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進行時:不確定性原理

2021-01-09 覃楓

大家好,我是冷言。

今天繼續跟大家談談《時間簡史》,《時間簡史》第三章內容講的是宇宙的膨脹跟冷言在第一章的時候講的宇宙演化過程有點相似,可以說是一種包含的狀態,所以冷言就不講第三章了,直接跳到第四章講一下不確定性原理。

不確定性原理冷言在很久很久以前講溫度的時候講到過,就是一個微觀粒子我們不能同時很精確地描述它的位置與速度。也就是說測量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你測的越精確那它的具體位置你就測得的越模糊,相對的如果你很確定的知道某個微觀粒子在某個位置你就無法很完美的測定它的速度。

可能很多小夥伴會覺得這樣很不可思議,因為在宏觀世界任何一個物體知道它的位置和它的速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到了微觀粒世界就無法知道了呢?(不確定性效應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冷言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是很有把握在結尾跟大家簡單說一下。因為不確定性效應產生的原因在整個科學界沒有任何人知道,知道的也只是自己的看法學術界並沒有承認。)

不確定性效應是量子力學的一大根基因為這個原理擺的前面,所以整個量子力學都不會很確定的結果。愛因斯坦個人雖然對量子力學有一定貢獻,但是他個人是不怎麼承認量子力學。因為愛因斯堅持認為事物是有確定性的結果的。(廢話不多說還是跟大家介紹一下不確定性原理相關的一個效應隧道效應。)

隧道效應講的是微觀粒子在跨越微觀障礙物的時候可能出現動能不夠也可以跨越這個微觀障礙物的現象。

這樣講可能很多人一臉蒙逼冷言還是來解釋一下。把桌球往碗裡面拋的遊戲大家都應該玩過依照我們傳統的物理你把桌球往碗裡拋用的力越大,桌球獲得動能越多在它撞到碗裡面之後彈出來的可能性就越大。經過計算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臨界值,當力小於這個值時桌球就跑不出來,當力大於這個值時桌球就可以跑出來。

如果我們拋出的不是桌球而是一個微觀粒子,那個碗也不是一個碗而是微觀的一個障礙物。就有可能出現一種特別的狀況,就是這個微觀粒子的動能很小,根本不足以跨越這個障礙物,但是我們能在這個障礙物之後發現這個微觀粒子。目前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這個微觀粒子在這個微觀障礙物上挖了一個隧道從這個隧道裡跑出去的。

冷言對不確定性效應提出一種自己的解釋:不確定性效應產生原因是因為宇宙在做很輕微但卻很頻繁的抖動。這種抖動只有在微觀粒子這種尺度下才能反應出來,我們人本身是感受不到的。(這個結論如果要詳加解釋,要講很久很久很久,而且目前仍然發現有的地方冷言自己也講的不是很通,所以就不講太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和冷言討論一下。)

我們都知道光速恆定不變原理,光的速度是恆定的,但是目前為止整個理論物理學界並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光速是恆定的。

對光速恆定不變原理和不確定性原理這種知道效果卻不知道原因的狀況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我是冷言喜歡我的文章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訂閱點讚收藏來一波……

