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反對恢復史達林格勒城市名稱

2020-12-05 騰訊網

林治波在其《普京的十大強國戰略》一文中,大肆美化資產階級政客普京,說什麼:普京「維護蘇聯榮譽」,「普京還堅持恢復了已經改名的史達林格勒的城市名稱。」等。史達林格勒原名察裡津(Цари́цын),始建於1589年,是俄羅斯南部一個大城市 。1925年4月10日改稱史達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或譯「史達林格勒」),反史達林的赫魯雪夫於1961年將其改稱為伏爾加格勒(俄語:Волгогра́д)。

所謂普京堅持恢復了史達林格勒的城市名稱「一事」,我國不少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和評論,一些學者也紛紛以此作為論據,以證明普京向左轉,普京有蘇維埃情結,普京親史達林,普京崇敬史達林等等。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一個反蘇維埃的資產階級的政客會堅持恢復史達林格勒的城市名稱嗎?恰恰相反!正是這個普京反對恢復史達林格勒的城市名稱。

實際上史達林格勒自改名以來,雖然左派佔優勢的伏爾加格勒州杜馬(地方議會)也曾通過決議要求該城市恢復原名史達林格勒,但是,正是普京堅持不同意改名,他在12月中旬對全國的電視談話中說:「今天恢復史達林格勒這個名稱,會在我們國內產生某種猜疑,使人覺得我們要回到史達林主義時代去。這不會給我們大家帶來好處。」左派企圖才沒有得逞,現原史達林格勒仍然叫做伏爾加格勒。

可是儘管普京表了態,左派佔優勢的伏爾加格勒州杜馬仍繼續進行恢復原名的努力,於2003年1月,先後兩次向國家杜馬提出恢復史達林格勒原名的議案。在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前夕,2005年4月16日,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呼籲為史達林正名,將伏爾加格勒恢復為史達林格勒。大概是因為普京已有言在先,這個議案未能通過,迄今為止,該市的名稱仍然是伏爾加格勒市。在2007年12月2 日俄羅斯進行的國家杜馬選舉,該市仍然是以伏爾加格勒名稱進行選舉登記的。不僅「史達林格勒」,前蘇聯時期全國曾有三十多個城市以史達林命名(史達林、史達林諾、史達林斯克、史達林諾哥爾斯克、史達林納巴德等等),但是自反史達林時代改名後,迄今也還沒有一個城市恢復史達林名稱。

那麼所謂普京堅持恢復了史達林格勒名稱「一事」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又是一些媒體和學者捕風捉影,為了達到他們美化資產階級政客普京的目的,故意張冠李戴誤導人們所造成的,將公園景點中小小的一塊石墩,當作一個寵大的城市。事情是這樣的:在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前不久,普京為紀念衛國戰爭、還原歷史原貌、而把莫斯科亞歷山大花園裡,衛國戰爭「英雄城市」景點中的一塊紀念石墩上的伏爾加格勒字樣,恢復為史達林格勒字樣。這裡清清楚楚:改名的只是一個公園景點中的一塊小小的石墩,卻被我國的一些媒體和學者無限放大為一個寵大的城市。並引起一些一相情願者和一些傳媒的歡呼,說是普京崇敬史達林了。其實,「英雄城市」石墩只是一個花園景點中的歷史紀念標誌,與城市的現名及現狀無關。例如眾所周知,列寧格勒劇變後已經改名為聖彼得堡,可是這個景點中石墩上的名字仍叫列寧格勒,你不能以此否認該城現在叫聖彼得堡。景點中「英雄城市」石墩名單上的11個城市中,基輔、明斯克等6個城市都位於前蘇聯其他加盟共和國,如今並不屬於俄羅斯,難道石墩上有其名就意味著俄羅斯對它們還有主權?

其實普京有否蘇維埃情結,是否親史達林,崇敬史達林,請看看普京的以下言行即可清楚。

衛國戰爭是蘇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不過普京對戰爭是如何取得的有他自己的看法,就在給上述花園景點石墩改名後不久,他在2005年的國情諮文裡卻說:勝利是靠武器的力量,也是靠人民的堅強意志和團結取得的。根本就不提領導這場戰爭的蘇共和史達林所起的作用。他在同年5月舉行的慶祝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活動期間,幾次講話中也不提史達林的名字,仿佛這場戰爭是在沒有統帥指揮的情況下取得的,沒有講一句正面肯定史達林的話。他在另一次講話中同樣閉口不談史達林的功勞,卻特別指出史達林要為「造成戰爭頭一年失利的巨大過錯」承擔責任。

另外在其他場合,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德國《圖片報》記者採訪時說,史達林時代的教訓之一就是獨裁、壓制自由。他說:「對於我國複雜的、有時是十分矛盾的歷史而言,史達林時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應當了解這段歷史和記住教訓。專制和不受監督必然導致犯罪。史達林時代就發生了諸多罪行:政治鎮壓、許多民族的人受到驅逐。這一評價是原則性的。」

