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版小行星本努!NASA拍攝了距地1.1億公裡的小行星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分享了迄今為止最好的照片,這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本努(Bennu)在距離地球數百萬英裡的太空深處穿梭時拍攝的照片。小行星本努: NASA的OSIRIS-REx抓拍到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小行星照片。
-
NASA 探測器成功收集小行星 「本努」樣本,遠超 60 克計劃
當地時間上周五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表示,當周早些時候,該機構旗下的 OSIRIS-Rex 小行星探測器從 「本努」表面成功抓取到樣本。但可能是收集的物質太多,以至於樣本盒蓋子無法正常閉合,導致一些珍貴的小行星塵埃和巖石拋灑了出來。
-
OSIRIS-REx與「本努」(Bennu)僅65米,預演小行星採樣
本努是一個有威脅性且非常神秘的近地天體。每隔6年當它穿過地球軌道時,人們能從地球上看到它。本努距離地球約1.22億公裡。它每1.2地球年繞太陽一圈,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但這顆不起眼的小行星屬於「潛在危險行星」之列。潛在危險行星指的是那些與地球的最小軌道交叉距離小於地月距離的19.5倍、且絕對光度在22及以上的小行星,它們的運行有可能對地球產生影響。
-
NASA小行星任務收穫重大發現:本努小行星上曾經存在水!
NASA小行星任務收穫重大發現:本努小行星上曾經存在水!15英裡(24公裡)外的位置拍攝了12張PolyCam圖像,這12張圖像組成了這張本努(Bennu)小行星的馬賽克圖像。這一發現表明,在Bennu小行星的母體行星內部曾經存在大量的液態水。科學家認為本努的母體行星是一塊大約62英裡(100公裡)寬的太空巖石,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本努小行星很可能是其母體行星在數億年前被巨大的撞擊粉碎後形成的一堆碎石。)
-
64億公裡外,科學家意外發現本努小行星在噴射粒子!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於2018年12月抵達小行星本努,這是人類探索過的最遠天體,直徑500米,距離我們大約64億公裡。而僅僅一周後,科學家就發現了本努的一些不尋常之處:這顆小行星正在向太空噴射粒子。事實上,探測器的導航攝像機首先發現了這些粒子,但科學家最初認為它們只是背景中的恆星。
-
美國NASA探測小行星本努 獲意外發現
美國宇航局(NASA)的歐西裡斯號(OSIRIS-REx)探測器已經繞著小行星本努(Bennu)飛行了幾個月,除了觀察它的地表成分,也在找機會從上面取到樣品進行分析,檢驗探測器的分析能力。NASA最近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本努表面具有一些來自另一顆小行星灶神星(Vesta)的碎片。灶神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525公裡。人們最快的猜測認為,這是它在某個時候和灶神星撞擊後在表面留下的。
-
NASA探測器即於下周降落在貝努小行星的表面,並採樣返回
NASA探測器將登陸小行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將在10月20日前後登陸一顆距離地球約3.34億公裡的小行星如果登陸成功,將是繼日本登陸小行星龍宮後,人類第二次登陸小行星,意義重大。此次登陸,將是探測器通過逐漸降低軌道高度,小心翼翼地進行長達4.5小時的降落,然後在幾秒鐘內接觸並離開這顆小行星。通過接觸其表面幾秒鐘-足夠長的時間將其收集起來灰塵和小卵石。
-
NASA:探測器收集器洩漏,「本努」部分巖石樣本漂入太空
中新社休斯敦10月24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23日稱,「歐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任務出現了突發狀況。日前,該探測器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採集到巖石樣本並飛離後,一些樣本碎粒正不斷從探測器洩漏到太空中。
-
3億公裡外,NASA探測器完成首次小行星採樣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迎來重大突破——在3.2億公裡外,OSIRIS-REx探測器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樣品採集。整個採樣過程大致是這樣的:OSIRIS-REx探測器推進器點火,脫離原本的環繞貝努軌道,伸出觸摸式採樣裝置向貝努慢慢靠近,直到與貝努表面接觸,停留約6秒鐘,期間射出一發壓縮氮氣,將貝努表面物質激起進入採樣裝置頭部的儲存室,然後揚長而去。嗯,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
NASA在本努小行星上發現獨特巖石 曾有水流經其表面留下...
