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被「妖魔化」,耽誤的是病情|電休克治療|錐體外系反應|許崇濤|...

2021-01-14 騰訊網

不少影視作品裡都有類似的場景:病人被五花大綁在床上,神情緊張卻無力反抗,身著白大褂的人兩手拿著電極徑直走向患者。患者在極度驚恐的情緒下開始了電休克治療(ECT),隨即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看到此處,觀眾對電休克治療充滿了恐懼。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直到現在,即使隨著焦慮症、抑鬱症的科普工作不斷深入,精神疾病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越來越多的患者在出現相關症狀時願意主動前往精神科尋求幫助,但在臨床上,還是經常能遇到拒絕遵醫囑服藥或進行有效物理治療即使用儀器治療的患者。

「病沒治好,人先給吃傻了」「儀器治療太嚇人」仍是人們心中普遍存在的先入為主的印象。「被『妖魔化』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耽誤的是患者的病情」,近日,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許崇濤就目前循證醫學已多次證明有效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進行答疑解惑。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

電休克治療是「炮兵」

那麼,電休克治療到底是什麼樣的?

「電休克治療,是患者在全身麻醉狀態下,以一定量的電流誘發大腦同步化放電,從而達到治療精神疾病目的的手段。適用於嚴重抑鬱症患者、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發作的急性期,特別是有嚴重自殺傾向、有衝動傷人行為或木僵的患者,也可用於部分藥物治療不能耐受、效果不好的患者。主要用於住院患者的治療。」許崇濤說。

比如在抑鬱症中,因抗抑鬱口服藥需要兩周才可以起效,心理治療即便患者有積極的意願配合諮詢,效果顯現也需較長時間。此時要快速消除抑鬱症患者中的自殺觀念和行為,電休克治療就是一種救命的治療方法。

「打個比方,電休克治療就像是戰場上的『炮兵』,抗抑鬱藥和心理諮詢是『步兵』,與病症作戰,醫生先用大炮轟炸,然後派步兵佔領陣地。」許崇濤表示,電休克治療後,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疼、噁心及嘔吐,以及短暫、可逆的記憶減退。當治療停止,頭疼等症狀就會自動消失;出現暫時性部分失憶的患者,一般在1—6個月內就能完全恢復記憶。既往電休克治療患者出現全身痙攣和抽搐,現在採用麻醉和肌肉鬆弛的改良電休克治療,已經不再出現這種痙攣和抽搐。另外,電休克治療對患者而言是沒有痛苦的,因為治療中患者的意識喪失。

在進行電休克治療前,醫生需要為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全面的解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電休克治療一般不用於輕度精神障礙患者,這不僅僅是大材小用,而且治療後的軀體不適,也可能給患者增加病感,反而增添負擔。

對於失憶,患者持不同態度,大部分患者覺得暫時忘記不開心的事情也不錯。在短時間內,大腦神經遞質相對平衡,人會覺得身心處於非常舒服的狀態。也有些患者對暫時丟失一部分記憶存在擔憂。

電休克治療是目前急性精神病發作首選治療方案,相比精神治療藥物而言起效快、副作用小,其副作用的產生主要與治療的頻率及電壓的大小有關,可調、可控。合併腦器質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近期發生的骨關節炎、出血不穩定的血管瘤及急性全身感染的疾病的患者,則不能進行電休克治療。

「當然,電休克治療也有其局限性,對於現在的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來講,電休克治療只是停留在生物層面,效果也只能持續一段時間,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才能持久控制患者的精神障礙,全面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許崇濤說。

錐體外系反應是造成誤解的「元兇」

人們普遍對於抗精神病藥物能把病人「吃傻」的印象從何而來?

