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康藏公路建成通車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從青藏公路開到拉薩布達拉宮前的汽車隊,受到當地人民的夾道歡迎(資料照片)。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青藏、康藏公路於1954年12月25日正式通車。西藏拉薩、四川雅安、青海西寧各界各族人民,在這一天舉行了盛大集會,熱烈慶祝通車。毛澤東主席特為康藏、青藏公路全線通車題詞:「慶祝康藏、青藏兩公路的通車,鞏固各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祖國!」

這兩條公路的通車,密切了西藏地方和祖國內地的聯繫,加強了漢、藏民族之間的團結,對於全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於促進西藏人民以及青、康、藏地區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大作用。

 

相關焦點

  • 川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一個甲子 兩路變遷
    不過,此時中央決定並重點推進的還只是川藏公路(當時稱「康藏公路」),起點在四川雅安。1950年年初,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成立,由18軍後方部隊司令員陳明義兼司令員,4月13日,築路工程在金雞關破土動工,11萬藏漢軍民投入築路一線。  現在,川藏公路分為南北兩線。當時建設首選了「走南路」。在《回憶賀龍》一書中,陳明義詳細記錄了川藏公路的選線過程。
  •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首條高速公路通車
    原標題:全長634.8公裡,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首條高速公路今通車新華網西寧8月1日消息,青海省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1日全線建成通車,這是我國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建成的首條高速公路。青海共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中新網圖據了解,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被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至2030年),東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西至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途經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共穿越5縣12個鄉鎮,是京藏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路總投資269.6億元,全長634.8公裡,其中多年凍土區路段達227公裡,佔線路總長約36%。
  • 全長634.8公裡,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首條高速公路今通車
    全長634.8公裡,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首條高速公路今通車 李亞光、周晗露/新華網 2017-08-01 17:33
  • 中國首條穿越青藏高原凍土區高速路實現通車
    8月1日,經過近7年的建設,世界首條高海拔高寒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我國首條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共玉高速由中交一公院負責項目全線的總體設計並承擔科研攻關任務。
  • 青藏鐵路給藏地人民帶來什麼
    以下正文:青藏鐵路給藏族人民帶來什麼,除開物質?給藏族同胞帶來了「不做奴隸」的權利。五次進藏,其中一次走青藏公路,下圖是我用手機拍的日落,沱沱河沿鎮,長江源頭第一座鐵路橋。跑了一趟青藏公路,從格爾木出發,經過可可西裡,往沱沱河鎮。全程見到的是青藏鐵路的二期工程,與慕生忠將軍當年領導建設的青藏公路交錯前行。
  •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建設青藏鐵路是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願望。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投入運營兩年多來,青藏鐵路安全持續穩定,運輸暢通無阻,服務優質高效,環保全面達標。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和安全運營,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標誌著我國高原鐵路技術創造了世界一流水平。青藏鐵路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橋」,給青藏各族人民送來了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的福音。
  • 國內最長鋼結構公路高架橋建成通車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詹鈃)12月28日,中國船舶武船集團武船重工股份參與施工建造的浙江台州路澤太高架快速路項目正式建成通車。該項目作為目前國內最長的鋼結構公路高架橋(總長21公裡,其中鋼結構橋梁17.5公裡),是連接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兩市三區」的中央通道,也是惠及沿線300多萬群眾的民生大通道。通車後,從台州市區到溫嶺,將由原來的1小時縮短至15分鐘。據了解,該項目是國家交通運輸部首批公路鋼結構橋梁示範工程,也是浙江省首條被列為全國公路鋼結構橋梁典範的工程。
