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2021-02-25 超級數學建模

這是一篇

硬核文章

喜歡生活大爆炸,因為喜歡外星人一樣的 Dr. Sheldor Cooper 。各種強迫症,各種折騰人,還各種秀智商,除了劇裡的人受不了,恐怕沒有觀眾不愛他了吧。最近,只想做一條鹹魚的我又開始看 Sheldor 藐視同伴的智商了。

                   

Sheldor的笑話(S10E21)

上面是我最近看到的 Sheldor 同志講的一個笑話,看完後當時我就震驚了,what the hell? 這居然是個笑話?可我連他在說什麼都不知道啊。原來Sheldor 不只是在藐視同伴的智商,也同時在告訴我自己有多失敗。

不過,好奇的我還是去百度了一下,明白這裡的笑話是以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為基礎的,該理論是說,粒子的位置與速度不可同時被確定,而Sheldor在笑話中把海森堡比作了粒子。

    不確定性原理    

沃納·卡爾·海森堡

不確定性原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是量子力學的重要概念之一。該原理表明,精確確定一個粒子(例如原子核周圍電子)的位置和動量(速度)是不可能的,位置的不確定程度越小,則動量的不確定程度越大,反之亦然,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確定程度,Δp 表示粒子動量的不確定程度,h表示普朗克常數,這個數很小很小,約等於 6.626x10-34J·s。

從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到,如果我們完全確定了粒子的位置,也就是說 Δx=0 ,那麼要想滿足上面的不等式,只能讓 Δp=∞ ,此時粒子的動量(速度)可以是任意值(完全不確定),反之亦然。

當然我們也可以降低標準,讓位置和速度的測量都不那麼精確,此時兩個量同時不確定。

我們知道,在宏觀中,同時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是很容易的(考試題目除外),為什麼會在微觀世界中存在這麼反直覺的現象呢?這還要從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說起。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說的是,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質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粒子的性質,但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波的性質。德布羅意給出了物質動量p的計算公式

其中l表示物質的波長。目前來看,宏觀物體還沒有表現出波動性,這裡僅僅討論微觀粒子。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到一條重要信息,就是粒子的動量和波長呈反比關係。二者之間的直接聯繫表明,動量大小體現了粒子的波動性。而粒子的位置描述的顯然是其粒子性。我們知道,粒子和波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對象,我們無法準確描述一個波的位置,也無法準確描述一個粒子的波長,不確定性原理正是二者矛盾性的一種體現。

波與粒子的矛盾

應該說,上面的解釋可以作為不確定性原理的定性理解方式。想要從最嚴格的角度解釋不確定性原理,我們還需要適當引入一些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

    不確定性原理的精確解釋    


開始之前先說一下,量子力學和其它很多學科的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會給所有東西都起一個很高大上的名字,讓身處物理世界之外的同學望而生畏。比如說,粒子的狀態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一般記ψ(其實用y表示也不是不行,但是就顯得有點太low了)。

我們可以通過操作波函數獲得粒子的能量、動量、位置等等所有物理量的信息。操作手段很多,比如說可以對波函數求導,給波函數乘以一個數,等等。不同的操作手段可以得到不同的物理量信息,量子力學也給這些手段起了個很高大上的名字,叫算符。

下面單獨考慮一下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其中位置算符

而動量算符

(這裡不用管為什麼,直接把物理學家給出的結果拿來用一下就行),對任意一個波函數ψ,考察下面這個積分

這裡的*表示一個數的復共軛,

顯然該式子是大於0的。整理一下可以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位置的不確定程度 Δx 和動量的不確定程度 Δp 分別滿足

再令

這裡使用了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的表達式,並代入了得到的

則有

這樣就得到了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

上面的式子展示了不確定性原理產生的根源,即g≠0,也就是

或者

量子力學對這種現象也起了個很高端的名字,稱兩個算符不對易。如果兩個算符交換位置後的乘積相等,就稱這兩個算符對易。那麼,結論就很清晰了,不確定性原理的出現就是由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不對易造成的。

如何理解

這種奇怪現象呢?我們借用一些其他事物來類比一下。

學過線性代數的同學都知道,對於兩個矩陣A和B,AB和BA的值不一定相等,算符和矩陣有著相同的性質。再比如說,我喜歡一個妹子,但是反過來,妹子不喜歡我,那麼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不對易的。

好了,有了不對易的概念之後,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算符的不對易會導致不確定性原理呢?

