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蟲趣| 不作妖的蛾子不是好蛾子

2021-01-14 陌上野靈
說起飛蛾,人們的第一直覺就是么蛾子,向來是不受待見的一類昆蟲。可是,不作妖的蛾子還能叫么蛾子嗎?它們或造型獨特,或外表妖豔,或行為奇葩,給昆蟲界添上濃濃一筆。

樟樹透翅蛾Paranthrenella formosicola (Strand, 1916)

透翅蛾科(Sesiidae,clearwing moth)是一類分布廣泛的翅膀透明的日行性蛾子,因擬態蜂類又被稱為蜂形蛾。透翅蛾幼蟲蛀食植物的莖幹,是一些經濟作物的防疫害蟲,如葡萄產區的葡萄透翅蛾

上篇才說到以吉安命名的寄生樟樹的一種天牛——吉安樟筒天牛,上面的樟樹透翅蛾同樣為害樟樹,其幼蟲以華南桂(大葉樟Cinnamomum austrosinense)為蛀食對象。

來源:包春泉,等: 樟樹透翅蛾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技術

初孵的幼蟲主要從傷口、粗皮裂縫以及舊蟲疤邊緣的縫隙等軟組織處侵入,侵入後吐絲粘連組織或以蟲糞堵住縫口,將身體隱於其中,然後開始取食淺層韌皮部,以後逐漸進入邊材木質部蛀食。幼蟲侵入即可見有糞便和咬剩的碎屑排出。

吉安市樹為樟樹,樟樹遍地,但目前尚未有嚴重蟲害發生,僅見零星個體。樟樹透翅蛾原產臺灣,大陸是後來記錄到的,飛起來似胡蜂。

毛足透翅蛾體型粗壯,後足被長鱗,似毛刷狀。外觀擬態蜂類,特別是後足的長毛在訪花懸停的時候頗似熊蜂晃動的腹部。像其它透翅蛾一樣,毛足透翅蛾蛀食植物莖幹,但本屬大部分蛀食藤本植物,如葡萄,南瓜等,因而在鄉下比較常見。

Melittia inouei Arita & Yata, 1987;

來源:日本產蛾類圖鑑

本屬的幼蟲化蛹的習性也不同於其他屬的種類那樣從所蛀食的莖幹孔道中化蛹,而是從寄主上脫落鑽入土中,用絲將土壤固定形成土繭,在其中化蛹。

寄生象蠟蟬和廣翅蠟蟬的寄蛾Epipyropidae

寄蛾科Epipyropidae是一類幼蟲寄生於蟬總科、蠟蟬總科等半翅目昆蟲體表的蛾類,幼蟲通常為白白胖胖的肉毛球。

寄蛾Epipyropidae幼蟲背面觀和腹面觀

寄蛾Epipyropidae成蟲; 來源: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


竹紅舉肢蛾Atkinsonia ignipicta (Butler, 1881)

舉肢蛾(Heliodinidae;sun moths)是一類日行性的小蛾類,停息時後足上舉,因而得名。竹紅舉肢蛾後足粗壯,具發達的毛簇,停息時上舉頗顯威風。與多數植食性蛾類不同(如為害核桃的核桃舉肢蛾),它們的幼蟲捕食竹子上的蚜蟲,是竹子的好朋友。

條紋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 (Moore, 1859)

條紋小斑蛾為斑蛾科(Zygaenidae)的小型蛾類。雖然斑蛾英文名為leaf skeletonizer moths,但是條紋小斑蛾對植物葉片並不感興趣,其幼蟲取食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a的花苞。成蟲外形酷似鹿蛾(Amatidae),但鹿蛾科前翅基部也有透明窗,條紋小斑蛾前翅基部有黃色縱條紋而無透明窗。

本種同樣是日行性蛾類,但飛行能力不強。

重陽木錦斑蛾Histia rhodope (Cramer, [1775])

重陽木錦斑蛾幼蟲寄生重陽木,為害嚴重時葉片全啃光,作為防疫害蟲的相關研究有很多。成蟲白天飛舞,翅黑色,後翅基部閃藍色;軀體紅色,布滿黑色斑塊。


樟蠶Eriogyna pyretorum (Westwood, 1847) 

一位身殘志堅的樟蠶媽媽正在地面產卵,同一些蛾類相似,樟蠶產卵時會將尾部的鱗毛蹭到卵殼表面,起到偽裝的作用。廬陵地區的樟蠶幼蟲取食樟、楓香、板慄等,以蛹在繭內越冬,翌年2月中旬羽化為成蟲。


