槍採用了短行程活塞原理,並且使用的是新設計的0.30英寸的步槍彈,該彈採用的是圓弧形彈頭,槍口動能介於手槍彈和步槍彈之間,是一種中間威力槍彈。

M1卡賓槍彈與M1步槍彈的對比

由於槍口動能的限制,M1卡賓槍的有效射程只有大約200米。由於威力較小,該槍的後坐力相比於M1伽蘭徳步槍要小,較短的尺寸也很適合中國人使用,中國第一支制式步槍選型時候M1卡賓槍差點入選,由於其複雜的做工只好作罷。

建國大業中的解放軍戰士

從定型到停產M1卡賓槍共生產了551萬支,在該槍槍族中產量最大。除了大量裝備美軍部隊外,也作為租借法案武器援助給盟國,第一批卡賓槍裝備中國軍隊是1942年後的事情了。

在二戰及戰後,中國國民黨軍隊的美械、半美械師裝備了大量美國援助的卡賓槍,在對日軍的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解放戰爭期間該槍也是解放軍繳獲數量較多的武器,很多警衛部隊是成建制裝備M1型卡賓槍。

照片中最右側的戰士拿著一支卡賓槍

這是在戰時混編的情況

注意卡賓槍槍管上的刺刀座

M1卡賓槍在韓戰和越南戰爭中M1卡賓槍也頻繁地出現在戰場上,不過在朝鮮戰場上由於M1卡賓槍在低溫條件下可靠性太差並且不適合朝鮮半島地形而名聲掃地,中威力的子彈低殺傷力也被美軍士兵所詬病。

M1A1卡賓槍的尺寸極為短小

可以輕易地放入專門設計的槍套中並掛在腰間

M1卡賓槍又設計了三種衍生型:M1A1/A2/A3。1942年3月通用汽車公司根據空降部隊的要求設計安裝了側向摺疊金屬槍託的M1A1,該槍只生產了15萬供空降部隊使用。改進機械照門的M1A2和溫徹斯特公司設計的使用伸縮槍託的M1A3都未投入生產。

老外展示M1A1的金屬摺疊槍託

後來根據士兵的反饋,陸軍軍械部還提出了全自動射擊卡賓槍的要求。M2卡賓槍便是在M1卡賓槍的基礎上增加了快慢機,並且考慮到彈藥消耗將彈匣由15發改為30發,主要在朝鮮戰場上使用。

警戒的戰士,手中的就是繳獲自美軍的M2卡賓槍

在M2卡賓槍投入生產後的不久,美國陸軍又提出要求研發一款夜間近戰用的狙擊步槍。美國陸軍在M2卡賓槍機匣上方安裝了一組紅外瞄準裝置。除此之外,為了在夜間使用,該槍還安裝了喇叭狀的消焰器。

朝鮮戰場上我軍繳獲的M3卡賓槍

圖片來源:輕兵器

有資料顯示,該槍只應用在了韓戰中,產量只有可憐的2100支,志願軍也僅僅繳獲了寥寥數支。

使用M3卡賓槍的美軍

注意其喇叭狀的消焰器

軍武菌覺得最值得講講的是M3卡賓槍安裝的T120紅外瞄準裝置。最為很初始的紅外探照燈,其照明的範圍很有限僅有125碼,重量卻高達14.5公斤,體積和耗電量也不容樂觀。但其至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改變,對於夜間作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實這個裝置是美國根據二戰德國末期的ZG-1229「吸血鬼」單兵夜視系統仿製而來。

二戰德國的「吸血鬼」單兵夜視系統

二戰中的德國在武器裝備上可謂是開了掛一般的存在,在夜視裝備實戰化方面德國應用的最早也最為成熟,從1939年開始德國便嘗試將夜視裝備安裝在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上。戰爭後期德國人將FG-1250「雀鷹」搬上了黑豹坦克,並且安裝在了戰車的MG42機槍上。

二戰德國夜視裝備的實戰化應用

儘管德國的「吸血鬼」和美國的「T120」儘管用在單兵武器在可靠性、便攜性等方面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這是人類對於夜視裝備的初步探索。

其實美國的眾多裝備也是通過「挖牆腳」來獲取其他國家的裝備進而仿製,從而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軍事裝備的發展就是一個模仿消化吸收轉化的過程,對我國來講「摸著鷹醬過河」何嘗不是好方法呢?

