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力讀書佛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哲學分析:摩訶是什麼意思

2020-12-05 喬力讀書

哲海鉤沉,書山攀巖,哲學及人文書籍皆為引子,滾滾紅塵才是劍之所指,你好,感謝緣分讓我們相識在【喬力讀書】。我是你的深度靈魂澆鑄師喬力。

喬力讀書佛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哲學分析:摩訶是什麼意思1

《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喬力辨析:

顯然,當我們要了解一本書的時候,我們最起碼是要明白書名的意思,就像你交了一個新朋友,新朋友的名字叫張三,張三告訴你,因為他爸姓張,他在家排行老三,所以父母給起了這個名字,這就是一個人的名字的意思。

我知道大家都習慣簡稱,習慣叫《心經》了,這無可非議,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跳過它的全稱,或者,其實就是不想弄明白全稱,也覺得自己確實不懂,所以乾脆就滅了去理解全稱的念頭,這是很不好,很不可取的畏難態度,一個人,應該迎難而上,怎能看見問題就躲假裝沒看見呢?那跟把頭埋入沙子的鴕鳥,掩耳盜鈴有什麼區別?

摩訶有三個意思:

1,大。

當我們要強調什麼的時候,大,是個首選的字眼,因為包容度高。無數小成為了大。此處,指《心經》談及的話題高度。

2,多。

同上,無數的少成為了多,此處指《心經》談及話題的廣度,不見得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卻囊括了生老病死。

3,勝。

勝過,勝過什麼呢?勝過其他一切。可理解為指本經的各個方面,不過最恰當的理解,應為思想性,因為經書最重要的是承載思想,思想以外的方面比如裝幀,都屬於極其次要的。而思想的比較,勝負顯然在於深度,而不是花哨。越有深度的思想,越不會長篇大論,往往遣詞造句都會字斟句酌,所以《心經》正文260字才會凝練深邃,直指人心。

般若作何解?

清淨無執著的智慧,它能不偏不倚地認識事物的真正本質。

有的智慧在投資,有的智慧在男女交往,那都不算。

清,指耳根,沒有人在耳邊說話,這似乎很難做到,但不是做不到。

有人在耳邊說話,話不多,言簡意賅,切中要害,這也算清。

有人在耳邊說話,話不多,永遠無法切中要害,這不算清。

有人在耳邊說話,話多,而且一直無法切中要害,這不算清。

清,也指眼睛,能否看清,還在自己修為,修為不夠時,讀書,領悟,或者高人引導都可以。

清,也指心,心是否清楚,有的人一清二楚,有的人糊裡糊塗。

清,也指大腦,邏輯思維混亂了,大腦崩盤了,你也無法清。

關於「淨,執著,不偏不倚,認識,事物,真正,本質」的辨析,以及「波羅蜜多」的解讀留待下次分析《心經》時闡述。

2012年1月29日深夜,我在陝西西安家中,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觀心》,30日凌晨零點零四分完稿的,而更早一點的2007年下半年,那時我高二,我曾在紙上寫過一個題目《內窺》,雖然當時只寫了個開頭,那張紙也不見得還能找到,倒也算是此(我)心與彼(心經)心,我心與佛心,《觀心》與《心經》的結緣之處。

就此擱筆!

本文為本人左手打字完稿

2019.10.2.03:36

字數1039

中國海南三亞

【聲明】

本文為本人喬力原創首發,請勿商業用途轉載。

非商業轉載請告知本人得到許可即可轉載,轉載必須註明出處,作者姓名,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喬力,互動百科名人百科作家喬力,字仲奚,曾用筆名泥巴,空杯子,90年,西安長安人,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參會學者,國際作家聯盟成員,西安太極城哲學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華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河西區作家協會會員,14歲開始注重思想創作,過往作品類型為:散文,雜文,哲理詩,約500篇,近期作品為奧修《沒有水沒有月亮》《沙的智慧》梭羅《瓦爾登湖》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分析近5萬字,2019年7月8日—9月16日完成了中西哲學分析以及《瓦爾登湖》讀書分析共計43篇,2019年9月21日起開始著手中國佛家哲學、中美日韓泰禪宗哲學、《心經》《金剛經》《壇經》《楞伽經》哲學分析,已入駐百家號已認證為陝西省國際文學藝術促進會學者,頭條號已認證為天津市河西區作家協會會員,知乎專欄,嗶哩嗶哩(b站)專欄。