先說一下波函數,它表示了粒子的狀態,在每種狀態下,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都存在一個概率分布。但有一些狀態是比較特殊的,這些狀態叫本徵態,如果是位置的本徵態,那麼粒子的位置就完全確定,反之,如果是動量的本徵態,那麼粒子的動量就完全確定。

所以說,如果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具有相同本徵態,那麼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就可以同時確定,而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不對易造成了它們沒有共同本徵態。

對於對易算符而言,二者仿佛心有靈犀,只用用心去尋找,就能找到共同本徵態,就像是如果你和女神相互喜歡,只要你們去努力,總能找到自己的共同本徵態。

然而,現實很殘酷,往往是我喜歡女神,但女神卻對我毫無感覺,無論多麼努力,兩個人之間總是存在隔閡。很不幸,位置和動量就是這樣的一對冤家,所以它們兩個也就永遠不能同時被確定了。

    不確定性原理的另一種解釋    

另外,也有一些解釋認為,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於測試手段的限制造成的。比如說使用光照到一個粒子上的方式來測量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為了精確測定粒子位置,必須用短波長的光,但波長太短則意味著光的能量越大,對粒子的擾動也就越大,對粒子動量的測量也就越不精確;如果想要精確測量粒子的動量,那就要用波長較長的波,那麼就不能精確測定粒子的位置。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本人認為該解釋並非導致不確定性原理的真正因素,其真正來源仍然應該是算符不對易。

最後講幾個和不確定性原理相關的笑話結束全文:

1. 費曼說他一直無法理解非對易性,直到有一天,他在夜店嘗試過一些新鮮的動作之後,終於領悟到AB≠BA。

2. Q: Why is the particle physicist bad lover?

A: Because when they find the momentum, they can’t find the position. Whenthey find the position, they can’t find the momentum.

作者:王豔寧,男,27歲,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數學物理愛好者,崇拜Dr. Sheldon Cooper!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轉發、分享請隨意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他們的瘋狂改變人類歷史:《大科學家的小故事》

