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基因變異的概率極小,可怕的是人類掌握了定點突變的技術

2020-12-04 牛歡喜

前言

當大家看到本文筆者的認證時,會發現是一名旅遊領域的創作者,可能在你的慣性思維認知裡,旅遊的人無非就是拿著相機滿世界的自拍,怎麼會了解基因呢?千萬不要這樣想,旅行只是個人的興趣,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做旅遊領域的內容,但這些人的背後有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學者,所以,請耐心讀完,相信我,不會讓你失望。

我會儘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描述讓大家明白一些知識,當一個人把基因研究明白10%的時候,他就可以了解人類的起源,還可以了解到宇宙的真相,這些似乎太遙遠。但本文至少能助你找到此階段你最關心的那個問題,也就是關於「新冠」的。命名的來源很簡單,就是因為酷似王冠,所以下文中我們用「王冠」來代替,只為彰顯霸氣。

筆者不發表任何個人觀點,只擺出曾在北美留學期間學習過的知識以及現實情況,至於讀者會解讀出怎樣的答案,完全在於讀者個人的思維結構和思考方向。

比「新王冠變異」更可怕的是「新王冠」本不存在,而是定點突變出來的。

01 為什麼「王冠」難以溯源

目前沒有權威機構100%確認蝙蝠就是源宿主或中間宿主,這是正常的。因為蝙蝠攜帶的「舊冠」與目前的「王冠」只是同源性高,同源性高不代表是一回事,就好比我們跟黑猩猩的同源性也高,但智力千差萬別,一樣會存在生殖隔離等等。

另外,對於提取的基因片段不同,以及目前技術上對基因測序的小誤差率都有可能導致結果的不確定性,最主要的是無法與源頭實體動物提取的基因對比,最終只能將蝙蝠作為疑似對象。

02 關於基因

當你走入基因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的信息就像是一串串複雜的代碼,我們能長出多少根手指,幾隻眼睛,幾歲會走路,全部是由這些遺傳信息決定。就跟打遊戲一樣,哪個人物有著怎樣的技能,小怪獸什麼時間出現,都是編程給設定好的。

接下來有四個詞彙非常重要,分別是:基因突變、基因變異、基因重組、定點突變。

如何去理解他們的區別呢?假設一個嬰兒出生的時候,她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就可能產生基因重組,這個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人類重新回到石器時代,那麼這個基因重組後的嬰兒就可能重新讓自己已經退化的犬齒重新長成猛獸的獠牙,如果她的基因發生變異了,她可能會長出7根手指,但至少這也是手指啊,只是多少的問題。可如果這個嬰兒生來就有了蝙蝠的超聲波回聲定位功能,那麼這個就是基因突變了。

所以靈長類動物演化成人的過程,不是基因變異的過程,而是發生了基因突變,添加,缺失或者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發生的改變就叫做的基因突變

而我們為什麼擔心「王冠」變異呢?首先給大家出一道填空題:我們談( )什麼色變呢?你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那個字,再加上細胞,就組成了三個字。它們在「膨脹」的過程中,就是那三個字所攜帶的基因組全部是不同的,這個時候,吃下一種或幾個品類的「糖豆」是有效的,但後期「快速膨脹」的過程,那就是N多個攜帶不同基因組的怪獸,它們還會不斷提升耐受能力,「糖豆」也無力回天了。

當有「糖豆」可以擊敗「新冠」的時候,「王冠」只要完成一次變異,原先的「糖豆」就作廢啦,一切還要重來。好在自然界基因變異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像那三個字能夠另闢蹊徑畢竟是少數的。目前以人類的文明,是無法以現代的技術去左右基因的變異,需要通過外界的輻射比如太陽高能粒子,宇宙高能射線所改變。

03 關於定點突變

但讓基因突變,人工導入一些片段,至少在大洋彼岸的一個地方運用的還是比較嫻熟的。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定點突變。意思是通過多聚酶鏈式反應等方法向目標DNA片段中導入他所需要的變化,包括鹼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等。定點突變能迅速,高效地改變DNA所表達的目的蛋白,從而影響生物性狀。

到這裡或許你就明白了,「轉基因」到底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呢?這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完全取決於那個導入片段的人想導入什麼,他需要怎樣的變化,他希望這個變化對生物體有著怎樣的影響,全部在他的一念之間。直接肯定是與非的,恐怕都不懂得定點突變的本質。

