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原理

2021-01-15 曉在溫哥華

       

       相信每個移民至異國的人,都會被無數次地問道:為什麼要移民?國內霧霾重啊,孩子上學壓力大啊,工作太累上班路上就要花兩小時,食品不安全房價還高。。。這些理由都曾被我一籮筐數落,可是直到現在,這個問題還常常出現在我家的晚餐桌上,以及遠在老家的父親的電話裡。


          記得以前聽過一個理論,每一個決定後面真正的驅動力往往只有一個,其餘的理由全是掩飾。這些掩飾可以是有意識的,但更多是潛意識的。就好像你可以列舉一大堆和戀人分手的理由,而真正的理由只是不夠愛而已。我很認同這個理論,如果這些理由成立,我們又為何在兩年過後還常常提起它並還為此糾結?


          在加拿大日照最充足的南部小鎮定居了兩年。小鎮位於美加邊界,開車十分鐘就能到達邊境。小鎮靠近海灘,岸上有古老的鐵軌枕木搭建的棧橋,站在橋上隔海而望,是終年積雪的貝克雪山。天晴時天空藍得透徹,常常散步至鄰近的高爾夫球場,養護良好的草甸四季如春,高高的紅杉樹下野雁成群,房屋錯落有致地散布其中。小多的學校就在家附近,繞過兩個街區就能步行而至,站在前院常常能聽到孩子們在操場的嬉鬧聲。小鎮有好幾家中餐館,川菜館的水煮牛肉還算不賴,稍遠一點的鄰市海鮮餐廳還能吃到香港師傅做出來的正宗港式早茶。鄰裡不斷有華人遷入,在小公園總能碰到相熟的華人,大家一起聊聊孩子。大溫村的華人之多,套用一個朋友的笑話,他說他來溫哥華一年,說過的唯一的英語就是下飛機後搭機場巴士時說的一句「Thank you."


       可是,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完美的。這裡的冬季漫長而陰鬱,雨季裡的烏雲低到仿佛要將天地籠罩,最長的時候我三天沒出國門。報紙上常常報導北部社區又發生了槍戰,以至於開車去買菜時都要稍加留心張望。和就業顧問討論工作,一個捷克來的大姐,她好心地勸我,不如先到省北部去,據說幾個非洲醫生在那裡很受歡迎。小多已經能說流暢的英語,可是有一天晚餐時,她一句「I don't like Chinese"讓我們有點猝不及防,趕緊給她科普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碰到不高興的時候,多爸常常會說:打包回去。特別是如果他回了一趟上海,他的回流情緒就更濃了。他說,你知道嗎,在國內吃飯也能用微信支付,很少用到信用卡了;國內的孩子現在都是學霸,中文英語都學得很好;國內的創業氣氛熱火朝天,人人都在談創業;國內的建設日新月異,上海的地鐵都通到太倉了;國內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化工廠都關閉了;國內的(上海的)人,你去地鐵站看看,走起路來都風風火火。。。


         我說:等一下,難道連走路快都成了好事嗎?


       就如當初要不要移民一樣,要不要回國也成了我們時不時要激辯一番的話題。移民的心態,也像極了圍城。城裡的人想要出去,城外的人想要進來。


       學理科的多爸把這種心態稱之為人生追求的「不確定性」。據說是海森堡發現了粒子的不確定性原理,在微觀的世界裡,粒子的位置具有不確定性,不能同時測量它的位置和速度。而在我們凡俗的世界裡,海森堡也曾說,若我們確切地知道現在,就能預見未來。世界運行的原則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多爸引用這套理論不無道理。如果我們當初的決定真的有某種唯一的驅動力,或許就是這種對不確定性的尋找。或者說,對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性的尋找。


      想起兩年多前拿到移民紙的那個晚上,我和多爸睡不著,一直在討論著到底要不要來加。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記得那天的月亮很圓,月光透過落地窗了進來,照在小多熟睡的臉上,她的睫毛長長翹起,潔白的小臉上泛著天使般柔和的光。我輕輕地說:我們還是去吧。



附:2014年寫的一篇博客


關於女孩子的「野」和「乖」

2014-05-27 


今早上班路上在小區遇到另外一位媽媽,很自然的聊起了小孩的淘氣。那位媽媽說:有的女孩子家長不太放心小女孩整天在外玩,怕孩子玩野了。結合最近看到了好幾個關於養育男孩子女孩子的帖子,忍不住絮叨幾句。


