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各國武器裝備風格迥異,說實話這一方面的個性也是讓人非常著迷二戰的原因。而當時各國的鋼盔風格和外觀也是一樣,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其中最讓人喜歡的無疑就是德國的M35鋼盔了,說它是集「實力與顏值」於一體也算毫不誇張。

但德軍最早的鋼盔可不像M35這麼「帥」,早期德軍的頭盔是那種華麗的釘盔,冒尖有一個長長釘子樣,其被認為是1842年普魯士皇帝威廉·弗裡德裡克四世在俄羅斯智者雅洛斯拉夫騎兵帽的基礎上設計的,同時借鑑了拿破崙胸甲騎兵的頭盔。
而德國著名的俾斯麥宰相很喜歡在公開場合戴這種頭盔,因此也被廣泛認為是德意志和普魯士軍隊的象徵。但不久後這款華而不實的頭盔就被德軍取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拋棄了古老的尖頂盔,因為在當時的戰場環境中,這款頭盔毫無用處,還有暴露目標的風險。

於是德軍裝備上了M1916軍用鋼盔,這就是二戰德軍M35鋼盔的原型,一戰戰敗後德國防衛軍沿用了這種鋼盔,其型號有M16,M17,M18,這種風格的鋼盔一直被德軍使用到希特勒上臺。希特勒上臺後要求軍隊鋼盔必須美觀實用。
1934年,德軍正式開始測試新型軍用鋼盔,這種鋼盔延續了一戰期間M1916鋼盔的設計思路,因為希特勒也是一戰老兵,他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都認為這款鋼盔無論是顏值還是實用性上,都趨於完美,於是德軍便在原有外觀上只進行了一些小修改。雖然M35跟M17很像,但是比M17鋼盔更輕,新的內盔還能減少士兵長時間佩戴而導致的頭部疲勞。

1935年6月,希特勒正式批准德軍新款鋼盔的設計,並將其定型為M1935式軍用鋼盔。M1935軍用鋼盔採用鉬鋼板,經過機械衝壓成型。它可謂是設計精良、生產工藝優秀的經典之作。更重要的是,這款鋼盔在當時來說可謂顏值爆表、造型別具一格,儼然成為德軍的標誌性裝備。
同時M35的防彈功能也是很強的,在當時算是國際領先了。不過M35這款頭盔可不只是為了提高防彈功能打造的,同時希特勒還要求把這款頭盔設計的足夠美觀和帥氣,因為希特勒認為足夠帥氣的著裝能夠提升軍人士氣。

細心的德國人在M35鋼盔的帽徽上也很講究,因為有黨衛軍和國防軍之分,每個軍種之間的標誌也不同,所以M35鋼盔上徽章都有所不同。例如黨衛軍中,有像是希特勒旗隊,帝國師,骷髏師,希特勒青年師等王牌裝甲師,而每一個師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軍徽。
另外德軍還使用了多種方法在不同作戰環境下對M35型鋼盔進行了偽裝。最常見的偽裝方式主要有迷彩塗裝、迷彩盔布、網狀鐵絲和纏繞樹葉等。其中,迷彩塗裝主要是根據部隊所處的環境而定,以起到相應的防護效果。

甚至在M35鋼盔的色調方面德國人也是十分細心,非洲軍團使用的棕褐色、法國作戰部隊使用的綠色加棕褐色、東線部隊在冬季使用的雪白色等。武裝黨衛隊還會使用種類繁多的鋼盔布,他們將盔布整體罩在鋼盔上,再用三個側面的鐵夾固定。
說實話德國人的東西傳統上就是精良,德式鋼盔無論是在一戰中,還是二戰中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合理的,且最好看的。在二戰結束前,二戰德軍共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頭盔型號:M35,M38(傘兵),M40以及M42鋼盔,但沒有哪一款能達到M35那樣高的產量和知名度。

特別是最後一個M42鋼盔,它則是二戰末期德國設計,說M42可能好多人真的不認識,但說戰後東德人民軍的M56式鋼盔相信很多人會知道它。但最終被希特勒否決的那款「醜陋鋼盔」,他甚至可以說極其厭惡這款鋼盔,他認為只有M35才真正符合他的審美觀,也符合德軍的形象,而M42那樣的鋼盔完全就是「一口醜陋的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制式鋼盔已經成為戰爭中的必要裝備,但整個二戰中,如果要問哪款鋼盔數量最龐大,質量且顏值最好,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德軍的這款M35頭盔,其二戰產量也是達到了驚人的1400萬頂,如果加上僕從國的產量,這一數字還會上升。

因為二戰中德軍鋼盔被認為是最好的,被認為是當時護性能最好,且最美觀的鋼盔。很多國家都進口不少德軍鋼盔,其中就有中國軍隊的德械師,就裝備了不少這種鋼盔。得到了認可,也深深影響了戰後各國新式鋼盔的發展!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士兵佩戴的現代頭盔,都依稀還有借鑑M35的外觀設計,世界上也有一大批軍品愛好者都對M35鋼盔非常痴迷!甚至現在不少科幻電影中士兵裝備都模仿德軍鋼盔,比如星球大戰裡,星河艦隊裡的未來士兵。
原創不易,走過路過的帥哥美女給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