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醫生眼中的急救,希望你用不到!

2021-01-12 健康界
據悉,針對低溫雨雪天氣相關疾病易發和意外受傷人員可能增多的情況,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提前動員建立應急志願者加班隊伍,增加相應急救轉運力量,在已經設置15輛加班車的基礎上,再增設10輛當班車,總體運能增加20%。以下是第十屆中國醫師獎獲獎者、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趙炯醫生的感言:

我的世界,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我們把最緊急的醫療救助,爭分奪秒地送到每一位病患身邊,狹小的閣樓、擁擠的菜場、車流如洪的馬路、荒郊野外的溝田,都是我們揮灑汗水的「戰場」。作為隨車的唯一一名醫生,在急救車3平方米左右的狹小空間內,我不僅要依靠簡單的醫療設備、憑藉不斷積累的急救經驗,對複雜、危重的病情快速做出合理的判斷,給予準確的救治,而且還要做心電圖、靜脈輸液、氣管插管、心肺復甦和抬抱病人。20年來,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承擔著醫生、護士,乃至工勤人員的所有職責,時刻面對著各式各樣的危重症患者。

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風險的世界。病人飽受病痛折磨、家屬花錢出力怨氣積攢;大醫院沒有床位不能及時收治病患、交通道路嚴重堵塞導致救護車晚到等多重因素疊加,急救醫生就成了醫患矛盾最直接的直面者。2013年,百年一遇的酷暑,當我將一位病人送到三甲醫院時,醫院連過道都塞滿了病人,根本就沒有一張空床。這位患者的病情使之不能站立,必須躺著,無奈只能躺在救護車的擔架床上。我們急著要出下一車,躺在擔架床上的患者也急著馬上被救治,但現實卻是這一切都只能等待。當我們趕到下一位病人現場時,耳邊充斥著圍觀群眾一片謾罵,那是一位在馬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你們也來得太慢了吧!我們不是專業的,也不敢搬動她呀……」,激動之時,家屬不問緣由地上前動手打了我們的急救員。顧不得這一切,我趕緊蹲在地上,迅速將老太太的手腕固定好之後抬上擔架,送住醫院。作為救護車上醫療團隊的核心,我很氣憤,但我深知受點委屈沒什麼,能確保病人的快速救治才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我的世界,是一個艱苦辛勞的世界。鈴聲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聽到出車的指令,我們都是飛奔著跳上救護車,哪怕飯剛吃一口。到達現場,哪怕是沒有電梯的六樓,嬌小的我,都是提著沉重的醫療器械一口氣跑到病人身邊。病人情況穩定後,我們三個人還需要把病人抬下樓,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往醫院。每天重複著這樣的工作,胃痛對於我已經不算是病,腰傷只是青春的烙印。20年來,只要一上救護車,一幹就是12小時,日夜翻班,每天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

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快樂的世界。儘管有太多的不理解,但我知道,這是無助的病人孤獨面對病痛折磨時的一種焦躁,我知道,只有我在患者身邊,才能讓患者和家屬安心。我始終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所以,無論有多少委屈,就讓它隨著我的汗水和淚水流逝吧。看到猝死的病人能康復出院,看到車禍的傷員能轉危為安,看到他們真誠的微笑,我感到,我是快樂的!粗粗算來,經過我救治的病人已有三萬六千餘人,相當於一個小街鎮的居民人數;跟著救護車,風裡來雨裡去,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知不覺中,我的急救路碼錶已悄悄指向了40萬公裡,這足足能繞地球十圈了。

我的世界,是一個愧對家人的世界。在救護車上的工作就是24小時輪轉、全天候待命,從來沒有正常的休息和節假日。家裡的一切都扔給了年邁的父母,每當我親吻熟睡中女兒粉嫩的面龐時都感到無比幸福。記得一天值夜班,母親打來了電話。看到來電顯示母親的號碼,我有些驚訝,但更多的是不安。因為父母知道我工作的特殊性,從不在工作時打電話給我。而在值班的半夜時分突然打來電話,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突發情況。「小炯,寶貝突然發燒到40度了,我現到你分站所在的醫院來吧,你到急診室來看看女兒」, 電話裡傳來母親略帶哭腔的聲音。我匆匆從站裡跑出來,還未到急診室,同事來電話說接到調度室放車,是一位疑似心梗病人。此時,外面下著大雨,轉身的同時,看見母親心急火燎地抱著女兒從計程車裡出來,我喊了聲我要去出車了,就把她們撂下了,甚至沒看清這麼大雨有沒有人替她們打傘。當我完成一系列的搶救,把心梗患者送到醫院的時候,看到自己手機上數不清的來自母親的未接來電,瞬間紅了眼眶。選擇即代表失去,這一刻唯有堅強和感激。

視頻:    緊  急救護120急救醫生高強度工作無法顧家  ,  妻子流淚支持

妻子坦言:陪家裡的時間太少了!

