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遊家:發現「海螺化石」(組圖)

2020-12-08 湖南頻道

在大塊石巖上發現的化石群

  紅網新化站11月29日訊(分站記者 歐陽紅霞 分站特約記者 邱向明)11月28日,新化縣遊家鎮村民向記者透露,他們在配合縣政府「搜集旅遊資源」時,在該鎮井衝村發現大量的海螺化石,並將申請有關部門進行科學考察。

  記者趕赴化石山

  記者第一時間趕赴化石山現場。在遊家鎮井衝村名叫「好山嶺」的山上,看到滿山的柏樹,在陽光下很美,火棘果也紅彤彤的。

  在茅草和荊棘叢中,記者尋找化石,井衝村村支書李革新對記者說,一般化石「長」在比較脆弱的石頭上,從大石頭上碎下來的小石子中尋找,容易找到。

  他帶領記者,找到他3年前用挖土機挖出的「毛馬路」邊,記者找到不少的海螺化石。在大塊石頭上,記者也找到了鑲嵌得密密麻麻的化石。

  最小的為1釐米,最大為150克

  記者將一些化石帶回家並仔細測量了一下,化石單個最大為:10釐米寬,高6釐米;稱重150克;最小的為1釐米大。

  記者查閱了有關資料得知:海螺化石,是一種海洋類古生物化石,是從約4億年前進化而來的,在其後的3億7千萬年間,在全世界的海洋裡大量繁衍。

  百度上解釋為:海螺到了白堊時期,它們的種類急劇下降,由於地球地質的變遷,其殘骸沉積在灰巖,身體的標本得以完整保存,年代久遠變成了化石。它們和恐龍一樣,從地球上絕種了。

  羅建中認為「初步考慮是海螺化石。」

  記者就「海螺化石」的認證,採訪了湖南省收藏家協會會員、石玩家羅建中,羅曾經提出「新化發現恐龍化石」的觀點,近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研究新化本地出土的古化石,寫出了五千字的《論新化蛋化石》的論文。他講,「初步考慮是海螺化石。」

  據副支書伍玉洪介紹:我們這村有5000畝山地面積,都有化石,而「後山嶺」上最多。對於新發現的海螺化石山,村支書李革新決定以此為契機,加大對該村山嶺的綠化,和鄉村馬路的硬化,為以後的開發做好基礎建設工作。

