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生理念的逐漸深入,很多人都開始對養生開始重視起來了。而這個時候,有不少養生中藥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比如日常的當歸、黃芪、金銀花,陳皮、大棗、佛手瓜,等等,數不勝數。然而,有一種比較昂貴的中藥材,也悄悄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這個中藥材就是十分奇特的冬蟲夏草。
說到冬蟲夏草這味中藥,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據清代醫學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記載,「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連身俱化為草」,看起來是不是很奇妙。每當人們看到冬蟲夏草時,不得不說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對於冬蟲夏草的道地產區,清代醫學家吳儀洛認為,「冬蟲夏草,四川嘉定府所產者最佳,雲南、貴州所出者次之」,然而隨著時間的變遷,四川、雲南、貴州、甘肅、青海、西藏等地均產冬蟲夏草。不過冬蟲夏草是有它獨特的生長環境的,它生長於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體上,常見於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上,尤多見於具有積雪、排水良好的高寒草甸。
那麼,冬蟲夏草這麼神奇,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它是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蟲蟲草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複合體。它在夏至前後,積雪還沒融化的時候採集,挖起來之後,在蟲體潮溼未乾的時候,除去外層的泥土及膜皮,曬乾後用黃酒噴一下使之變軟,整理平直後即可入藥。
冬蟲夏草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據《中華本草》記載,冬蟲夏草味甘性溫氣香,歸肺、腎經,具有保肺氣、實腠理、補腎益精的作用,適用於肺虛咳喘、勞嗽痰血、自汗、盜汗、腎虧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等病症。一般用法為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劑,也可以與雞鴨燉著吃,常規用量為5~10克。
對於冬蟲夏草的作用,其實早在《本草從新》中就有記載,也就是「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也就是說,當時發現冬蟲夏草的時候,最先發現它的臨床作用竟然是用於治療咳嗽的。由於久嗽咳血會關乎肺腎兩髒,而冬蟲夏草的保肺益腎恰好彌補了久咳的問題。
清代醫學家王學權認為,冬蟲夏草具有溫和平補的性能,「為虛瘧、虛痞、虛脹、虛痛之聖藥,功勝九香蟲」,由此可見,冬蟲夏草的補性不像一些峻補的中藥,而是很溫柔的滋補,所以「凡陰虛陽亢而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調經種子有專能也」,可見,冬蟲夏草不僅能調理咳喘,還能「調經種子」,對不孕不育的調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正是因為冬蟲夏草的獨特作用,所以很多人將它奉為「聖藥」,又加上它還可以用作食療,所以無論是在江湖之遠,還是在廟堂之高,都有人用它來養生。雖然冬蟲夏草比較昂貴,但是仍然難以掩藏它的效用。而且現代研究發現,冬蟲夏草的作用實在是太多,就單憑抗炎、抗菌、促進造血、延緩衰老這幾項,就足以讓人們對它如此喜歡。當然,對於冬蟲夏草的運用,有表邪者要慎用。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