大背天蛾Meganoton analis (Felder, 1874)

一隻風燭殘年的大背天蛾失去了往日風華,鱗片掉落後翅脈清晰可見。


葡萄天蛾Ampelophagarubiginosa Bremer &Grey,[1852]


西藏斜紋天蛾Theretra tibetiana Vaglia &Haxaire, 2010


藍條夜蛾Ischyja manlia (Cramer,1776)


旋目夜蛾Spirama retorta (Clerck,1759)


誒目夜蛾Erebus ephesperis (Hübner, [1823])


胡桃豹夜蛾Sinna extrema (Walker, 1854)


繽夜蛾Moma sp.


擬柿星尺蛾Percnia albinigrata Warren, 1896


扶桑大卷葉野螟Notarcha quaternalis (Zeller, 1852)


酸模稈野螟Ostrinia palustralis (Hübner, 1796)


茶黃毒蛾Arna pseudoconspersa (Strand, 1914)


優美苔蛾Miltochrista striata (Bremer & Grey, 1852)


人紋汙燈蛾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 1855)

一些夜行性蛾類同樣精彩。體型肥碩的天蛾科(Sphingidae),紛繁複雜的夜蛾科(Noctuidae),嬌小玲瓏的草螟科(Crambidae),色彩豔麗的燈蛾科(Arctiidae),在晚上開燈時有可能被吸引過來(趨光性)。


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 1773)

蛾生不再低調,我也是掉落凡間的天使(不是)。美國白蛾看起來潔白無瑕人畜無害,實際上是嚴重為害樹木的檢疫性害蟲,原產北美。


八點灰燈蛾Creatonotus transiens (Walker, 1855)

還記得當年被灰燈蛾支配的恐懼嗎;圖片來源:網絡

羽蛾科(Pterophoridae)為中小型蛾類,最為突出的特徵就是前翅翅端分裂(無裂羽蛾亞科Agdistinae除外)為2-4片,停息時平展與軀體垂直呈T形;後翅深裂成鳥羽狀,往往被前翅完全蓋住;足細長且具長刺。