我的世界,是一個選擇堅持的世界。整整20年,我的兩鬢竟已微霜,由於急救工作的特殊性,當年和我一起進單位的同學,都相繼辭職了。只有我,依然在堅守,因為我喜歡急救工作。每當把危重病人從死亡的邊緣搶救回來,每當家屬由衷地說聲謝謝,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人活著,總要有一些精神,不畏懼,不退縮,不拋棄,不放棄,我在「120」急救一線,不離不棄,始終如一。

作為一名來自院前急救系統的我,曾風馳電掣地走遍大街小巷,風雨無阻地走進千家萬戶,嬌小的身軀擔起獨當一面的重任,20年的堅持只為生命護航。這就是我的世界,一個救死扶傷、急病人所急的世界,一個默默無聞、用愛心守望的世界,一個平凡,但不平淡的世界。

同樣是急救醫生,來自急救瞭望塔公眾號推送的「一個急救醫生眼中的院前急救」似乎讓我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院前急救工作的不易:在一個在急救醫生的眼裡,院前急救是這樣的:我們面對的工作環境惡劣,患者發病地點的地點有可能是車站、工地,有可能是在各種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有可能是野外、井下、昏暗的地下室、狹小的電梯間、甚至是廁所和垃圾場,不管是颳風、下雨、下雪還是三伏酷暑烈日炎炎,接到呼叫指令必須立即出發。

相對於複雜的環境,更為麻煩的是我們需要面臨的病種涉及幾乎所有的醫學學科,面對急危重症患者,永遠是單兵作戰,孤立無援。

在患者和家屬眼裡,救護車上有很多醫療器械,有各種各樣的藥品,可我們知道救護車上除了心電圖氧氣瓶簡易呼吸機監護除顫儀外沒有醫院裝備複雜精細的檢查和治療設備,藥箱裡也只有二十多種急救藥品,能夠完全處理的也只有「低血糖,室上速」等少數幾種疾病。

在醫院裡,危重患者往往是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就醫,家屬可以幫助患者與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而院前急救則不是這樣,我們經常能夠遇到因昏迷、失語、精神失常而表述困難的患者,此外由於患者是外地人、少數民族或者是外國人,語言不通的情況也是經常見到,由於溝通障礙,導致診斷治療的難度大大增加。

與院內治療相比,院前急救的發病現場是往往是患者的地盤,此時患方是主場,是強勢方,而急救人員是弱勢方,如果發生誤解、矛盾或糾紛,有時不理智的人就會肆無忌憚的採用過激手法威脅及漫罵急救人員,甚至尋釁滋事,拳腳相加;有時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可能 發生意外,但家屬或在場人員拒絕在救治方面與醫護人員合作,或是拒絕在院前病情告知書上簽字,事後又以自己不懂醫為由將所有不良後果的責任推給醫生。

但是,所有的這些,在和人的生命比較時能算什麼呢?每當患者和家屬的「謝謝」聲響起時,你的心裡會不會蕩起漣漪?

