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爆炸前,用鋼盔蓋住士兵再撲上去,能保命嗎?美軍曾經歷過

2021-01-15 網易

2021-01-13 09:30:07 來源: 一姐說軍史

舉報

  手榴彈是今天陸軍非常重要的一種單兵裝備,是步兵最為便利的直接爆破類火力武器,深受各國士兵的喜愛,一般常見的手榴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木柄手榴彈,一種是卵型手榴彈,前者重視投擲距離和爆破衝擊力,而後者則比較重視爆炸的威力,因此也有說法將手榴彈分為進攻型和防禦型兩種。

  

  手榴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延時引信引爆,也就是說在打開保險後還會有幾秒鐘的時間用來投擲,在交戰距離較近的戰場條件下,手榴彈絕對是威力最大的武器,那麼當己方士兵看到手榴彈被扔到周邊時,利用鋼盔蓋住手榴彈來緩和爆炸衝擊力,再將身體覆壓在上面,能夠保住性命嗎?

  

  這種說法乍一聽會覺得比較合理,因為對現代士兵來說,鋼盔、防彈衣都是高科技下防護性能非常好的單兵護具,身體覆蓋在上面說明手榴彈的爆破威力會被相對滯留,但是在真實的戰場上,這樣做法只會是讓手榴彈的爆破威力更加集中在一起,雖然阻滯了手榴彈破壞力的四散,但是被集中的這一個地方受到的衝擊力會更大,要知道手榴彈的很大一部分威力,其實是來自於爆炸產生的衝擊作用。

  

  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的美軍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時一支九人小隊在基地附近巡邏時,突然遭到武裝分子的攻擊,雙方隨後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在交戰中,一枚手雷被扔到了美軍小隊附近,這時隊伍中一名名叫杜哈姆的士兵,立刻取下頭盔蓋住手雷,然後用身體壓在上面,隨後手榴彈爆炸,杜哈姆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推上半空三米多,而他所佩戴的凱夫拉頭盔更是被炸成了碎片。

  

