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寬帶直接轉換接收器性能優化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074.htm

零中頻 (Zero-IF) 接收器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其被人們所大量使用已經有些時日了,蜂窩手機便是它的重要應用領域。然而,其在諸如無線基站的高性能接收器中的使用卻少有成功的案例。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動態範圍有限,而且也不太為人們所了解。一款新型寬帶寬零中頻 I/Q 解調器有助於緩解主用接收器及 DPD (數字預失真) 接收器在動態範圍和帶寬方面的不足,並使 4G 基站能夠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滿足移動接入不斷增長的帶寬需求。本文討論的主題是:如何儘量抑制造成零中頻接收器動態範圍縮小的 IM2 非線性及 DC 偏移來實現性能的優化,從而為棘手的設計提供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

推進帶寬的不斷擴大

直到最近,大多數基站只需要處理一個 20MHz 寬的通道帶寬 (通常被分配給不同的無線載波)。與此 20MHz 通道相關聯的是一個配套的 100MHz 帶寬 DPD 接收器,用於測量高達 5 階的互調失真寄生信號,以提供有效的失真抵消作用。這些要求通常可利用高 IF (外差) 接收器有效地予以滿足。然而,隨著業界日益迫切地希望基站支持整個 60MHz 頻段的運作,此類設計的難度如今大為增加。對於整個無線製造、安裝和部署商業模型而言,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在節省成本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

為了適應三倍的帶寬,DPD 接收器的帶寬也必須從 100MHz 增加至 300MHz。在 75MHz 頻段中,DPD 帶寬增至驚人的 375MHz。設計能夠支持這種帶寬的接收器可不是一項微不足道的工作。噪聲會由於帶寬的擴展而增加,增益平坦度變得更加難以實現,而且所需的 A/D 轉換器採樣速率大幅度增加。此外,帶寬如此之高的組件其成本也高得多。

傳統高 IF 接收器所具備的中等帶寬不再足以支持具有 ±0.5dB 典型增益平坦度的 300MHz 或更高頻率的 DPD 信號。300MHz 的基帶帶寬將需要選擇一個最小 150MHz 的 IF 頻率。要想找到一款採樣速率可超過 600Msps、同時具合理價格的 A/D 轉換器 (即使是 12 位解析度) 絕非輕而易舉。用戶可能被迫採取折衷方案而去使用一款 10 位轉換器。

新型 I/Q 解調器放寬了帶寬限制條件

凌力爾特的 LTC5585 I/Q 解調器專為支持直接轉換而設計,因而允許接收器將上述 300MHz 寬 RF 信號直接解調至基帶 (見邊註:零中頻接收器的工作原理)。I 和 Q 輸出被解調為一個 150MHz 帶寬信號,僅為高 IF 接收器帶寬的一半。為了獲得一個 ±0.5dB 的通帶增益平坦度,器件的 -3dB 轉角頻率必須擴展至遠遠高於 500MHz。

LTC5585 利用一個可調諧的基帶輸出級支持這一寬帶寬。差分 I 和 Q 輸出埠具有一個至 VCC 並與約 6pF 的濾波器電容相併聯的 100Ω 上拉電阻器 (見圖 1)。這個簡單的 RC 網絡允許形成一個片外低通或帶通濾波器網絡 (以消除高電平帶外阻斷器),並實現位於解調器之後的基帶放大器鏈路之增益滾降的均衡。在外部 100Ω 上拉電阻器之外再採用一個 100Ω 差分輸出負載電阻,-3dB 帶寬可達到 840MHz。


圖 1:用於帶寬擴展的基帶輸出等效電路 (採用 L = 18nH 和 C = 4.7pF)

基帶帶寬擴展

可以採用單個 L-C 濾波器節以擴展基帶輸出的帶寬。圖 1 示出了具基帶帶寬擴展功能的晶片基帶等效電路。當具有 200Ω 負載時,採用一個 18nH 的串聯電感和一個 4.7pF 的並聯電容可將 -0.5dB 帶寬從 250MHz 擴展至 630MHz。圖 2 示出了不同負載條件下可能產生的輸出響應種類。其中一種響應是在採用 200Ω 和 10kΩ 差分負載電阻條件下獲得的。對於 10kΩ 負載,採用一個 47nH 串聯電感和一個 4.7pF 並聯電容可把 -0.5dB 帶寬從 150MHz 擴展至 360MHz。


圖 2:轉換增益與基帶頻率的關係曲線 (採用差分負載電阻和 L-C 帶寬擴展)