普京雖然反對將史達林與希特勒相提並論,但是卻說史達林是暴君、罪犯。他說:「是的,史達林是個暴君,許多人稱他是罪犯。但他不是納粹分子!不是蘇聯軍隊於1941年6月22日侵入德國,而是恰恰相反。首先不能忘記這一點」。

普京在接受加拿大記者採訪時說:「人們還沒有忘記在蘇維埃時期發生的悲劇性事件,許多人的傷口還在流血,還記得史達林的勞改營的全部恐怖。」

2007年10月30日,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託夫射擊場,這個史達林大清洗時代的刑場,紀念大清洗70周年,弔唁被史達林殺害的亡靈,在現場悲傷得聲音顫抖的普京說:「1937年至1938年,史達林發動的『大清洗』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場大悲劇,我們決不能忘記」;大清洗導致幾百萬人被迫害致死,「他們是有著自己觀點的民眾,他們並沒有害怕說出自己的觀點,他們是民族最優秀的人物。」

「現在終於等到了所有的人都認識到了這是一場民族悲劇的時刻,我們應永遠銘記這一歷史教訓,並使之不再重演,這是所有人的責任。」;「這樣的悲劇在人類歷史上曾反覆上演,其原因是那些看似吸引人的空洞理想,被置於人類的基本價值觀——珍視生命、人權和自由之上。」。