許崇濤教授告訴記者,這得從第一代抗精神病藥說起,這類藥物通過對多巴胺2型受體阻斷作用發揮治療作用,分為吩噻嗪類、硫雜蒽類、丁醯苯類和苯甲醯胺類等,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錐體外系反應。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錐體外系反應。

「錐體外系反應,是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經常發生的一種藥物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藥源性帕金森氏症候群,表現為肌肉僵硬,震顫、運動不能;靜坐不能,病人表現煩躁不安、不能坐定、反覆走動等;急性肌張力障礙,病人出現下頜不能閉合、口眼歪斜、眼球向上凝視、吞咽困難、扭轉性痙等;遲發性運動障礙,如出現肢體、口舌頰不自主運動,全身軀幹不協調等。」許崇濤說。

錐體外系是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調節肌張力,肌肉的協調運動與平衡,這種調節功能有賴於調節中樞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乙醯膽鹼的動態平衡。「當多巴胺減少或者乙醯膽鹼相對增多時,出現肌張力增高、面容呆板。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女性愛美,在面部注射了過量的肉毒素時,面部肌肉就會出現僵硬、表情不能,這時人臉就像戴上了一個面具,看起來不自然,甚至很怪異。」許崇濤介紹。

「產生錐體外系反應的藥物,如氟哌啶醇、奮乃靜、氯丙嗪等比較多見。出現此類藥物副反應後,不必恐慌,可用對抗藥物,如安坦2—4毫克,每日1—3次,東莨菪鹼肌肉注射每次0.3毫克。經過對抗藥物處理,患者錐體外系副作用大多可以控制,若副反應仍較重可考慮減藥或換藥。」許崇濤說。

事實上,新的抗精神病藥物的錐體外系副作用已大大減弱,並不會出現嚴重的錐體外系反應。另外,需明確的是,抗精神病藥物並不會把人「吃傻」,不會改變患者自身的智力,甚至還有營養神經的功能。從前人們對抗精神病藥物能把病人「吃傻」的錯誤印象,主要源自患者行動及面部表情呆板的外觀印象。

對於確實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切記遵醫囑按時服藥,以免小病變大病、量變到質變,貽誤治療時機。

經顱磁刺激能調節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之間平衡

另一種經循證醫學確認有效,目前被普遍應用於精神疾病治療的方式是經顱磁刺激。

經顱磁刺激是一種利用脈衝磁場,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改變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的磁刺激技術。是一種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對於處於急性期、難治性的精神障礙患者,起效快、副作用小,也常用於輕型精神障礙的治療。

隨著技術的發展,經顱磁刺激在臨床精神病、神經疾病及康復領域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不同的頻率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高頻(<1Hz)主要是興奮的作用,低頻(≤1Hz)則是抑制的作用,可調節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之間的平衡,作用於不同的大腦分區,其效果也各有不同。

因為緊跟國際的研發步伐,國內的經顱磁刺激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神經科、精神心理科、康復科、兒科、老年病科等,受到廣泛應用。在抑鬱症、睡眠障礙等疾病的治療上,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在臨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另外,其在科研及成癮戒毒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的空間。

