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的年輕人,成就了上千億的臨期食品市場

2021-01-09 新周刊

文 馬路天使

最近,在上海上班的小瓊總會在四川北路的某食品商城看到一群排隊結帳的人。

往裡一看,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零食,跟普通超市沒什麼區別。

排長隊,一看就給人「有便宜可佔」的感覺。/Pixabay

就是這樣的看似普通的超市,每天總是擠滿了人,即便是在工作日,也時常能看到拖著簡易小拖車在店裡購物的消費者,甚至有人專門橫穿整個上海市區來這裡淘貨。

有一次,小瓊終於忍不住好奇心走了進去,貨架上低價的大牌進口零食,讓她仿佛置身於寶庫!

「天貓超市38元一瓶的義大利橄欖油,只賣10元」、「京東14元一罐的德國黑啤,10元3罐」......這裡還有各種低於原價四五倍的汽水、糖果、薯片,果乾,四捨五入等於不要錢。

這家店,原來是「臨期食品」的專賣店。

很長一段時間,食品行業對「臨期」二字諱莫如深,不管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門店,在對待臨期食品上,都更願意用折扣、促銷、尾單、清倉來替換「臨期」二字。

曾經,即將過期的「臨期」,仿佛享有和「過期」一樣的悲傷。/《重慶森林》

近一年多以來,那些「大限將至」的臨期食品,卻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涅槃重生般地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

不僅眾多超市專門設置了臨期食品專櫃,在線上線下,還出現了一些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店鋪。這些臨期食品,以極低的價格讓天天喊窮的打工人沉迷於薅羊毛、撿漏的快樂。

「臨期」二字背後,是一個價值上百億的食品消費王國。

「涅槃重生」的臨期食品

「人氣爆款好時月餅到貨了,臨期3個月,一盒原價188元,現價20元。」

上海某小區旁的臨期食品店主小唐在微信群裡發出了這條消息,立馬收到了五六十條訂貨的消息。據小唐介紹,這家小店,平均月流水超過了10萬元。

「臨期食品」,指的就是那些快要到保質期的食品。每一個包裝食品走出生產線,都會被打上保質期的烙印,這是比品牌本身更能決定它價值屬性的一串字符。

保質期是一個食品進入流通環節的通行證。

根據公眾號「電商在線」資料,在食品行業內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距離保質期到期時間過了1/3的商品,就不能進入大潤發、家樂福等連鎖零售商店,同樣在線上渠道也有相應要求。

比如一包餅乾的保質期是12個月,如果距離出廠過了4個月了,那這個餅乾就沒機會在超市上架了,這也被稱為食品流通行業的允售期。

於是,在食品保質期快要到達的臨界期,這些食品就面臨身價降低的局面。

臨期食品有多便宜呢?原價十幾塊的依雲水,只要5毛錢一瓶;三隻松鼠的巨型零食大禮包,淘寶價 148 元,臨期賣價僅為30元 ,直接打了2折。

看著這些白菜價食品,很難不被喚起購物需求。

開店不到一年時間,小唐的臨期食品店已經有了一群忠實粉絲,有平常就對價格格外敏感的老大爺老大媽,但更多的是80後、90後等年輕群體。

近一年來,類似的臨期食品店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興起,成為了年輕人心照不宣的薅羊毛聖地。仔細觀察這類超市,一般開在社區周圍,店鋪面積雖小,但貨品擺列滿滿當當。

有些臨期食品店已經形成了連鎖規模,比如「悠品食惠」、「T3進口食品」、「飴食貨倉」、「好特賣」等,在全國內連鎖規模已經達到了十幾家。

根據「飴食貨倉」的創始人徐鵬介紹,自2016年開出第一家店以來,飴食貨倉已經擁有了16家門店,營業額從2016年的500萬元左右增長到2019年的3900多萬元。

在小紅書上,有不少人在分享臨期食品探店心得。

在淘寶上,隨便搜索「臨期食品」,就出現超過3000家店鋪,裡面零食酒水應有盡有,果然都是白菜價。其中一款銷量第一的巧克力棒,價格為3.5~4.5元,一個月內已經賣出了9534份。

此外,甚至還有一些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獨立電商平臺,比如好食期、甩甩賣等。像是好食期,還開創了「日期越近越便宜」的賣點,把臨期食品按照臨期時間來標價,保質期越近的,價格就越低。

臨期食品的利潤有多大? 知乎上有臨期食品店店主介紹,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就能塞下300多種臨期商品,單日營業額經常有1萬多。

