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大 推進校地協同創新

2021-01-21 中華網

  

  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大 推進校地協同創新

央廣網成都12月27日消息(記者劉濤)12月26日,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在先進無線通信合創空間共同舉辦「一校一帶」科技成果系列對接會——青千專場。電子科技大學師生代表、成都高新區重點科技企業、投融資機構和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共計約200人參加。

「一校一帶」科技成果系列對接會旨在通過政策宣講、成果路演、一對一洽談、線上對接、參觀考察等方式,組織成都高新區重點企業、機構深入對接電子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平臺、主要特色學院和研究中心,提升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支撐成都高新區產業發展。本輪對接會共有10餘場,每兩周舉辦1次,將延續到明年5月。

對接會上,電子科技大學8名青年千人計劃獲得者分別進行科技成果項目路演,包括智能微波傳感器及5G通信晶片、大面積石墨烯薄膜製備及應用、基於機器學習的ICU智能分析決策系統等項目,涉及人工智慧、新材料、物聯網等新興技術領域。

5G技術被認為將引領下一波科技浪潮。電子科技大學康凱教授團隊帶來的智能微波傳感器及5G通信晶片項目吸引了到場機構及企業的注意。「團隊研製的新型傳感器晶片將豐富人工智慧、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物聯網和5G通信系統功能,改善用戶體驗。」康凱介紹說,目前,團隊已註冊成立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5G通信晶片已應用於全球知名通信設備商產品中,24GHz/77GHz汽車ADAS雷達前端晶片已向國內主流的汽車雷達廠商供貨。

相關焦點

  • 蓉城歸來 | 總投資130億元 成都高新區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
    在嚴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總投資130億元的8個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此舉行,吹響了項目建設「集結號」。  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核心區和引領區,成都高新西區擁有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120餘家,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京東方、華為、富士康等龍頭企業。2019年7月,成都高新西區以英特爾、德州儀器為依託,打造了集成電路產業社區。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成都高新區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前成都高新區正大力引進全球科技領域的領軍龍頭企業,僅今年前10個月,就先後落地10個百億級項目。「在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強力拉動,正推動相關產業快速增長。」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9月,該區規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4.6%。
  • 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型人才
    產業人才實訓基地由成都高新區、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建,設立在電子科技大學九裡堤校區。來自成都高新區的20餘家電子信息、新經濟企業代表參加授牌儀式。  作為成都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持續推動電子信息、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強勁發展。
  • 建好西部科學城 成渝兩地高新區齊步向前
    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優化大生態、促進大協同,做靚「高」與「新」兩張王牌。成都高新區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十家試點園區之一。王磊說,成都高新區正切實增強科技創新對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力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高校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 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共建大學生創業基地
    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共建大學生創業基地央廣網成都6月21日消息(記者劉濤)6月21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日前成都高新區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成都高新區創新中心」)和四川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籤約,雙方將依託成都高新區(大學生)創業示範園、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等創業載體共建大學生創業基地
  • 環電子科大產業生態圈8項目開工
    3月12日上午,成都市舉行2020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開工儀式。本次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共8個,總投資約130億元。項目建成後,將聯動電子科大,協同周邊封測、製造等配套產業,構建中國西部「創芯谷」,成為IC產業「示範區」。今天開工的陽光中電智谷項目,建成後將導入電子信息服務類企業和研發機構近百家,建設成為重點發展智能終端研發、軟體服務、信息服務、創意經濟、IC設計等電子信息相關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與IC設計產業總部基地、電子科大等形成連片互動。
  • 成都高新區將建成5個學區,意味著什麼?
    成都高新區近日印發《關於實施學區化治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成都高新區的「學區」是將社區治理的理論範式、實踐邏輯、技術手段植入教育治理中,通過劃分不同的學區,構建校區、社區、園區融合的教育發展治理新模式。
  • 成都高新區發力建設國際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今年上半年,93家金融機構入駐成都高新區。目前,這裡的金融機構總數達到871家。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首批促進科技與金融試點地區,成都高新區將利用好建設自貿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政策紅利,構築全國產業窪地,助力成都建設中國西部金融中心.。
  • 聯合川大華西醫院!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
    今天,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籤約儀式在位於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前沿醫學中心舉行,這意味著四川首個省級產業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
  • 成渝高新區勾勒科技創新中心「微笑弧線」
    「兩極一廊多點」 成渝高新區勾勒科技創新中心「微笑弧線」  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並明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中 小】   2月26日,成都市與西南交通大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攜手將成都打造成為全球軌道交通產業發展高地
  • 成都高新區試點開展「金熊貓創新積分」制
    經諮詢評議,成都高新區作為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13家試點國家高新區之一,獲批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金熊貓創新積分」制。  按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都高新區將重點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通過「金熊貓創新積分」的推廣,發現和挖掘一批研發能力強、成長潛力大、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引導創新資源向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助力「硬科技」「好苗子」企業脫穎而出。
  • 擴大高校「朋友圈」 市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11月25日,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系列合作協議,市校合作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雙方將共建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園、上海交大(成都)研究生培養基地、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和高端數控制造裝備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平臺和項目,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深化校地協同合作,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皆有可能!
    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你會遇見學生花開,成長最好的自己!有學生講:「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成功皆充滿可能!」作為中國電子類頂尖獨立學院,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具備「名校、名企」聯合辦學的資源優勢,國家和地方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專業優勢,以及地處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周圍高新企業雲集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良好的辦學優勢使得這所學校起步便走在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前列。
  • 西部(重慶)科學城首批校地合作項目正式落地
    日前,高小新從相關部門獲悉,中科院自然人群資源庫等西部(重慶)科學城首批校地合作項目已正式落地。這意味著,科學城校地聯合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接下來,重慶高新區還將繼續用好高校資源,支持建設重慶高校眾創空間聯盟等。據了解,為推進科學城建設,重慶市在今年3月即成立校地聯席會議制度。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14所在渝高校加入聯席會議,旨在合力推動校地之間的合作,構建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推動科學城一體化發展。
  • 省監獄管理局與電子科大共建四川智慧監獄
    省監獄管理局與電子科大共建四川智慧監獄       本報訊(記者 吳憂)4月17日,省監獄管理局與電子科技大學籤訂
  • 產業大咖齊聚成都 共話柔性電子領域發展新機遇
    ――第二屆成都柔性電子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暨柔性電子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6日-27日,第二屆成都柔性電子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暨柔性電子產業發展論壇在成都高新區隆重舉行。
  • 早在2018年,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已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地震預警技術是成都高新區支持應急行業領域科技創新的典型案例。目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市縣地震部門已聯合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預警網,使我國成為繼日本、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服務全國31個省市區,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專用接收終端等途徑公開預警40次破壞性地震,無一誤報。
  • ...年領跑全球,成渝地區「四鏈」融合協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
    2019年四川省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四川電子信息產業體系較為完備,其中軍事電子裝備整體實力居全國前列,成都獲「中國軟體名城」稱號。四川擁有以電子科大、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為代表的高校119所,電子信息行業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專家81名。
  • 成都這個區:初中學校正在崛起,官宣小升初劃片又有新變化
    而石室天府是成都第一所K12的公辦學校,涵蓋小學到高中,連貫制的培養和學段的銜接,是其強大的優勢。自此,一校三區,承載了石室天府中心成為高新區教育第一品牌的「野心」。>學校概況:是一所由高新區管委會和成都七中聯合舉辦的直屬於高新區管委會的普通公辦初級中學,由成都七中領辦,按照成都七中優秀辦學傳統精心打造,與成都七中高中教育「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