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翻舊照片時發現了去年去白洋澱時的照片,看到了當時拍的很多荷花和荷葉的照片聯想到了今天的主題——荷花,想想古人是如何詠荷的,於是搜集了幾首具有代表性的詠荷詩,和大家一起鑑賞。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此詩是作者送朋友時的作品,是詩詞描寫西湖六月荷花的經典作品。作者描寫了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但是六月為最,因為有一片接一片的荷葉和映日荷花的美景,也說明了作者的送別是歡快了而非悲傷的情調。
《小池》 宋 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詠荷詩也是楊萬裡的作品,也是一首特別著名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不同以往的借景抒情,而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所有的景物都擬人化,「泉眼」、「樹蔭」、「小荷」、「蜻蜓」,小池裡的泉眼輕輕的往外湧著泉水,旁邊的樹蔭為可愛的小池擋住了太陽,與小池為伴的荷花剛剛出水,蜻蜓就早早地等著她了。
《江南》 漢,佚名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是漢代的一首詩,不知道為什麼漢代的詩很多都是佚名,為了隱私還是根本就不注重名聲?這首詩是一首在勞作間產生的愛戀情詩,因為「蓮」同音「戀」。講述的是江南某地方的蓮蓬成熟了,俊男靚女們劃著小船一邊摘蓮蓬,一邊嬉笑打鬧,最後的魚戲其實是描寫男女勞作者的追逐嬉戲。
《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蕩碧,花片參差紅。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豔香露裡,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溫庭筠詩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詩的大意是某天傍晚在湖中划船賞景,看到荷花就想到了遠方還有位漂亮的姑娘等著自己,然後想像這位姑娘苦等不到自己歸去,獨自唱著悲涼的相思曲。溫庭筠這位摳腳大漢總喜歡臆想一些女子苦等情郎的詩。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半首詩是描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藉此比喻自己也是品德高尚的君子,不會再當時的場合下隨著別人同流合汙,要做官場上的一股清流,當然,這也就是他這麼一說,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呢?
以上五首詠荷詩,每一首都不一樣,把荷花的感情等等遞進,從單純的景到最後的與物喻人,可謂是一個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