導入片段可不像西紅柿炒雞蛋那麼容易,放入雞蛋和西紅柿翻炒一會就出鍋了。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僅僅是導入片段是不發生作用的,需要人工去幹涉讓其運轉起來,比如有一種東西,就是《夏洛特煩惱》中夏洛最後攜帶的那個,剛好有單鏈條RNA,同時還有相關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這個時候技術大牛就可以把目標基因導入並整合到宿主細胞中。

它可以改變為「保鏢」,也可以改變為「殺手」。不僅如此,在幹涉以後,還可以有條件地聚焦目標。比如一座山裡生活著黑猩猩,白狒狒,還有黃猴子三個種群,可以僅對一個種群發生作用。

最新消息

最近有研究人員稱,他們在「王冠」的S蛋白中發現了4個導入的片段,相比「舊冠」,也正是因為多了這4個導入的獨有片段才命名為「新」,而印度的研究人員發現導入的片段又跟夏洛攜帶的那個有較高的同源性。這跟自然環境下染色體上的某一個機上鹼基改變有著本質區別。而是定點導入片段後實現的突變。

最後一道是看圖理解題:通過圖片不難發現,中心城市不僅熱乾麵和鴨脖子好吃,最主要的是向我們展現了交通樞紐發達,去哪裡都方便。所以在這個城市的務工者趕上春運回鄉的時候,不論家在哪裡,都不會距離太遠。

本文就此告一段落了,返程高峰之際即將到來,願所有寶寶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相關焦點

