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國內隔膜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梁鍶明趙毅深圳報導

作為中國汽車界年度最後一場盛事,11月22日~12月1日,2019廣州國際車展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正式舉行。據了解,本屆車展的展車總數達1050輛;國內外參展車企共展出新能源汽車182輛,新能源車型佔比約為17.33%。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之下,新能源展車在廣州國際車展的佔比有所提升。

而在其中,隔膜作為動力電池四大原材料之一,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國內隔膜行業也在短短十餘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源材質」,300568.SZ)成立於2003年9月,已見證鋰電池隔膜行業發展十餘年時間。為了解國內隔膜行業的發展情況,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對星源材質董事長陳秀峰進行了採訪。

陳秀峰表示,十多年前中國隔膜產品全部依賴進口,如今國內鋰電池隔膜行業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星源材質已有約50%產品出口銷售,且星源材質幾年前就已實現批量出口海外。與此同時,隨著近幾年行業競爭加劇,行業洗牌導致落後產能的退出,國內隔膜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大約到2020年底該行業將會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階段。

不久前,Celgard聲稱星源材質及星源美國研究院侵犯其專利權、侵害商業秘密、不正當競爭、誘導違約以及蓄意幹擾潛在經濟關係。陳秀峰對此回應道,星源材質就Cel-gard的聲稱積極應對,包括在必要時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多年堅持正向研發路徑

近日,星源材質成為了Celgard專利訴訟的對象。公開資料顯示,Celgard還曾起訴過韓國LG化學、SK Innovation等知名的鋰電池隔膜製造企業。

就此情況,星源材質也發布了相關公告交待情況。星源材質提到,Celgard通過電子郵件向星源材質的美國律師轉遞了若干訴訟材料;星源材質擬就該訴訟送達方式提出異議。

此外,Celgard聲稱星源材質及星源美國研究院侵犯其專利權、侵害商業秘密、不正當競爭、誘導違約以及蓄意幹擾潛在經濟關係;Cel-gard聲稱其將申請禁制令以及經濟賠償(但未提出具體金額)。陳秀峰向記者直言,星源材質成立以來一直堅守正向研發的發展路徑。

資料顯示,2003年星源材質成立,致力於鋰電池隔膜的銷售與研發。而到2006年,星源材質溼法中試生產線投建;2008年設計製造了國內第一條單向拉伸幹法生產線。

陳秀峰提到,鋰電池隔膜十幾年前一直是國外壟斷,在國內連採購隔膜產品都是很困難的事情。為布局隔膜產品的生產製造,國內企業只能通過自主研發的方式進行,星源材質作為國內鋰電池隔膜行業的領頭人,毫無例外在研發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資金。

據了解,截至11月,星源材質及控股子公司共申請專利273件,其中申請國外專利28件;目前已取得授權專利115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6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9件。

國內隔膜行業將迎新秩序

十幾年前國內隔膜市場可謂「一膜難求」,如今隔膜行業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行業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在《2019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調研報告》提到,隔膜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從2017年的90%上升到2018年的93%,國內隔膜繼續替代進口隔膜在中國的市場。

不過,資本湧入、價格之爭等也讓國內隔膜行業陷入「大混戰」。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共有55家隔膜生產廠商,在2015~2017年期間國內新增隔膜企業數量超過10家;但截至2018年12月,具備量產能力的隔膜企業數量已經不到40家,進入2019年以來企業數量仍在縮減。

步入2019年,隔膜行業的洗牌仍在持續。陳秀峰認為,不少資本方都認為隔膜行業利潤很高,且盯準新能源汽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但並無認清隔膜行業資本投入巨大、技術積累漫長的特點,因此洗牌是行業目前必經的過程。「到2020年下半年,整個市場會有新的市場格局,整個產業即將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階段。」

隨著資本瘋狂湧入,行業競爭加劇,價格戰也隨之打響。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白皮書(2019)》提到,部分隔膜企業的毛利潤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但相比之前年度均不同程度出現了下滑。尤其是隨著隔膜均價的進一步下降,以及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行業內尾部企業開始出現虧損。

對於隔膜行業的價格競爭,陳秀峰此前已經多次提到「星源材質不打價格戰」。陳秀峰認為,不少企業降價主要通過技術進步或者粗製濫造的方式降本,而大部分企業會選擇粗製濫造這種最簡單的方式,不利於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價格戰是最簡單的競爭,就一直想方設法降價搞垮對手;但星源材質認為企業良好發展應該打的是價值戰。」

陳秀峰表示,新能源產業發展是一場馬拉松,沒有必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去犧牲長遠的市場,企業應該將目光放至全球進行長遠規劃。不管如今企業發展怎樣,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唯不變乃是變,變則通,一通百通。」陳秀峰如是說。