從普京以上這些講話和行動,已清楚地看出普京是否定史達林的。所謂普京有蘇維埃情結,親史達林,崇敬史達林等等只是林治波等人一相情願的意淫而已。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城市伏爾加格勒(史達林格勒)
    1918-1919年和1942-1943年在此進行著名的察裡津戰役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工業以機械製造(拖拉機、船舶、石油設備及建築機具)、電力、優質鋼冶煉、煉油(年加工能力800萬噸)及石油化工為主。還有煉鋁、木材加工等。有7所高等學校和多處科研機構。 原名察裡津,後名史達林格勒,1961年改伏爾加格勒。俄羅斯城市。位於該國歐洲部分南部,臨伏爾加河。
  • 俄羅斯隆重紀念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勝利75周年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長明火前肅立。俄羅斯2日在伏爾加格勒(原史達林格勒)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勝利75周年。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於1942年7月爆發,持續至1943年2月,歷時六個半月。蘇聯和德國雙方總傷亡人數估計超過200萬。俄羅斯歷史學家認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真正的轉折點。
  •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2012年06月26日19:10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普京任期即將到期,有望連任到2036年,關鍵時刻卻傳來反對聲音
    雖然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面臨著不小的困境,但隨著普京的上臺,俄羅斯的實力已經逐漸得到了恢復。普京先後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2000年執政以來,一直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雖然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但在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創下了歷史新高,達85%。由此可見,對於普京為俄羅斯做出的貢獻,俄羅斯民眾是非常認可。
  • 95歲老兵:史達林格勒戰役,士兵平均存活9分鐘,活3天你就是團長
    答案當然是有的,那就是史達林格勒戰役。根據一位95歲老兵回憶:在這場殘酷的戰役中,蘇軍士兵平均只能活九分鐘,而如果一個士兵能撐過三天就能當上團長,可見戰鬥是多麼地激烈、殘酷。於是蘇聯紅軍決定死守史達林格勒,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座城市落到德國人手裡,於是乎這場戰役的成敗就成為了決定整場戰爭走向的關鍵。
  • 俄遠東多個城市聯動,抗議安全局隨意抓人,抵制普京派去的官員
    人們還要求普京免除俄聯邦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哈巴羅夫斯克市長克拉夫丘克的職務。普京派去的代理州長捷格加列夫也遭到當地人的抵制,人們說,選擇與該地區毫無關係的政客管理他們,是侮辱了他們,並要求代理州長下臺。當天,民眾首先聚集在列寧廣場上,而後沿中央大街遊行,轉一大圈再次回到廣場。遊行民眾高呼 「普京辭職」和「普京是個小偷」。
  • 無人反對!俄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普京有望執政至2036年
    原標題:無人反對!俄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普京有望執政至2036年當地時間3月1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修正案草案三讀。沒有人投票反對,有43名議員棄權,24名議員缺席。10日當天,普京曾赴國家杜馬發表講話,表示憲法修改應該得到公民的支持,並得到憲法法院的採納。當日,俄國家杜馬對憲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二讀,參加國家杜馬全會的382名代表對草案投出贊成票,44名代表棄權,無人反對。
  • 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
  • 蘇聯衛國戰爭著名戰役:史達林格勒會戰
    伏爾加格勒 (Volgograd) 是蘇聯內戰時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著名戰場,有「英雄城市」之稱,它以1918年至1919年的察裡津保衛戰和1942年至1943年的史達林格勒大會戰而聞名於世。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史達林在伏爾加格勒領導了著名的察裡津保衛戰,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哥薩克白軍,對鞏固十月革命成果,捍衛初建的蘇維埃政權具有「巨大意義」,因此,1925年城市被易名為史達林格勒 (Stalingrad) 。1942年7月17日,德軍前出至頓河大彎曲部,企圖攻佔史達林格勒,然後拿下高加索,切斷蘇軍的戰略補給線。
  • 二戰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源源不斷的坦克讓德軍絕望
    除了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 二戰時期蘇聯知名重武器生產商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下…… 二戰時期蘇聯知名重武器生產商 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
  • 史達林格勒戰役:二戰的轉折點,一場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
    史達林格勒掌握蘇聯內河航運幹線,是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而且史達林格勒還是蘇聯一個鐵路交通樞紐,城市內還有一個拖拉機廠。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拖拉機廠,這家拖拉機廠和平時期供應全國一半以上的拖拉機,戰爭時期長期生產坦克等軍用器械。而且城市西部、南部是富饒的庫班河流域(糧食重要產地)和高加索地區(石油、煤炭重要產地)。
  • 史達林格勒巷戰,雙方傷亡近200萬,蘇聯是德國的兩倍多
    文/馮玄一史達林格勒背靠伏爾加河,是一個居民不足十萬人的小城市。但是這個城市工業十分發達。戰爭開始前,在這個小城周邊,聚集了19萬蘇聯軍隊,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而德國負責進攻史達林格勒的由盧斯統帥的第六軍團約3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8月19日,德軍開始進攻史達林格勒。9月10日,德軍的先頭部隊進入史達林格勒市區。興奮的德軍以為這座工業城市唾手可得,其實,這只是個開始。讓德軍進入市區,這是蘇聯人的一個策略。
  • 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沒有像史達林格勒一樣的巷戰
    《亮劍》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抗戰劇,堪稱抗戰劇的經典,十多年來,依舊無法被超越,其中看到第五集,趙剛說道:「國民政府動用了十二萬大軍,僅僅守了三天就城破兵敗,幾萬軍人被俘,外圍守不住,就應該退到城裡打巷戰,班子為戰,人自為戰,要把城市變成一座堡壘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一、死守史達林格勒1942年以來,蘇德戰場上的硝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德國軍隊在全面進攻蘇聯受挫之後,隨即改變戰術集中兵力對蘇聯重點城市進行強攻。而史達林格勒,這座以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命名的城市,是伏爾加河下遊最重要工業港口城市,同時也是扼守高加索油田的正面門戶。
  • 俄羅斯2013版《史達林格勒》電影中出現的武器
    ,據說也是所有以史達林格勒為片名的電影中最高的一部,但是在評論上好壞參半。國都沒了,再說那個國就是因為某信仰才出現的,那也不能提了——我不但不信這些,心裏面還很反對呢。那犧牲總得有個理由吧,那就是為了身邊的戰友,為了妹子,為了人性光輝。可對面的德軍也是這樣想啊,就像那個卡恩。過去德軍作為失敗一方,軍官和老兵回憶錄裡都要作切割,這俄羅斯作為勝利一方也這麼一切割,問題就來了。
  • 「二戰風雲134」蘇德最後血戰·二十一——血戰史達林格勒終章
    1943年1月,蘇軍通過「木星行動」將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兩支德軍之間的距離擴大到超過250公裡。至此,保盧斯軍團再無任何獲得增援的可能。1月8日,蘇聯頓河方面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向保盧斯發出投降的最後通牒。
  • 普京:俄承認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合法 西方預設立場
    新華社莫斯科8月29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在莫斯科說,俄方承認本月9日舉行的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合法,而西方對該選舉結果預設立場。  據俄電視一臺報導,普京表示,白俄羅斯已舉行了總統選舉,俄方承認選舉合法性,他已祝賀盧卡申科贏得選舉的勝利。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真正的「絞肉機」,1個師可能1天就打光
    而作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二戰進程的轉折點史達林格勒戰役也是廣為人知,那麼大家都在影視作品中和書中得知了史達林格勒戰役十分的慘烈,那麼到底有多慘烈呢? 史達林格勒是德軍通往蘇聯南方重要經濟的必經之路,還是德軍為了奪取高加索地區油田的重要戰略通道,如若德軍攻佔了史達林格勒隨後便可直取高加索地區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在當地行政首腦福爾加爾因為涉嫌殺人罪被捕時,當地民眾就從7月11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要求釋放被捕的當地領導人,還在示威中要普京下臺,以及要求釋放政治犯。25日的遊行活動如同之前一樣,遊行示威者先在列寧廣場上聚集,然後沿著中央大街開始遊行,繞一大圈之後再回到列寧廣場。
  • 史達林格勒戰役:蘇德雙方苦戰 城內一片屍山血河
    希特勒的「藍色」行動在南線展開:A集團軍群由克萊斯特大將的第1裝甲集團軍和勞夫將軍的第17集團軍組成,撲向高加索,以佔領那裡的油田;B集團軍群由保盧斯將軍的第6集團軍和霍特將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組成,以鉗形攻勢撲向史達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