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秘機體細胞對壓力產生反應的分子機制!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經常會暴露在可能危及生命的壓力環境中,比如高溫或毒素,幸運的是,我們機體的細胞是一種擁有強大反應程序的壓力管理「大師」,其會停止生長並產生壓力保護性因子,同時還會形成壓力顆粒等大型結構。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 這些神秘結構是如何裝配和溶解的,以及其是如何被轉變成為在諸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等神經變性疾病中觀察到的病理學狀態的。

圖片來源:BIOTEC

ALS是一種迄今為止無法治癒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機體中的運動神經元(負責肌肉活動的神經細胞)會逐漸發生死亡,壓力顆粒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呢?研究者表示,壓力顆粒能在細胞質中形成,並通過大量大分子部件進行裝配,比如信使RNAs或RNA結合蛋白等,當壓力減退時壓力顆粒通常會發生分解,這也是一個由壓力顆粒動態特性所推動的過程;ALS發生的標誌就是非動態、持續形式的壓力顆粒的存在。

研究者Titus Franzmann博士解釋道,ALS患者通常會遭受肌無力和癱瘓等,而含有壓力顆粒的運動神經元會緩慢退化,並誘發運動功能的進行性缺失,因此我們就需要深入理解壓力顆粒的複雜生物學特性,從而幫助涉及並開發出治療性策略來中和ALS所產生的損傷性效應,但機體細胞的複雜環境或許就阻礙了科學家們研究的步伐。

為了能夠系統性地測試研究者關於壓力顆粒裝配和誘發分子改變的病理學特徵等假設,研究人員利用攜帶純化組分的體外系統設計出了一種受控的環境,這就能夠幫助他們在檢測管中再現壓力顆粒的產生過程,研究者觀察到,壓力顆粒能夠逐步組裝,並展現出其動力學背後的關鍵因子特徵。Jordina Guillén-Boixet博士表示,壓力顆粒擁有一種複雜的結構,儘管如此,其形成仍然主要依賴於名為G3BP的RNA結合蛋白的行為,G3BP蛋白會經歷一種關鍵性的結構改變,即在非壓力狀況下,G3BP會採用一種並不會允許壓力顆粒裝配的壓縮狀態,但當處於壓力狀態下時,RNA分子與G3BP結合後就會促進多種相互作用,進而促進動態化壓力顆粒的裝配,壓力顆粒從動態化向非動態化狀態的轉變或許是由壓力延長所引起的,這種轉變會誘發運動神經元的死亡,這也就是研究者在ALS患者機體中觀察到的病理學表現。

最後研究者Simon Alberti表示,後期我們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進行檢測,本文研究結果對於後期開發新型診斷和治療性措施都至關重要,我們希望後期能夠開發出治療諸如ALS等神經變性疾病的新型靶向性療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Jordina Guillén-Boixet, Andrii Kopach, Alex S. Holehouse, et al. RNA-Induced Conformational Switching and Clustering of G3BP Drive Stress Granule Assembly by Condensation,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3.049