  要知道現代的手榴彈一般的爆炸衝擊範圍都在10米以上,再加上手榴彈因爆炸產生的碎片、鋼珠等,殺傷力非常巨大,而杜哈姆的這種行為雖然阻止了手榴彈威力的分散傷害,但也使得其爆炸威力集中到了一個點上,他本人在那次事件中被炸成重傷,幾天後搶救無效身亡,但是他當時的行為,卻保護了其他的八名戰友,由此看來,手榴彈這種武器在今天的戰場上,依然是士兵們值得信賴的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實拍英軍士兵用手榴彈引爆炸藥庫
    當時這個排的士兵巡邏時發現了一個塔利班的炸藥庫,但拆彈部隊要至少8個小時才能趕過來,所以兩名士兵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用兩枚手榴彈引爆了炸藥,場面異常驚險,但幸運的是,煙霧散去,他們兩都沒有受傷。
  • 美軍戰史上的英雄,為消滅日寇連長親自上陣用木叉子炸碉堡
    他的事跡同樣被寫進了美軍的史冊。美軍陸戰隊士兵在叢林中衝鋒遠處沙灘上日軍坦克被美軍炮火擊毀1942年8月7日凌晨。美國海軍第一陸戰師組成了兩支陸戰隊在航空母艦編隊的掩護下登陸瓜島和圖拉吉島。在瓜島的登陸中,並沒有遇到日軍的抵抗,登陸部隊順利完成任務,但另一個海軍陸戰營在登陸圖拉吉島的藍灘時卻遭到抵抗遇到了麻煩。
  • 各國士兵頭盔:印度新推出的最奇葩,日軍的最醜,美軍的最怪異
    眾所周知,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導致士兵傷亡慘重的原因,並不是直接被子彈擊中或者炮彈轟炸而亡,而是到處亂飛的大量炮彈破片傷及士兵頭部、頸部等要害部位才導致大量的士兵戰亡。故而在一戰中,法國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出於防護需要,製作出了第一款能預防彈片的鋼盔。
  • 手榴彈扔到火裡或被子彈擊中可以被引爆麼?美軍胸前掛著為什麼不...
    在影視劇《金陵十三釵》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狙擊手埋伏日軍時,利用狙擊槍打中手榴彈將日軍炸得傷亡慘重。電影《芳華》中也有這樣一個鏡頭,士兵腰間的手榴彈被子彈擊中而被引爆。那麼這些鏡頭是否符合現實呢?手榴彈可以用子彈觸發麼?再有,二戰時美軍士兵總習慣把手雷掛到胸前,他們不擔心被子彈擊中麼?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
  • 薩沙談:二戰時期德國手榴彈在中國抗戰中的使用
    作者:薩沙諸位是否知道在八年抗戰內,源自德國的中國制手榴彈,一直是國軍士兵手中最有威力的武器嗎?你知道手榴彈共造成40萬日軍傷亡嗎?另外,你知道這種手雷,是絕對不可能藏在褲襠裡面的嗎?M1918式的爆炸時間過長,從拉動彈弦到爆炸居然要6到7秒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個手榴彈通常要在敵人腳下保持三到四秒鐘的時間不炸,敵軍的士兵完全有時間躲避甚至反擲回去。M24長柄手榴彈的引爆時間縮短到4到5秒。如果士兵使用得法,手榴彈一般投擲到目標附近一秒鐘後爆炸,敵人很難作出反應。
  • 【不止遊戲】 揭秘遊戲中那些手榴彈 各種有趣的細節和原理
    可以用手投擲,也可以用投石機發射。在爆炸時會將生鐵炸碎,威力之大甚至能擊穿盔甲。震天雷在北宋抵抗金軍侵略時,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被認為是現代手榴彈的原型。隨著後世的發展,民間就延續叫法把「卵型無柄手榴彈」叫手雷了。只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不存在手雷這一稱呼,在軍事上正規叫法都為「手榴彈」。不過平時大家把「卵型無柄的手榴彈」叫手雷也行,只要知道什麼原因和區別就OK了。
  • 先進的彈跳手榴彈和電子手榴彈,盤點國內外幾款奇特的手榴彈
    ,每個士兵人均40枚,民兵人手4枚,據說現在我國仍庫存有幾億枚手榴彈。,是中國獨創,能扔到400米開外,可以說是世界上仍得最遠的手榴彈。這款手雷全彈長383毫米,戰鬥部直徑達93毫米,重量1200克,內裝612克TNT炸藥,比起普通的手榴彈它的重量很大,所以需要很大的臂力才能投遠,一般體力的士兵,投擲距離在15~20米左右,由於投不遠加上爆炸威力大,士兵在投出後必須隱蔽,以免傷害到自己。
  • 二戰鋼盔哪家強?德式M35號稱一代經典,英法兩國的都醜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二戰時期的各國武器裝備,它們都各具有獨特風格和性能,可以用「眼光繚亂,百家爭鳴」來形容。今天且不談各國的武器裝備,我們來聊聊參戰各主流強國軍隊的輔助裝備:鋼盔。1941年開始大規模裝備美國軍隊,二戰期間美軍製造了近2200萬頂M1鋼盔供前線士兵使用。
  • 掌握這個也許能救命?手榴彈的運作原理丨火器
    (一戰至二戰中使用的一些手雷)手榴彈其本身是一種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彈藥,也是使用較廣、用量較大的彈藥。它既能殺傷有生目標,又能破壞坦克和裝甲車輛。(近年的敘利亞戰場,美軍的一捆空投的軍用物資錯誤地落入ISIS手中。
  • 對紅軍來說,手榴彈有多重要?能讓李雲龍打算用老婆換二十箱
