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對賭臨期,風口上的亞洲矽業lPO成敗幾何?

2021-01-14 澎湃新聞

原創 市值觀察 市值觀察 收錄於話題#亞洲矽業1#新疆大全1#通威股份2

亞洲矽業上市迫在眉睫。

作 者 / 傑 尼

編 輯 / 小市妹

近日,亞洲矽業科創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作為高純多晶矽材料供應商,其主營業務包括多晶矽材料的研發生產、光伏電站的運營、電子氣體的研發製造等。其中,公司所生產的多晶矽材料為光伏產業重要上遊,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達到85%,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光伏產業鏈構成

數據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此次IPO擬籌集資金15億元,全部用於60000t/a電子級多晶矽智能製造。

受益於當前國家政策傾斜、市場規模擴張等,國內多晶矽產業風口正勁,如若亞洲矽業成功登陸,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供難得的彈藥。

1

駿業日新,政策利好優勢顯著

全球範圍內,當前生產多晶矽最為成熟的工藝為「改良西門子法」,而近年來,國內外矽料生產技術差距正逐漸縮小。國內企業現已基本掌握單線萬噸級多晶矽生產技術,主要多晶矽料生產企業的單晶用料比例可達80%以上,與國外多晶矽生產商OCI和德國瓦克已處於相當水平。且國內企業在電力成本、人力成本等方面比國外企業更有優勢。

▲國內主要多晶矽料生產企業的單晶用料比例

據中國光伏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多晶矽有效產能為46.6萬噸,在全球產能佔比為69.0%;我國多晶矽產量達34.2萬噸,同比增長32%,佔全球比重達到67.3%,連續七年位居全球首位。

此外,今年10月末,國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指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亞洲矽業以及其所在的光伏產業鏈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均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並從中受益,國內多晶矽產能將繼續保持可觀的增長。

而與國內矽料產業有著強勁發展動力對應的,國外多晶矽生產巨頭卻遭遇了困境。受矽料價格下降、電力成本升高等因素影響,國外多晶矽主要生產商OCI韓國和德國瓦克盈利水平堪憂,OCI韓國關閉了5.2萬噸多晶矽產能,德國瓦克也計劃關閉美國5萬噸多晶矽產能。

此外,2020年商務部決定,自2020年1月2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多晶矽進口的大幅減少,也使得國內產能迅速釋放,國內多晶矽行業迎來先機。

2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雖然國內多晶矽行業前景廣闊,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機會,但從對與國內競爭對手的對比分析來看,亞洲矽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容小覷。

通過亞洲矽業與新疆大全、通威股份的多晶矽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對比分析發現,亞洲矽業的多晶矽收入逐年下降,而2019年其他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17年,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差別並不大,2018年-2019年受市場大環境影響,三家公司毛利率均有所下降,而其中亞洲矽業的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大,約為53.8%。

▲新疆大全、通威股份、亞洲矽業2017年-2019年多晶矽營業收入和毛利率情況

較高的產能可以使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增加,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增加收入。對比2019年國內幾家多晶矽材料生產公司的產能發現,亞洲矽業的產能相對較低,僅為1.9萬噸。

▲2019年國內多晶矽材料生產公司產能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財通證券研究所

雖然2017年-2019年亞洲矽業產能均有所增長,但是結合產能增長率來看,亞洲矽業2018年和2019年增長率分別為18.48%和19.30%,與其他公司相比增長速度較慢。比如通威股份制定了關於高純晶矽業務的中期(2020-2023年)發展規劃,高純晶矽產能到2021年達到11.5-15萬噸,2023年達到22-29萬噸。在各家公司產能均大幅提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亞洲矽業的市場份額難免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其營業收入和毛利率。由此可見,亞洲矽業還是要在產能方面持續發力。

▲產能增長率情況

此外,在多晶矽材料行業,領先的技術意味著公司的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將更具優勢,從而實現極強的核心競爭力與業務壁壘。我國各多晶矽生產企業均有自己的技術優勢,例如,亞洲矽業成功開發應用熱耦合精餾、大型冷氫化、餘熱回收利用等技術;通威股份在冷氫化、大型節能精餾等高純晶矽核心技術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項成果;新特能源的新能源產業與傳統能源產業形成了「煤電矽」一體化的產業鏈,通過前端煤炭資源和電廠的利用,降低多晶矽的生產成本。為應對激烈的技術競爭,避免出現技術落後,不斷研究開發,推進技術升級,是亞洲矽業的必然選擇。