相關焦點

  • 從「三八式」到「波波沙」——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經典武器
    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期間裝備的制式步槍。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從國民黨軍手中繳獲了相當數量的春田步槍。 「VZ-24」步槍 人民軍隊戰爭時期繳獲的捷克「VZ-24」步槍數量不少。1935年11月紅軍在長徵結束後的直羅鎮戰役中,全殲東北軍牛元峰109師,一次就繳獲「VZ-24」步槍5000支。直到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仍裝備相當數量的「VZ-24」步槍。
  • M3是美軍制式衝鋒鎗,M4是現役卡賓槍,那M5是個啥?
    1936年,設計師約翰·加蘭德的作品被美軍採納為制式武器,並取名為M1步槍。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美軍輕武器開始以「M」打頭,M2衝鋒鎗、M3衝鋒鎗、M4卡賓槍等等,一直到近幾年的M27 IAR步槍,取名規則仍在沿用。 M3衝鋒鎗,二戰時期美軍裝備的制式武器之一,特點是價格便宜,造價只有20美元,對比湯普森衝鋒鎗那上百美元的成本,M3真的可以算是物美價廉了,所以在當時被美國大量生產,並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
  • 志願軍嚇破敵膽的「戰力倍增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桿「孤膽英雄」劉光子在雪馬裡戰鬥中使用過的蘇制PPS-43衝鋒鎗。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 美國陸軍M1卡賓槍發展歷程回顧
    美制M1卡賓槍  M1卡賓槍的研製原本是美國陸軍要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用於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這個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設想是研製一種類似於卡賓槍的肩射武器,發射中等威力的彈藥,比標準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動手槍或轉輪手槍有更遠的有效射程
  •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彈炮:長盛不衰的老兵,志願軍手中的利器
    該委員會專門對未來美國陸軍的相關裝備進行評估、審查,也對未來戰爭的作戰模式進行預測。儘管當時美軍高層在「未來戰爭是否會演變成高機動性的機械化戰爭」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但該委員會仍極富前瞻地提出:將美軍師屬火炮口徑由75毫米級升級到105毫米,師支援火力則定位在155毫米級別。這一決定,為美軍現代炮兵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定下了基調。
  • 看一下美國大兵用的卡賓槍
    M1卡賓槍使用了與眾不同的氣動作業系統,發射一種特殊的子彈。這種子彈的威力中等,介於手槍子彈和步槍子彈之間。參加硫磺島戰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種能夠增強自動射擊能力的新式卡賓槍M2問世了。M2卡賓槍的射速大約是每分鐘750-775發子彈。它使用彎曲盒式彈匣。
  • 戰場上響起詭異的槍聲,志願軍悄然出擊,意外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槍炮連續打了幾十發,有點像志願軍的「火箭筒」,但威力不如「火箭筒」。起初,有人還以為是己方部隊的槍,但仔細一聽,炮彈都落在志願軍陣地後面。這分明是敵人用來阻攔志願軍後方交通的炮群。「一定要除掉!」排長江長青果斷地說,隨即命令副排長黃再玉帶領三名戰士做前哨,跟著炮彈出口的聲音,尋找這群奇怪的槍。
  • 堪稱經典的志願軍戰例,重創美軍元勳師,日本軍校拿來當教學案例
    世界各國都被這場戰爭的結局所震驚,而中國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了以美國為首的十幾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前進。僅僅數年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經常一觸即潰的中國軍隊,是如何在短期內實現質變的?有人認為是蘇聯的援助,但其實是國家的領導使民族精神煥然一新,歷史的戰爭同樣讓我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首次次入朝作戰的12軍可以用萬國裝備來形容。