我超模君,準備了幾本親筆籤名的新書

免費 送給大家,參與就有機會獲得

活動時間:每周四中午12點開獎

選購數學科普正版讀物

超模君嚴選「數學思維好物」

送給孩子的閱讀禮物   |   辦公室神器

有益孩子一生的玩具   |   居家高科技

----點擊頭像關注----

相關焦點

  • 不確定性原理,科學與宗教的又一次交匯和碰撞
    篇幅有限,今天先從不確定性原理引發的科學與宗教的碰撞談起。什麼是不確定性原理個人以為不確定性原理可以這樣去理解。在這裡,科學和神學的最終目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科學對於不確定性原理的理解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聽說或者是知道不確定性原理都是從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中了解到的。
  • 不確定性原理和薛丁格的貓與「觀察者效用」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對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在大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很難理解的,並且時常會和「觀察者效應」等價起來。因此不確定性原理又被稱為測不準原理,這裡更多的強調了外在的作用,這樣看來這個不確定原理貌似沒有那麼高大上了,這不就是經典物理學中的實驗結果別人為或者環境因素所影響嗎?如果不確定原理這樣解釋的話,那麼愛因斯坦也不會和他們論戰了。
  • 了解量子的不確定性原理,它不是因為我們儀器不夠精確!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量子力學,因為它實在是太違反常識了,完全顛覆了傳統的世界觀,有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很可怕。所以即使是很多頂尖的科學家,甚至是量子力學開山鼻祖級的人物,都可能會不敢相信量子力學的結論,最終站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
  • 不確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在數學上,關於一個信號最基本的問題在於如何將它表示和描述出來。按照上面所說的辦法,把一個信號理解成一個定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函數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示方式,但是它對理解這一信號的內容來說常常不夠。例如一段聲音,如果單純按照定義在時間上的函數來表示,它畫出來是這個樣子的:
  • 關於不確定性原理,海森堡錯了嗎?
    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是一個高頻出現的詞彙。有觀點認為,不確定性的意思是這個世界具有某種我們無法確定的東西。但多數物理學家認為,不確定性是自然本身的一種固有性質。固有的不確定性是現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海森堡的一個核心思想。他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所有性質。
  • 傅立葉變換和不確定性原理
    在數學上,關於一個信號最基本的問題在於如何將它表示和描述出來。按照上面所說的辦法,把一個信號理解成一個定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函數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示方式,但是它對理解這一信號的內容來說常常不夠。但是眾所周知,不確定性原理本身並不是數學家的發明,而是來自於量子物理學家的洞察力。同樣一條數學結論可以在兩個截然不相干的學科分支中都產生歷史性的影響,這大概是相當罕見的例子了。不確定性原理事實上不是一個單獨的定理,而是一組定理的統稱。
  • 不確定性原理:人工智慧的哲學基礎
    量子力學也好,混沌也罷,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原理: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的表述是:粒子的速度的不確定性乘以粒子的位置的不確定性,其值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或者說:任意兩個不對易的物理量不能同時被精確的測量。通俗講就是薛丁格貓:箱子中關著一隻貓,如果我們不去觀察,箱子裡的貓的死活就不確定;只有打開箱子看一眼,貓的死活才會在這一瞬間確定下來。
  • 量子力學的顛覆性究竟有多大?
    倘若存在一個智者,他知道宇宙中每個原子確切的位置信息和動力,那這個智者就能夠使用牛頓定律來展現宇宙時整個過程,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這裡的智者就是拉普萊斯妖。說白了,拉普拉斯認為存在一個定律(牛頓定律),只要掌握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信息,並且能快速運算,那就可以知道宇宙的運行情況。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
    量子理論中最根本的內容就是當每個人深入去研究物質的產生和構成還有運動的時候,總是確定中又含有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中又含有確定的因素。明明你看到是A的存在,但是A中又帶有B的可能,明明你看到是B的存在,但是B中又帶有A的可能。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你是否也有這些誤解?
    然而,在物理學的這個領域中出現了許多誤解,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事實來揭穿這其中的6個錯誤觀念。別擔心,你並不需要了解多少的量子物理學知識才能閱讀這篇文章。我不是要解釋什麼是量子物理學,而是主要要解釋它不是什麼……1、「量子物理學全都是關於不確定性」並不是!事實上,量子物理學可能是人類創造的最精確的一門科學。
  • 網友問:對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都有哪些解釋?