3

待勢乘時,發展升級擴大規模

多晶矽行業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其投資規模較大,資金需求量大。在國內多晶矽行業大環境良好的情況下,亞洲矽業此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60000t/a電子級多晶矽一期項目,項目產品用於滿足N型高效光伏電池用料的需求。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未來N型高效電池市場規模將快速提升,而國內僅有少數企業能夠批量供應N型高效光伏電池用多晶矽料,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亞洲矽業N型電池用料生產能力為3,000噸/年,此次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後,不僅生產能力可以提高30,000噸/年,迎合未來的市場需求,縮小與其他公司的產能差距,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多晶矽智能製造水平。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以公司2020年1-6月份多晶矽業務銷售平均單價5.81萬元/噸做簡單測算,在此項目建成滿產的情況下,可為公司每年增加17.43億元的營收,而2019年全年公司營收為14.20億。

如果說上市募集的資金用於項目建設是為了公司長遠受益,那麼短期來看,對亞洲矽業有無重大影響呢?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甚至會影響亞洲矽業短期的資金壓力及償債能力。

即:亞洲矽業控股股東和投資機構的對賭承諾即將到期。

市值觀察查詢資料了解到,亞洲矽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於2018年10月和2019年2月分別與青銀鑫沅、未央新能源、青海匯富、寧波矽科、西開投、深創投、紅土創新、紅土創盈、藍溪紅土籤署了《股權轉讓補充協議》,其中含有退出安排的對賭條款。

也就是,如果公司在2022年末之前沒有在A股上市,那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共同連帶回購投資方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而上述這些投資共計持有亞洲矽業5690萬股股權,持股比例達到為21.42%%。如此量級的股份回購,必然需要巨量資金支持。

而截至到今年六月末,亞洲矽業帳上的貨幣資金只有9393.49萬元,短期借款高達5.70億元。

所以,亞洲矽業此次IPO衝擊成功,多方受益,一起分享這場「饕餮盛宴」;而一旦無法在期限內上市,公司內外將面對的是巨額資金壓力。對亞洲矽業來說,這場IPO之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雖比高飛雁,猶未及青雲」,通過以上各家公司對比,行業內亞洲矽業硬實力相對較弱。但可以說此次亞洲矽業把握了申請上市時機,乘著國內多晶矽行業發展的東風乘勢而起,瞄準光伏產業N型高效電池多晶矽用料的市場缺口。