相關焦點

  • 錐體外系
    錐體外系extrapyramidal system是指錐體系以外影響和控制軀體運動的所有傳導路徑,其結構十分複雜,包括大腦皮質(主要是軀體運動區和軀體感覺區
  • 錐體束、錐體系、錐體外系傻傻分不清?
    相信很多同學在學習神經系統的時候,對這錐體束、錐體系、錐體外系三個名詞感到很混亂吧(如果你已經了解可忽略此篇文章..)以下內容是我查閱資料後個人總結,若有補充可留言錐體束起源於大腦皮質(也就是大腦表面灰質)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葉前部的巨型錐體細胞(錐體細胞是大腦皮層的主要投射神經元),是下行運動傳導束——也就是說錐體束主要是由錐體細胞的軸突構成,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錐體束由皮質核束核和
  • 張健教授: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_心源性休克_醫脈通
    2016年5月28日,在「心力衰竭國際學院」2016年第一期會議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力衰竭中心張健教授以「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為題做了精彩的報告。:患者有發展成為CS的顯著危險2、輕度休克:對低劑量正性肌力藥物或縮血管藥物有反應3、嚴重的休克:對大劑量正性肌力藥物、縮血管藥物或IABP有反應、LVAD4、嚴重惡化的休克(SRCS):對大劑量正性肌力藥物、縮血管藥物或IABP沒有反應、LVAD
  • 過敏性休克搶救10步驟,千萬別弄錯|過敏性休克|腎上腺素|過敏反應|...
    正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過敏反應會比較嚴重,且可對腎上腺素產生「矛盾反應」。可考慮使用高血糖素和異丙託溴銨治療。2.切記不能應用在心肺復甦時,因為心肺復甦是驟停心律,而過敏性休克是灌注心律,以免引起患者血壓極速上升而引起腦出血,或誘發室性早搏,甚至心臟驟停。
  • 電擊治療,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周回報20萬,備受爭議的「電擊治療」竟然還存在?近日,浙江溫州一名記者暗訪一些某養生館,該館推薦了電擊治療來配合一種衝劑治療,需要繳納10萬元不等費用,加入會員後就會有回報,投入10萬一周工資就能拿到30萬。電擊治療、酸鹼平衡,加入會員發展下線......這些槽點,我想已經是在無從說起了。
  • 2020年膿毒症與膿毒性休克治療新標準|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標準|...
    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繼之將膿毒症定義為感染並符合至少2項SIRS標準,嚴重膿毒症定義為膿毒症伴器官功能障礙(包括血乳酸>2mmol/L),膿毒症經液體復甦無效而需血管加壓藥支持或血乳酸>/=4者則定義為膿毒性休克。2016年,sepsis-3委員會發布了以下新定義:膿毒症是指由宿主對感染的反應失調導致器官功能障礙的一種危及生命的情況。
  • 基於角鯊烯的納米顆粒可用於治療中毒性休克及非可控性炎症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隸屬於巴黎-薩克雷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蓋倫研究所近期發現了可以用於治療多種嚴重炎症的有效納米顆粒。這些炎症出現在多種病理中,尤其是由於新冠肺炎引起的感染。特別是一些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在遇到非可控性炎症之後,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導致病情惡化,需要插管及心肺復甦治療,甚至致死。目前,極少療法能有效地治療此類嚴重的炎症,而現有的治療方法存在不良的副作用。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此類急性炎症是由兩個因素共同導致的:炎症和氧化應激互相作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加劇並傳播炎症反應。
  • 完全依賴藥物不能治療抽動穢語症候群
    「目前醫學界對於抽動穢語症候群的病因尚未明了,估計認為與錐體外系病變有關。」鄭毅教授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擠眉弄眼、口出粗言等情況,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缺乏教育」的壞行為而多加指責,更不能打罵孩子,應該前往醫院請專業醫生診治。   「其實抽動穢語症候群治療並不困難,越早介入,預後越好。」
  • 天士力創新中藥入選國家醫保,中藥治療優勢凸顯
    《2020年抽動障礙的現狀、診斷、治療建議》中指出,中國3-16歲人群中,抽動障礙總體患病率為6.1%,約為1000萬人,其中短暫型抽動障礙患病率為1.7%,慢性抽動障礙患病率為1.2%,Tourette症候群患病率為0.3%。目前,對於該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飲食調整和環境治療等為主的綜合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整個治療的核心,也是綜合治療的成功基礎。
  • 什麼是感染性休克?它有哪些危害?突發感染性休克該怎麼處理
    3、明顯的全身性反應症狀感染性休克會導致臟器的病變,各臟器在休克過程中的變化,輕重不一。不同臟器出現病變的節點也不同。休克時肺功能減退,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心臟容易出現中毒性心肌炎;腎功能發生障礙,休克期出現少尿甚至間歇性無尿等情況;腦部容易出現充血水腫等情況。
  • 腦梗死後,出現這些情況,是不是醫院耽誤了病情,為什麼?
    曾經有位朋友說他感覺他的腦梗是被醫院耽誤的。因為在我前幾天頭暈的時候我去醫院進行檢查一下,然後當時檢查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做檢查也是我自己去的。但是剛檢查完不久我的雙腿就發軟走不成路然後就暈倒了。這就說明我的腦梗明明是醫院的不負責任,如果我來時頭暈他就給我輸上液,我可能就不腦梗了,這種說法正確嗎?
