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萌發出土過程
種子發芽分吸脹、萌動和發芽三個階段。
有生命的向日葵子實即種子,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氧氣供應條件下,開始吸水膨脹(吸脹),此時各種酶被激活,呼吸作用增強,子葉中貯存的營養物質,在酶的作用下,逐步降解為低分子化合物。這些低分子化合物,一部分作為呼吸作用的底物被氧化消耗,成為能量的來源;另一部分則參與新生胚根、胚軸、胚芽的建成。
種子發芽,一般從胚根伸長開始,胚根突破種皮,顯露出根尖,完成萌動階段。當胚根長到與種子等長、胚芽長達種子長度一半時,即達到了發芽階段。隨著胚軸的生長將兩片子葉和果皮頂出地表,果皮脫落(有時子葉也可能將果殼帶出地面),子葉露出地面並平展,此時即為出苗。
出苗時,胚軸由彎變直,下胚軸長度與播種深度有關,一般在5-6cm,地下部稍長些,地上部稍短些。
種子發芽出苗的條件
向日葵種子能否發芽,首先決定於自身是否具有發芽能力,只有具備發芽能力的種子才可能發芽。除自身因素外,水分、溫度和空氣也是發芽的必備條件。另外,在田間土壤的成分和結構、覆土深度對種子發芽出苗也有影響。
1、水分 吸水是種子萌發的第一步。含脂肪較多的油用型向日葵種子萌發時吸水量較少,為種子重量的118%;食用型向日葵種子因含蛋白質較多(蛋白質親水性大),在吸水量達到種子重量的125%時,才能萌發。所以,土壤含水充足,結構疏鬆,種子出苗快;反之,出苗則慢。
2、溫度 溫度影響種子的吸脹速度、呼吸強度以及各種酶的活性或儲藏物質的水解、運輸及合成,進而影響種子萌發的快慢。向日葵耐低溫的能力較強,當地溫達到2℃以上時,種子就能吸脹和萌動,4~5℃即可發芽,地溫達到8~10℃時,正常出苗生長。但向日葵發芽最適溫度是31~37℃,最高溫度是37~44℃。
3、氧氣 在種子發芽過程中,旺盛的物質代謝和物質運輸均需要強烈的有氧呼吸作用來維持,因此氧氣對種子發芽極為重要。各種作物萌發時需氧程度不同,一般旱地作物需氧量大,水生作物需氧量少。向日葵種子因含油脂較多,萌發時較其他作物要求更多的氧。若缺氧,種子不但不能萌發,有時還可能出現爛種現象。
為了向日葵能正常發芽、出苗且苗齊、苗壯,土壤結構應當鬆緊適中,土壤團粒直徑大小平均在種子大小的五分之一較合適,這樣的結構有利於種子與土壤和水分的密切接觸。土壤含水量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70%比較適宜。在底墒充足的條件下,向日葵種子覆土以3~5cm較為恰當。
本文轉自網絡
掃二維碼關注「嘉瑞種業」微信服務號
嘉瑞種業網址:www.jiaruise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