如果順利登陸A股市場,不僅解決了公司股東回購的巨額資金壓力風險,還將會在技術、產能等方面有效驅動公司向前發展。

■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蟲創意

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

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轉載授權敬請聯繫小客服微信:hstlkf

原標題:《新股紅黑丨股東對賭臨期,風口上的亞洲矽業lPO成敗幾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公教育對賭協議臨期在即:2020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暴跌 李永新16.5...
    首當其衝的是當年借殼上市與亞夏汽車籤訂的為期3年的業績對賭協議即將臨期。面對2020上半年慘澹的業績,中公教育如何實現業績突圍,在2020下半年實現扭虧為盈達成對賭協議,完成16.5億的扣非歸母淨利潤,目前並不樂觀。
  • 行情已至,光伏產業鏈上遊龍頭亞洲矽業將迎來新風口
    其中說到光伏上遊產業鏈,就不得不提另一家位於青海西寧的多晶矽龍頭企業——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洲矽業) 亞洲矽業:全球領先的多晶矽製造企業之一 作為全球領先的多晶矽製造企業之一,亞洲矽業於2006年12月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建設、運營多晶矽項目,已建成年產量達2萬噸級的多晶矽產業基地,目前又在該開發區開工建設另一多晶矽生產基地
  • 多晶矽生產減排增效 亞洲矽業以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鏈各環節市場佔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光伏大國。作為全球領先的多晶矽製造企業之一,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亞洲矽業)於2006年12月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創辦。經歷了13餘年的發展歷程,亞洲矽業已經成為全球高純多晶矽的重要製造商之一,目前擁有19,000噸/年高純多晶矽及9,000噸/年光纖級四氯化矽和185MW併網光伏電站,累計完成投資額45億元。
  • 三年對賭臨期,傳華夏幸福向平安、華潤引資,內部回應:未聽說
    作者:時代財經 童潔 編輯:張常旺圖片來源:pixabay華夏幸福與平安為期三年的對賭協議接近尾聲,市場中傳出華夏幸福引資的新消息。2018年,平安資管以「白衣騎士」姿態介入華夏幸福,一口氣拿出137.7億元接手華夏幸福部分股權,次年再度加碼,兩次股權收購共耗資179.73億元,持股比例達到25.25%,位列第二大股東。為了引入平安資管,華夏幸福大股東籤下對賭協議。
  • 摳門的年輕人,成就了上千億的臨期食品市場
    很長一段時間,食品行業對「臨期」二字諱莫如深,不管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門店,在對待臨期食品上,都更願意用折扣、促銷、尾單、清倉來替換「臨期」二字。曾經,即將過期的「臨期」,仿佛享有和「過期」一樣的悲傷。/《重慶森林》近一年多以來,那些「大限將至」的臨期食品,卻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涅槃重生般地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
  • 潛山縣臨期日化品處理規定
    潛山縣臨期日化品處理規定臨期日化品回收銷毀方法很多,三六五環保臨期日化品銷毀處理經驗之談。三六五環保服務中心提醒企業化妝用品銷毀應該注意什麼?1、銷毀公司的資質; 2、是否籤訂銷毀合同;3、銷毀方式;4、銷毀流程;5、銷毀後是否開具銷毀;6、是否開具正規票。讓企業放心,更讓消費者舒心。
  • 年輕人撐起臨期食品市場
    後北京女生王萱準備在網購平臺購買椰子水時,偶然發現一家專門售賣臨期食品的網店,多種多樣的幾乎是正價產品1-3折價格的小零食,讓她忍不住「剁了手」。最近,她又瞄準了一家專門售賣臨期進口巧克力的網店,對她來說,「折後23元一盒對比正價89元一盒的誘惑太大了」。  90後男生趙鴻宇也喜歡在大型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購買酸奶。「買二送五真的太實惠了」,他對記者說,這些酸奶保質期大概還有一個多星期,但買回家去兩三天就喝完了,「沒有過期就沒有問題,像酸奶、牛奶和膨化食品等都不會影響口感」。
  • 最低0.5折,臨期食品憑什麼賣得比白菜還便宜?
    最近,臨期食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成了熱詞。火到什麼程度呢?豆瓣有小組,知乎有回覆,B站還有UP主專門開箱測評。當然,線上的熱度仍屬於小眾,和線下層出不窮、大大小小的臨期食品折扣店相結合,才能讓臨期食品由小眾人群轉變成大眾關注的焦點。上周三中午,在上海靜安區大寧音樂廣場的地下一層,一家專營臨期食品的店鋪裡人來人往。
  • 「點石成金」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
    ——老子今日熱點「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在豆瓣平臺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自今年9月創建以來,不到3個月就吸引了兩萬多網友加入。但網上與臨期食品相關的傳言也不少:吃臨期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千萬不能給孩子吃臨期食品、臨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 長期大量回收過期臨期冷凍蝦肉高度重視
