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2020-07-18 材料material

導讀:隔熱材料在節能、熱保護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可控定向冷凍鑄造方法製備了的氣凝膠呈現各種突出的性能。包括:徑向熱超絕熱性能、可恢復徑向壓縮、高軸向剛度、良好的熱、化學穩定性(甚至在含氧環境中1200℃時也能穩定)。這些綜合的特性保證了該氣凝膠作為一種有前景的隔熱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安全應用。


具有優異機械強度、高效率、出色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的隔熱材料對於節能和熱保護的安全應用建築、工業和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的絕熱材料相比,陶瓷氣凝膠由於其低的熱導率(例如二氧化矽氣凝膠熱導率為12-20 mW/m·K)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例如耐火性能)呈現出色的性能。但是,由氧化物納米粒子組成陶瓷的脆性和高溫下的結構崩潰會限制常規陶瓷氣凝膠的廣泛應用。一些新興可回收的石墨烯氣凝膠近年來收到關注,例如自然乾燥的石墨烯氣凝膠(在空氣中熱導率為18 mW/m·K),氨基矽烷交聯的石墨烯氣凝膠(空氣中19 mW/m·K)和三維石墨烯支架(真空中12.6 mW/m·K)。但是,由於石墨烯基材料在高於600 °C時容易發生分解行為,因此它們很難在高溫和含氧條件下使用。


為了克服這些阻礙,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王紅潔教授(通訊作者)等研究人員通過定向冷凍法和隨後的熱處理製備了具有納米線組裝各向異性和分層結構的SiC@SiO2納米線氣凝膠。這種氣凝膠表現出超低熱導率,約為14 mW/m·K,具有出色的高剛度(24.7 kN·m/kg)和優異的熱穩定性,即使丁烷噴燈加熱1200℃條件下也能保持穩定,這也使得它成為一個理想的可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熱絕緣材料!相關研究工作以「Anisotropic and hierarchical SiC@SiO2 nanowire aerogel with exceptional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for thermal superinsulation」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6/eaay6689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1. AH-SSCSNWA氣凝膠的製備流程、氣凝膠力學性能和耐火性測試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2. AH-SSCSNWA氣凝膠的相關結構表徵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3AH-SSCSNWA氣凝膠的絕熱性能測試


該氣凝膠在徑向和軸向方向上測得的熱導率分別約為14 mW/m·K和35 mW/m·K,各向異性係數約為2.5。AH-SSCSNWA氣凝膠的徑向熱導率低於具有無規分布微結構SiC納米線氣凝膠(其熱導率為26 mW/m·K),這也證明各向異性和分層結構設計的優越性。眾所周知,傳導,對流和輻射是導熱的三種方式,在微觀尺度上,對齊的孔充當氣體對流的通道,而對齊的管壁充當軸向上的固體傳導的通道,這將增加軸向上的傳熱並因此降低徑向上的導熱率。使用納米線構造塊會帶來大量的聲子勢壘,導致界面熱阻增加,從而降低了固體傳導。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4 AH-SSCSNWA氣凝膠的軸向機械性能測試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5 AH-SSCSNWA氣凝膠的徑向機械性能測試


AH-SSCSNWA氣凝膠在徑向上顯示出優異的機械柔韌性,該氣凝膠在軸向方向上表現出剛性變形行為,呈現較高的硬度和壓縮模量(24.7 KN·m/kg)。


西安交大頂刊:超隔熱氣凝膠!1200℃含氧環境也能穩定

圖6 AH-SSCSNWA氣凝膠的耐火性和耐高溫性能測試


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是評估絕熱材料應用安全性的另一個關鍵標準,通過在空氣爐中1000 ℃等溫處理證明了該AH-SSCSNWA氣凝膠良好的熱穩定性。