相關焦點

  • Cell Rep:揭示細胞如何對機體禁食產生反應?
    2020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於當今的生活方式和高熱量的飲食模式,如今英國人群的肥胖水平不斷上升,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胞對禁食產生反應並激活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者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能幫助人們維持機體健康的體重。
  • Cell:揭示巨噬細胞吞噬死亡細胞產生分子記憶機制
    免疫細胞在我們的身體維持和修復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自己受傷時,免疫細胞快速地發動炎性反應,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和促進受損組織癒合。論文第一作者、布里斯托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院研究員Helen Weavers博士說,「儘管這種免疫反應對人類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很多人類疾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癌症和關節炎)是由過度的免疫反應導致或加重的。
  • 揭示機體產生記憶B細胞並維持長效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當前全球COVID-19疫情的流行使得 疫苗、抗體和免疫反應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主題,如今科學家們都想知道機體在最初的免疫反應發生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何對再次感染產生免疫反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明
  • 分子時鐘或會影響機體免疫細胞的反應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相同類型的細胞在對刺激產生反應時或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Signal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明,細胞表現出的這些不同反應或許是由細胞群內部的分子時鐘不同步造成的。
  • JEM:揭示機體產生記憶B細胞並維持長效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2020年10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前全球COVID-19疫情的流行使得 疫苗、抗體和免疫反應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主題,如今科學家們都想知道機體在最初的免疫反應發生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何對再次感染產生免疫反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明
  • Cell 突破!發現植物免疫反應中促進細胞存活的分子機制
    董欣年團隊揭示植物免疫反應調控新機制:NPR1形成凝聚體,促進細胞存活責編 | 逸雲植物為了抵禦病原體入侵進化出了高效的先天免疫系統,包括病原體模式分子引發的免疫反應(PAMP-triggeredNPR1最近被證明是水楊酸受體 (點擊查看:Nature | 鄭寧/董欣年合作團隊揭示植物激素水楊酸與受體結合的分子機理),在水楊酸信號途徑中起著重要作用【4】。雖然已有研究表明,SA和NPR1可以抑制ETI誘導的PCD【5】,但其分子機制仍然不清楚。
  • Cell:揭秘心臟病發作後機體調節心臟疤痕組織生長的分子機制!
    心臟病發作後,稱之為成纖維細胞的結締組織細胞就會分泌多種蛋白,這些蛋白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疤痕組織,這些蛋白質中絕大部分都是膠原蛋白,包括26型,其所有的功能就像膠水一樣粘連在一起。研究者表示,這種擴張或許僅僅只是開始,分泌蛋白質的成纖維細胞會通過整合素對疤痕組織的擴張發出警告,細胞膜中的受體能夠感知環境的改變並向細胞內發送信號來調整細胞的反應行為,接下來成纖維細胞就會分泌更多的蛋白質,從而試圖加強疤痕組織並阻斷其擴張,但如果沒有5型膠原蛋白的話,疤痕組織的擴張和生長就會繼續。
  • Sci Adv:揭秘名為心磷脂的脂質化合物幫助產生細胞能量的分子機制
    2021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酵母進行研究,揭示了一種名為心磷脂(cardiolipin)的脂肪化合物幫助產生細胞能量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闡明影響人類機體代謝的疾病的發病機制,比如心臟病、糖尿病和巴斯綜合症等。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們揭示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FITM3 functions as a PIP3 scaffold to amplify PI3K signaling in B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 Cell:特殊蛋白或會促進壓力狀態下的細胞進入分子「交通堵塞」狀態...
    2020年8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細胞經歷高水平的壓力時(比如暴露於過多的紫外線照射),細胞內的核糖體就會發生碰撞並導致細胞內「交通堵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特殊蛋白,其能識別出這種「交通」問題,並將細胞推向自殺的途徑中;深入理解這一途徑發生的分子機制或有望幫助開發相應的幹預性措施
  • Cell:科學家闡明維持造血幹細胞正常功能的關鍵分子機制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一種新型機制,這種機制能夠有效控制蛋白的產生,從而指揮幹細胞的功能。Cristian Bellodi說道,理解RNA修飾的功能或許是一個讓人非常激動人心的研究領域,如今我們依然並不清楚哪些RNA分子會被修飾以及RNA分子被修飾的分子機制,同時我們也不清楚是否這會影響機體細胞的重要生理學過程,因此,我們就很有必要深入研究機體細胞中特殊類型的化學修飾如何調節RNA的功能,從而就能幫助我們理解該修飾過程的異常表現如何誘發人類疾病的發生。
  • Mol Cell:新研究揭示細胞線粒體壓力反應
    2019年10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需要被稱為「線粒體」的細胞器來利用食物中儲存的能量。實現這一功能所需的大多數蛋白質在細胞核中編碼,在細胞質中合成,隨後被轉運到線粒體中。蛋白質進入線粒體需要有信號序列的存在,而一旦蛋白質到達後,信號序列就被去除。
  • Science:重建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
    Kasagi等人發現,的確有可能重建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讓機體的免疫系統重新獲得識別自身組織的能力。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機制都涉及原發性自身免疫反應或繼發性自身免疫反應,而且這些疾病已經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後,成為了發病率和致死率排名第三的疾病。不過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自身免疫疾病的好辦法。
  • JBC:病毒利用「假冒」蛋白在機體細胞中隱藏的分子機制
    2014年7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有些病毒可以在機體中隱藏很多年,其往往可以產生一些假冒的機體蛋白質來騙過機體免疫系統的審查;近日,來自墨爾本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就揭示了病毒假冒蛋白的基本結構,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Cell:科學家闡明微生物組和機體抗癌免疫監視之間的關聯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闡述了微生物對癌症及癌症療法的影響,研究者重點論述了微生物群體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對癌症進展和療法產生影響,比如對免疫療法的影響等。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微生物會影響結腸癌患者機體的免疫細胞,比如有研究證據顯示,具核梭桿菌會產生一種特殊蛋白來參與到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免疫受體的作用中,從而阻斷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毒性效應。
  • Cell: 我們的細胞是如何應對壓力的?
    細胞經常暴露在可能危及生命的壓力環境中,如高溫或毒素。 幸運的是,我們的細胞是壓力管理的大師,它們有一個強大的反應程序: 它們停止生長,產生壓力保護因子,並形成大的結構,這就是所謂的壓力顆粒。壓力顆粒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嗎?應力顆粒形成於細胞質中,由大量的信使 rna 和 rna 結合蛋白等大分子組分組成。 應力顆粒的動態特性促使應力顆粒在應力下降時發生分解。 然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一個特點是存在非動力的,持久的應力顆粒形式。
  • PLoS Genet:科學家揭示兼性幹細胞的分子特性
    圖片來源:phys.org2016年3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發表於國際雜誌PLoS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院(IRB)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兩種分子信號的結合或可幫助確定哪種已經分化的細胞可以重新獲得幹細胞特性
  • ...深入理解罕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或有望幫助闡明機體胰島素產生的...
    2020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罕見類型的糖尿病進行研究揭示了胰島素產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表示,揭示為何嬰兒會患上一種罕見類型的糖尿病或能闡明一種新型的生物學通路,並幫助理解胰島素產生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