立足國際搶奪市場是關鍵

儘管國內隔膜市場因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影響而備受壓力,陳秀峰表示:星源材質並未受到太多影響,目前最重要的市場為歐洲市場。

從產能建設上,星源材質三大基地分別為廣東省深圳基地、安徽省合肥基地、江蘇省常州基地,總規劃產能達13億平方米/年。陳秀峰表示,星源材質的擴產定位於海外客戶,與國際同行搶奪市場。「我們在工廠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把圖紙給松下、三星等客戶參與討論,因為基地完工後將為他們生產。」

此前,星源材質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到,海外動力電池企業面臨

的政策風險相對較小,更注重對產品服務、技術服務及售後服務的體驗,價格敏感性相對較低,採購規模穩定,使得其隔膜供應商得以維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對比國內外隔膜行業情況,陳秀峰認為,國外市場更注重質量;而國內需求目前更強調成本。

從國際市場情況來看,中日韓在動力電池上下遊的發展可謂是「三足鼎立」。如今,日韓間的貿易關係也已發生了一定變化。

陳秀峰表示,韓國的隔膜需求基本上依賴進口,隨著日韓貿易關係的變化,如今不少韓國企業在動力電池的新項目,這給中國隔膜企

業帶來了機遇。與此同時,陳秀峰提到,隨著2020年新能源補貼完全退坡,日韓和中國本土企業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對於國內電池廠商而言是巨大衝擊;對於材料廠商則是巨大的機會。