綜上所述,作者利用可控定向冷凍鑄造方法,結合隨後的熱處理工藝,製備了各向異性分層的SiC@SiO2納米線氣凝膠,納米線組裝成排列的管狀孔。氣凝膠呈現各種突出的性能,包括徑向熱超絕熱性能(14 mW / m·K),可恢復徑向壓縮,高軸向剛度(24.7 kN·m/kg),和良好的熱、化學穩定性(甚至在含氧環境中1200 oC時也能穩定)。這些綜合的特性保證了該氣凝膠作為一種有前景的隔熱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安全應用,特別是在高溫和含氧條件下,在這些條件下,傳統的聚合物絕緣材料很容易著火,陶瓷納米顆粒基氣凝膠通常會發生崩塌。這種陶瓷氣凝膠的設計和製備也為其他高性能納米結構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借鑑。(文:嘉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超輕可壓縮碳化矽陶瓷氣凝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自1931年氧化矽氣凝膠問世以來,陶瓷氣凝膠就以其低密度、高氣孔率、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抗氧化性能和熱穩定性,在高溫隔熱、催化劑載體、過濾和輕質結構材料等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傳統的陶瓷氣凝膠基本都是由氧化物納米顆粒構成,其實際應用往往受限於陶瓷材料的脆性和高溫下的體積收縮(氧化矽氣凝膠的尺寸穩定溫度在600oC以下)。而陶瓷材料的脆性是由於其強的結合引起的,若想改善其力學性能,必須從材料的微觀結構上下功夫。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水凝膠通用粘接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將水凝膠與多種異質材料(例如金屬、陶瓷、彈性體、塑料和生物組織)結合在一起對於許多新興技術,如柔性電子、軟機器人、人機界面、藥物輸送和生物醫學等至關重要。近年來,MIT、哈佛大學等研究團隊在水凝膠軟溼界面粘接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現有的水凝膠粘接方法存在預處理複雜、方法局限性大等問題。
  • 西安交大在工程化水凝膠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發展水凝膠柔性傳感器仍面臨以下挑戰:1、水凝膠容易失水,進而引起機械、電學等性能發生改變,導致器件性能不穩定;2、高含水量增加水凝膠與其它基底或電極材料之間的鍵合難度。解決水凝膠的水分蒸發和弱界面粘接問題,提升耐用性和長期穩定性,以及開發低成本、大面積水凝膠柔性器件製備技術是實現其工程化應用的關鍵。
  • 西安交大開發適用於關節傷口處的自修復型抗菌水凝膠
    在近年來製備的新型敷料中,高水含量、高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敷料之一。首先,通過提供多孔結構和適當的溶脹比,水凝膠基質可以允許氧的存在,吸收滲出物,維持溼潤的癒合環境,以促進傷口癒合。其次,水凝膠膠粘劑可以清除部分細菌,促進氣體交換,抑制厭氧菌的增殖。此外,傳統敷料的抗菌性能是由水凝膠基質中的抗生素所賦予的。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破解體心立方金屬鈮氧脆之謎
    然而,體心立方金屬對微量的碳、氮、氧元素極為敏感,在製備或服役過程中一旦引入少量的碳、氮、氧就會造成顯著的硬化和脆化,但其微觀機理一直是個迷。以金屬鈮為例,它作為一種典型難熔金屬,具有熔點高、熱強性好、密度低(相較於其他難熔金屬)、加工性能好等優點,在高溫環境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用作航天運載裝備的火焰噴嘴等關鍵受熱部件。
  • 西安交大在含鉍紫精衍生物領域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上述問題,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何剛教授課題組首次將鉍元素(Bi)引入紫精骨架中,成功製備了含鉍紫精衍生物,並將其命名為「Bismoviologens」。得益於這一設計,所製備的含鉍紫精具有以下優點:(1)分子具有好的平面剛性結構,從而共軛程度提高,吸收紅移,能隙降低;(2)鉍原子的重原子效應可以促進分子的系間竄越,進而穩定三重激發態並產生磷光特性,這也使得含鉍紫精成為首例具有磷光性質的紫精類衍生物。
  • 突破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破解體心立方金屬鈮氧脆之謎
    然而,體心立方金屬對微量的碳、氮、氧元素極為敏感,在製備或服役過程中一旦引入少量的碳、氮、氧就會造成顯著的硬化和脆化,但其微觀機理一直是個迷。以金屬鈮為例,它作為一種典型難熔金屬,具有熔點高、熱強性好、密度低(相較於其他難熔金屬)、加工性能好等優點,在高溫環境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用作航天運載裝備的火焰噴嘴等關鍵受熱部件。
  • 【科技速遞】西安交大鹼性燃料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針對上述問題,近日,西安交大能動學院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何雅玲院士團隊的李印實教授提出了無需加入額外電解質的鈉離子直接甲酸鹽燃料電池。該體系以離子傳導率、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良好的鈉基陽離子膜為膜電極的隔膜,同時,甲酸鈉的水解為電極反應和離子傳輸提供了充足的OH-和Na+。實驗證明,電池在60℃放電時功率密度達到33mW cm-2。
