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生命!NASA在本努小行星上發現獨特巖石 曾有水流經其表面留下...

2020-11-24 前瞻網

科學家稱,小行星本努(Bennu)的「碎石堆」表面可能包含了孕育生命的基石,它曾經是一個更大的被水覆蓋的世界的一部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歐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將於10月20日在本努(Bennu)小行星上著陸,收集太空巖石樣本並帶回地球供科學家在實驗室研究。研究人員還指出,他們懷疑從小行星上送回地球的樣本可能不同於我們在地球上收集的任何隕石樣本。

作為這項任務的準備工作的一部分,科學家們已經在《科學》(Science)和《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了六篇研究論文,利用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從2018年開始圍繞這顆太空巖石運行所收集的數據,研究這顆近地小行星的歷史和構成。

其中一篇論文是由美國宇航局下屬機構戈達德(NASA Goddard)的艾米·西蒙(Amy Simon)撰寫的,她發現了在本努星球表面廣泛存在碳和有機物質的證據。

這些物質是在布滿小行星表面巖石的脈絡中發現的,它們是由更大的、長期被摧毀的天體上自由流動的水形成的,正是這些水創造了本努小行星的面貌。

研究小組表示,這是首次在近地小行星上確認發現了這些生命的基石。

賦予分子和遠古自由流動的水生命的發現,為隕石可能攜帶了生命最初的組成部分到地球的理論增加了證據——這些分子最終導致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

自從它在2018年底與Bennu會合後,歐西裡斯-雷克斯對這顆太空巖石的表面進行了詳細的軌道調查和偵察。

它一直在收集關於這顆小行星的組成和結構的數據,以及確定取樣的合適地點。來自世界各地機構的研究團隊一直在研究這些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一神秘的軌道巖石丟失事件。

這是一個混亂的世界,是眾多小行星的一部分,科學家們懷疑這些小行星為地球提供了水和生命。

其中,西蒙和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同事們利用紅外光譜技術證明了含碳物質的存在,這些物質包括有機分子和碳酸鹽礦物等,並廣泛分布在Bennu行星的大部分表面。研究小組解釋說,這些生命的原始組成部分特別集中在單個巨石上。

歐西裡斯-雷克斯首席研究員但丁·洛雷塔(Dante Lauretta)興奮地宣告:「大量含碳材料是這次任務的重大科學勝利。」「我們現在很樂觀,我們將收集並返回有機物質樣本,這是歐西裡斯-雷克斯任務的核心目標。」

同樣來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的漢娜·卡普蘭(Hannah Kaplan)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顆小行星的表面曾經有過流水。

他們發現的一些碳酸鹽巖僅是通過與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在本努小行星上形成的巖石山脈中有3英尺長,1英寸厚。

這是「水曾經在巖石上自由流動」的證據,表明Bennu曾經是擁有熱液系統的更大母體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寫道:「Bennu的母體上的流體在幾千到幾百萬年的時間裡都在發生。」

當母體還很年輕的時候——在太陽系的早期——它仍然有足夠的熱量讓液態水在它的土壤中流動,當它流過小行星時,它在穿過的裂縫中沉積了碳酸鹽礦物。Bennu誕生於母星的殘骸中,其中一些礦脈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

科學家認為,Bennu的母體行星是一塊大約62英裡(100公裡)寬的太空巖石,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

「這就是我們進行太空飛行器探索的原因,」卡普蘭說。「我們沒料到會看到這些東西,我們無法從地球上看到它們,一般需要在離小行星非常近的軌道上運行才能看到它們。」

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Daniella Della Giustina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不同的光譜來繪製Bennu的表面,發現它由於空間風化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進化過程。這包括在某些地區暴露在宇宙射線和太陽風下的時間比在其他地區要多——這使得新物質暴露在地表的時間不同。

歐西裡斯-雷克斯將登陸的行星區域——南丁格爾隕石坑區域(the Nightingale crater region)——是由更新鮮的物質構成的,這意味著它將為我們提供一個更清晰的早期太陽系的景象,因為這些巖石來自小行星的內部深處——也就是本努小行星最初形成的時候。

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參與了對來自Bennu的數據的研究,包括開放大學的研究人員Ben Rozitis博士。他分析了太空巖石上的溫度變化,發現一些巖石比其他巖石更脆弱、更多孔。而較強硬的巖石是帶有碳酸鹽脈的巖石——這表明,由於液體滲出物進入石塊的洞中,與水的相互作用可能造就了它們。

然而,對於地球科學家來說,那些較脆弱的巨石尤其有趣。研究人員稱,這些多孔的巖石不太可能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倖存下來,因為它們會升溫並爆炸。