相關焦點

  • 不確定性原理,科學與宗教的又一次交匯和碰撞
    篇幅有限,今天先從不確定性原理引發的科學與宗教的碰撞談起。什麼是不確定性原理個人以為不確定性原理可以這樣去理解。在這裡,科學和神學的最終目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科學對於不確定性原理的理解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聽說或者是知道不確定性原理都是從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中了解到的。
  • 如何理解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不過,好奇的我還是去百度了一下,明白這裡的笑話是以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為基礎的,該理論是說,粒子的位置與速度不可同時被確定,而Sheldor在笑話中把海森堡比作了粒子。    不確定性原理    我們知道,粒子和波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對象,我們無法準確描述一個波的位置,也無法準確描述一個粒子的波長,不確定性原理正是二者矛盾性的一種體現。
  • 不確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這兩件事情不能同時成立,一段聲音不可能既只佔據極短的時間又具有極純的音頻。當聲音區間短促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頻率就變得不確定了,而頻率純粹的聲音,在時間上延續的區間就不能太短。因此,說「某時某刻那一剎那的一個具有某音高的音」是沒有意義的。
  • 不確定性原理
    天晴時天空藍得透徹,常常散步至鄰近的高爾夫球場,養護良好的草甸四季如春,高高的紅杉樹下野雁成群,房屋錯落有致地散布其中。小多的學校就在家附近,繞過兩個街區就能步行而至,站在前院常常能聽到孩子們在操場的嬉鬧聲。
  • 關於不確定性原理,海森堡錯了嗎?
    有觀點認為,不確定性的意思是這個世界具有某種我們無法確定的東西。但多數物理學家認為,不確定性是自然本身的一種固有性質。固有的不確定性是現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海森堡的一個核心思想。他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所有性質。
  • 能否通過量子糾纏來消除不確定性原理?
    根據這一現象,海森堡正式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在微觀世界,粒子的任意一對共軛變量,無法被同時精確測量,更準確地說,二者無法同時擁有精確的數值。比如,一個電子的位置與動量、時間與能量等,不能被同時精確測量。一對共軛變量之間的不確定性,遵循不等式△x△p≥h/4π。
  • 傅立葉變換和不確定性原理
    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這兩件事情不能同時成立,一段聲音不可能既只佔據極短的時間又具有極純的音頻。當聲音區間短促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頻率就變得不確定了,而頻率純粹的聲音,在時間上延續的區間就不能太短。因此,說「某時某刻那一剎那的一個具有某音高的音」是沒有意義的。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 現在這裡我主要想說明的是一件事,一切宏觀物體在某時某地也具有不確定性,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今天的我肯定算是屬於一個宏觀物體了吧,比如就在此時此刻的午後我在公司的宿舍,你知道我的具體位置在哪?,我是在床上躺著呢?還是坐在桌子前?是在窗前眺望?還是在衛生間?在衛生間我是在洗漱?還是在便池?也或在坐著?還是在走動?
  • 【量子物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經典解釋被實驗推翻!
    他最著名的思想實驗是對一個電子拍照。為了拍攝照片,科學家可能要向電子的表面發射一顆光子。這會暴露電子的位置,但光子也會把能量傳遞給電子,使它發生位移。探測電子的位置會不確定地改變它的速率,而測量行為引發的不確定性足以讓這個原理成立。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近些年來,機械運動的經典測量極限已經超出了預期,例如在第一次直接觀測引力波時,表現為千米級光學幹涉儀中鏡面的微小位移。在微觀尺度上,原子力顯微鏡和磁共振力顯微鏡現在可以揭示材料的原子結構,甚至可以感覺到單個原子的自旋。
  • 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
    近些年來,機械運動的經典測量極限已經超出了預期,例如在第一次直接觀測引力波時,表現為千米級光學幹涉儀中鏡面的微小位移。在微觀尺度上,原子力顯微鏡和磁共振力顯微鏡現在可以揭示材料的原子結構,甚至可以感覺到單個原子的自旋。但是使用純粹的常規手段,所能達到的敏感性有限。
  • 不確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數學篇(完)
    如果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時候提到一個信號,人們還傾向於將它理解為一個連續的函數。而到下半葉,信號已經越來越多地對應於一個離散的數組。毫無疑問,這是電子計算機革命的後果。在這樣的情形下,「不確定性原理」也有了新的形式。在連續情形下,我們可以討論一個信號是否集中在某個區域內。而在離散情形下,重要的問題變成了信號是否集中在某些離散的位置上,而在其餘位置上是零。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近些年來,機械運動的經典測量極限已經超出了預期,例如在第一次直接觀測引力波時,表現為千米級光學幹涉儀中鏡面的微小位移。在微觀尺度上,原子力顯微鏡和磁共振力顯微鏡現在可以揭示材料的原子結構,甚至可以感覺到單個原子的自旋。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近些年來,機械運動的經典測量極限已經超出了預期,例如在第一次直接觀測引力波時,表現為千米級光學幹涉儀中鏡面的微小位移。在微觀尺度上,原子力顯微鏡和磁共振力顯微鏡現在可以揭示材料的原子結構,甚至可以感覺到單個原子的自旋。但是使用純粹的常規手段,所能達到的敏感性有限。
  • 對不確定性原理的簡單思考
    但是,《時間簡史》告訴我,在微觀物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我們不能做到像經典物理那樣準確預言物體的運動。比如,如果要更準確地確定粒子的位置,那麼動量的測量一定會更不準確;對動量也是一樣。它指出,我們人類不可能同時準確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而也不可能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這真是極大地顛覆了我的認識。
  • 人類不確定性原理:一切複雜與偏見背後的真相
    索羅斯框架核心是他提出的兩個原理,即易錯性與反身性。在他看來,正是對這一框架的堅持與不斷完善,他才得以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到來之前,成功預測並能夠及時處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經濟學家總是出於對確定性的需要而刻意忽略以上兩大常識性原理。換句話說,不確定性正是人類事務的關鍵特徵——它被嚴重低估了。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我們對人工智慧的理解,還遠未達到可以進行數學建模的程度。在不能說清楚人工智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之前,就開始建模甚至編程,未免太過草率。科學,是一座莊嚴宏偉的大廈。這座大廈建得越高,承載它的地基就需要挖得越深。當科學大廈搭建到人工智慧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時,無疑,它的地基也需要挖掘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人工智慧的下一層是什麼?
  • 不確定性原理和薛丁格的貓與「觀察者效用」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不確定性原理最早由海森堡提出,在微觀量子領域我們要想同時知道一個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量子領域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概率」,不能說一個粒子確定的在某個位置,只能說在某些位置的概率有多大。海森堡最初提出不確定性原理的時候更多強調的就是觀察者效用,因為我們在測量某些東西的時候會不可避免的擾動它,從而影響這個被測量物體的狀態。
  • Nature研究首次觀察到量子躍遷,意味顛覆了不確定性原理?
    今天,耶魯大學的研究,首次觀察到量子躍遷過程,似乎在顛覆哥本哈根詮釋的不確定性原理,而不確定性原理是哥本哈根詮釋的核心和支柱。如果哥本哈根對量子躍遷的詮釋失效,那麼,量子躍遷的本質是什麼?這仿佛是飄在量子力學的一朵大大的烏雲。
  • 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究竟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物理定律,但是由於不確定性原理與我們的常識認知有些相悖,所以不確定性並不是很好理解的,很多人、也包括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一時間都很難認同它,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卻並沒有因為質疑而湮滅,反而成為了是物理學上可能是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