實際上更像鳥羽的是體型更小的翼蛾科(Alucitidae),翼蛾前後翅均深裂,裂片數也更多(6-7片)。

蓑蛾科(Psychidae)幼蟲生活在用絲、枝葉和草等織成的袋中,年紀輕輕就成了建築大師。

話雖如此,蛾子家族還是有很多規規矩矩的低調蛾,它們外貌樸素夜間活動,儘管難登大雅之堂,但也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老人特別能作妖,總出么蛾子
    大家好,這裡是meizi聊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個別的老人,特別能出么蛾子,折騰子女,讓子女焦頭爛額,卻還一點轍也沒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前段時間一段比較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劇中蘇大強,自從妻子去世後,那是各種折騰,各種作,挑撥子女關係,在外攀比炫耀,然後鬧自殺等等,搞得家裡和幾個子女沒有一刻安寧。
  • 小區「么蛾子」作妖 百餘名業主身上起紅疙瘩
    8月6日,家住合肥市臨泉東路聖地亞閣小區的林女士致電本網熱線18096665668稱,連日來,不只是她的家人,小區很多業主的身上都莫名出現了紅腫、瘙癢等不適症狀。7日,記者從該小區走訪調查發現,讓百名業主中招的「罪魁禍首」竟是在小區烏桕樹上生長繁衍了烏桕毒蛾。毒蛾身上有許多絨毛隨風而飄落到衣服和皮膚上,引起皮炎。
  • 沒有一隻蛾子能活著飛出東北
    進入了伏天,最近高倉賤迷戀上了烤串,畢竟有詩云:西瓜啤酒花毛拼,羊肉大蒜牛板筋,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就要吃燒烤。所以頭幾天熱烈迷戀上不正經bili娘的《人生一串》!如何養一隻蛾子?→創建蛾子之前,你先要做個巢穴~巢穴UI需要把灌木的葉子撕掉~當然每次撕掉都需要錢,需要的金幣數量會逐漸遞增→點擊吸引就可以創建一個卵,卵經過孵化,生成了一個毛毛蟲~→把毛毛蟲移動到你之前創建好的巢穴中→把葉子餵給這個蟲子(餵大概5次)→吃飽喝足之後,他就變成了一個蟲蛹。
  • 溫州常見的蛾子
    幸好么蛾子是趨光性的,所以拍蛾子的活動可以在晚上進行。於是前段時間就每天在陽臺上繞一圈,看看今天又燈誘了什麼么蛾子。發現每隔幾天都能看到新的么蛾子,現在拍的多了以後整理了一下發現一轉眼就拍了23種了,於是又決定更新一篇文章。因為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家裡拍的,看我照片的背景就知道了,所以文章裡的蛾子絕對是溫州常見的。
  • 蛾子二三事(我的靈異經歷)
    毫無疑問這不是人的聲音。我想,可能是什麼動物的聲音。因為我知道,在極靜的狀態下,是可以聽到極輕微的聲音的。我想,我可能是在這種狀態下。我仔細地聽,聽不出來是什麼發出來的,後來聲音小了。然後,我起來,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後繼續睡。今天想起這件事,覺得有點奇怪。可能會是什麼呢?如果是什麼動物的聲音,但屋子裡面除了小飛蟲與蚊子,沒有其他什麼活物。
  • 撲稜蛾子:活的就是個撲稜勁兒
    撲稜而來,不帶走一片雲彩撲稜蛾子,資歷不淺撲稜蛾子是昆蟲鱗翅目蛾類的俗稱,又叫"撲楞蛾子"。通體布滿粉末,因為蛾類翅膀振動很快,會發出"嗡嗡"聲,又因蛾類大多為害蟲(除蠶以外),且腹大腰圓,長相不如蝴蝶那樣輕盈招人喜歡,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稱為"撲稜蛾子"。撲稜蛾子雖然名字撲撲稜稜感覺不靠譜,但資歷卻不淺。
  • 這隻源於美國的「妖」蛾子太壞了 看見一定要打死
    原標題:這隻源於美國的「妖」蛾子太壞了,看見一定要打死!
  • 撲稜蛾子:除了撲稜,生活還有更多趣味
    這哥們兒美不?震撼不?看了是否會禁不住腦洞大開,特想知道這是科幻奇蟲?外星人派來的偵查兵?又或者是哪個修仙故事裡帶有靈力的生物?以上種種皆有可能,但它的原型卻是一種經常被人嫌棄的蟲蟲--撲稜蛾子。提起撲稜蛾子,大概只有一種刻板的印象,黑黃笨拙毫無美感,經常還成隊出現,嚇得密集恐懼症人群都要去打120了。這也不能怪大夥畢竟大街上常見的撲稜蛾子都是,又肥又大沒有蝴蝶的美感更沒有蝴蝶的輕盈,一飛起來動靜還特別大,生怕別人不知道此處有一隻(群)蛾子撲稜而過。
  • 如何找到你自己的蛾子,並把他培養成才、光宗耀祖?
    實際上,同在鱗翅目,蛾子的種類和數量都是蝴蝶的好幾倍,多樣性非常高,其中不乏美麗的種類,因而我時常會為蛾子鳴不平。幸而在這些年,逐漸有網友被我安利到了蛾子的美貌和有趣,也有很多網友反饋說,很想養蛾子,但是不知道從哪著手。在夏天的大蟲季漸漸到來之際,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養蛾子的經驗和心得吧。
  • 巨型蛾子住大學女生宿舍3天 翅膀有手掌大[圖]-蛾子 烏桕大蠶蛾 浙...