  • 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
    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是考生中一個常見的考點,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的老師就此給來大家仔細梳理一下相關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的知識點。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見和治療較困難的一類休克。
  • 功能神外| 華西醫院王偉:繼發性肌張力障礙的神經調控治療
    功能神外周刊第18期演講視頻實錄請直接點擊下方圖片收看(時長15分27秒)編審團隊點評腦深部電刺激(DBS)療法對原發性肌張力障礙的治療效果已經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可。對於繼發性肌張力障礙的DBS治療,目前國內外病例相對較少,因此臨床經驗不足。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如果腹瀉次數大於7次/天,伴有劇烈腹痛、大便帶血、帶粘液這些症狀的,屬於3級不良反應,當患者出現脫水、休克、腸穿孔這些危機生命的症狀時屬於最終的4級不良反應。如果出現無法解釋的持續頭痛或視覺障礙、乏力、發熱,儘快完善促激素檢測和靶腺體功能以及垂體MRI確診,同時要暫停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用激素衝擊治療及激素替代治療。內分泌系統出現的不良反應,除了垂體炎需要糖皮質激素處理外,別的不良反應都是激素替代治療及對症治療。再說一下內分泌系統另外一個重要的腺體-胰島,作用是分泌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腺體。
  • 少見卻致命:紫杉醇過敏性休克的預防和搶救
    患者病情繼續進展,出現心率減慢、呼吸微弱,隨後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口唇以及四肢末梢紫紺等表現。考慮呼吸心跳驟停,立即給予心臟按壓、氣管插管。心肺復甦持續約 20 分鐘後患者心跳恢復,血壓上升,氧飽和度恢復到 80% 左右,患者意識較前有所好轉,遂轉 ICU 進一步搶救治療。
  • 鄭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科學方法,物理治療控制病情
    鄭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科學方法,物理治療控制病情 時間:2021-01-14 10:22:20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強直性脊柱炎是由於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的地方出現炎症所引發的一種疾病,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由於工作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人越來越多,河南強直性脊柱炎醫學研究院將介紹強直性脊柱炎的一些科學的治療方法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臨床醫學基礎:休克的治療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臨床醫學基礎:休克的治療 休克是外科學習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考試中的常考點。關於休克的各個方面都會進行考察,其中臨床表現,治療尤為重要。中公教育的醫考專家就休克的治療進行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複習。
  • 帕金森患者接受首次幹細胞治療後病情好轉
    本文轉自:博雅幹細胞近日,美國每日健康新聞(HealthDay News)報導了「帕金森患者接受首次幹細胞治療後病情好轉」的案例。科學家首次用帕金森患者自己的皮膚細胞來治療這種疾病,將皮膚細胞改造成關鍵的腦細胞,這中間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
  • 粵東西北考試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醫療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粵東西北考試臨床醫學基礎知識:感染性休克臨床表現和各種治療方法,請考生多加關注。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見和治療較困難的一類休克。本病可繼發於以釋放內毒素的革蘭陰性桿菌為主的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膽道感染、絞窄性腸梗阻及泌尿系感染等,稱為內毒素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動力學分為高動力型和低動力型兩種。前者外周血管擴張、阻力降低,CO正常或增高(又稱為高排低阻型),有血流分布異常和動靜脈短路開放增加,細胞代謝障礙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膚比較溫暖乾燥,又稱暖休克。
  • 中西醫結合打開精神疾病治療的另一扇門
    精神疾病的西醫西藥治療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迄今不足100年。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療都是以西醫西藥為主,雖然診療效果顯著,但也存在著不少難以耐受的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體重增加,失眠,錐體外系反應,內分泌失調等等。雖然中醫中藥治療精神疾病沒有西藥那樣立竿見影,只是作為輔助手段,但其實中醫治療精神疾病卻是有著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