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飛行7個月後,如何順利降落火星?這8分鐘將決定成敗

2020-12-05 飛龍觀察

火星,作為一個和地球同樣擁有山川流水和相似大氣層的星球,很多國家都把探索火星放進了自己的太空計劃裡,我國作為一個在航天領域迅猛發展的航天大國自然也不例外,日前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

就在2020年7月23號,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託舉下順利升空,正式邁出了我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目前,天問一號的飛行狀態非常好,地面測控跟蹤也比較穩定。

天問一號預計將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在靠近火星軌道的時候,探測器會減緩速度,隨著火星軌道環繞一段時間,等天問一號習慣了火星軌道旋轉速度,它就需要考慮如何著陸火星表面了,而這時天問一號才遇到了決定此次任務成敗的關鍵。

天問一號在飛行時一直都處於一種高速飛行狀態,所以當它著陸火星表面時就需要放緩速度,要從飛行時的每秒4.8公裡降到著陸時的每秒0米,這個過程大概8分鐘,這8分鐘能否把速度降下來,就決定了此次任務是否成功。

因為火星距離地球過於遙遠,通訊時間過長,所以這八分鐘內,只能靠天問一號自己來降速,隔熱大底和降落傘會先離開著陸器,接著著陸器速度放緩,等降落傘打開時,著陸器的速度又會放緩,直至確認地表無障礙物時,著陸器才會緩緩軟著陸到火星表面,這八分鐘內,哪一個步驟出錯都會直接導致著陸失敗,所以這八分鐘十分重要。

當天問一號順利著陸火星之後,它將開始在火星地表行走,給地球上發送火星的相關數據、信息,讓地球上的我國科學家們更了解火星這顆星球。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飛行7個月後,如何順利降落火星?這8分鐘將決定成敗
    號,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託舉下順利升空,正式邁出了我國探索火星的第一步,目前,天問一號的飛行狀態非常好,地面測控跟蹤也比較穩定。天問一號預計將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在靠近火星軌道的時候,探測器會減緩速度,隨著火星軌道環繞一段時間,等天問一號習慣了火星軌道旋轉速度,它就需要考慮如何著陸火星表面了,而這時天問一號才遇到了決定此次任務成敗的關鍵。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恐怖7分鐘」直接決定成敗
    今天來說說備受矚目的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索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最新一代運載火星裡最大個的,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磁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達到火星。
  • 天問奔火,我國邁出了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到達火星
    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7月23日中午,長徵五號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達到每秒11.2千米的速度,探測器與火箭順利分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
  • 「天問一號」探測火星有多難?西瓜視頻揭秘決定成敗的七分鐘
    天問一號是我國計劃在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執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的名稱,今後我國其他行星探測任務都將用天問系列來命名,長徵五號,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帶著火星探測器升空,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今天我就來說說到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難在哪裡。
  •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為何仍是待定?
    大部分公開資料的實際解析度達不到直接確定具體降落區的高解析度要求。而以前又沒有發射過任何火星近距離影像探測器。因此需要等天問一號的探測器整體飛入火星軌道,用大約2個月的時間,對火星地形地貌進行一次高視角的普查,同時對備選的2大降落區特別有價值的點位進行詳細的高解析度探測後,再最終決定著陸器降落火星的具體位置,這個位置也是以後巡視器進行火星地面巡視的具體區域。
  • 探測火星有多難?8分鐘減速2萬公裡!天問一號仍需面臨3次考驗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3日,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順利切入了赫曼轉移軌道,完成了它火星徵程的第一步天問一號已經踏上徵程此前中國發射的高軌衛星或月球探測器,都是在脫離運載火箭幾天後就能抵達預定軌道,而天問一號則需要飛行近7個月,到明年2月才能抵達火星附近
  • 探測火星有多難?8分鐘減速2萬公裡!天問一號仍需面臨3次考驗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3日,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順利切入了赫曼轉移軌道,完成了它火星徵程的第一步。天問一號已經踏上徵程此前中國發射的高軌衛星月球探測器,都是在脫離運載火箭幾天後就能抵達預定軌道,而天問一號則需要飛行近7個月,到明年2月才能抵達火星附近。幸而中國有長徵五號強大的運力可以直送地火轉移軌道,無需讓探測器先地球停泊軌道先加速一個月,否則這個時間會更長。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飛行7個月!航程4億公裡!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
    圖片解讀:天問一號整體結構第二個亮點:首次進行長達4億公裡的深空飛行天問一號的第二個亮點是軌道飛行,這是我們第一次將探測器送到火星天問一號依託長徵5號Y4火箭的強大推力,速度超過了每秒11.2公裡,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控制前往火星。相比之下,嫦娥1號和2號前往月球的飛行速度沒有達到11.2公裡每秒,只有10.9公裡每秒。更快的飛行速度也意味著抵達4億公裡外的火星軌道時需要減速才行,要啟動3000牛推力的發動機進行減速制動,遙測信號需要傳遞4億公裡,信號延遲超過7分鐘,這都是嫦娥任務中所無法體會到的。
  • 天問一號4個月後有望到達火星
    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 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此外,為了減小飛行偏差,使探測器沿著預定的軌道飛行,還需要進行另一種軌道控制,即軌道修正。   今年8月2日,距地球約300萬公裡處,天問一號就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 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
    鋼哥的科學驛站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降落時的「恐怖7分鐘」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11-02 中國的「天問一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 「天問一號」——驚險的七分鐘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公轉周期不同,兩個行星大約每兩年「相遇」一次,即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近。而在此期間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抵達火星耗時,節省燃料,從而降低「探火」成本。也正因如此,多個國家在今年7月至8月迎來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
  • 湖南老鄉給「天問」加油供電!「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旅程歷時7個月
    2300多年前,著名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寫下《天問》長詩,提出177個問題,闡發對宇宙萬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體現著跨越兩千多年的不懈求索。此間,人們火星探測共40餘次,成功24次,通關概率僅一半左右。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奔火,而「天問一號」背後,是肩負了祖先重託,接續著科學求索的湖南人。
  • 火星的三大地點,可供「天問一號」降落 - 結尾有彩蛋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整裝待發,「天問一號」將於7月23日12:40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為期7個月漫漫旅程,直到抵達目的地紅色星球:火星。而軌道環繞器將繼續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上飛行,進行火星地形測繪,高解析度圖像獲取,並將巡視器和著陸器獲得數據轉發回祖國。
  • 天問一號將於春節前後接近火星,要想被捕獲必須邁過這道坎
    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  根據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時間,天問一號會在今年春節前後飛抵火星,完成整個探測任務中尤為重要的一環「火星捕獲」,只有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後,天問一號才能進入環火軌道,而後實現著陸火星的計劃。  航天專家表示,如何成功被火星捕獲,是整個任務技術風險最高的環節,關係整個任務成敗。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在胖五火箭的攜帶下,「天問一號」將在7個月的太空飛行後於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周邊,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並於4月擇機著陸火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雖然抵達火星比抵達月球難的多,但這仍然在人類目前的航天能力之內,畢竟探測器只要在太空中飛行7個月就能抵達,相比於更遠的行星,任務周期還算合適。
  • 四個月後到達火星,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飛行裡程突破2億千米
    成功實現月球探測後,向更遠的太空探索成了中國航天的下一個奮鬥目標,在各項技術準備完畢後,探索火星也就成為了當前最佳的選擇。在2020年7月23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5號大推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上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