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變異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2021-01-10 中國數字科技館

受影視作品的影響,說到變異,大家往往會想到生化危機中變異的病毒給人類所帶來的災難。那麼,病毒變異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RNA病毒變異較快

作為自然界中結構最簡單的一類生物,大部分病毒僅僅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小部分病毒含有脂質的膜。病毒結構簡單,卻擁有複雜的生活史。在與動植物和微生物的交互中,病毒具有複雜的行為特點。病毒的大量繁殖,會導致許多變異病毒的產生。這一特點使得病毒能夠在複雜的情況下快速進化,從而適應環境。

根據美國生物學家戴維·巴爾的摩建立的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屬於正義單鏈線狀RNA病毒,即這類病毒的基因組僅有一條RNA鏈。與大部分以雙鏈DNA作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不同,冠狀病毒大家族中的遺傳物質全都是單鏈線狀RNA。

在自然狀態下,由於化學結構的不同,相同的RNA相比DNA更加容易發生突變,因此RNA病毒的變異速度往往快於DNA病毒。這一特點在20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期間體現得非常清楚,早期的SARS病毒的傳播能力較弱,隨著病毒的不斷傳播,病毒在快速複製增殖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突變,儘管大部分的突變對病毒而言都是有害的,但仍舊有部分發生在關鍵基因上的突變改變了病毒傳播的能力。在疫情暴發中期,突變後的病毒在人群中大量傳播。

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相似,同屬套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基因組大小為27~32KB。據中國科研團隊在2020年3月4日發表的論文,到論文發表為止,根據已經測序的基因組數據,新冠病毒已經產生了149個突變位點,並分化出L和S兩個類型。儘管病毒已經產生了這麼多的突變,但科研人員在文章中解釋,病毒並沒有像SARS病毒一樣發生了適應性進化,因此無需過於擔心。

變異是常見的自然現象

為什麼說新冠病毒發生了這麼多的突變卻沒有產生適應性變化?病毒的突變是什麼?適應性進化又是什麼?這要從科學家們如何研究病毒的進化說起。

事實上,從生物學上來講,生物的變異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以我們自身為例,我們瞳孔的顏色、血型等性狀,在從父母身上遺傳的過程中,由於重組等變異的情況存在,我們與父母之間往往存在有許多的不同,這種不同我們也稱之為變異。

突變也是變異的一種。突變一般指的是基因突變,往往用來描述某個基因上某個核苷酸位點上的含氮鹼基發生改變,從一種含氮鹼基變成了另一種含氮鹼基。廣義的變異包含有多種遺傳信息改變的方式,但有利變異和有害變異相對較少,因此當聽到生物學家們說到某種生物發生了變異的時候,不要驚慌,他們只是在闡述一種自然現象。

由於病毒沒有染色體等結構,它們的遺傳物質僅有DNA或RNA,缺乏相應的保護蛋白,且由於病毒的複製發生在被他們感染的細胞中,因此病毒的遺傳物質更加容易發生改變。作為一種基因組相對較大的RNA病毒,新冠病毒在整個基因組上發生突變的概率也相對更大。

RNA病毒突變的三種類型

RNA序列由四種基本的核糖核苷酸組成,分別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鳥嘌呤核糖核苷酸(G)、胞嘧啶核糖核苷酸(C)以及尿嘧啶核糖核苷酸(U)。RNA病毒上所能夠發生的突變與上述的四種不同類型的核糖核苷酸有關,主要分為插入、缺失以及點突變三種類型。

所謂插入突變,指的是在原先的核苷酸序列中憑空插入了一個或數個核苷酸,例如,序列「AUG GAG AGC」在第三個核苷酸G的後面加入了一個C,由於核糖體是以三個核苷酸為一個密碼子進行閱讀的,當序列變為「AUG CGA GAG C」後,原先的三個密碼子「AUG」「GAG」「AGC」變化成了「AUG」「CGA」「GAG」。由此可見,由於單個C的插入導致RNA鏈上整個基因後續的讀碼發生偏移。通常情況下,發生單個核苷酸的突變會導致不能產生正常的蛋白質,因此一旦病毒發生插入突變,對病毒而言並不是好事,病毒的複製往往會出現問題,因此這種突變不足畏懼。

缺失突變與插入突變類似,不同的是,缺失突變是由於病毒基因組上核苷酸的缺失導致的,以序列「AUG GAG AGC U」為例,如果第四位的G發生缺失,原先的三個密碼子「AUG」「GAG」「AGC」將會變成「AUG」「AGA」「GCU」,同樣發生了移碼突變,在這種情況下病毒也不能夠生存。因此對於插入和缺失突變,我們無需擔心。

