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即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也是古代讀書人必修的一門功課。記得在鄉中讀書時,其中有一對子跟觀美地名有聯繫的,至今想起來,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那時候,蘇老師剛平反昭雪後被安排落實到鄉中任教語文的。他是我們溪邊村解放後第一個師範生,1950年溫州師範畢業到南宋中學執教。不知什麼原因,1957年底他便在「反右」運動中首當其衝,打倒後被遣送回村裡勞動改造,一直冤屈了二十多年。
平反出來後,他雖己年過半百,但依然充滿激情。那時我剛好讀初中,作為同村人,他常常勉勵我要好好讀書,爭取考出去。
他好古文,也喜歡作對。記得有一次在在語文課上講自己以前喜歡詩歌寫作,在改造勞動過程中飽嘗了辛酸苦寒,他曾寫過這麼一首詩:
「白雪玉蒼腫,風寒大沉凍,
君問此何去?赤腳在田中!」
他說,在這首詩中自己感到最滿意的是「腫」一字,還算用得不錯,是經過反覆思索,才想到的。這首詩主要展現了一個柔弱的知識分子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傲氣。
於是,他說,今天我也讓你們來對一對子。便拿了《中國青年報》副刊上出的一個對子的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要求我們對出下聯。大家一番苦思冥想,撓耳搔頭,還是無所收穫。這時,一個名叫周賢將的同學舉手站起來,說出了他所對的下聯:「觀美照相館相照美觀。」
「好得很!」蘇老師聽了,連連稱妙。他對賢將同學大加表揚,讚賞他不僅運用了地名,而且順讀倒讀都很流暢,對得好極了。此時,課堂上頓然響起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