首先說說我們樓上的小女孩,白天由外婆帶著,幾乎不太出門,晚上偶爾見到。樓下的比多多妞大半歲的小姑娘,也很乖巧,但也不太愛和男孩子一起玩,遇到水邊更是不會踏近半步。這裡我不評價任何養育方式的好與不好,只是客觀地說這應該是比較乖巧的女孩類型。


多多妞,確實有點野。除了吃飯睡覺,其它時間都在外面瘋玩。有一次打著傘帶小妞去雨中踩水,撞見鄰居的爺爺笑著說:多多你下雨天還出來,看來只有下冰雹你會呆在屋裡廂。」沒錯兒,這就是小妞的真實寫照。


從沒去上過早教課,快三歲了一個字都不認識,當然更不會寫。至於英語啟蒙,幾乎沒有,浪費了我的還算不賴的英語口才。她唯一會說的一句:Let’s

go! 大多是在拿著小棍子和小桶興衝衝去釣龍蝦的時候。但是,她看到月季花和薔薇花會說「好美的花」,她會掂著腳舉著小棍子去枇杷樹上打枇杷,她晚上出門的時候會興奮地指著天空說:媽媽,你看星星。她喜歡青蛙蝌蚪蝸牛烏龜一切小動物,她還敢用小手捏起龍蝦的鬍鬚,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扔到我腿上來,然後得意地滿屋亂跑。。。。


我姐常常在電話裡面勸我:有沒有給多多講故事啊?要多給她講故事!有沒有給她學英語?現在是語言啟蒙的最佳時機!我領會她的好意,但是卻不認同這種拔苗助長的焦慮。當然,她一直不太放心我的這种放養。在她看來,孩子的教育從起跑線抓起。而在我看來,孩子的童年那麼短暫,而完美的童年的只有一種:快樂。學習求知、語言啟蒙、獨立自主、秩序感、遵守規則、團隊合作,社交能力的培養相對孩子的快樂來說,都顯得有些刻意。不是說這些不重要,而是對於幼年期的孩子,不論男孩女孩,我篤信讓她時刻感到快樂將是她未來性格和品質形成的基石。我的這一觀念,一是來自於日本黑柳徹子的自傳體回憶小說《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不願上學的淘氣小姑娘豆豆在特殊學校的美好記事;另一方面,則更多來自於我自己的童年體驗。我的童年在鄉間度過。小時候在油菜花間追逐蜜蜂,在秋後的稻田裡挖泥鰍,在丘陵起伏的田野間爬上跳下,那樣的快樂成了我童年回憶裡的瑰寶。


或許正是這樣的童年體驗,也讓我想讓多多妞更多地接觸大自然,體會探索自然的樂趣。前幾年去舊金山的RedWoods, 那裡有全世界最高的紅杉樹。偶遇一群幼兒園的孩子下安靜地坐在大樹下,一言不發。多爸悄悄地問老師他們在幹嘛,老師說孩子們在傾聽自然的聲音。我當時心裡就有了一個美好的畫面,儘管那時我們還沒有多多妞。所以我從來不會頻繁更新她的玩具,而是更多地鼓勵她外出玩耍,希望她儘可能地感知自然賦予的一切。多多妞常常早上六點多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出去玩了!然後透過晨光灑進來的窗戶,我們看到她小小的釣龍蝦的身影,或者聽到她追逐小貓的興奮的尖叫聲。我和多爸兀自感嘆:我們家只有她才是傳說中「被夢想叫醒的人」。


但讓人遺憾的是,比起我來,多多妞享受自然樂趣的機會會變得更少。「霧霾」這樣的因素自然不必再累述,但教育觀念的變化也是一個原因。我小時候不願讀幼兒園,結果我媽二話不說就去幼兒園把報名費退了回來,我就在家快樂地野了整整四年,直到上小學二年級才真正去上學。馬上小妞就快上幼兒園了,我試問我肯定沒有我媽當初的勇氣和隨意。幼兒園已經不是上與不上的問題,而是如何選擇的問題。首先百度google大半天,再實地考察,對比師資力量,權衡硬體環境,忙得暈頭轉向。但內心裡,還是傾向於選擇課外活動時間最多的幼兒園。直到有一天看到小區的幼兒園的時間安排表,小孩11點半就可以接回家,意味著這間幼兒園可以只要上半天,突然有一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緣分感。


