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
硬核文章
喜歡生活大爆炸,因為喜歡外星人一樣的 Dr. Sheldor Cooper 。各種強迫症,各種折騰人,還各種秀智商,除了劇裡的人受不了,恐怕沒有觀眾不愛他了吧。最近,只想做一條鹹魚的我又開始看 Sheldor 藐視同伴的智商了。
Sheldor的笑話(S10E21)
上面是我最近看到的 Sheldor 同志講的一個笑話,看完後當時我就震驚了,what the hell? 這居然是個笑話?可我連他在說什麼都不知道啊。原來Sheldor 不只是在藐視同伴的智商,也同時在告訴我自己有多失敗。
不過,好奇的我還是去百度了一下,明白這裡的笑話是以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為基礎的,該理論是說,粒子的位置與速度不可同時被確定,而Sheldor在笑話中把海森堡比作了粒子。
不確定性原理
沃納·卡爾·海森堡
不確定性原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是量子力學的重要概念之一。該原理表明,精確確定一個粒子(例如原子核周圍電子)的位置和動量(速度)是不可能的,位置的不確定程度越小,則動量的不確定程度越大,反之亦然,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確定程度,Δp 表示粒子動量的不確定程度,h表示普朗克常數,這個數很小很小,約等於 6.626x10-34J·s。
從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到,如果我們完全確定了粒子的位置,也就是說 Δx=0 ,那麼要想滿足上面的不等式,只能讓 Δp=∞ ,此時粒子的動量(速度)可以是任意值(完全不確定),反之亦然。
當然我們也可以降低標準,讓位置和速度的測量都不那麼精確,此時兩個量同時不確定。
我們知道,在宏觀中,同時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是很容易的(考試題目除外),為什麼會在微觀世界中存在這麼反直覺的現象呢?這還要從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說起。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說的是,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物質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粒子的性質,但在某些情況下會表現出波的性質。德布羅意給出了物質動量p的計算公式
其中l表示物質的波長。目前來看,宏觀物體還沒有表現出波動性,這裡僅僅討論微觀粒子。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到一條重要信息,就是粒子的動量和波長呈反比關係。二者之間的直接聯繫表明,動量大小體現了粒子的波動性。而粒子的位置描述的顯然是其粒子性。我們知道,粒子和波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對象,我們無法準確描述一個波的位置,也無法準確描述一個粒子的波長,不確定性原理正是二者矛盾性的一種體現。
波與粒子的矛盾
應該說,上面的解釋可以作為不確定性原理的定性理解方式。想要從最嚴格的角度解釋不確定性原理,我們還需要適當引入一些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
不確定性原理的精確解釋
開始之前先說一下,量子力學和其它很多學科的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會給所有東西都起一個很高大上的名字,讓身處物理世界之外的同學望而生畏。比如說,粒子的狀態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一般記ψ(其實用y表示也不是不行,但是就顯得有點太low了)。
我們可以通過操作波函數獲得粒子的能量、動量、位置等等所有物理量的信息。操作手段很多,比如說可以對波函數求導,給波函數乘以一個數,等等。不同的操作手段可以得到不同的物理量信息,量子力學也給這些手段起了個很高大上的名字,叫算符。
下面單獨考慮一下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其中位置算符
而動量算符
(這裡不用管為什麼,直接把物理學家給出的結果拿來用一下就行),對任意一個波函數ψ,考察下面這個積分
這裡的*表示一個數的復共軛,
顯然該式子是大於0的。整理一下可以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位置的不確定程度 Δx 和動量的不確定程度 Δp 分別滿足
再令
這裡使用了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的表達式,並代入了得到的
取
則有
這樣就得到了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
上面的式子展示了不確定性原理產生的根源,即g≠0,也就是
,
或者
,
量子力學對這種現象也起了個很高端的名字,稱兩個算符不對易。如果兩個算符交換位置後的乘積相等,就稱這兩個算符對易。那麼,結論就很清晰了,不確定性原理的出現就是由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不對易造成的。
如何理解
這種奇怪現象呢?我們借用一些其他事物來類比一下。
學過線性代數的同學都知道,對於兩個矩陣A和B,AB和BA的值不一定相等,算符和矩陣有著相同的性質。再比如說,我喜歡一個妹子,但是反過來,妹子不喜歡我,那麼我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不對易的。
好了,有了不對易的概念之後,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算符的不對易會導致不確定性原理呢?
先說一下波函數,它表示了粒子的狀態,在每種狀態下,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都存在一個概率分布。但有一些狀態是比較特殊的,這些狀態叫本徵態,如果是位置的本徵態,那麼粒子的位置就完全確定,反之,如果是動量的本徵態,那麼粒子的動量就完全確定。
所以說,如果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具有相同本徵態,那麼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就可以同時確定,而位置算符和動量算符不對易造成了它們沒有共同本徵態。
對於對易算符而言,二者仿佛心有靈犀,只用用心去尋找,就能找到共同本徵態,就像是如果你和女神相互喜歡,只要你們去努力,總能找到自己的共同本徵態。
然而,現實很殘酷,往往是我喜歡女神,但女神卻對我毫無感覺,無論多麼努力,兩個人之間總是存在隔閡。很不幸,位置和動量就是這樣的一對冤家,所以它們兩個也就永遠不能同時被確定了。
不確定性原理的另一種解釋
另外,也有一些解釋認為,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於測試手段的限制造成的。比如說使用光照到一個粒子上的方式來測量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為了精確測定粒子位置,必須用短波長的光,但波長太短則意味著光的能量越大,對粒子的擾動也就越大,對粒子動量的測量也就越不精確;如果想要精確測量粒子的動量,那就要用波長較長的波,那麼就不能精確測定粒子的位置。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本人認為該解釋並非導致不確定性原理的真正因素,其真正來源仍然應該是算符不對易。
最後講幾個和不確定性原理相關的笑話結束全文:
1. 費曼說他一直無法理解非對易性,直到有一天,他在夜店嘗試過一些新鮮的動作之後,終於領悟到AB≠BA。
2. Q: Why is the particle physicist bad lover?
A: Because when they find the momentum, they can’t find the position. Whenthey find the position, they can’t find the momentum.
作者:王豔寧,男,27歲,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數學物理愛好者,崇拜Dr. Sheldon Cooper!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轉發、分享請隨意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他們的瘋狂改變人類歷史:《大科學家的小故事》
我超模君,準備了幾本親筆籤名的新書
免費 送給大家,參與就有機會獲得
活動時間:每周四中午12點開獎
選購數學科普正版讀物
超模君嚴選「數學思維好物」
送給孩子的閱讀禮物 | 辦公室神器
有益孩子一生的玩具 | 居家高科技
----點擊頭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