  • 基因科學已經為我們揭秘了人類起源背後的真相
    前言這篇文章原本沒有打算寫,但前些天發表的一篇關於「定點突變」的文章受到很多粉絲的好評,希望我能繼續更新類似的內容,還有很多粉絲向我追加了一些問題,比如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讓我們從基因科學中一起揭秘人類起源的問題。
  • 「核汙染」導致生物出現隨機基因突變,變異成為不可控制的怪物
    在很多科幻電影和遊戲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生物,它們因為受到了核輻射造成了自己身體的基因突變,變成了超級怪獸。哥斯拉,多頭變異鯊魚,巨型章魚等它們通常都是刀槍不入又力大無窮,非常兇殘又繁殖力強大,關鍵是它們還長得很醜,光憑顏值就可以秒殺眾生。
  • 感染人類後基因突變才劇增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俄塔社報導說,亞歷山大·潘欽比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中點突變的積累情況,研究了這些病毒感染人類後基因相對突變的概率等問題。在比較了超過1000個新冠病毒基因組、200多個SARS病毒和40多個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以及一些相似的動物冠狀病毒的基因後,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人類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中存在著1000—2000點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基因突變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後才出現的。
  • 感染人類後基因突變才劇增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俄塔社報導說,亞歷山大·潘欽比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中點突變的積累情況,研究了這些病毒感染人類後基因相對突變的概率等問題。在比較了超過1000個新冠病毒基因組、200多個SARS病毒和40多個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以及一些相似的動物冠狀病毒的基因後,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人類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中存在著1000—2000點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基因突變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後才出現的。科研人員對這些突變基因進一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具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而這種特徵在其它冠狀病毒中不存在。
  • ...肺炎確診病例中發現突變株 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該病例為閉環管理的英國入境人員,男性,18歲,中國籍,留學生。2020年12月4日從英國入境廣州,入境時檢測其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
  • ...英國輸入病例中發現突變株 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消息: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發現突變株 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該病例為閉環管理的英國入境人員,男性,18歲,中國籍,留學生。2020年12月4日從英國入境廣州,入境時檢測其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
  • 【諾獎中的「基因」】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諾獎中的「基因」】 很多電影裡面,主角獲得超能力的方式總被解釋為某些特殊的影響而導致「基因突變」,例如我們熟悉的蜘蛛俠是被毒蜘蛛咬到,而哥斯拉是受到核爆影響。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
  • 「變異動物」已跑出車諾比,科學家:外界生物基因會被汙染
    ,從表象規律中尋找背後的真理,於是人類就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和生產力:科學。有著科學這把利器,人類一路逆襲,趕走了曾經威脅我們的所有天敵,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我們還用科學徵服大自然,創造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東西。我們掌握了獲取能源的能力,從燃料中提取化學能,甚至到了20世紀我們從燃料中發現了核能。人類從此掌握了最為可怕的武器,以及最為高效、清潔的能源供應方式:可控核裂變。
  • 「變異動物」已跑出車諾比,科學家:外界生物基因會被汙染
    我們進化出了最複雜的大腦,靈活的手制、擁有了反問為什麼的自主意識,我們從經驗中總結規律,從表象規律中尋找背後的真理,於是人類就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和生產力:科學。有著科學這把利器,人類一路逆襲,趕走了曾經威脅我們的所有天敵,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我們還用科學徵服大自然,創造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東西。
  • ...病例中發現B.1.1.7突變株,與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據廣東省疾控中心今日早間消息,英國報告了新冠病毒變異株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加強了對境外輸入個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並對去年9月以來我省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的基因測序分析。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該病例為閉環管理的英國入境人員,男性,18歲,中國籍,留學生。2020年12月4日從英國入境廣州,入境時檢測其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
  • 最大人類基因變異資料庫解析突變奧秘
    【環球科技報導記者程君秋】據臺灣「中央社」8月18日報導,科學家17日公布至今匯集的最大人類基因變異資料庫,凸顯出若干被錯怪導致罕見疾病的基因突變,以及可能對疾病扮演意想不到角色的其他突變。據報導,多達100人的研究團隊2年前建立外顯子組(exome)超過1000萬變異的資料庫。外顯子組僅是人類基因組的一小部份,佔DNA的不到2%,但具關鍵重要性。外顯子組由基因編碼部位組成,即DNA的蛋白質表現區,發生錯誤會引發串聯式效應,導致疾病。
  • 病毒變異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受影視作品的影響,說到變異,大家往往會想到生化危機中變異的病毒給人類所帶來的災難。那麼,病毒變異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RNA病毒變異較快作為自然界中結構最簡單的一類生物,大部分病毒僅僅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小部分病毒含有脂質的膜。病毒結構簡單,卻擁有複雜的生活史。在與動植物和微生物的交互中,病毒具有複雜的行為特點。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那麼,人類行為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又是誰發現了這個秘密?中寫道:已十分肯定地發現,用較高劑量的X射線處理精子,能誘發受處理的生殖細胞發生高比例的真正的「基因突變」......他十分明確地指出,無論是以X射線引起的基因突變還是自然界中的突變,其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進化過程中的「一磚一瓦」,也即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基本的材料。
  • 人類真的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嗎?
    【諾獎中的「基因」】很多電影裡面,主角獲得超能力的方式總被解釋為某些特殊的影響而導致「基因突變」,例如我們熟悉的蜘蛛俠是被毒蜘蛛咬到,而哥斯拉是受到核爆影響。但是,這些橋段並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在自然界中,基因突變在頻繁發生。
  •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2017-08-29 06:50 來源: 科技日報 後經江蘇省血液中心研究室通過血清學血型複查和進一步基因檢測發現,這位準媽媽的ABO血型基因存在新的突變。由此,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報導了ABO血型系統中由於新等位基因突變導致的新的A3亞型的等位基因,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並公布。血型沒好壞之分「說得通俗些,新聞中這位準媽媽的血型A3亞型是由於ABO血型基因的突變產生的,屬於A型血的一種。」
  • 通過定點突變中胚軸伸長負調控基因快速創造適合直播的水稻新種質
    報導了水稻多胺氧化酶家族基因OsPAO5是水稻中胚軸伸長的負調控子,通過基因編輯定點突變OsPAO5能夠顯著促進直播水稻中胚軸伸長、提高出苗速率,同時還可以提高粒重等產量性狀。本研究結果揭示了水稻中胚軸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為耐直播水稻品種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基因資源。目前,水稻直播特別是機械覆土直播存在出苗難、出苗不整齊、耐倒伏能力較差等問題。
  • 廣東一輸入確診病例發現B.1.1.7突變株,與英國變異病毒基因序列...
    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2021年1月2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該病例為閉環管理的英國入境人員,男性,18歲,中國籍,留學生。2020年12月4日從英國入境廣州,入境時檢測其新冠病毒核酸為陰性。
  • 這一隻黑猩猩已經基因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與人類只差1.2%
    一般而言,像黑猩猩這種野生動物,它們是絕對不會輕易靠近人類的,這是它們出於本能的一種自我保護。即使是在動物園內的野生動物,也不會輕易和人類親近,何況是在非洲剛果叢林發現的野生黑猩猩。雖說在自然界中,各種現象都有可能發生,但這件事情還是令人們感到非常神奇。自然界中,基因突變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基因突變的概率很低,而且突變的方向是不確定的。
  • 回到地球發現基因突變,外太空有多可怕?
    回到地球發現基因突變,外太空有多可怕?夜晚仰望天空。就會覺得夜空非常的靜謐。而太空則是深邃而又黑暗。正如其描寫太空中,充滿了各種危險。不光有流星體的存在,還有各種輻射。所以生活在外太空中的太空人是在非常危險的環境中生存的。近日一位太空人回到了地球,他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而且他在太空中待過了30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