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美麗公路通車:17年前我們差點失去這「天堂美景」

2020-11-30 新京報網

▲登埂怒江大橋。圖片來自雲南省政府官網


近日,朋友發來一篇圖文連結「怒江剛通了一條路,從人間通往仙境」。一時間,怒江的大美再次進入公眾視線。而文章中的這條路,就是2019年年底剛全線通車試運行的「雲南怒江美麗公路」。


一條公路被冠之以「美麗」,足見其風景之動人。怒江的美,是大美,是自然美。更重要的是,怒江是中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一個成功案例,凝聚著中國環保人的十幾年的心血。


怒江深處,藏著地球演化的秘密


20世紀80年代,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在衛星遙感地圖上驚異地發現在地球位於東經98°-100°30′、北緯25°30′-29°的地區,並行著三條永不乾涸奔騰的大江,這就是橫斷山脈縱谷之中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


「三江併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自然遺產時有這樣一段評語:「三江併流」區域是一部反映地球歷史的大書, 這裡豐富的巖石類型、複雜的地質構造、多樣的地形地貌不僅展示著正在進行的各種內外力地質作用,而且蘊藏著眾多地球演化的秘密,是解讀自古至今許多重大地質事件的關鍵地區。


複雜的地質構造反映在地表則是豐富多樣的景觀。怒江,有著壯觀的雪山冰川、險峻的峽谷急流、開闊的高山草甸、明澈的高山湖泊、秀美的高山丹霞、壯麗的喀斯特峰叢、多樣的植被和生態景觀——無不展示著獨特的自然美。


這裡擁有中國25%以上的動物物種與20%以上的高等植物,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也是世界上溫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


▲作者供圖。


建壩之爭,曾是場「大論戰」


2003年7月,怒江作為「三江併流」中的一條大江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16天後,當地報紙有大標題文章「怒江將建十三級電站」。


這讓一些地質學家驚出一身冷汗:怒江在世界有關地質的教科書上被列為最活躍的地震帶之一。有環保官員也努力呼籲:怒江,是中國僅存的兩條沒有被大壩截流的大江中的一條。中國民間環保組織集體籤名——請留下中國最後一條自然流淌的大江。不少媒體記者也紛紛為留住怒江建言獻策。


世界自然遺產應該屬於全世界。而怒江保衛戰,可以說是中國政府、媒體、民間環保組織聯手在行動。國家環保局為留住怒江召開的第一次專家座談會,就是由專家、媒體和民間環保組織共同參與的。


從2003年開始與民間環保組織一起呼籲要留下怒江後,我去了19趟怒江。在怒江邊,我們遇到過很多次泥石流。其中一次大泥石流,恐怕是當時在場記者人生中最難忘的「瀕死瞬間」,我們被挾在兩大股泥石流的中間,幸好有當地人把我們帶出了危險地帶。


2004年,我們為留住怒江上書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後得知溫家寶在怒江建電站的規劃書上指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這一批示,讓人們看到了像這樣大型的水電工程,建與不建不僅是工程部門說了算,民間聲音同樣重要。


2006年7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立陶宛召開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據會議文件所述:「水電開發的勘探活動在怒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大壩建設啟動,必將對它的美學價值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樣一條自然流淌的河流會變成一系列水庫。」


▲作者供圖。


怒江之「怒」,山崩地裂


2006年,為了留下中國最後一條自然流淌的大江,民間環保組織綠家園發起了「江河十年行」,就是要以媒體的視角,記錄中國橫斷山脈的六條大江: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十年間因人類發展所發生的變化。


2008年,地質學家楊勇在「江河十年」活動中告訴記者:中國西部是地質災害高發區,一旦發生極端災害事件,由於水電梯級大壩的上下相連,極可能對災害起到放大作用,造成具有連鎖效應的災害鏈,給下遊構成嚴重威脅。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研究員徐道一和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孫文鵬研究員認為:怒江是「三江併流」裡面最直的。這就表示怒江是由一條深大斷裂直接控制的,斷層是直的。斷層要拐彎的話是幾條斷層交切的結果。怒江是最直的,說明這個斷裂在河谷裡面起的作用最明顯,而且是主要的一條斷裂起作用。


為了支持自己的學術觀點,2011年初,兩位老先生還專門去了一趟怒江,沿江進行了地質考察。後來他們告訴記者,怒江兩側高大陡峭的山巖上,到處都是地方政府製作的「小心滑坡,當心泥石流」的標語。研究地震的徐道一認為,最近以來,新構造運動有加劇,地震、地質災害有明顯增加之勢,在極端氣候、當代構造活動、地震的相互作用下,導致重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在增大。


在孫文鵬看來,尤其需要警告的是:「任何堅固的鋼筋水泥大壩也阻止不了怒江深大斷裂的相對錯動,誰也制止不了沿怒江兩岸至今仍在發生的巨大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怒江長廊,見證著多元和諧的民族文化