臨期食品,就是生財之道。/《致命彎道3》

而根據公眾號「豹變」對臨期食品批發商的採訪,以一批價值50萬元的臨期巧克力為例,批發商只要 三四萬的價格就能拿下,最後能賣出15萬,利潤翻了好幾番。

資本總是「聞風而動」。2018年,電商平臺好食期的母公司就獲得阿里巴巴獨家1.1億元C輪融資;而臨期食品電商平臺甩甩賣也於2019年3月獲得3500萬元戰略投資。

好食期以臨期時間來定價,但是不一定價格越低的賣得越好。

沒想到,本已掉價的臨期食品,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一門上千億元的生意

在網上,不少對臨期食品呈觀望態度的人,對臨期食品的來頭表示懷疑。畢竟,天下沒有白撿的便宜。

要知道這麼多臨期食品從哪裡來,首先要從「臨期」二字說開。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對食品的臨期或者是賞味期限並沒有相關規定。唯一的標準,是2012年北京工商局發布的「食品保質期臨界」的6級標準。

對應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臨界期。

但事實上,大型商超、市場對臨界期的要求會更嚴格。

根據公眾號「豹變」的採訪,商家表示除了打折等手段,很多食品保質期限到達40%左右時(也就是不到保質期一半的時間),將食品退回給供應商,而這些食品就成為臨期食品。

一邊是「臨界」如此容易達到,另一邊,擺放在貨架上的食品,要經歷的「人生之路」,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從品牌商、經銷商、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手上,需要經過倉儲、運輸等一系列流通。

而這些環節都不可避免會耽擱一點時間。但食物耽擱不起,它們很容易就拖成了「臨期」。

我國的《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出售過期食品。於是,在臨期食品市場興起之前,大型商超會把這些即將臨期的食品退回給供貨商,而供貨商則會把這些貨以低價出給對保質期要求更低的小店,其餘的那些臨期時間更短的,不得不面對被銷毀的命運。

還有公司專門幫助供應商銷毀食物。

這些臨期食品的體量有多大?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以2019年為例,中國休閒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556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11000億元。而《2020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食品金額已經高達908.1億美元。

如果按照業內普遍認為的5%的庫存積壓率計算,臨期食品市場也超過800億。

根據公眾號「臨期食品群」顯示,臨期食品的回收價格與所剩下的保質期時長相關,通常為市場零售價的1到3折。比如臨期2個月的某大牌的蘇打汽水,一般拿貨價在1.5元/瓶,而如果可以進貨千件以上,價格可以低到0.66元/瓶。

以上種種,催生了一條臨期食品的回收、再出售的完整產業鏈。在百度貼吧和58同城等網站上,能搜到許多臨期食品的收購商以「高價」收購臨期食品。

再往下,則有不少掌握了倉庫資源的中間商,向個體戶介紹臨期食品進貨渠道,以此收取費用。

網上有很多專門介紹臨期食品倉庫的攻略。

對企業來說,臨期食品原本是一種產業過剩造成的負擔品,處理不當還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而臨期食品的出售無疑是對資源的再次配置,不僅減輕了產品的成本損失,更能彌補市場空缺、收穫新的消費群體。

臨期食品,真的有可能下一個零售圈的藍海。

價格臨期,生活恰好

「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豆瓣小組「我愛臨期食品」的組長在小組簡介裡寫道。

比起一般的食品,臨期食品的優勢就是消費者的黏性非常強,在上海開著臨期食品店的小唐表示,來自己店裡購買的人,大多是熟客。

今年上大三的小丁通過網上的文章知道了「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跟著上面的攻略,她在線下購買了一些零食,沒想到有的零食「巨便宜又好吃,而且沒有質量問題」,於是便經常去買。

無法逃脫加班的打工人,在買零食上毫不手軟。

而90後上班族小白則是某臨期食品電商平臺的常客,每次零食荒了就上去看看有什麼便宜的,現在她已經知道了買什麼臨期食品更划算。

以往,買折價商品,總給人一種不體面、貪便宜、寒酸的感覺。如今,「撿漏」、「貪便宜」則光明正大地成了一個人標榜自己精打細算、會生活的褒義詞。

如果你留意過一些電商平臺的推送,就會發現類似「今日份撿漏」的話術非常常見。

在豆瓣小組「我愛臨期食品」,討論最多的一個帖子是:「你會覺得買臨期食品丟人嗎?」

在討論裡,沒有人對於自己的選擇買臨期商品這件事有所懷疑,反倒是形成了相反的統一戰線:「不想浪費食物」,也是「一種潮流」。

首先,近些年來,食物浪費嚴重的問題被頻繁提起。

2019年,某生鮮店因扔掉臨期食品而上了微博熱搜,曾經引發一場關於食品浪費的爭議。

在國外,臨期食品的處理,已經成了一種公益行為。

英國第一家「剩食超市」 就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向經濟條件較差或者流浪漢售賣臨期食品。這家特殊的超市是由名為「Real Junk Food Project」的食品「垃圾」保護組織開設,旨在向減少英國每年生產的1000萬噸食品垃圾目標邁進。