記者帶回家中單個最大的化石

在山上發現的最小化石,比人的大拇指指甲還要小

已經被雨水打磨較為光滑的「海螺化石」

相關焦點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海螺化石」?科學家:不排除存在生命的可能!
    最近,好奇號正在夏普山進行第2663個火星日的工作,行進途中偶然用搭載的化學分析相機拍下一張奇特的照片,在這張照片的上方,有一個酷似海螺化石的東西,令科學家驚嘆不已。這一解釋有些令人失望,但李教授指出,目前火星尚未發現生物化石並不能證明生命從未在紅色星球萌生過。現在的火星表面一片荒蕪,環境極為惡劣,但數十億年前卻遍布河流,氣候溼潤,完全有可能孕育生命。部分生命甚至有可能演化至今——足夠深的火星地下比地表更溫暖,更溼潤,厚厚的巖層還可以保護生命免受電磁輻射、微隕石轟擊和晝夜溫度急劇變化的影響,為生命延續創造得天獨厚的條件。
  • 海螺、魚尾鰭、海百合……日本國會大樓成一座「化石寶庫」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海螺、魚的尾鰭、海百合……在日本國會眾議院3樓中央大廳周邊及參議院1樓至3樓的樓梯牆壁和柱子上面,可以看到很多化石。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3日報導,之所以會有化石,是因為日本國會使用衝繩縣產的珊瑚石灰巖作為牆體材料。日本國會內尤其有名的化石是參院2樓中央大廳附近牆上的直徑超過10釐米的兩個大海螺。不管是參觀眾院還是參院,都會經過有化石的地點。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可以看到很多化石,日本國會被稱為化石寶庫」。
  • 走進香港如心化石公園 賞珍貴木化石(組圖)
    原標題:走進香港如心化石公園 賞珍貴木化石(組圖)   1月5日,遊人觀賞古木化石形態。面積近8萬平方呎的如心化石公園,搜羅多種逾億年歷史的古木化石,是香港唯一的大型樹木化石公園。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如心化石公園搜羅多種逾億年歷史的古木化石,古木化石形態優美,色澤豐潤,當中最搶眼的是百呎長的木化石。香港中通社圖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 日本海首次發現1400萬年前海螺化石 或解開日本列島形成之謎
    來源:海外網距今約1400萬年前的海螺化石(每日新聞)海外網10月31日電 日本新潟縣系魚川市30日稱,在本市內發現了一種距今約1400萬年前的海螺化石。雖然日本臨太平洋一側海域曾發現過類似化石,但這是在臨日本海一側第一次被發現。專家稱,這將成為解開日本列島形成過程之謎的貴重資料。據日本《每日新聞》31日消息,此次發現的是一種類似翁戎螺的原始海螺化石,發現者是居住在魚川市、從事翻譯行業的艾瑪郎荷(音譯)和古見浩。兩人也都是日本大裂谷帶博物館化石研究組的成員。
  • 淮安市政大廳地磚現2000萬年前化石,學者:40釐米的海螺,第一次見
    知名化石研究學者王煜在淮安市政府大廳發現2000萬年化石。王先生介紹,自己有個習慣,只要是看到大理石的地板都會看一下,市政府大廳的化石是腹足類的化石,是一個大海螺。王先生稱,自己發現後就和政府工作人員溝通此事,對方非常高興。延伸閱讀:進口大理石暗藏古生物化石!
  • 天然天珠是海螺化石打磨而成的,難怪那麼貴!
    天然天珠的起源:  最早的天然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後來由於化石的稀缺,古西藏人開始採用一種含玉質及瑪瑙成分的沉積巖打磨天珠,這種沉積巖有極強的磁場,天然形成的規則圖案,以眼球為主,輔以三角形、四邊形等,據稱可闢邪。  琢磨後的成品凸顯眼球妝紋飾,是價格無法估量的佛教聖物--天珠。
  • 中國發現東亞最早現代人類化石 牙齒尺寸較小
    47枚人類牙齒化石(劉武供圖)  高清組圖看這裡:中國發現東亞最古老現代人化石  10月15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
  •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1/2) "← →"翻頁
  • 淮安市政府地磚藏海螺化石切片,專家:自家地磚裡也可能有
    新京報訊(記者 彭衝)12月11日上午,就化石科普博主王煜在淮安市政府地磚上發現海螺化石切片一事,新京報記者據此諮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傅強研究員,對方表示,在天然石材中發現化石的概率很高,「自家地磚、酒店地磚裡都可能有。」
  • 自然發現 (4) | 海螺殼的秘密
    海螺類動物死亡,裡面的肉腐爛。就剩外邊的海螺殼,漲潮的時候被海水衝到岸上了。很多人都喜歡到海灘上收集各色的海螺殼與貝殼,做成一件件工藝品佩戴在身上也是美美噠。海螺項鍊—圖片來自網絡寄居蟹由於沒有堅硬的甲殼,腹部柔軟捲曲,因此極易受到其他動物的傷害。所以,寄居蟹只能寄居在一些螺類動物死後留下的空殼裡,以保護它們柔軟的身體。