前幾天有人問我「急救是什麼?」我說「搶救生命,緩解症狀,穩定病情,安全送達。」

院前急救很苦,很累,缺人,風險高,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理解他們的工作,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長春醫生手繪示意圖普及急救常識,希望精進繪畫技巧展現更多
    長春醫生手繪示意圖普及急救常識,希望精進繪畫技巧展現更多 李濤 張月朦/北京青年報 2018-09-09 07:45
  • 【百科】120救護車上的急救標誌中間為什麼是蛇?原因你想像不到
    救護車上的急救標誌是啥?紅十字!還有啥?120?999?還有一條蛇……不對不對不對是這樣的一條蛇看到沒?一條盤在拐杖上的蛇中國急救的標誌上有這樣一條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誌上也有這樣一條蛇▼西方醫學裡「蛇繞拐杖」是醫學的標記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手把手教您如何做急救
    9月10日,在世界急救日(9月12日)前夕,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科普基地揭牌,同時還成立了醫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專家表示,這支專業的隊伍能夠教您最科學的急救方法。  很多人面對突發疾病者出於恐慌或害怕擔責而手足無措,或採取錯誤的急救方法,不僅延誤最佳救援時間,甚至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可以說,目前國內大眾的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匱乏,普遍存在不敢救、不會救的現象,學習急救的渠道也非常有限。但公眾關注急救,學習急救的熱情正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大眾的急救素養?作為醫院的醫務人員能為此做哪些事情?
  • 「心肌梗死」極易在冬天發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急救方送給你
    抱著這樣的心情,杏林君寫下文章,希望讀到它的你可以看完,再分享出去。我是真心希望,這世間能少些遺憾。 如果你不會,或不方便使用(比如周邊環境不允許,空間狹窄等),用中醫急救法也是沒問題的。 不過,有急救法不代表萬事大吉,做急救的同時,一定要及時撥打120,尋求醫護人員救助。切記切記! 講清楚這一點,我們接著看方法吧。
  • 望遠鏡「毫無用處」,急救中心為何採購
    □房清江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大連急救中心為每位一線醫護人員配備了專業望遠鏡,但實際出診中並沒有用,質疑中心此舉太過作秀。12月14日,記者電話採訪了大連急救中心,醫務科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為醫生配備望遠鏡,是為了在各種突發事件中更好地保護醫護人員自身安全。
  • 神奇的葡萄藤急救醫生
    進入公眾號,了解我們更多當所有等待都變成曾經,我會說好多精彩的故事給你聽。——《遠行》根瘤蚜蟲病相對於人類的醫生來說,現在也有「葡萄園急診室」誕生,這個想法是由兩個來自於義大利的著名農學家Simonit&Sirch認證的葡萄藤外科小組開發的,包括一個急救團隊,他們到葡萄園種植地裡去拯救受疾病的侵害的葡萄藤,而不是直接根除。Simonit&Sirch是修剪技術的世界級權威團隊,他們負責為義大利和世界各地一些最負盛名的酒莊葡萄園提供技術支持。
  • FAB急救面霜需要乳化嗎?FAB急救面霜怎麼樣好用嗎?
    FAB急救面霜需要乳化嗎?FAB急救面霜怎麼樣好用嗎?  有些朋友在使用FAB急救面霜時不會乳化,導致不能更好的使用它,只有進行乳化使用才能達到它的最佳使用效果,那怎麼乳化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急救培訓 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圖)
    「我為家人學急救」歸來曬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 馮凱 楊柳)5月24日上午,由荊楚網、武漢市衛計委、武漢市中心醫院聯合開展的首期「我為家人學急救」市民免費急救培訓活動圓滿落幕。百餘市民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培訓現場觀摩,18名荊楚網網友通過理論和操作學習,拿到了急救合格證書。
  • 高以翔意外離世 猝死及急救方法引關注
    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8日9時,與高以翔離世相關的信息達368.43萬條,微博話題#高以翔去世#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閱讀量超過40億。有關「猝死」的關鍵詞雲圖顯示,「高以翔」「錄製」「節目」成為核心傳播詞彙,而「五步」「心臟復甦」等「心臟驟停」急救方法備受網友關注,如何提高「搶救」「成功率」,贏得「黃金時間」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