  • 《太陽的後裔》男主服役部隊,原型是白老虎團,被12名志願軍全殲
    自從韓劇引進中國之後,就一直深受國人的喜愛,前幾年一部韓劇《太陽的後裔》更是風靡了中國大街小巷,劇中的男主宋仲基不僅了一大波粉,更是抱得美人歸,和劇中的女主角宋慧喬結成連理。雖然,前段時間二人才剛剛離婚,但是他們這段佳偶天成的戀情,著實讓粉絲們高興了一把。
  • 「北極熊」團遭志願軍圍殲,團長不知所終,50多年後才確認陣亡
    駐紮上海期間,該團在上海街頭舉行了盛大的列隊遊行,鑼鼓喧天,耀武揚威,本質上跟其它列強一樣,都是在貧弱中國的歷史上添加屈辱一筆。離開上海前,該團用在上海搜刮的價值1600美元的銀元,找中國工匠打造了一套精美的銀質紀念碗,包括一個大杯及65個小碗,稱為「上海碗」,這個碗後來成了該團舉行重大儀式的必備裝備。
  • 二戰差點替代M1卡賓的海德卡賓槍
    在1940年那會,美軍陸軍雖然已經逐步裝備M1加蘭德(馬潤還在拉大栓)。但加蘭德這種半自動步槍由於自動機的存在,整槍普遍比其他栓動重個一斤多。而衝鋒鎗的話當時還是更重的湯姆遜M1928,這玩意不單重,還貴。
  • 明明中國56衝是自動步槍,卻為什麼非要叫他衝鋒鎗?
    > 紅軍抗日先鋒軍,使用MP-18「花機關」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由於繳獲的司登和>成建制換裝了制式裝備 中國全套引進蘇聯AK47和SKS生產技術後,衝鋒鎗作為班組火力的補充這一思想並沒有改變。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面繳獲的美軍團旗,藍色的旗子上面有一隻白色的北極熊,並用英文字母標著美軍第7師步兵第31團,這就是號稱美軍王牌部隊的「北極熊團」的團旗。
  • URG-1 M4A1卡賓槍、快拆型AR15、阿瑪萊特AR18...
    部署在阿富汗的美國陸軍第1特戰大隊士兵手持URGI卡賓槍自從M16系槍械裝備美軍以來,AR15步槍開始成為美國民用市場的主流。與軍用制式槍械很少更新換代不同,民用槍械發展比較靈活,因此民用AR15有了許多更新的設計和使用理念,這些新設計也推動了軍用槍械的發展。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很快,史密斯心中那種莫名的煩躁就找到了原因,情報部門報告至少有兩個軍的中國部隊,要準備進攻東線的美韓聯軍。對此,史密斯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人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美軍實力強大,就拿美軍陸戰第一師來說,這個師組建於1941年,裝備精良,曾經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過煉獄般的奪島血戰,號稱美利堅之劍,是王牌中的天之驕子。
  • 畫風錯亂:俄羅斯特種兵在演習中使用美軍標配M4卡賓槍
    參加演習的俄羅斯和巴基斯坦特種兵使用的都是美制M4卡賓槍在參加演習的150多名軍人中,超過70人是來自俄羅斯的特種兵。參加演習的俄羅斯和巴基斯坦特種兵使用的都是美制M4卡賓槍隨後,俄羅斯國防部也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了聯合演習的現場畫面。
  •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這場中國支援朝鮮的戰爭,抗美援朝了。 當時,我們剛剛通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從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手中解放了全中國,決不能容忍再有人侵犯我們的國家主權,為了保護我國主權,加上朝鮮對我國的求助,我國領導人決定立刻支援朝鮮,我軍在接受朝鮮求助後,立刻組織了中國志願軍前往朝鮮。 面對強權的威脅,我軍不懼怕,敢拼敢打,彰顯出了我軍為保國家主權的決心。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文擊:用大炮打出志願軍的威風
    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用大炮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今年已102歲的老將軍文擊說,從晉察冀軍區成立獨立炮兵營開始,他一直是一名炮兵。1950年,32歲的文擊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炮兵第1師師長。70年過去了,他依然難忘首戰雲山,痛擊美王牌軍的情景。「入朝時,咱們對付美軍主要就是用炮。」文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