我和多爸也偶爾會討論,究竟希望多妞長大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是最成功的人生典範,甚至人近中年,我們也在摸索我們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生。但是,這個問題也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詞來回答:快樂。我們希望她做一個快樂的人。我們希望她知道自己值得擁有快樂。就這麼簡單。那麼,在我們還可以縱容她的時候,讓她擁有最輕鬆愉快的童年。





相關焦點

  • 不確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但是眾所周知,不確定性原理本身並不是數學家的發明,而是來自於量子物理學家的洞察力。同樣一條數學結論可以在兩個截然不相干的學科分支中都產生歷史性的影響,這大概是相當罕見的例子了。不確定性原理事實上不是一個單獨的定理,而是一組定理的統稱。
  • 科普進行時:不確定性原理
    今天繼續跟大家談談《時間簡史》,《時間簡史》第三章內容講的是宇宙的膨脹跟冷言在第一章的時候講的宇宙演化過程有點相似,可以說是一種包含的狀態,所以冷言就不講第三章了,直接跳到第四章講一下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冷言在很久很久以前講溫度的時候講到過,就是一個微觀粒子我們不能同時很精確地描述它的位置與速度。
  • 傅立葉變換和不確定性原理
    但是眾所周知,不確定性原理本身並不是數學家的發明,而是來自於量子物理學家的洞察力。同樣一條數學結論可以在兩個截然不相干的學科分支中都產生歷史性的影響,這大概是相當罕見的例子了。不確定性原理事實上不是一個單獨的定理,而是一組定理的統稱。
  • 如何理解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不過,好奇的我還是去百度了一下,明白這裡的笑話是以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為基礎的,該理論是說,粒子的位置與速度不可同時被確定,而Sheldor在笑話中把海森堡比作了粒子。    不確定性原理    我們知道,粒子和波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對象,我們無法準確描述一個波的位置,也無法準確描述一個粒子的波長,不確定性原理正是二者矛盾性的一種體現。
  • 不確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數學篇(完)
    如果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時候提到一個信號,人們還傾向於將它理解為一個連續的函數。而到下半葉,信號已經越來越多地對應於一個離散的數組。毫無疑問,這是電子計算機革命的後果。在這樣的情形下,「不確定性原理」也有了新的形式。在連續情形下,我們可以討論一個信號是否集中在某個區域內。而在離散情形下,重要的問題變成了信號是否集中在某些離散的位置上,而在其餘位置上是零。
  • 關於不確定性原理,海森堡錯了嗎?
    有觀點認為,不確定性的意思是這個世界具有某種我們無法確定的東西。但多數物理學家認為,不確定性是自然本身的一種固有性質。固有的不確定性是現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海森堡的一個核心思想。他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所有性質。
  • 不確定性原理,科學與宗教的又一次交匯和碰撞
    篇幅有限,今天先從不確定性原理引發的科學與宗教的碰撞談起。什麼是不確定性原理個人以為不確定性原理可以這樣去理解。在這裡,科學和神學的最終目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科學對於不確定性原理的理解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聽說或者是知道不確定性原理都是從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中了解到的。
  • 能否通過量子糾纏來消除不確定性原理?
    根據這一現象,海森堡正式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在微觀世界,粒子的任意一對共軛變量,無法被同時精確測量,更準確地說,二者無法同時擁有精確的數值。比如,一個電子的位置與動量、時間與能量等,不能被同時精確測量。一對共軛變量之間的不確定性,遵循不等式△x△p≥h/4π。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 現在這裡我主要想說明的是一件事,一切宏觀物體在某時某地也具有不確定性,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今天的我肯定算是屬於一個宏觀物體了吧,比如就在此時此刻的午後我在公司的宿舍,你知道我的具體位置在哪?,我是在床上躺著呢?還是坐在桌子前?是在窗前眺望?還是在衛生間?在衛生間我是在洗漱?還是在便池?也或在坐著?還是在走動?
  • 【量子物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經典解釋被實驗推翻!
    他最著名的思想實驗是對一個電子拍照。為了拍攝照片,科學家可能要向電子的表面發射一顆光子。這會暴露電子的位置,但光子也會把能量傳遞給電子,使它發生位移。探測電子的位置會不確定地改變它的速率,而測量行為引發的不確定性足以讓這個原理成立。
  • 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究竟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物理定律,但是由於不確定性原理與我們的常識認知有些相悖,所以不確定性並不是很好理解的,很多人、也包括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一時間都很難認同它,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卻並沒有因為質疑而湮滅,反而成為了是物理學上可能是最深刻的物理定律之一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量子力學也好,混沌也罷,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原理: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的表述是:粒子的速度的不確定性乘以粒子的位置的不確定性,其值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或者說:任意兩個不對易的物理量不能同時被精確的測量。通俗講就是薛丁格貓:箱子中關著一隻貓,如果我們不去觀察,箱子裡的貓的死活就不確定;只有打開箱子看一眼,貓的死活才會在這一瞬間確定下來。