  • 這是一場來自瀋陽急救的特殊「直播」……
    瀋陽急救真暖!感謝你們!」12月4日,一場特殊的視頻連線在瀋陽與哈爾濱之間連通。原來,一輛即將經過瀋陽的列車上有一名乘客突然發病,瀋陽急救中心急救醫護迅速趕到,「乘客沒有家屬,送到醫院後,我們通過視頻連線與患者在哈爾濱的家屬取得聯繫,並把患者目前的狀態和治療情況告知給家屬,讓他們放心。」急救醫生鄭慧莉稱。
  • 絕地求生:玩家居然用25個急救包做隱身衣,不仔細看還真找不到!
    而在遊戲中藥品是很多的,但是玩家使用最多的還是急救包和繃帶,其中急救包是非常實用的。畢竟佔空間大,所以自然回血就多了,不過有時候真的撿不到急救包,但是有的地方急救包卻非常多。比如這位玩家發現的這個地方,急救包就有25個之多,雖然這位玩家不知道為什麼這裡出現這麼多急救包,可是絕對有情況。
  • 速效救心只能急救用?你OUT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增武教授表示,提起速效救心丸,西醫生們並不陌生,常用其來改善冠心病症狀,但基礎與臨床療效均證實,速效救心丸作用不限於急救,冠心病治療的長期療效亦應受到重視。
  • AED科普隨處學 心臟急救誰都不是旁觀者
    在急救培訓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靈魂拷問」答案很簡單——生命但只有生命安危受到威脅那一刻你或許才能體會到這兩個字的真正分量生命是珍貴的也是脆弱的當身邊有人突發心臟疾病倒地時你卻因為找不到急救設施沒有施救本領而錯失最佳救治時間「黃金4分鐘」那麼這將是令人無比痛心和遺憾的事
  • 5歲孩子誤食乾燥劑,隨後爸爸的急救措施,讓醫生稱讚不已
    前幾日,樓下小王的5歲兒子進了趟急救室 。一問,原來是因為小孩趁大人不注意把乾燥劑吃了下去。幸好小王了解相關急救知識,及時給孩子催吐和餵食牛奶,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乾燥劑對孩子的危害。 到達醫院後,醫生檢查完後對小王的做法稱讚不已。醫生表揚小王應急能力好且措施正確,並鼓勵家長應該多像小王學習。
  •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急救
    (二)急救   1.臥床安靜休息,嘔吐物嚴格消毒處理。  2.嘔吐後,給予容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  3.嘔吐甚者,給阿託品0.5mg皮下注射。  4.腹痛甚者,用手導引或針刺足三裡(見圖40),天樞(見圖47)等穴。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  5.馬齒莧30~60g水煎服。
  • 學急救知識,組裝人體3D模型,顯微鏡下看生物、看細胞
    如果你家伢兒也有當醫生的夢想,或者你想和他來場不一樣的親子互動遊戲。8月4日(本周日),去康大夫國際醫院參加「家庭開放日·我是小醫生」快報專場吧。即日起,家有4-10歲伢兒的家庭都可以報名。記者金晶通訊員葛丹娣顯微鏡下尋找血細胞看看它們是如何保護我們身體的人為什麼會流血,血為什麼是紅的?
  • 院前醫療急救病歷資料怎樣管理
    急救醫生必須在每班次結束前完成院前急救病歷並上交。第八條 院前醫療急救病曆書寫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書寫日期和時間,採用24小時制記錄。第九條 對按照有關規定需取得患者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如特殊治療)應當由患者本人籤署同意書。
  • 『簡急救』急救標誌之蛇徽與生命之星
    希臘偉大詩人荷馬,在史詩中讚頌民間醫生阿斯扣雷波為偉大的醫生。傳說,他是公元前400年被奉為醫神的阿波羅的兒子。阿斯扣雷波是一個莊嚴、文雅、慈祥的醫生,他手持一根盤繞著靈蛇的神杖,雲遊四方,治病救人。因為醫術高明,為人善良,特別受人擁戴。後世出於對神醫和靈蛇的崇敬,也為了紀念阿斯扣雷波,便以「蛇繞拐杖」作為醫學標記,這就是蛇徽的來歷。
  • 一分鐘教你快速急救!
    趕緊擴散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例如摔傷、燒傷、燙傷等等那麼如果被燙傷了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教你們一些急救方法讓你們一分鐘學會、減少傷害一、燙傷後如何急救在被燙傷之後如果採取相應的急救方法預後恢復會更加好因此,下面這五步驟要看好了
  • 醫生支招:謹記急救八字訣
    「不到一尺長,手指頭粗細,看起來是紅褐色的。」陳大姐說,蛇咬著她不放,她最後把蛇摔在地上,用鋤頭打死了。「當時就覺得很痛。」陳大姐說,她找了一點水清理了傷口,便趕緊騎著腳踏車回了家,然後去鎮衛生院救治,但衛生院醫生建議她趕緊到大醫院注射蛇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