二階互調失真寄生信號問題

在直接轉換接收器中,二階互調失真分量 (IM2) 直接落入帶內 (在基帶頻率)。例如:取兩個間隔開 1MHz (分別位於 2140MHz 和 2141MHz) 的相等功率 RF 信號 (f1 和 f2),以及間隔開 10MHz (位於 2130MHz) 的 LO 信號。最終的 IM2 寄生信號將位於 f2 – f1 (即 1MHz)。通過採用外部控制電壓,LTC5585 擁有了在 I 和 Q 通道上進行獨立調節以實現最小 IM2 寄生信號的獨特能力。圖 3 示出了一種用於 IIP2 測量和校準的典型配置。差分基帶輸出採用一個平衡-不平衡變壓器進行組合,而 1MHz IM2 差動頻率分量採用一個低通濾波器來選擇,以防止位於 10MHz 和 11MHz 的強大主音調壓縮頻譜分析儀前端。如果未採用該低通濾波器,則必須在頻譜分析儀上提供 20~30dB 的衰減及長久的平均測量時間以實現上佳的測量。如圖 4 中的輸出頻譜所示,可以預知 IM2 分量將落入帶內 (在 1MHz)。另外,該曲線圖還示出了調節前後的 IM2 分量 —— 通過調節 IP2I 和 IP2Q 引腳上的控制電壓,可使寄生信號電平下降大約 20dB。該調節使 IM2 寄生信號電平下降到低至 -81.37dBc。


圖 3:用於 IIP2 校準的測試配置 (採用 1MHz 低通濾波器以選擇 IM2 分量)


圖 4:未採用低通濾波器時的輸出頻譜

由於擁有這種 IIP2 優化能力,因此可以考慮兩種可行的 IP2 校準策略。一種可以是在工廠裡完成並在「設定後便不需再過問」 的校準步驟。在這種場合,每個調節引腳採用一個簡單的微調電位器就足夠了,如圖 3 所示。另一種策略是利用軟體來執行自動閉環校準算法,這使得能夠周期性地對設備進行校準。對於已經在監視其發送器輸出的 DPD 接收器而言,這是小事一樁,因為發送器能輕鬆地產生兩個測試音。對於主用接收器,這種校準可能需要額外的硬體以將兩個測試音回送至接收器通道。在任何情況下所有這些都可以在一個離線校準周期中完成。這樣的一種方法將需要把那些有可能影響基站性能的實際工作環境因素考慮在內。

DC 偏移電壓清零有助於優化 A/D 轉換器動態範圍

該晶片還集成了一種相似的調節能力,以清零 I 和 Q 通道的 DC 輸出電壓。當整個信號鏈路採用 DC 耦合時,因內部失配以及 LO 和 RF 輸入洩漏的自混頻所產生的 DC 偏移分量會縮減 ADC 的動態範圍。舉個例子,當一個 10mV 的中等輸出 DC 偏移電壓通過一個 20dB 增益級時,將在 A/D 轉換器的輸入端產生 100mV 的 DC 偏移。對於 12 位 ADC 的 2Vp-p 輸入範圍而言,該 DC 偏移量意味著空間減少了 205 LSB,即實際上導致 ADC 的動態範圍縮小了 0.9dB。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 LO 與 RF 輸入之間的洩漏,應謹慎地隔離這兩個信號。在 PCB 布局中,需把這兩個信號的印製線彼此分離以阻止交叉耦合。即使有可量度的洩漏至 RF 埠,LO 信號也將發生自混頻,從而在輸出中形成一個 DC 偏移項。幸運的是,LO 電平常常是恆定的,因此 DC 偏移也是恆定的,而且能輕鬆地通過調節予以消除。更成問題的是 RF 輸入,它會在一個很寬的信號電平範圍內變化。至 LO 輸入端的任何的信號洩漏都將發生自混頻,並在信號變化時產生一個動態 DC 偏移電壓。這將使解調信號產生失真。因此,保持很少的洩漏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抑制 DC 偏移。

直接轉換接收器的潛在成本優勢

零中頻接收器因其潛在的成本節省優勢而特別引人注目。如上文所述,RF 信號被解調至一個低頻基帶。在較低的頻率下,濾波器的設計變得較為容易。此外,零中頻解調在基帶上還不會產生鏡頻,因而免除了增設一個相對昂貴的 SAW 濾波器之需。或許其中最吸引人的一點是 ADC 採樣速率可以顯著減低。在我們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利用一個雙通道 310Msps ADC (例如:凌力爾特的 LTC2258-14) 即可有效地滿足 150MHz 的 I 和 Q 基帶帶寬,而不必去使用一個貴得多的較高採樣速率 ADC。

結論

面對無線接收器帶寬的增加與性能的提高,一款新型寬帶正交解調器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可幫助克服其架構缺點並提升接收器的性能水平,同時在成本方面也受到用戶所收接。