這意味著我們以前從未在地球上看到過如此近距離的巖石——當它們被NASA送回地球時,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

除了有機會研究以前在地球上沒有發現的巖石外,返航任務將提供比遠程機器人設備更多的細節。這樣的細節是不可能通過遠程觀測得到的,因為所需的設備太大,無法用火箭發射。

「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條件,它後來是如何進化的,以及幫助啟動生命的有機化合物是從哪裡來的。」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822819/Asteroid-Bennu-contain-building-blocks-LIFE.html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2020/10/nasa-osiris-rex-finds-asteroid-bennu-contains-ingredients-for-life/

https://www.inverse.com/science/bennu-water-mystery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小行星任務收穫重大發現:本努小行星上曾經存在水!
    NASA小行星任務收穫重大發現:本努小行星上曾經存在水!(本努小行星很可能是其母體行星在數億年前被巨大的撞擊粉碎後形成的一堆碎石。)OSIRIS-REx的主要目標包括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早期的情況,以及弄清楚像本努這樣的小行星在向早期地球輸送水和其他生命必須的化學物質方面可能扮演著什麼角色。因此,在小行星上發現水對任務小組來說是一個重大消息。
  • 「冥王號」探測器在貝努小行星上發現水痕跡
    「冥王號」探測器在貝努小行星上發現水痕跡 2018年12月12日 10:22作者:吳陳純編輯:吳陳純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整個小行星的含水粘土材料中都存在氫氧基團,這意味著貝努小行星的巖體曾在某個時間點上與水發生過反應。研究人員表示,貝努體積太小,不足以容納液態水,因此意味著貝努曾經的母體,即一個體積更大的小行星,曾在某個時間存在過液態水。
  • 小行星「貝努」上發現生命成分
    一些巨石上的紋理表明,在太陽系早期,貝努的母體小行星有水流過。繪圖:SIMON ET AL., SCIENCE (2020)   貝努小行星可能會為生命的最終起源提供線索,這也是美國宇航局在2016年發射OSIRIS-REx探測器採集其表面樣本的原因。
  • NASA歐西裡斯號OSIRIS-Rex探測器的最新研究:「貝努」是顆含有生命成分的古老小行星
    一些巨石上的紋理顯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貝努的母體小行星曾有水流動。貝努小行星是帶有含碳有機分子小行星的其中一員,這些有機分子包括地球生命的必要成分,以及在有水存在時會發生變化的礦物質。研究人員懷疑地球上至少有部分的水和有機分子來自小行星,因此像貝努小行星這樣的天體很可能在早期為地球帶來生命所需的化學物質。貝努小行星也可能對我們的家園造成安全威脅。
  • 重大發現!危險小行星本努身份揭曉!乃罕見的粒子噴射太空巖石!
    近日,來自外媒最新消息,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觀測分析,科學家宣布概率撞地小行星本努(Bennu)的身份正式揭曉!本努是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直徑約為500米,它每1.2地球年繞太陽一圈,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科學家預測,22世紀末,它將近距離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概率為2500分之一。
  • 美國飛船在本努小行星上發現異常物,呈現銀白色,或來自其它星球
    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它一直圍繞著小行星本努在旋轉,對本努每一寸表面都進行了仔細探測。來自NASA網站公開數據顯示,9月23日,人造飛船與近地小行星本努距離約0.948公裡。而現在,NASA專家確認:美國OSIRIS-REx號飛船已經在本努表面發現了一種銀白色異常物質,懷疑可能來自其它星球。
  • 本努小行星上發現銀白色「外星物質」,或來自外星球,美國飛船在探測
    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它一直圍繞著小行星本努在旋轉,對本努每一寸表面都進行了仔細探測。來自NASA網站公開數據顯示,9月23日,人造飛船與近地小行星本努距離約0.948公裡。 而現在,NASA專家確認:美國OSIRIS-REx號飛船已經在本努表面發現了一種銀白色「外星物質」,懷疑可能來自外星球。
  • 本努小行星出現神秘粒子噴射現象!科學家:有待樣本幫助揭開謎底
    目前正在對本努小行星進行的研究,以及終將會返回地球的小行星樣本,可能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本努小行星會出現這種有趣的現象。在OSIRIS-REx太空飛行器首次繞本努小行星運行一周之後,1月6日,OSIRIS-REx團隊首次在太空飛行器的導航攝像機圖像中觀察到了粒子噴射事件。乍一看,這些粒子似乎是小行星背景裡的恆星,但經過仔細觀察之後,研究小組意識到原來是這顆小行星正在從其表面向太空中噴射物質。
  • 太陽系「化石」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貝努和龍宮小行星都發現水的痕跡
    趙玉暉解釋說,有理論認為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將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送到了地球,而科學家也確實在彗星67P上發現了構成生命的必要有機物——甘氨酸。這次探測為解開太陽系起源之謎、回答地球上的水及構成生命的有機物質是否來自於彗星的問題提供了線索。67P是一顆軌道周期為6.44年、自轉周期為12.4小時的木星族彗星。從照片可以看出,67P彗星由明顯的兩部分組成,看上去就像一隻小鴨子的頭部和身子。
  • 64億公裡外,科學家意外發現本努小行星在噴射粒子!