    紅軍時期,尤其是在根據地時期,除了極少數情況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紅軍的槍都是非常緊缺的,許多新兵入伍之後的第一仗都是拿著紅纓槍或者大刀啥的就直接上去了,到戰場上如果能繳獲一支槍,自己才能有槍。比如吳法憲,參軍後第一次上戰場,就只拿了個長矛,班長說衝,他悶著頭就跟著一直衝,最後繳獲了一支槍。
  • 士兵扔手榴彈多少米才算及格,多遠算優秀?全軍最遠紀錄無人能破
    士兵扔手榴彈多少米才算及格,多遠算優秀?全軍最遠紀錄無人能破部隊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的地方,而且部隊對於士兵的日常訓練,都要求非常嚴格,即使現在處於和平年代,但是士兵們仍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以保證隨時可以相應祖國的號召,而在部隊裡,有一項體能訓練,則是我們日常就可以完成的,你也可以用此來檢測一下自己,有沒有成為一名優秀戰士的潛質,那就是扔手榴彈!
  • 美軍開除兩名華籍士兵 因祖父曾加入解放軍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遭到美軍開除的兩名華裔,其中一人李自成(ZiCheng Li)是因為祖父曾被中共俘虜;另一名男子則是因為祖父曾經加入過解放軍,因此美軍要求他們不得參加軍隊。五角大廈2008年推出的MAVNI「緊缺人才徵兵計劃」,光是10年就招募約1萬人。但經過嚴格篩選後,軍方開始拒絕這些人才。
  • 二戰日軍鋼盔為何裝一層網狀物,不光是為了美觀,有著大作用
    先從日軍鋼盔說起,日本在1920年就開始給士兵配備鋼盔了,當時的日本從法國引進了亞德裡安鋼盔,這款鋼盔是法國在一戰時期設計出的,可以算是現代軍用鋼盔的鼻祖,但是亞德裡安鋼盔的尺寸較大,不太適合日本人。我軍繳獲的90式鋼盔,此圖可以看出反光比較嚴重90式鋼盔的外漆在日光下反光也比較嚴重,當時在我國的日軍子因為這一問題,也被我抗日軍民大量殺傷,有些有經驗的日軍,在戰鬥前用泥塗滿鋼盔避免反光,但是大家都知道泥幹自掉,塗泥也無法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 日本投降前的鬼子,會更加殘忍嗎?「老鬼子」的回憶出人意料
    這是一段日本鬼子投降前的真實故事,從中可以看出鬼子究竟有多慘。同時可以看到在生命的絕路盡頭,被軍國主義洗腦後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是殘忍百倍,還是人性回歸?事先聲明一下,本文是根據日本鬼子的回憶錄所寫,不是飛春讀傳自己瞎編,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就是想說說真實的最後鬼子。
  • 電影中拆炸彈要是剪錯線就會爆炸,現實中拆彈兵也是如此嗎?
    《拆彈專家》製作炸彈的人有那麼傻嗎?還故意留下兩根線給你剪,花費很多時間精力製作一個精密的爆炸裝置就為了給警方出難題?那都是藝術創造,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比如戰爭遺留下來的航空炸彈、炮彈和手榴彈就沒有可以剪的電線。
  • 外媒:美用貧鈾彈遺禍伊拉克百姓 美軍士兵也遭殃
    隨著被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稱之為「人道主義危機」的強制孤立和殘酷制裁措施的進一步加劇,白血病的診療更是難上加難。    伊拉克前衛生部長阿米德·穆巴拉克指出:「在我們採集到的樣本中發現了貧鈾存在的證據,這對於那些認為癌症病例不斷增加是因為其他原因的人來說是個壞消息。」    腫瘤專家、英國皇家醫學會成員賈瓦德·阿里指出:「沙塵攜帶著死亡。
  • 日軍的自製的98式鋼盔,和國軍的M35型頭盔,到底哪個更強?
    鋼盔是現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防護裝備,但是在近代抗日戰爭中,我們都知道當時中國的國力弱小,工業生產幾乎停滯的情況下,士兵所用的鋼盔比起敵國日本到底是什麼情況?到底是否能做到像現代眾多影視劇中那樣,鋼盔是國軍標配,普及度如此之高?
  • 美軍在伊屠殺揭開裹屍布 目擊者稱美軍見人就殺
    最初,一名美軍士兵指揮其他人衝進了50米開外離爆炸現場最近的一棟住宅。    那是76歲的阿卜杜勒·哈米德·哈桑·阿里的家。自從多年前因糖尿病截去一條腿後,他就一直靠輪椅活動。    鄰居們說,每天早晨,他總是這片居民區中起得最早的人之一,忙著給雞餵食和用水衝去地面的沙土。
  • M35鋼盔,鋼盔界號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希特勒上臺後要求軍隊鋼盔必須美觀實用。1934年,德軍正式開始測試新型軍用鋼盔,這種鋼盔延續了一戰期間M1916鋼盔的設計思路,因為希特勒也是一戰老兵,他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都認為這款鋼盔無論是顏值還是實用性上,都趨於完美,於是德軍便在原有外觀上只進行了一些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