  • 坐上「天路」列車去拉薩——寫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十周年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西藏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2018萬人次,旅遊收入282億元,分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前的11倍和15倍;同年,青海接待國內外遊客231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8.03億元,分別是通車前的3.6倍和7.3倍,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與跨越。  對此,我這個在青海工作了20年的「老高原」,也感到歡欣鼓舞。
  • 青藏鐵路通車10周年:中國如何攻克凍土鐵路工程難題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鐵流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青藏鐵路,作為聞名遐邇的世界級工程奇蹟,自通車以來,為西藏人民帶去了祖國的溫暖和問候,為西藏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為西藏與內地人員和物資的交流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在黨的生日到來之際,青藏鐵路通車也將滿10周年。
  • 西藏農村公路首尾相接可繞赤道一圈
    「十三五」公路交通完成投資超過2515億,比「十二五」增加了1835億,是「十二五」的3.7倍,接近翻了兩番。第二,高速公路加速發展。「十二五」末,西藏只有機場到拉薩市區的一條高速公路,38公裡,到現在是620公裡。還有幾條路在建,這幾條高速公路通車以後將達到1100公裡。在西藏修了1100公裡的高速公路,這就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 青藏鐵路通車近7年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增加
    青藏鐵路通車近7年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增加   吳亞亭告訴記者,每次列車運行到可可西裡、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唐古拉山以及藏北高原「神湖」措那湖等處,她都會用藏、英、漢三種語言講解沿線生態保護小常識,介紹藏羚羊繁衍、遷徙、保護的相關知識。「現在列車播音員和乘務員都已成為沿線環保宣傳者。」  「曾經有一位荷蘭導遊告訴我,中國政府在青藏鐵路沿線的生態保護工作值得尊敬。
  • 【人民日報】青藏鐵路如何穿越凍土
    在青藏鐵路線上,西藏自治區的安多是一個重要的地理分界點,由此往北上溯550公裡,是青藏高原的連續多年凍土地帶。多年凍土是建設高原鐵路的一項世界性難題,凍土隨著季節交替不斷地凍結、融化,會造成路基凍脹、下沉,嚴重影響鐵路通車。6月22日,安多成為青藏鐵路第二個鋪軌點。此前,青藏鐵路已從青海的格爾木鋪過沱沱河,鋪軌裡程超過400公裡。
  • 【方志四川•記憶】陳輝 ‖ 川藏公路:美國人說不可複製的奇蹟...
    但陌生人並不知道,這條路充滿殺機,車輛往往被泥石流、滑坡、雪崩等災害吞沒得無影無蹤,行人會被高原反應折磨得痛不欲生,當年築路大軍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蹟。自晚清至民國,歷屆政府都曾醞釀過修築一條打通康藏交通的通途,但面對險惡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都望而卻步,百姓盼望已久的「天路」始終未能建成。難怪80年代美國築路專家考察川藏路後,稱其為不可複製的奇蹟。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 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汕湛高速今年將全面建成通車!普寧段通車時間和收費標準是……
    近日,小房君從潮南電視臺了解到,汕湛高速潮南段建設進入收尾階段,9月底可具備通車條件。其中提到,項目計劃於2020年9月建成起點至佔隴互通段(49公裡)主線,同步建成汕頭南、潮陽北、銅盂、峽山和佔隴匝道收費站。
  • 中緬國際通道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建成試通車
    人民網臨滄1月13日電 (劉怡)1月13日13時,隨著一輛輛車緩緩駛入墨臨高速公路臨滄東收費站入口,中緬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正式建成試通車。至此,雲南省臨滄市結束了不通國家高速公路網的歷史,昆明至臨滄開車時間也將由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5小時左右。1月13日,墨江至臨滄高速公路試通車現場。
  • 深圳外環高速深圳段一期12月28日通車!還6條高速同步通車
    深圳外環高速全部建成後,將與深圳10條高速公路(沿江、廣深、南光、龍大、梅觀、清平、博深、惠鹽、深汕、鹽壩)和8條一級公路互聯互通,可有效加強珠三角南北方向高速公路主骨架聯繫,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網整體效益,改善區域交通運輸狀況和投資環境。
  • 中國最後的通縣公路——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貫通
    墨脫公路位於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先後跨越波鬥藏布江等6條江河,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最後到達墨脫縣城的蓮花廣場,全長117公裡。隧道貫通後,與原翻山路段相比可縮短裡程約24公裡,且有效地避免了雪崩等災害對交通的影響,墨脫將從此摘掉「高原孤島」的帽子。墨脫公路下一步的全線建成通車,將成為我國公路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