相關焦點

  • 設計直接轉換I/Q解調器接收器時對IP2和IP3的考慮
    與傳統超外差式接收器架構相比,直接轉換接收器架構有許多優點。因為直接轉換接收器不容易受鏡頻信號幹擾,所以它降低了對RF前端帶通濾波的要求。RF帶通濾波器僅需要衰減較強的帶外信號,以防止它們使前端過載。另外,直接轉換接收器無須IF放大器和帶通濾波器。RF輸入信號直接轉換成基帶信號,在這種情況下,放大和濾波都容易了許多。這種接收器的總體複雜性降低了,器件數目也減少了。
  • K波段直接數位化的高級寬帶採樣方案 ——擴展射頻可能性的邊界
    它可支持K波段的直接數字下變頻。這是今年的早些時候在ESA MTT workshop提出的使用EV12DS480寬帶DAC實現直接K波段綜合的工作的後續進展,在技術論文1和最近的網絡研討會2上有進一步的描述。   項目目的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實現24GHz的模擬前端,支持微波K 波段(即頻率範圍18到27GHz)信號能量的直接數位化。
  • DVB-H接收器設計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對DVB-H來說,如圖1所示的零中頻直接轉換接收機已經成為主流架構,因為它們能很好地滿足表2給出的規範要求,並且所需外部元件數最少,功耗也很低。由於使用了先進的CMOS技術,因此可以利用各種混合信號校正和電路技術克服零中頻直接轉換架構的一些明顯缺點,比如直流偏置。DVB-T和DVB-H使用的高帶寬和大量子載頻在不顯著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直流信號附近數kHz範圍內的頻譜。 另外,就像新產品TUA9000展示的那樣,儘管DVB-H所需的輸入頻率範圍較寬,但仍可能在純CMOS調諧器上集成低噪聲放大器(LNA)。
  • 關於ThinkRF數字寬帶接收機的100% POI計算
    概述ThinkRF數字寬帶接收機主要接收器前端的構架。  b、零中頻接收機  零中頻接收機也稱為直接轉換接收機,本振頻率與輸入的射頻信號的相同。與超外差式結構不同,最終信號下變頻到零中頻。相對於超外差接收機,這個構架有以下幾個優點。  2013 IEEE AUTOTESTCON 獲獎最佳技術論文  1. 零中頻接收機不需要使用鏡像抑制或聲表濾波器。  2.
  • 將直接轉換推向奈奎斯特帶寬所面臨的挑戰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7611.htm  直接轉換接收器又稱零中頻 (zero-IF) 接收器,在多種通信和儀表應用中得到了普遍採用。人們似乎越來越希望在直接下變頻轉換中將濾波器帶寬推進到奈奎斯特邊界。
  • 怎麼設置無線接收器 設置無線接收器的方法【圖文】
    無線接收器可以看作一個轉發器,將家中牆上接出的寬帶網絡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絡設備( 筆記本電腦 、支持 wifi 的手機。以及所有帶有 WIFI 功能的設備)。  :  第一步:在接收器連接好之後,打開 ie 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 192.168.1.1 ,然後 進入無線接收器的設置界面。
  • 汽車門禁射頻接收器阻抗匹配介紹
    對於整個接收模塊來說,在PCB設計好的情況下,硬體上性能的優化,主要就集中在了如何進行各個子模塊之間的阻抗匹配,使得信號在各個模塊之間傳輸時損失最小相反,間接匹配需要更多的匹配元件,佔用更多的PCB空間;但優點同樣突出,由於模塊間都是匹配到50ohm,每個模塊節點的性能測試起來都比較方便。  本文將以下面的 (Fig 4) 模塊構架為例來介紹如何進行一步一步的匹配。可以看出裡面既包含了間接匹配又包含直接匹配。
  • 通過誤差向量分析優化接收機性能
    一般情況下,將基帶數據分解成I向量和Q向量,再用正交調製器或直接合成將其調製成期望的載波角頻率wc。得到的複合調製波形包含正交的I和Q數據,這一結果可以在載波頻率上進行分析,也可以將其解調到基帶直接分析I、Q基帶向量。全球有幾家設備製造商提供具有上述功能的VSA。   VSA測量每個發送符號的幅度和相位,具有誤差向量分析功能的VSA計算被測向量與最靠近理想星座點之間的誤差向量。
  • PXIe-5668R-26.5GHz寬帶信號分析儀的優點
    在實際使用中,用戶可以通過將PXIe-5668R的內置衰減切換到75 dB來優化測量系統的線性度。 除了IMD測量外,PXIe-5668R的高動態範圍也使之成為進行頻譜測量的理想工具,比如ACP 和ACLR測量。圖5顯示了一個WCDMA信號的ACLR測量,其中最低固有ACLR接近於85 dB。
  • 第三代寬帶隙半導體為高功率轉換和馬達控制帶來新機遇
    最近,電力電子領域即從半導體工藝技術的創新中受益匪淺,並推動了寬帶隙(WBG)器件的發展。幾十年來,矽一直是首選的半導體材料。但是,對其他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尤其是對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的研究導致更高效,更小巧且更堅固的半導體器件,從而為功率轉換和馬達驅動等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帶來了顯著的性能優勢。