  • 盤點西安交大近期6篇《科學》
    西安交大研究成果在《科學》刊發  發現單晶鐵電氧化物薄膜超彈性行為  北京時間  聚焦此關鍵科學問題,西安交大劉明教授團隊和丁向東教授團隊合作,對鐵電單晶薄膜材料柔性和彈性的力學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採用水溶性的Sr3Al2O6作為犧牲層,製備並剝離出大面積的自支撐BaTiO3 (BTO)單晶鐵電薄膜。
  • 交大科技力!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地質、醫工交叉、半導體、氣候、物理等領域相繼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讓我們為交大科研實力打Call!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與西安交大對氫水治療胃潰瘍的研究
    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研究:該文章發表於2014年,研究了鹼性電解水氫氣濃度和對胃潰瘍治療效果的關係,證明對胃潰瘍的作用來自氫氣的作用,水的鹼性並不是主要因素。這一研究糾正了過去關於鹼性電解水對胃腸疾病治療,尤其是對抗胃酸治療作用來自於鹼性中和的錯誤。
  • 超150篇論文,55項發明專利!這8位「男神」全是博士,都來自西安交大
    梁永平  研路崎嶇,但我會堅守夢想   梁永平,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2017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生,指導老師郭保林教授,目前主要從事基於高分子改性策略製備的生物醫學功能性水凝膠在外科創傷修復
  • 廣州將建立國內「超一流」大學,投入100億,有望並肩西安交大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廣州市,了解一下這裡的教育發展情況,廣州將建立國內「超一流」大學,投入100億,未來有望並肩西安交大。話不多說,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廣州為了擴大當地的高校教育資源,一直都在大力推進高校建設項目,如今這裡將會建立一所國內「超一流」大學——廣州交通大學!
  • 交大科技力!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生物、航天、管理、公共衛生、電子科學技術等領域相繼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讓我們為交大科研實力打Call!
  • 打破技術壁壘,西安交大在心臟移植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常溫機械灌注(與ECMO技術原理相同)就是在離體環境中給移植器官常溫灌注血液,維持器官的正常生理狀態,讓供體心臟在離體之後保持冠脈循環不中斷,並處於一個溫暖、跳動和接近人體生理狀態的環境中;在移植前最大限度縮短心臟缺血時間,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開發一種中空聚多巴胺納米載體
    如何改善腫瘤的缺氧環境,提高耗氧治療方法(如化療、放療、光動力、聲動力等)的治療效果,是腫瘤治療面臨的一大挑戰。聲動力療法(SDT)是利用超聲波對生物組織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尤其是聚焦超聲能無創傷地將聲能聚焦於深部組織,並激活聲敏劑產生抗腫瘤效應。但由於腫瘤乏氧微環境的限制,SDT的治療效果往往受到很大的影響。
  • 「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單智偉說:「老一輩交大人從無到有的創造,激勵我們新一代交大人從有到強、從強到優,我們要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努力爭創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守好業、再創業 西遷精神永續
  • 西安交大發布兩項科技成果 離子導體讓柔性觸控螢幕成為可能
    昨日,西安交大發布兩項應用性很強的科技成果。  透明離子導體軟材料可拉伸價格低 應用潛力大  西安交大理學院教授丁書江介紹了透明離子導體軟材料技術。  西安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副總經理李小鵬詢問國際上該研究領域的現狀及投資發展前景時,丁書江表示,他們是第一個提出這一研究成果的,國外目前只有水凝膠的研究。該項目投資額度不會太大,材料設備等投入約100萬-200萬元,可應用領域包括手機、ATM機、智能講臺的觸控螢幕、電控調光玻璃等領域。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2020-12-0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發表固態路易斯酸鹼...
    西安交大前沿院瞿永泉、馬媛媛課題組前期與化工學院常春然課題組合作,通過表面修飾工程在二氧化鈰表面調控氧空穴,構建出含FLPs活性位的全固相催化劑(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5266)。這種特殊的活性位點由兩個相鄰的鈰原子(Lewis酸)和氧空位相鄰的一個氧原子(Lewis鹼)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