相關焦點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意思,讓你更好領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佛經中,這部經書只有260個字,且大多數學佛者,都會背誦,學佛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它的,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可以理解為智慧的意思,而波羅則是彼岸的意思,蜜可以理解為到了的意思。所以這句話連起來說,就是智慧到了彼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彼岸花開正盛
    釋迦牟尼說:現在就讓我們聆聽佛陀的教誨,一邊聽著木魚的敲打聲,去看看能引導我們「到達彼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吧。(《心經》全文。)2.《心經》句讀「摩訶」在梵語中是「偉大」的意思,「般若」意為「智慧」,「波羅蜜多」意為「到達彼岸」。用偉大的智慧到達彼岸的《心經》開篇是這樣說的:佛陀便是「悟道者」。菩薩、菩提薩埵是「雖然悟道,但放棄涅槃,與眾生一起生活者。」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月光寶盒的穿越口訣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六祖壇經》03
    打開月光寶盒,大喊「般若波羅蜜」,到底是啥意思?本期進入到《六祖壇經》第二品:般若。這一品比較長,依然分成上下兩集來說。———第二品 般若 上集———惠能大師云:第二天,韶州刺史韋他們又來上課了。我上座之後,讓他們都靜靜,把心裡放空,今天我要給他們講,究竟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
  • 《心經》全文硬筆楷書作品欣賞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橫版) 公眾號:天天練字書法學堂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
  • 當代幾位書法名家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看看寫得咋樣!
    當代幾位書法名家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看看寫得咋樣!》 趙樸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玄奘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不解之緣
    在佛教的眾多經典著作中流傳最廣的當然要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無論是耄耋的老者,還是年幼的孩童,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大都市,人們都會時不時地朗誦這篇經文。人們最為熟悉的那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處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白話譯文(餘秋雨版)
    我們知道,《心經》是一部文字簡要,意蘊深厚的佛教經書,理事圓融,知行合一。《心經》歷來注釋很多,妙義層出不窮,經文雖然只有260多個字,但它是般若的核心,攝取了般若學說的要義,文約義深,教化眾生,隨機引導。
  • 《六祖壇經》善知識,摩訶波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 內容: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 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分別是什麼花?
    「天花亂墜」成語出自唐代僧人般若翻譯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簡稱《心地觀經》),在《心地觀經.序品偈》:「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在古代「華」同「花」,因而天花亂墜由此而來。由於「華」通「花」,再加上佛教詞彙大多音譯,因而後來就沿用「華」,即天花指的是四種花: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
  • 佛教中「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聽到佛教一個經典名詞「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音譯詞,也代表佛教經書的一個系列,這一系的佛經在公元2世紀到3世紀傳入中國,為其後的禪宗的行成奠定了哲學基礎。其中《心經》是所有關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中篇幅最短的。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空與色,本就是一體!
    閒暇之餘,很多人也會拿起佛經,細細品讀佛經的意思。無論是有所得,還是無所得,為了心中的那份夢想,他仍然能做到堅持不懈。《心經》就是無數人看的佛經中的一部。很多人品讀《心經》的原因,一是因為篇幅短,讀完一遍不佔用時間;再有一個是因為《心經》的義理,看起來有時淺顯易懂,有時又玄奧難明。
  • 心經第三:觀自在菩薩是誰,般若六度又是什麼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來聊《心經》,之前講了經文的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含義,這一篇正式開始介紹經文。我們大家都知道心經主要是「觀自在菩薩」和舍利子的一段對話,舍利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首,以「智慧第一」著稱,而觀自在菩薩呢?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英文版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Listen Sariputra, this Body itself is Emptiness and Emptiness itself is this Body.
  • 佛教:《心經》裡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到底是什麼意思?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自《金剛經》,在《心經》裡也有對它的詮釋,其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由佛學高僧大德翻譯而來。其含義是徹悟一切宇宙奧妙圓融圓通無滯無礙之覺,即具有無比完全的智慧和覺悟。《般若波羅多心經》告訴了我們方法。在《心經》裡有提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是智慧,「波羅」即彼岸,「蜜」是到達的意思,「多」是「上」。合起來,「般若波羅密多」,意思就是登上彼岸的佛智慧,準確的翻譯是:法自然而到達理想境界的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