點突變意味著核苷酸鏈上單個核苷酸發生了改變,改變的方式多種多樣,一種核苷酸可能會突變成其他三種核苷酸中的任意一種,我們仍舊以RNA序列「AUG GAG AGC」為例進行解釋。如果這段序列第四位的G突變成為A,那麼這段序列就會從原來的「AUG GAG AGC」變為「AUG AAG AGC」此時僅有一個密碼子發生了改變,而其他的序列並沒有發生改變。我們將這種類型的變異成為點突變。點突變是否會對病毒產生影響呢?答案是可能會對病毒產生影響,但對病毒是有利還是有害卻是不一定的。

在病毒的基因組中,除了基因區域外,還含有一部分與基因無關的區域,發生在這些位置上的突變通常情況下並不會影響到病毒的生存。由於密碼子的簡併性、胺基酸的相似性等一系列因素,發生在基因區域的突變也並不一定會影響到病毒的複製和繁殖。

流感病毒突變的啟示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大部分情況下,病毒發生的突變對病毒的改變微乎其微,且很多突變對於病毒而言是有害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突變都是這樣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儘管病毒突變的概率相對較低(仍舊比含有染色體的生物突變率高),且中性突變和有害突變的概率要高於有利突變,但我們仍不能對病毒掉以輕心。

病毒的複製速度驚人,在進入宿主細胞後,病毒會在短時間內接管細胞的控制權,利用細胞內儲存的物質和能量在短時間內大量的複製自身,在細胞破裂時,釋放出成千上萬的病毒粒子。在這種情況下,突變的概率即使再低也會產生大量變異的病毒,倘若發生的突變是對病毒有利的,發生突變的病毒往往會更容易存活,進而產生更多的後代,使得越來越多的後代帶有這種變異,病毒也就慢慢發生了進化。

對於上述過程,人們感受最為明顯的應當是流感疫苗的變化。在秋冬季節,我們往往需要接種流感疫苗,並且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進行接種,並不能像其他疫苗一樣一次接種就能終身免疫。究其原因,仍舊是流感病毒的進化速度相對較快。

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別流感病毒靠的是免疫細胞對流感病毒上的血凝素(H蛋白)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的辨別,但由於流感病毒的快速傳播,大量的流感病毒在複製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突變。若突變發生在這兩種蛋白上,哪怕是很小的改變都會導致識別失敗,因此流感病毒的疫苗也會隨著流感病毒的變異而失效。

中國科研團隊近期所發現的新冠病毒上的149個突變位點,大部分都是無義突變,即這種突變並不會改變病毒的結構,少量的有義突變在大部分情況下也不會對病毒產生顯著的影響,而所謂的S型和L型僅僅是描述了一個功能無關緊要的基因上某一個位點的變化情況,對新冠病毒在進化學上進行了區別,病毒本身並沒有產生太大的變異,我們也無需對此過於恐慌。

總而言之,病毒的變異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但仍需警惕發生在特定位點、特定基因上的突變。當然,這種工作需要交給病毒學家來進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少參加聚會,多進行鍛鍊。