    長期大量回收過期臨期冷凍蝦肉高度重視得意,高價回收處理過期食品、臨期雪耳收購、壞豆粕銷毀、臨期冬瓜糖收購、皮蛋銷毀、膨化食銷毀、過期大肉腸收購、杏仁餅銷毀、文檔銷毀、臨期河蝦收購、雞腰銷毀、過期果蔬汁及其飲料收購、盒裝牛奶銷毀,他要求食堂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不得有半點僥倖心理;全體要切實履行陪餐制度,嚴格做到師生同菜同價,為師生提供放心可口的食品,讓學生舒心、讓家長放心
  • 踏入將臨期 預備自己迎接耶穌基督
    然而你是否知道聖誕節之前的將臨期呢?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這段時間是歡慶耶穌聖誕前的準備期與等待期,稱為將臨期。拉丁文Adventus意指即將到來,意義上除了古代希伯來人等待彌賽亞(救主)到來之外,另也包括基督徒等待耶穌的再次降臨。同時,將臨期第一主日(11月30日),還是教會日曆中一年的開始。那麼基督徒要在此期間如何預備自己呢?
  • 三年前瘋狂對賭併購,今為賠償隔空互懟,47.5億跨界擴張誰之過?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就是把變賣資產、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的盈利扣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是逐年下滑的,這說明東方精工雖然進行了一些併購,表面上淨利潤提升了,但上市公司股東的受益情況並沒有本質改善,反而持續下滑。顯然,東方精工希望扭轉這種局面。
  • 強制打標「臨期奶」,這一次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嬰幼兒奶粉上,拼多多始終堅持嚴苛的行業標準,平臺從未出現假奶粉或是過期奶粉。」同時,針對臨期嬰幼兒奶粉,拼多多將統一強制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其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並在真正保質期來到之前先行下架。
  • 教宗三鍾經:將臨期是期待與希望的時日
    教宗11月29日將臨期第一主日在聖伯多祿大殿和新擢升的樞機一同奉獻彌撒聖祭之後,主持了午時的三鍾經祈禱活動。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說:「將臨期是期待與希望的時日。」(梵蒂岡新聞網)11月29日將臨期第一主日,教宗偕同新擢升的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奉獻彌撒聖祭之後,於中午時分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鍾經活動。教宗指出,將臨期第一主日標誌著教會新禮儀年的開始。
  • 宗申子公司再引戰投,對賭協議透露拆分航發上市時間表
    雙方還籤下對賭協議,若宗申航發未能在2023年12月31日前成功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航發基金有權按約定回購其持有的宗申航發全部或部分股權。公告截圖戰投股東實力雄厚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公告顯示,本次航發基金對宗申航發增資金額為 5,000 萬元人民幣,增資價格 1.67 元/股,增資完成後航發基金將持有宗申航發7.3878%股權,宗申航發公司註冊資本增至 40,526.5421 萬元,宗申動力持股比例將由增資前 78.0656%降至 72.2983%,依然為宗申航發公司控股股東
  • 海星股份股權分散曾對賭失敗 評估審計保薦等機構「不省心」
    據證監會公開信息,在證監會2014年4月18日新聞發布會上,天健曾為年報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公司提供年審服務,被證監會通報。股權分散受關注曾對賭失敗除「保駕護航」的「隊友」不讓人「省心」之外,海星股份股權分散以及曾對賭失敗的問題,也值得我們關注。截至2018年上半年,海星股份前三大股東分別是嚴季新、施克儉、蔡金榮,其持股比例分別為13.69%、5.23%、4.83%。其中嚴季新、施克儉為公司的一致行動人。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推動行業整改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推動行業整改 2018-08-01 10:26: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
  • 深圳鑫騰華所持中超控股15%股權被拍賣 A股首例對賭式賣殼將劇終
    無論未來深圳鑫騰華剩餘15%股權拍賣結果為何,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都不會發生變更。而這也意味著「A股首例對賭式賣殼」將以中超控股回歸中超集團宣告劇終。付款8億後對賭賣殼破裂2017年10月10日,中超控股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中超集團擬將所持中超控股29%股權轉讓給深圳鑫騰華,轉讓價款為19.08億元。本次權益變動後,深圳鑫騰華實控人黃錦光將成為中超控股新的實控人。
  • 拼多多「釘釘子」第一步:強制商家進行 「臨期奶」打標
    「對於社會關心的臨期奶粉問題,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菸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制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拼多多發起,淘寶、京東或聯手給「臨期奶」打標花多少精力都要做!
    近日,一張拼多多上出現"7.5元奶粉"的圖片在網上盛傳,引起拼多多關注。調查顯示,頁面上的7.5元的奶粉只是商家用來引流的手段,以超低價格吸引用戶點入主頁,從而實現產品推廣,電商行業各大平臺均有此操作。而拼多多上7.5元奶粉連結的主要推廣產品為均價35元左右的貝因美"臨期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