  • 專家:是化石
    提起化石你可能會覺得它離我們很遙遠近日一位王先生稱,他在江蘇省淮安市政府開會時,在市政府會議中心地面地磚上發現一個近40釐米長的海螺化石切片,立刻引發網民圍觀!12月7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專家表示,從建材中發現化石是有可能的,且並不算罕見。如果你用心,對古生物有一定認識,或許也能從身邊的商場和賓館等的地磚上「找到」化石。【化石科普博主:市政大廳地磚藏著40釐米海螺化石切片】據王先生稱,他是知名化石研究學者、化石科普博主化石貓。
  • 古人以前有發現過古生物化石的記錄嗎?
    地球環境滄海桑田,兩億年前青藏高原都還沒於汪洋之下,如今卻是世界第三極,地質活動會使很多古生物化石暴露在地表上。在古代較少人專門回收或者研究生物化石的時代,野外的化石大概只多不少。只不過古人雖然知道這東西的存在,但是卻迷信為龍骨,未曾想過那是不知多少千萬年前的生物化石。早在春秋年代,孔子很可能就見過古生物化石。《國語》中記載了孔子的一件趣事,孔子周遊列國,到了某個地方後,當地居民拖來一車巨大的骨頭,讓學問高深的孔子鑑定那是什麼,孔子認為那是防風氏巨人的遺骸。
  • 淮安市政大廳地磚藏著2000萬年前化石切片 專家:並不罕見
    王先生在淮安市政府會議中心發現的「化石」。近日,有市民王先生在網絡上稱,他在淮安市政府開會時,在市政府會議中心地面地磚上發現一個近40釐米長的海螺化石切片,立刻引發網民圍觀,而王先生也稱,其實這也是國內最便宜的石材之一。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重慶巫山古人類化石出土現場「巫山人」左側下頜骨  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據黃教授介紹,1985年,他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枚距今約204萬年、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轟動了考古界,不僅動搖了國外考古界堅持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地區。此後,考古專家在此陸續發掘出脊椎動物化石以及距今200萬年的「有清楚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器。
  • 新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限期履行公示義務通知書 新市監責﹝2021...
    新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未履行及時公示信息填報提醒(20200801-1217) 序號 企業名稱
  • 化石研究顛覆雷克斯暴龍羽毛形象(組圖)
    化石研究顛覆雷克斯暴龍羽毛形象(組圖) 2017-06-08 09:30: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化石證據顯示,雖然遠古恐龍多長有羽毛,但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 T. rex)更可能是長了滿身鱗片。
  • 新化縣人民醫院到曹家鎮衛生院開展醫共體指導醫院講學活動
    紅網時刻婁底11月26日訊(通訊員 黎德華 唐潔)近日,新化縣人民醫院分級診療辦組織兒科、心血管內科的專家來到曹家鎮衛生院,為該院的全體醫務人員及鄉村醫師開展了一次精彩的業務知識培訓。新化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陳衛祖講課。
  • 收藏了整個海洋美夢的貝殼博物館,一個海螺為何價值600萬
    雪梨歌劇院為什麼會選擇以海螺為原型建造? 世界上第一艘潛水艇為什麼叫「鸚鵡螺」號? 女神維納斯用來梳頭髮的海螺長什麼樣? 在來到青島貝殼博物館之前,這些問題我是一個都搭不上來。
  • 科學家發現海底「霸王鯨」化石(組圖)
    但在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新發現面前,這個印象也許需要修正了。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的遠古鯨魚化石牙齒鋒利,性情兇殘,與人們印象中溫和的鯨差別很大。  科學家認為鯨是迫於生存需要從陸地重新回到海裡的,上圖為鯨的進化史。
  • 實用貼:海螺一大堆 每一種都該怎麼吃(組圖)
    海螺也是青島海鮮中的特色,螺肉質鮮嫩微甜,細膩可口,能做多種風味菜餚。以海螺為主料做成的油爆海螺和原汁海螺都是島城名菜,其中油爆海螺還被評為山東省首屆魯菜大獎賽優秀菜和青島十大代表菜之一。    海螺來源一些海螺是人工養大    海螺不能養殖,正是休漁季節,哪裡來這麼多的野生海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