文/李祥

本文來自《科學畫報》

相關焦點

  • 張伯禮:冠狀病毒已變異!全球已迎來第二波疫情,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衣殼)和裡面包著的核酸(RNA)這兩種物質構成的,病毒並沒有獨立的生命系統,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存活。當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快速複製時,就意味著病毒RNA快速複製。03.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
  • 揭秘英國變異病毒的真相
    新冠病毒在英國變異後傳播力高出 70%,這到底該怎麼防範?變種病毒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嗎?下面來說一下這個新病毒株到底是什麼東東。因此大部分情況下,基因變異並不會影響到病毒的特性,所以變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1,單純的簡併性
  • 對話中疾控專家:新冠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傳播性會越來越強嗎?
    英國分離出的新冠病毒中,這個變異後的毒株的佔比也在上升,接近50%。當然,發病率上升能否完全用病毒變異解釋,沒有十足把握。從現實層面看,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人員流動、聚集、衛生習慣等。排除這些因素後再去判斷病毒變異後的傳播力變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地用數學模型推演出,變異後傳播能力增加了40%-70%,現實中的傳播數增加了0.4。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究竟是什麼來頭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正在限制英國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
  • 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一新的變異意味著什麼B.1.1.7譜系(藍色)及系統發育樹中的外群譜系(棕色)序列遺傳距離對採樣日期的回歸分析02 新變異毒株意味著什麼對英國來說,這意味著今年封鎖區的聖誕節將沒有聚會、聖誕集市和盛大的Boxing Day購物狂歡。而封鎖區之外的地區會在原管控措施下,在12月25日聖誕節這天放鬆管制。
  • 南極的「淪陷」與變異的病毒
    有科學家認為,要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人類只剩下幾年時間可以爭取做出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停滯一年的研究會損失巨大。儘管如此,阻止新冠病毒進入南極,還是成為疫情之下全球科考團隊的首要考量。有專家表示,由於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一旦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過很多年後有可能會再釋放出來,帶來新一波疫情。此外,冰封的病毒也有可能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為了避免南極被新冠病毒汙染,人們已經非常努力。然而,百密一疏。
  • 變種病毒究竟意味著什麼?
    了解這些問題,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剛剛過去的周末,英國首相鮑裡斯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英國東南部發現了一種傳染性高出常見毒株70%的新冠病毒新變株,可能使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不堪重負。衛生大臣漢考克表示,英國對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新變種「已經失去控制」。消息引起市場強烈恐慌,時至年末、又值冬季,各路疫苗頻頻取得進展讓市場對這場拉鋸戰的告終充滿希望。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它從哪裡來?變異後有什麼影響?致死性更強嗎?
    一個可怕的新冠病毒新病株B.1.1.7近期在英格蘭東南部爆發,促使政府對該區域實施了封鎖。雖然我們不清楚所有的細節,但專家越來越確信它比其他病毒的傳播能力都要強。以下是目前我們了解到的關於一變異病毒的所有信息。 它是什麼?
  • 對於變異新冠病毒我們不必過於恐慌
    尤其是要面對傳播性提高了70%的變異病毒,不免擔心現有疫苗是否仍然有效。目前來看,這種擔心其實並無必要。有「美國抗疫隊長」之稱的安東尼•福奇日前對媒體明確表示,大多數病毒的變異並不會影響疫苗的作用。同時,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在其個人微博上稱,「在疫苗出來之前就發生對疫苗無效的變異可能性不大。」眾所周知,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
  • 重挫全球市場,英國變種病毒究竟意味著什麼?
    英國變種病毒究竟意味著什麼?以下是全球投資者需要了解的幾個關鍵問題。新變種是否確實傳染性更強?據彭博報導,這種被稱為「B.1.1.7」的新病毒株較最初發現的新冠病毒已變異了將近12代,變異程度超出通常觀察到的水平。英國的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毒株的傳播性可能比其他的常見毒株高出70%,或將導致英國病例數量激增。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明日之後》病毒再次爆發,人類將變異為感染者!
    在恐怖電影的情節中,當人們在大災難中活下來時,往往意味著最不堪設想的危機已經得到緩解,接下來就是重建脫險的環節了。然而現實永遠比想像中要殘酷,挺過了病毒侵襲,從感染群包圍中逃離的倖存者們還未來得及在營地重新迎來了希望。原本病毒銷聲匿跡的新世界,卻又傳來了病毒突然爆發的消息。
  • 人類最難對付的敵人·病毒五題——病毒究竟對生命意味著什麼?
    自2月起,陸續在《科普時報》我的「科學隨想」專欄發表了幾篇有關病毒的文章:《複雜的天網,詭異的振蕩》,《病毒對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自然界何以會容忍那些罪惡的微生物存在》,《病毒所留下的印記》。另外還寫了一篇《我們小看了的「小東西」》,談及對於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的全面認識,由3月1日出版的2020年第3期《小康》雜誌我的「身邊科學」專欄刊出。
  • 南非發現另一種變異病毒
    世衛組織:南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與英國變體無關。英國近日發現的變異病毒影響波及多國,而南非出現的變異病毒也正引發關注。,並認為這種變異病毒可能是引發南非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日發布會上證實了南非發現變異病毒的消息。
  • 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是一種什麼樣的變異?
    「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這篇熱點文章並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 新冠病毒的這個突變可沒有少製造新聞。 此前與之相關的新聞就是XX地發現了傳染性增加10倍(9)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由此看來,這次新聞報導的美國所發生的新冠病毒的「神秘」變異並非新鮮事,這種變異最早發現於2020年1月底,首先在歐洲發現。
  • 楓烯鯊酸丨令英國「大驚失色」的新冠病毒變異,是怎麼回事?
    圖源: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  12月13日,英國近60個地方部門確認有1108例病例感染的是產生了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而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高得多。  那麼,這一新的變異意味著什麼?對目前的疫情防控有何影響?會影響到即將上市的新冠疫苗的效果嗎?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速度比流感慢
    季節性流感病毒會頻繁變異,因此,科學家每年都必須定期研發新疫苗,以供相關人群接種。英國官員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雖然所有病毒都會自然變異,但並非每種變異都會加大病毒的傳染性或毒性。此外,新冠疫苗似乎對新菌株同樣有效,但仍需開展更多研究予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