英國的這家臨期食品店所售賣的食品的收入來源,也用於公益組織。

在德國,一個叫做「救濟餐桌」的公益機構,則主要回收超市裡的臨期食品,再把它們分發到需要人的手中。每年,大約有70萬人會定期接受他們的免費食物,而這些人最多只需支付不高於1歐元的象徵性費用。

其次,撿漏、薅羊毛已經成了一種反消費主義的潮流生活方式。

圈內知名的「不消費主義者」Mantis紅就以「不鏽鋼鐵公雞」自居,因為鐵公雞還會掉下鐵鏽,不鏽鋼則什麼都不會掉下。在她的公眾號裡,「摳門省錢」的生活方式,讓她收穫了一大批追隨者。

伴隨著這一代網際網路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臨期商品的風靡也就順理成章了。

「分享我今天買到的臨期食品」、「每天打工回家帶點,吃完了樓下再補點,真!爽(pang)!」……

每天,「我愛臨期食品小組」的組員分享自己種草和避雷的臨期零食,甚至有人戲稱自己就像「神農在嘗百草」,整個小組瀰漫著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樂氛圍。

也許,購買臨期食品,並不能讓一個人真的薅到多少羊毛。但至少,購買臨期食品,成了年輕人的快樂調味劑,是打工人疲憊心靈的「高性價比」安慰。

這,大概就是臨期食品最好的歸宿。

參考資料

[1] 這屆年輕人撐起了一個900億市場,「臨期」食品這把羊毛你薅了嗎?|第一風口

[2] Z世代為何願意安利分享臨期食品?|IP財經

[3] 從垃圾堆裡搶救出百億臨期食品市場|創業咖

[4] 臨期食品,買還是不買?|新零售商業評論

[5] 臨期食品商:與時間賽跑的人|電商在線

[6] 打工人的胃,又撐起了一個百億市場|豹變

[7] 如何切入臨期食品行業|知乎@神奇的吳大寶

[8] 2020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進口食品服務網

[9] 臨期食品背後:兩萬年輕人的無奈or快樂?|穀雨數據

相關焦點

  • 年輕人撐起臨期食品市場
    年輕人撐起臨期食品市場 2020-12-08 05:59: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點石成金」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
    ——老子今日熱點「挑選得當,臨期食品也挺『香』」。在豆瓣平臺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自今年9月創建以來,不到3個月就吸引了兩萬多網友加入。但網上與臨期食品相關的傳言也不少:吃臨期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千萬不能給孩子吃臨期食品、臨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 最低0.5折,臨期食品憑什麼賣得比白菜還便宜?
    最近,臨期食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成了熱詞。火到什麼程度呢?豆瓣有小組,知乎有回覆,B站還有UP主專門開箱測評。當然,線上的熱度仍屬於小眾,和線下層出不窮、大大小小的臨期食品折扣店相結合,才能讓臨期食品由小眾人群轉變成大眾關注的焦點。上周三中午,在上海靜安區大寧音樂廣場的地下一層,一家專營臨期食品的店鋪裡人來人往。
  • 逃離「消費主義陷阱」,這屆年輕人把性價排第一
    今年以來,豆瓣「摳門小組」教你省錢、如何用更低的價格購買進口「臨期食品」、以批發價拿貨玩轉拼多多、阿里巴巴等APP的討論帖熱度居高不下。就以臨期食品消費舉例,豆瓣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打出「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可以買!臨期食品不丟人!」的簡介,吸引了2.5萬人參與,每天都有新鮮的「豆友」在組裡分享自己的消費經歷。
  • 潛山縣臨期日化品處理規定
    潛山縣臨期日化品處理規定臨期日化品回收銷毀方法很多,三六五環保臨期日化品銷毀處理經驗之談。三六五環保服務中心提醒企業化妝用品銷毀應該注意什麼?1、銷毀公司的資質; 2、是否籤訂銷毀合同;3、銷毀方式;4、銷毀流程;5、銷毀後是否開具銷毀;6、是否開具正規票。讓企業放心,更讓消費者舒心。
  • 長期大量回收過期臨期冷凍蝦肉高度重視
    長期大量回收過期臨期冷凍蝦肉高度重視全國範圍採購專業收購臨過期食品,合法處理臨過期紅蝦有資質的公司,長發其祥過期食品回收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國範圍大量回收各種紅蝦食品和超期臨過期食品回收綠色利用的公司,本公司專業處理各種紅蝦食品,經過科學的技術將臨期紅蝦用於飼料養殖,減少企業損失保護環境不受汙染。
  • 0.55元臨期餅乾可月銷10萬背後:線下連鎖商超小步快跑,填補缺口仍...
    2019年,盒馬就曾因為丟棄臨期食品而上熱搜。尤其是每年年貨期間,公司都會準備充分的庫存,一旦存量過多就難免需要面對所囤積的產品即將存在臨期的可能。三隻松鼠方面告訴藍鯨財經記者,公司內部已經建立完善的臨期食品處理流程。按照規定,臨期產品一律下架不得銷售,聯盟店設立臨期食品銷售專區同時明碼標價,明示價格折扣標準。
  • 強制打標「臨期奶」,這一次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嬰幼兒奶粉上,拼多多始終堅持嚴苛的行業標準,平臺從未出現假奶粉或是過期奶粉。」同時,針對臨期嬰幼兒奶粉,拼多多將統一強制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其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並在真正保質期來到之前先行下架。