2015年,中國水利水電研究院專家劉樹坤說過,這輩子走過中國的很多大江大河,也去過世界上的許多江河,很慶幸還有怒江這樣一條大江,保持自己的自然原貌。2007年的「江河十年行」考察回來後,劉教授給當時的溫家寶總理寫了封信,信中提出:「怒江是我們南方重要的生態廊道,自然風景長廊,多元和諧的民族文化走廊,所以一定要把它保護好。」


▲宅小安攝影,作者供圖。


劉樹坤說:如果在這樣原始自然的大江裡開發水電,這些價值就都不存在了。那太可惜。怒江這麼獨特,而且至今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大江,為什麼我們就不顧其獨特,而要讓它混同於一般呢?


時任總理溫家寶對怒江有三次批示。其中兩次就是徐道一、孫文鵬、劉樹坤三位科學家的上書,而這兩次上書又都是由時任人大環資委副主任汪紀戎遞上的。


在怒江邊我採訪過兩個年輕人。一位年輕人對我說,我們這裡的人把冬天的怒江形容成女人,漂亮、溫柔。把夏天的怒江形容成男人,強悍、勇猛。可是開發了大型水電站以後,水平面就要上升,傈僳族人居住的大山就要被淹沒,高山平湖還能有冬夏之分嗎?


保衛怒江,是中國環保事業的裡程碑


2016年《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公示時,怒江上有四級水電開發;但最終公布的規劃中,沒有怒江水電開發。


2016年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向記者表示:怒江要建國家公園。


2019年底,雲南怒江美麗公路貫通,被網友譽為「最美自駕公路」。怒江的美,終於通過這條路展示在世人面前。


自然之友理事長、著名學者楊東平認為,梳理怒江博弈的過程,對中國來說不比留下一條自然流淌的大江意義小。


而我希望強調的是,為中國留下最後一條自然流淌的大江,仰賴於官員、媒體、科學界、民間環保組織的通力合作。而環保事業很多時候,就是需要這樣的較真和韌勁。


□汪永晨(環保學者)