    原標題:巨型蛾子住大學女生宿舍3天翅膀有手掌大(圖)    大飛蛾在女生宿舍住了三天  有人說它是世上體型最大的蛾類  最先曬出這隻蛾子的是浙師大網友@馬四姨太她在微博上說:「宿舍驚現『烏桕大蠶蛾』!待在裡面第三天了。不知道拿它怎麼辦好?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蛾子,兩隻翅膀有我手掌這麼大,真有點嚇人。」  從照片上看,這隻飛蛾體型巨大,是普通飛蛾的好幾倍。
  • 蛾子真的很噁心嗎?當你看完這些,就知道撲稜蛾子都能長這麼可愛
    蛾子真的很噁心嗎?當你看完這些,就知道撲稜蛾子都能長這麼可愛,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顏值」非常高的撲稜蛾子,這種蛾子就是「委內瑞拉貴賓犬蛾」,這是一種在2009年的時候才發現的物種。是一位名為吉爾吉斯斯坦的博士在委內瑞拉發現的,而這種蛾子的外觀神似貴賓犬,所以得名委內瑞拉貴賓犬蛾,這種貴賓犬蛾可與正常的飛蛾不太一樣,一般為白色,而體型會比正常的飛蛾大一些,長有兩個觸角,渾身毛茸茸的。
  • 觸樂夜話:期待、錯怪和么蛾子
    曾經不算太好的優化現在已經稱得上「絲般順滑」,一些武器特性以及兵種平衡、陣營造型等細節也變得更加細緻,隨著更多模式的推出以及規則的細化,《霸主》的整體質量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增強。
  • 世人偏愛蝴蝶而討厭蛾子 ‖【子虛社】2020021期
    今天的春天,2020年4月22日,又是人間四月天,新冠疫情的恐懼已過,清晨的陽光下,我在川沙古城的小區裡面遛狗,路過一顆光杆的石榴樹,我忽然發現有一個綠色的蛾子棲息在石榴樹上,我第一眼就發現它就是我要找的那種大綠蛾,青綠色的大翅膀,二個長長的尾巴像二根美麗的飄帶,前、後翅中央各有一大一小二個眼狀斑紋。
  • 蛾子用皮毛吸收超聲波來躲蝙蝠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皮毛起到了「隱形塗層」的作用,為蛾子提供聲學偽裝,幫它們在蝙蝠的超聲波探測中隱藏起來。蝙蝠喜歡吃蛾子,它們會用聲吶技術,即回聲定位法,來進行捕獵。在這場狩獵競賽中,有的蛾子已經進化出了耳朵,能聽到蝙蝠的超聲波,然後躲開。而事實證明,還有一群蛾子則在聲學偽裝的層面上進化出了一種更被動的防禦方式。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桂富榮從一個長得與冰櫃類似的恆溫恆溼實驗箱中拿出一個培養皿。培養皿中放著的新鮮玉米嫩葉上,是草地貪夜蛾的卵塊。在恆溫恆溼實驗箱中,除了草地貪夜蛾的卵塊,還有它的幼蟲、蛹和成蟲(蛾子)。儘管外觀與一般的飛蛾區別不大,但這種「么蛾子」將給雲南乃至全中國的農業帶來嚴重影響。2019年1月,雲南省植保植檢站報告,在普洱市江城縣發現疑似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不到2個月時間,包括普洱在內的雲南3市(州)11縣(市)發現草地貪夜蛾在冬玉米田發生危害。
  • 英國汙染減輕 變黑達爾文蛾子再變白
    從小小的蛾子身上人們就能一窺其中的奧秘。因為工業革命時期汙染加重、灰塵增多,英國一種蛾子從白色變成了黑色。近年來,英國汙染減輕,天空變藍,這種蛾子重新變回了白色。 達爾文蛾子從白變黑再變白 工業革命之前,英國大部分地區有一種淡色、帶斑點的蛾子。
  • 蛾子這種東西,大了讓人渾身發毛
    蛾子這種東西,大了讓人渾身發毛 蛾子這種東西,大了讓人渾身發毛
  • 視頻欣賞:蛾子偷喝鳥的眼淚_1256
    他無意中看到了十分有趣的一幕:一隻黑頦蟻鳥(Hypocnemoides melanopogon)正在樹枝上休息,而它的後勃頸上則落著一隻蛾子(Gorgone macarea,中文名我不清楚……)。蛾子伸著自己長長的口器,在小鳥的眼角試探,試圖吸取鳥兒分泌的眼淚。45分鐘之後,Moraes又看到另外一隻蟻鳥身上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 探索蝴蝶和蛾子的嘴巴,這種吸管式的嘴巴你們見過嗎?
    比如說蚊子、螞蚱、金龜子等等,各種各樣昆蟲之間的親遠關係是不一樣的,蝴蝶和蛾子這兩類昆蟲可是關係非常緊密的親兄弟。它們長著一模一樣的嘴巴,同時翅膀上全是鱗片。在昆蟲分類中,我們把蝴蝶和蛾子這兩類擁有同樣虹吸式口器的而且翅膀上長鱗片的昆蟲統稱為鱗翅目昆蟲。不同昆蟲的嘴巴是長得完全不一樣,這都是為了吃上不同的食物。
  • 《白鹿原》田小娥死後為何是變成白色么蛾子而不是彩色的蝴蝶呢?
    這裡倒並不是哥功頌德田小娥的所做所為,只是覺得她的結局白鹿原上的人應該擔點責任,而非一句「原上最淫蕩的女人終於死了」來定論她的一生。陳忠實先生對于田小娥的死還做了魔幻的處理,她的屍骨被煅燒之後,天空出現了一群白色的么蛾子……,中國自古有化身成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世為人不能喜結連理,化身成碟亦要比翼雙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