    這條原理可以看作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且已被眾多實驗所證實,不確定性原理的概念,不同於宏觀世界的其他定理,因為在宏觀世界裡,一切事物都嚴格地遵循著特定的物理規律發展。不確定性原理,可以理解為微觀事物的基本屬性,這個屬性的特點,就是使得位置和速度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度,至於更深層的原因,目前量子力學無法解釋,也沒必要解釋,就如微觀粒子的自旋、色荷一樣。
  • 量子力學的誕生
    海森堡無法解釋矩陣力學中矩陣的含義,薛丁格的波動力學看似把物理學從奇怪的矩陣中解放出來,拉回到連續的經典世界中,但薛丁格也未真正理解他的方程中波函數Ψ代表的是什麼。與薛丁格的波動理論的論戰,促使玻爾、波恩和海森堡深入思考量子力學體系的深層奧義,由此獲得了更為深刻的洞察,從而提出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釋中的三大核心原理:不確定性原理、
  • 量子力學與佛教
    做這個比較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大家理解,為什麼現在我們要開始把意識當做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來看待了,這時候的意識就是量子意識,是現在科學發展的一個新的前沿,已經有很多人在研究它。」 在這裡,提到的其實是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化意味著我們在觀察宇宙時必然會影響它,這反過來限制了我們以任意精度進行測量的能力。要觀察,影響最小的方式就是看,即對這個物體發射光。
  • 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全同性存在,誰又和誰全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進步產物,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日常所見的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在傳統物理哲學的框架中,也根本無法解釋和理解量子力學領域中微觀物質運動的基本現象。由於不確定性原理導致了哲學上的迷惑不解,能級的量子化及波粒二象性等問題,在哲學的基本存在性質上、邏輯上都無法理解。量子力學始終無法找到量子現實與經典物理之間的調和理論。波和粒子兩種特性無法擺脫地糾纏在一起。既是粒子又是波,如此圖像及運動規律在已有的常識中沒有物理上的對應物。
  • 如何正確理解量子糾纏對經典物理的衝擊?
    量子糾纏是經典物理量子力學的延伸,是物理學和哲學的交叉問題,有著極為豐富的哲學意義和複雜性,其實質是相互作用中有種叫做絕對時空的概念,能理解了量子力學,才能更好地理解經典物理[SEP]量子糾纏中兩個量子先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其中一個先坍塌至孤立粒子態,這個狀態被另一個發生測量的時候應該是以不確定態坍塌
  • 周其仁教授:如何理解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不意味著一定是壞事情
    有一個詞原來非常生僻,是科學上很少人討論的問題,叫做不確定性或者不確定性原理,現在卻變成了天下無人不識君,都在談論不確定性。  我想在企業的角度談不確定性具有特別的含義,因為企業要組織人、財、物,要面向未來,要組織籌劃,如果未來不確定,這個企業怎麼打仗?怎麼組織人、財、物應對市場競爭,所以需要把不確定性概念稍微做一些討論。
  • 每日量子資訊精選|確定的量子的不確定性——淺析測不準原理中的...
    確定的量子的不確定性——淺析測不準原理中的共軛變量對在量子物理學中,「量子的不確定性」是真實確定的「不確定性」是量子世界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同時又是我們無法根據常識所能理解的。那麼我們要如何去理解這個「不確定性」呢?所謂的「不確定」,實際是指兩個參數的不確定,即:一個量子實體擁有兩個參數,這兩個參數稱為「共軛變量」,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精確測定這兩個變量的確定值。打個比方說,你對共軛變量A的了解越精確,那麼你對共軛變量B的了解就越不精確,反之亦然。
  • 量子力學中所謂的不確定性是由於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造成的
    「量子」的世界總有一些很獨特的性質,實在是難以讓人理解,比如「光」怎麼可能既是一種波又是一種粒子呢!比如一個物體怎麼可能同時處於兩個不同的位置呢!比如「測不準原理」是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速度以及位置的!再比如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兩個相距遙遠的物體竟然瞬間就能夠互相影響。「量子」的世界似乎總是如此不可理喻,其中最有名的就要當屬——「擼小貓的思想實驗」。
  • 「薛丁格的貓」思維實驗提出,陰差陽錯地宣傳了量子力學
    這個思維實驗的提出,最初目的是為了反對哥本哈根派的不確定性原理,屬於思維實驗並不是現實生活中所做的實驗。二十世紀物理學有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個理論的提出是以19世紀末麥可遜-莫雷飾演沒有測出以太的存在,以及黑體輻射實驗結果和理論的不相符為背景。
  • 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愛因斯坦為何牴觸量子力學?
    在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帶領下,這些科學家開拓了宇宙全新的領域,一直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小粒子的原子,被發現是有更小的粒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組成了原子核,外圍則是電子作軌道運動,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的理論都無法解釋這些微小粒子的行為以及原子內相互作用。原子內部的一切太神秘了,隨著原子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分解開,之前的理論完全無法解釋它們,引力作用微乎其微,電磁現象也並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