編輯  孟然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轟動了驢友圈的公路:從人間通往天堂,原來只需六小時!
    ,一直很美然而偏僻困難的山區卻一直沒有足夠安全的路方便大家一睹美景2019年年底這條「怒江美麗公路」終於在萬眾期盼下完工全長共286.68公裡【丙中洛鎮—福貢縣—瀘水市】這條路線上藏著許多雲南少數民族的小眾美景低調,又令人驚豔在疫情尚未徹底結束之際
  • 中國最美公路之一:風景美麗空氣清新,媲美美國66號公路!
    說到最美公路之名,相信很多夥伴都和我一樣,首先躍入腦海中的便是美國的66號公路(Route 66),駕車馳騁而過,耳邊是呼嘯的風聲,眼前是寬闊的大路,車窗外飛速閃過金黃色的玉米田,然後又駛過蒼茫沙漠。人們認為這條路象徵著夢想,一路開著車,好像曾經發生在這個國家的故事正在你眼前一幕又一幕的展開。雖然美國的66號公路美麗無比,但作為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我們國家的山水秀麗絲毫不會遜色美國,高速公路裡程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擁有眾多風景優美的公路。今天,蝸牛就帶大家去在我們國家十大最美公路之一的草原天路,它位於張家口市張北縣和崇禮區的交界處,沿途美景令人沉醉,足矣媲美美國的66號公路。
  • 青藏、康藏公路建成通車
    從青藏公路開到拉薩布達拉宮前的汽車隊,受到當地人民的夾道歡迎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青藏、康藏公路於1954年12月25日正式通車。西藏拉薩、四川雅安、青海西寧各界各族人民,在這一天舉行了盛大集會,熱烈慶祝通車。毛澤東主席特為康藏、青藏公路全線通車題詞:「慶祝康藏、青藏兩公路的通車,鞏固各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祖國!」
  • 怒江蘭坪機場年內將通航!雪山森林、絕美峽谷藏不住啦!
    現在讓遊叔帶你走進大美怒江,看看來這能收穫什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怒江獨特罕見的自然風光,在這裡你能把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溼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絕美風景一網打盡。獨 龍 江 峽 谷世人皆知怒江大峽谷,卻很少知道獨龍江峽谷。
  • 接近天堂的地方 治癒心靈的美景 美國鮑威爾湖
    接近天堂的地方 治癒心靈的美景 美國鮑威爾湖美國「第二大」人工水庫 讓我銘記於心的美景!您去過的世界上最難忘的地方是哪裡?雖然一些風景和地點對每個人的印象都各不相同,但真正被吸引的地方可能具有某種意義。
  • 《問答神州》:怒江如何念好「山字經」?
    怒江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遊。提起怒江,我們不由得想起7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強渡怒江戰役,和那些跋山涉水、為國捐軀的遠徵軍人。而如今,怒江依然奔騰而過,不同的是,如今兩岸已經不再有轟鳴炮火,只有安逸和平靜。
  • 餃子們,快來給咱大四川的公路「紮起」!
    Hi 各位小餃子們板板手指頭我們應該有四川這12條農村公路正在申報中快來為它們助力吧!月季大道起於成蘭鐵路綿竹站,止於中國玫瑰谷核心區月季園,2018年9月竣工通車,全長10.2公裡,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路面寬度28米,雙向四車道,兩側設置騎遊道,鋪設彩色五線譜,中央隔離帶種植月季與草皮,
  • 川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一個甲子 兩路變遷
    「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藉助衛星導航定位、遠程視頻監控等新技術,實現了千裡川藏線全程信息化覆蓋,提高了搶險救援決策科學性和動態條件下應急指揮能力,有效保障了管養路段的暢通。」武警交通二支隊政委李向華說。
  • 國內最長鋼結構公路高架橋建成通車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詹鈃)12月28日,中國船舶武船集團武船重工股份參與施工建造的浙江台州路澤太高架快速路項目正式建成通車。該項目作為目前國內最長的鋼結構公路高架橋(總長21公裡,其中鋼結構橋梁17.5公裡),是連接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兩市三區」的中央通道,也是惠及沿線300多萬群眾的民生大通道。通車後,從台州市區到溫嶺,將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至15分鐘。據了解,該項目是國家交通運輸部首批公路鋼結構橋梁示範工程,也是浙江省首條被列為全國公路鋼結構橋梁典範的工程。
  •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經過17個國家,總長48000公裡,可繞地球一圈
    導語:世界上最長的公路,經過17個國家,總長48000公裡,可繞地球一圈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公路自駕遊已經成為現代人流行的旅遊方式,它比起火車和飛機旅遊更加的輕鬆隨意。有的甚至準備了一輛房車,可以隨時隨地的休息,盡情享受美景。可你聽說過世界上最長公路嗎,它先後經過了17個國家,總長度48000公裡,比繞地球一圈還要長!這條鐵路就是泛美鐵路,它從地球北部的阿拉斯加開始,到南方的火地島,成為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公路。這一條公路由於跨越了多個維度,能夠經歷不同的氣候帶,遊客一路看到的景色也是千差萬別。
  • 世界三大美景,第一個被稱為「藍色眼淚」,最後一個美如「天堂」
    導語:世界三大美景,第一個被稱為「藍色眼淚」,最後一個美如「天堂」旅行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喧鬧的城市生活的壓力下,很多人都開始嚮往一個寧靜的環境,去放鬆自我,釋放壓力,而在世間,有太多美輪美奐的景色等著我們去追尋,沙漠、峽谷、高原、極光...每一個都是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 中國最美公路橫跨天山山脈,一年僅開放五個月,此生必去一次
    導語:中國最美公路橫跨天山山脈,一年僅開放五個月,此生必去一次隨著汽車的普及更多的人在閒暇的時候會自駕旅行,因為自駕旅行可以看到沿途美麗的風景。在中國有一條非常美麗的公路,堪稱是最美公路,在這條公路上行駛可以看到非常多不一樣的原始風貌,有雪山,冰川,戈壁,綠洲,高山,流水,草原,湖泊……簡直是一條畫裡的公路。在路上人們處處都可以欣賞到不一樣的風景,這條路就是位於我國新疆天山境內的獨庫公路。
  • 世界最長公路,全程路過17個國家,長度4.8萬公裡,可繞地球一圈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這個公路連接了十幾個國家,全程有4.8萬公裡。最近這兩年我們中國也在不斷的修橋造路,其實也是為了能夠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道路通暢給城市的經濟帶來推動,人們出行也更方便了,但是像這樣全程4.8萬公裡的公路著實少見,下面咱們來見識一下。
  • 荒蕪的大地上寸草不生,卻有天堂般的美景,它在哪裡?
    雖然這些信息讓我彷徨了一陣子,但是因為聽說那裡有獨特的水上雅丹地貌和美麗奇特的風景,最後我還是決定前去。結果真的不讓我空手而歸,不讓我失望,值得!去烏素特水上雅丹的計劃就被我放入了七月旅行計劃裡來了。我們故事從敦煌出發開始。路上的風景今天的駕車時間很長,不過很激動、和開心。
  • 深入義大利阿馬爾菲海岸,探索當地生活,還有那懸崖上的天堂之路
    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會喜歡,不論是俊俏美麗的女子,還是無與倫比的美景,都是人們所嚮往的,而在義大利有一處這樣的地方,地處懸崖之上,無論是當地,還是在去往這樣一個美麗的方的路上,都是超級迷人的,這裡就是被人們稱為懸崖上的天堂之路的阿馬爾菲海岸,究竟這裡是怎樣的美麗,令人們都如此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