    正在噴射粒子的本努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沒有讓我們失望,它給我們帶來了眾多驚喜,其中就包括神秘的例子噴射,這次意外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的重點的關注和研究。科學家分析,像本努這樣活躍的小行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升華冰、撞擊、旋轉不穩定性、熱斷裂和靜電斥力等等。儘管存在多種可能性,但是觀測表明這些粒子噴發是周期性的,而不是連續的。
  • NASA:探測器收集器洩漏,「本努」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日前,該探測器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並飛離後,一些樣本碎粒正不斷從探測器洩漏到太空中。2016年9月,OSIRIS-REx探測器被發射升空,2018年底以來,探測器一直圍繞著「本努」運行,並將收集到的數據和圖像發回地球。圖為OSIRIS-REx探測器拍攝的小行星「本努」上的巖石。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新網NASA於23日臨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 美國宇航局正準備降落在一顆可能擁有生命的組成部分小行星上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準備在短短幾天內將一艘太空飛行器降落在小行星Bennu上,這顆神秘的太空巖石已經揭示了它的一些秘密,包括含碳材料的存在。在《科學與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幾項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指出含碳有機物質在小行星表面「廣泛存在」。這包括10月20日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飛船將從南丁格爾號(Nightingale)獲取第一個樣本的區域。
  • 本周二,NASA將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遠貝努小行星上採集樣品
    10月20日,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REx(OSIRIS-REx)太空飛行器降落至貝努(Bennu)表面時,這將是美國領導的任務首次嘗試從小行星上採集原始物質的樣品。貝努(Bennu)可能是太陽系形成後原始殘留物的外星聚集小行星。
  • 高清版小行星本努!NASA拍攝了距地1.1億公裡的小行星照片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宇宙飛船在本努上空一英裡處拍攝到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小行星照片。最新發布的照片攝於1月中旬,顯示小行星本努從它的南極。這些詳細的照片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小行星任務從地球發射進入太空近三年後拍攝的。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太空人現在正在繪製小行星本努的表面圖,並儘可能多地了解這顆神秘的小行星。
  • NASA科學家發現小行星Bennu巖石樣本與眾不同
    美國NASA OSIRIS-Rex探測器將在小行星Bennu表面進行探測取樣,然後返回地球。近日,任務中的科學家們介紹了關於小行星Bennu的表面物質、地質特徵和動態歷史的新發現。研究人員指出,他們懷疑從小行星上送回地球的樣本可能不同於我們在地球上收集的任何隕石樣本。
  • NASA探測器近距拍下本努圖像 距離小行星表面僅0.6公裡
    [摘要]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的軌道距離本努表面僅有0.6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小行星貝努上的原始樣品或許能闡明太陽系早期存在哪些胺基酸,以及它們的成分如何影響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OSIRIS-REx探測器將用1年時間在軌道上對這顆太空巖石進行考察,探究太陽系和生命起源。
  • 有一顆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NASA決定先「下手」
    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即將進行一次高難度作業:從小行星貝努(Bennu)上挖取巖石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每一顆小行星都有自己的故事,講述它是如何形成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貝努星特別吸引人,因為它可能含有富含有機化合物的物質,而這些有機化合物在整個太陽系中都能找到,包括地球上的生命。但首先,OSIRIS-REx必須努力完成採樣。
  • 科學網—小行星本努噴發神秘粒子
    乍一看,這些粒子似乎是小行星背後的恆星,但仔細觀察後,研究小組意識到,這顆小行星正在從其表面噴出物質。在得出這些粒子不會危及太空飛行器安全的結論後,該任務開始了專門的觀測,以便全面記錄這些活動。 「在本努的眾多驚喜中,粒子噴射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過去幾個月我們一直在研究這個謎。」
  • NASA 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 「本努」樣本,遠超 60 克計劃
    當地時間上周五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表示,當周早些時候,該機構旗下的 OSIRIS-Rex 小行星探測器從 「本努」表面成功抓取到樣本。但可能是收集的物質太多,以至於樣本盒蓋子無法正常閉合,導致一些珍貴的小行星塵埃和巖石拋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