針對這兩種機遇,陳秀峰始終認為,中國企業想要抓取機會,需要提高自身的產品水平,這些紅利將集中在頭部企業之中。

「中日韓動力電池行業最終會『由三個區域變成一個區域』,即供應鏈體系一體化。」陳秀峰猜想,2022~2023年該局面會基本形成,到時供應鏈體系會趨同,企業架構已不再是雜而多。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溼法隔膜正逐漸...
    2、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帶動隔膜需求增長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71GWh,同比增長9.4%。同時受特斯拉等車企出貨量增加帶動,LG、松下等海外電池企業出貨量增量明顯,國內隔膜企業出口量進一步提升,出口拉動力增強。
  • 「郝老師研報」隔膜龍頭的深度分析—恩捷股份
    (圖:恩捷股份股價走勢圖)一.行業需求放量隔膜在鋰離子電池中起到隔離正負極、能讓電解質離子自由通過形成充放電迴路,在電池過充或者溫度過高時,通過閉孔功能阻止短路的作用。隔膜既要薄,又要有一定的強度,是鋰電池重要組成部分。受益於全球電動化進程,以及3C消費電子的快速發展,儲能需求的高增長,未來5年將為全球鋰電池需求持續保持高增長。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具體 來看:中國市場已經走過高額補貼推動的階段,逐漸走向優質供給主導的 2C 階段;歐洲市場正處於碳排放 法案強約束與疫情後新一輪補貼政策強刺激共同作用的快速增長階段;表態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的 Joe Biden 先生如順利就任總統,美國市場有望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階段。2.1 中國市場將進入 2C 主導新時代中國市場補貼影響漸弱,從 2B 主導走向 2C 主導。
  • 王佳林:租賃行業經過10年高速發展進入調整期是必然階段
    王佳林:租賃行業經過10年高速發展進入調整期是必然階段 關注中金在線:
  • 風電行業「搶裝潮」進入了衝刺階段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多月時間,對風電行業來說,去年啟動的「搶裝潮」也進入了衝刺階段,近期,多家風機設備廠商的產品供不應求,風機吊裝設備租金也開始出現大漲。
  • 人口老齡化進入中度階段 骨科用透明質酸行業快速發展
    人口老齡化進入中度階段 骨科用透明質酸行業快速發展我國處於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的過程,2019年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達到2.54億,佔總人口比例18.1%。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骨關節疾病發病率攀升,帶動玻璃酸鈉注射液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玻璃酸鈉注射液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 精準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發展階段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精準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發展階段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1、全球精準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增長分析 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療概念迅速席捲全球
  • 趙文明:國內塑料原料聚烯烴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來源:新浪財經6月18日至19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20中國化工產業(期貨)大會」召開。為適應疫情防控需求和網際網路傳播趨勢,大商所首次將「產業大會」移步線上。來自行業協會、產業企業、金融投資、信息資訊等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業務負責人將通過線上直播及互動方式,共同研討化工產業及衍生品互利發展的前景和機遇。
  • 恩捷股份:半固態電池仍需隔膜絕緣阻隔 但需隔膜孔徑更大強度更高
    據介紹,恩捷股份在2018年成立了前沿技術研究所,針對半固態電池用隔膜技術探索和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調研進行了積極布局。恩捷股份一直在關注和參與固態電池的技術探索,並與國內外知名研發機構、行業專家和下遊客戶開展了長期深入的合作,數年前已經開始布局溼法隔膜在半固態電池上的相關應用的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恩捷股份表示,公司在溼法隔膜領域擁有著全球領先的產能、成本、技術優勢。
  •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進入**年以後,隨著深圳比亞迪、邦凱電池等鋰電池企業的迅速崛起,中國的鋰電產業開始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截至**,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鋰電池生產製造基地、第二大鋰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    六、「十一五」電池行業存在的問題    七、制約我國電池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八、2016年鉛蓄電池行業進入嚴冬期    九、2016年電池企業轉型升級面臨挑戰與機遇    十、2016年大量電池企業被迫重組或破產  第五節 中國電池業發展對策    一、積極推動綠色電池產業發展    二、
  • 《2020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藍皮書》發布
    中化新網訊 11月17日,由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分會組織撰寫的《2020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藍皮書》(下稱藍皮書)在海口發布。  藍皮書分析了目前國內聚碳酸酯行業發展情況:一方面未來幾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呈現「井噴式增長」必將推動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國內的聚碳酸酯的產能增長率與需求增長率的不對等,大量重複建設雖然可以滿足中低端產品大宗商品化的市場需求,但也可能導致行業整體產能過剩。
  • 新能源行業投資策略:鋰電出海,新能源開啟黃金髮展期
    二、 2021 年,國內外共鳴,鋰電全產業鏈出海(一) 國內補貼弱化,消費崛起2021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補貼效應將進一步弱化。根據2020年4月四部委發布的《關 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 坡10%、20%、30%。
  • 氪記2016 | 政策調整後,「痛並快樂著」的動力鋰電池行業,還有哪些...
    市場的迅猛發展和實際技術跟不上來之間的矛盾,引發了消費者、企業、政府等各界的關注和擔憂。為了規範行業發展,政府在2016年出臺了一系列調整政策,希望通過對市面上的企業進行調控、管理和規範,優勝劣汰,從產品技術、售後服務等方面逐漸產生幾家「寡頭」企業,引領這個行業朝健康方向發展。
  • 行業發展回歸理性階段,嘀嗒順風車發展是必然的
    本網9月22日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反思兩年的滴滴接連在順風車領域進行重啟嘗試,行業格局同時也在「重啟」。以順風車起家的嘀嗒出行公布,拿到了近7成順風車市場份額,並在成立六年的時間節點上曬出了成績單:截至今年8月31日,平臺整體註冊用戶數突破1.8億,註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六年的發展時間不算短,順風車市場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及2020年策略報告:拐點之年
    中國在 2009 年開始制定並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2013 年補貼開始呈現多樣化,高額 的補貼推動產業鏈快速的成熟,根據規劃 2020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推出,繼續由雙 積分政策驅動行業的發展。碳排放壓力已經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推動力。
  • 中國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由於我國新材料存在研發能力相對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等問題,國內新材料產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產品種類也比較少,而且一些高端新材料的生產在國內幾乎還是空白。因此,現在我國新材料投資的大都是中低端產品,截至**部分中低端新材料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風險。
  • 鋰電池隔膜行業深度研究分析:技術與設備難度並存
    鋰離子電池隔膜主要功能是保證電池安全使用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電芯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也被稱為電池隔膜、隔膜紙、多孔膜、離子交換膜、分離膜、離子滲透膜等。隨著鋰離子電池隔膜的逐步產業化和產量的逐步增加,尤其是中國隔膜企業隔膜產品性能的逐步提升,對全球隔膜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導致全球隔膜的均價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下滑。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順豐引領行業發展...
    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明顯滯後2019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263.19億噸公裡,僅佔全國貨運總量的0.14%,2015-2020年上半年,除2016年外,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的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下降到0.3%,大大低於其他運輸方式,反映出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水平較低。
  • 我國已有47家鋰電池隔膜生產企業 還有哪些企業要進來?
    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成為我國第一家進入鋰電隔膜領域的企業。據龍樸諮詢統計,經過15年的發展,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47家鋰電池隔膜生產企業,產能超過26億㎡,而新的投資項目仍在源源不斷上馬,若已經公開的項目全部投產,到2020年預計我國鋰電池隔膜生產企業將達到70家,產能將超過80億㎡(小編認為很多項目投產將逐漸呈拖延式)。
  • 固態電池一出 電解液和隔膜板塊閃崩!行業將迎大...
    固態電池一出,電解液和隔膜板塊閃崩!行業將迎大變革? 摘要 【殺手級產品來了!固態電池一出 電解液和隔膜板塊閃崩!行業將迎大變革?】蔚來將使用固態電池技術,支持其新款車型ET7續航突破1000公裡,鋰電隔膜和電解液相關公司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