科學家稱,小行星本努(Bennu)的「碎石堆」表面可能包含了孕育生命的基石,它曾經是一個更大的被水覆蓋的世界的一部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歐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將於10月20日在本努(Bennu)小行星上著陸,收集太空巖石樣本並帶回地球供科學家在實驗室研究。
-
危險小行星本努身份揭曉!乃罕見的粒子噴射太空巖石!
近日,來自外媒最新消息,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觀測分析,科學家宣布概率撞地小行星本努(Bennu)的身份正式揭曉!本努是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直徑約為500米,它每1.2地球年繞太陽一圈,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科學家預測,22世紀末,它將近距離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概率為2500分之一。
-
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即將登陸小行星並採樣
貝努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距離地球約3.34億公裡。如果貝努表面的物質採集成功,OSIRIS-REx探測器將於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 NASA還透露了OSIRIS-REx探測器將如何在小行星表面著陸的一些細節。這場四個半小時的考驗將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點燃OSIRIS-REx探測器上的推進器,使其脫離距離表面約770米的軌道。
-
人類首次小行星著陸:NASA深空探測器成功在小行星本努星著陸
那麼,為什麼NASA要選擇本努小行星登陸探測?登陸小行星探測又有什麼意義?以及這顆登陸的深空探測器的前世今生?首先本努是離地球軌道相對較近的一顆小行星,並且還存在著不小的可能會與地球在2175年前後發生碰撞。根據一項科學研究分析【3】:本努小行星的終結宿命有48%的可能性掉入太陽中被吞噬。第二高的可能結局是撞擊金星(26%),其次是地球(10%)和水星(3%)。要知道,本努是一顆平均直徑在490米,總質量在7300萬噸左右的小行星,一旦與地球來一次親密接觸將顯得不可承受。
-
科學網—小行星本努噴發神秘粒子
圖片來源:NASA 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探測器抵達小行星本努後不久,該任務科學團隊意外地發現,這顆小行星可能是活躍的,或持續向太空發射粒子。正在進行的對本努的研究,以及最終返回地球的樣本或將揭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有趣的現象。
-
美國探測器將於10月20日登陸小行星「本努」
周四,美國宇航局表示,經過四年的飛行,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號機器人探測器將於10月20日降落到小行星「本努」布滿巨石的表面,並將在那裡停留幾秒鐘,收集巖石和塵埃樣本。科學家們希望這項任務將有助於加深我們對行星形成和生命起源的理解,並為了解可能影響地球的小行星提供幫助。該項目負責人Mike Moreau說:「經過多年的計劃和艱苦的工作,這個團隊最終將與小行星地表接觸5到10秒。」
-
這是人類距離小行星最近的一次!雷克斯探測器準備採樣模擬
人類準備對小行星實施採樣模擬!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小行星探測器準備對小行星進行採樣模擬演練!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號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完成了對小行星「本努」的部分彩排,為其歷史性的小行星表面之旅做好了準備。此次彩排是人類距離小行星Bennu最近的一次。
-
NASA開始對小行星本努執行「TAG」行動
OSIRIS-REX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一艘小行星採樣太空飛行器。而這次將執行的TAG操作(即「即觸即走」)會嘗試涉及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將把太空飛行器帶到小行星表面,採集樣本並脫離返回。根據NASA的說法,選擇著陸的地點被稱為「夜鶯(Nightingale)」,這是一個直徑52英尺(16米)的巖石區域,位於小行星本努的北半球。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小行星,當月31日起環繞其做軌道運行,軌道高度僅1.6 km,創下了人類探測器以最近距離環繞最小天體的記錄。近地小行星的時間,暗示貝努可能起源於主小行星帶。「龍宮」(Ryugu)相距20 km,當時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僅2.72億km。
-
飛行20億公裡 美小行星取樣返回探測器抵達目標
」探測器終於抵達它此行的目的地——101955號小行星「貝努」(Bennu),並傳回了這顆小天體令人驚嘆的近距離圖像。 這張動圖展示的是OSIRIS-Rex探測器拍攝的一系列畫面。拍攝時飛船距離「貝努」大約80公裡,畫面展示了「貝努」完成一整圈自轉的過程。
-
本周二,NASA將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遠貝努小行星上採集樣品
10月20日,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REx(OSIRIS-REx)太空飛行器降落至貝努(Bennu)表面時,這將是美國領導的任務首次嘗試從小行星上採集原始物質的樣品。貝努(Bennu)可能是太陽系形成後原始殘留物的外星聚集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