  • 92mW 直接轉換 I/Q 調製器具備優於 50dB 的邊帶和載波抑制性能
    LTC5599 調製器用單一 2.7V 至 3.6V 電源供電,僅吸取 28mA 電流,這比其他同類解決方案低 60%,而且絲毫不犧牲性能。LTC5599在未經校準的情況下可提供出眾的 -52.6dBc 固有邊帶抑制和 -51.5dBm 載波洩漏。憑藉內置校準資源,性能可進一步分別改善至 -60dBc 和 -65dBm。
  • ADI推出GSPS性能標準的數據轉換器
    (NASDAQ:ADI),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及數據轉換器市場份額領先者*,日前宣布推出雙通道、1.25 V、14位、1 GSPS ADC AD9680 ,它具有同類產品中的最佳噪聲和動態範圍性能,支持通訊、儀器儀表和軍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直接RF採樣應用。其154 dBFs/Hz的噪聲密度為業內最低。
  • 28納米CMOS模數轉換器推動寬帶軟體定義系統並樹立新的性能基準
    28納米CMOS模數轉換器推動下一波寬帶軟體定義系統,並樹立新的性能基準 雙通道、14位AD9208針對大帶寬輸入、高採樣速率、出色的線性度和小封裝低功耗而優化,具有行業標準接口,便於設計師靈活選擇處理器平臺,並使用ADI寬帶RF數據採集技術進行信號處理。
  • 瑞薩電子與3db Access合作推出安全超寬帶解決方案
    近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與專注於安全超寬帶(UWB)低功耗晶片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3db Access AG今日共同宣布,瑞薩將獲得3db UWB的技術許可,雙方共同合作為互聯智能家居、物聯網(IoT)、工業4.0,以及移動計算和車聯網應用帶來一流的安全訪問解決方案
  • L波段寬帶低相噪VCO的設計與製作
    基於PCB工藝的表貼VCO有更好的相位噪聲性能,但由於寬帶電路匹配困難,電路工作狀態不太穩定,國內尚沒有成熟的能夠覆蓋L波段的VCO產品面世。國外各大射頻器件廠商已經開發出了多款L波段寬帶的VCO,其相位噪聲在偏離載頻10 kHz時為一100 dBc/Hz左右。本文基於一種新的電路結構,成功實現了L波段系列寬帶VCO,其工作狀態穩定,電性能指標優良。
  • 「聲子液體」優化熱電性能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研究員史迅、陳立東、張文清、許鍅鍅與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合作,提出在固態材料中引入具有局域「液態」特徵的離子來降低熱導率和優化熱電性能
  • 利用EDA仿真軟體設計一種短波超寬帶雙鞭天線
    人們採用多種措施來改善天線的性能,加載就是適應這種小型化天線的典型技術。使用天線寬帶匹配網絡,則是進一步改善天線寬頻帶技術的一種有效技術。本文以120~520MHz工作頻率為例,根據限定的天線結構數據,選擇合適的加載位置,利用軟體優化,得到了合理的加載值和優化的匹配網絡。
  • 寬帶RFID阻抗變壓器的設計
    為了幫助阻抗變壓器設計人員,本文對阻抗比為1:4的不平衡到不平衡(unun)寬帶阻抗變壓器的設計進行了探討。這種變壓器在無線通信系統(一般是混合電路、信號合分路器)中很有用,對放大器鏈路的級間耦合也很有益。     這種寬帶unun阻抗變壓器對測試電路、光接收器系統、帶寬帶阻抗匹配的微波電路,以及天線耦合也很有用。
  • 基於高性能DDS晶片AD9959的超寬帶步進頻率探地雷達設計
    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方法具有傳統方法所不具備的許多突出的優點:高頻率解析度、高頻率切換速度、頻率切換時相位保持連續、超寬的頻率範圍、能實現各種調製波和任意波形的產生以及易於實現全數位化的設計等。AD9959是一款高性能DDS(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晶片,可方便快速地產生線性調頻、單頻脈衝及步進頻率信號,其工作頻率高達500 MHz,雜散性能指標更高於以前的產品。
  • 超寬帶全息技術:應用於高安全性能加密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
    撰稿人 | 方心遠論文題目 | 超寬帶全息技術:應用於高安全性能加密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作者 | 方心遠,任浩然,顧敏>完成單位 | 上海理工大學概述近日,上海理工大學光電學院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顧敏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將軌道角動量(OAM)維度用作全息過程的信息載體,提出了超寬帶軌道角動量全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