  • 不確定性原理和薛丁格的貓與「觀察者效用」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對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在大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很難理解的,並且時常會和「觀察者效應」等價起來。不確定性原理最早由海森堡提出,在微觀量子領域我們要想同時知道一個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量子領域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概率」,不能說一個粒子確定的在某個位置,只能說在某些位置的概率有多大。海森堡最初提出不確定性原理的時候更多強調的就是觀察者效用,因為我們在測量某些東西的時候會不可避免的擾動它,從而影響這個被測量物體的狀態。
  • 對不確定性原理的簡單思考
    但是,《時間簡史》告訴我,在微觀物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我們不能做到像經典物理那樣準確預言物體的運動。比如,如果要更準確地確定粒子的位置,那麼動量的測量一定會更不準確;對動量也是一樣。它指出,我們人類不可能同時準確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因而也不可能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這真是極大地顛覆了我的認識。
  •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其實說的就是未來都是註定的,但這句話肯定是不科學的。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註定,不確定性原理推翻拉普拉斯妖。而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個理論意味著不能同時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須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 π,這表明微觀世界中的粒子行為與宏觀世界中的非常不同。此外,不確定性原則涉及許多深刻的哲學問題。在因果定律中,「如果確切地知道現在,你就能預見未來」,得到的不是結論,而是前提。原則上,我們現在不能知道所有的細節。
  • Nature研究首次觀察到量子躍遷,意味顛覆了不確定性原理?
    今天,耶魯大學的研究,首次觀察到量子躍遷過程,似乎在顛覆哥本哈根詮釋的不確定性原理,而不確定性原理是哥本哈根詮釋的核心和支柱。如果哥本哈根對量子躍遷的詮釋失效,那麼,量子躍遷的本質是什麼?這仿佛是飄在量子力學的一朵大大的烏雲。
  • 人類不確定性原理:一切複雜與偏見背後的真相
    索羅斯框架核心是他提出的兩個原理,即易錯性與反身性。在他看來,正是對這一框架的堅持與不斷完善,他才得以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到來之前,成功預測並能夠及時處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經濟學家總是出於對確定性的需要而刻意忽略以上兩大常識性原理。換句話說,不確定性正是人類事務的關鍵特徵——它被嚴重低估了。
  • 人類瞬間轉移可能性被科學家完全否定,全因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於是科學家們試圖藉助量子糾纏性實現遠距瞬間傳輸,但是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的出現,幾乎完全打破了人們的幻想   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指的是,在微觀世界中,人們永遠無法測出同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運動速度。
  • 了解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它不是因為我們儀器不夠精確!
    這個原理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再準確的說應該叫做不確定性原理。後來還發現,能量和時間也存在著這種互補關係。如果能量測量的越精確,時間就越模糊。如果時間測量的越精確,能量就會開始起伏不定。各種物理量都遵循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難以琢磨。在電子雙縫實驗當中,波恩的概率解釋證明了,即使是給出全部的條件,我們也不能夠預測結果。而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證明,我們連給出所有條件都做不到。
  • 不確定性原理證明準確預測不可能!
    一個偶然的、隨機的事件往往會改變事件發展的趨勢,或一個人的未來命運,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和規律,而這個偶然的、隨機的事件發生又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事物的發展和個人未來的命運也是不可預測的,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原理在量子物理中,有一個不確定性原理,說的是不可能同時確定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就是說你測定了粒子的位置,就無法確定粒子的動態,反過來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