  • 拼多多「釘釘子」第一步:強制商家進行 「臨期奶」打標
    「對於社會關心的臨期奶粉問題,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菸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制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2020-2024年中國進口食品市場投資分析
    圖表47 2019年全國酒類進口市場規模數據來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  1-12月,進口葡萄酒累計量額降幅與1-11月相比小幅收窄  二、2020年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2020年1-5月酒類進口統計分析》顯示,2020年1-5月,進口酒類市場繼續承壓發展,下行進一步加速:進口量4.8億升,進口額13.4億美元,累計金額跌幅較前4個月擴大近4個百分點。
  • 暢捷通「智+」告訴經銷商:如何將臨期產品的損失降到0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近幾年來,受益於經濟發展及消費升級,中國乳製品市場總體呈現出螺旋上升的發展曲線,並迅速達到千億級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19年乳品市場零售總額突破4000億元,預計2024年乳製品市場零售額或將突破5500億元。其中,常溫奶目前是國內消費市場佔比非常大的乳製品。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推動行業整改
    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  針對「臨期奶」事件,昨日,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  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隨著拼多多赴美上市,關於它的輿論在網上集中爆發,部分媒體呈現跟風狀態,在不核實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的情況下,就追蹤熱點報導。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
  • 【資訊】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
    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拼多多發起,淘寶、京東或聯手給「臨期奶」打標花多少精力都要做!
    而拼多多上7.5元奶粉連結的主要推廣產品為均價35元左右的貝因美"臨期奶"。7月31日早上,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對這一事件做出了解釋,"針對拼多多出售假奶粉、過期奶粉的報導,均與事實嚴重不符。在嬰幼兒奶粉上,拼多多始終堅持最嚴苛的行業標準,平臺從未出現假奶粉或是過期奶粉。"
  • 中國用5年投入上千億,分期建設最大量子實驗室,取得了一定成就
    中國用5年投入上千億,分期建設最大量子實驗室,取得了一定成就雖然中國在很多方面發展都要比美國這樣的國家晚,但是我們有後來居上的實力,比如說在量子通信上。這一個在中國甚至是全球最大的國家量子實驗室,我國用5年的時間累計投入上千億,將其分期建設。我國之所以要投入這麼大的財力物力,是因為它能夠保證國家重要行業的信息安全,滿足大數據時代的計算要求,並在這個基礎下孕育出一些新興行業。
  • 金斯瑞科普 |「食品保質期」到底指什麼?真相都在這裡
    正常情況下,保質期內的食品不會發生變質。臨期食品只是臨近保質期,只要是在保質期內的食品,質量就有保障。但如果貯存環境沒達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氣味和外觀都會變化的非常快,即使食品沒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變質。
  • 踏入將臨期 預備自己迎接耶穌基督
    然而你是否知道聖誕節之前的將臨期呢?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這段時間是歡慶耶穌聖誕前的準備期與等待期,稱為將臨期。拉丁文Adventus意指即將到來,意義上除了古代希伯來人等待彌賽亞(救主)到來之外,另也包括基督徒等待耶穌的再次降臨。同時,將臨期第一主日(11月30日),還是教會日曆中一年的開始。那麼基督徒要在此期間如何預備自己呢?
  • 教宗三鍾經:將臨期是期待與希望的時日
    教宗11月29日將臨期第一主日在聖伯多祿大殿和新擢升的樞機一同奉獻彌撒聖祭之後,主持了午時的三鍾經祈禱活動。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說:「將臨期是期待與希望的時日。」(梵蒂岡新聞網)11月29日將臨期第一主日,教宗偕同新擢升的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奉獻彌撒聖祭之後,於中午時分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鍾經活動。教宗指出,將臨期第一主日標誌著教會新禮儀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