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應當千方百計盡力來修持自他平等的心,應當如是觀想:我們自己喜歡安樂,那麼眾生也是願意得到安樂,我不願意承受任何痛苦,那麼這些眾生也不願意遭受任何痛苦。這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的修法,因為眾生的心恆時被無明愚痴束縛,所以他們始終都在感受無量的痛苦,我應發願讓他們儘快得到安樂。
正文:若我今生的老母親,她突然沾染了嚴重的瘋狂病,這時候無論她如何危害我,但我清晰地了解她早已步入了痛苦的深淵。因而我不僅不生氣,並且會儘自身的一切能量來救護她。同樣,現如今怨恨的敵人是暫時患上了煩惱的瘋狂病,不管他們如何損害我,因為我不可以以牙還牙,我應警醒自身勵力修持沙門四法。
之前曾是大慈大悲的母親,為了我情願捨棄自身珍貴的生命,殊不知現如今他們已被痛苦所摧殘,如今已變成了怨敵的形象。儘管我以歡喜心來到這些母親眼前,她不但已不了解我,乃至反而無聲無息加害於我。
這些可伶的老母親啊!如果她們沒有沾染無明煩惱的病,不管我怎樣想方設法損惱,她也不會生氣和傷害我,並且一定會以大慈大悲之心愛護我,但不如人意,她現如今已被無明苦惱所左右,在人世間中受著毫無意義的痛苦,而且給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傷害。
這種慈悲的老母親,現如今在輪迴的曠野上,曰曰夜夜體會著無量的痛苦,而他們所可以享有的安樂又是這般稀少,所以我解決他們生起悲愍心。假如有著一絲安樂和福得,就所有施捨或回向怨敵,這全是本分的事情。
以前當過爸爸媽媽的這些眾生現如今早已變成怨恨的敵人,她們在享有快樂時,人們應當從心靈深處為她們生起隨喜心。為仇敵獲得安樂而生起極其的喜悅,人們應當用智慧作再三地觀察,並在每時每刻當中修持殊勝的歡喜心。
曾是老母親的這種仇敵,擁有貪、嗔、痴、妒忌、高傲等各種各樣疾病,按理人們應當為斷除她們的苦惱和痛苦而修習努力。但人們不但不能斷除這種痛苦,並且在她們以自力獲得稍許安樂時,人們居然還會對她們生起嫉妒心,造成不滿的心,它是無知愚痴者的作法,真實有智慧的人解決此生起隨喜心。
無論是以往、如今還是將來,這些老母親所能得到的安樂都像荒漠中的水珠一樣稀缺,而她們所遭到的痛苦卻是無有邊界。當這種眾生臨時得到如草塵露許的安樂,如有著飲食等一些簡易的安樂,這時候,人們為何不生起歡喜心呢?人們怎會對她們生起嗔恚心呢?人們的確應該生起歡喜心啊!對治嗔心關鍵便是修歡喜心和慈悲心。
人們應當想方設法盡力來持念自他平等的心,理應如是觀想:我們自己喜愛安樂,那麼眾生也是想要獲得安樂,我不想承擔一切痛苦,那麼這些眾生也不願意遭到一切痛苦。這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的修法,由於眾生的心恆時被無明愚痴拘束,因此她們始終都會體會無量的痛苦,我應發願讓她們儘早獲得安樂。
結論:人們理應在自身本質的修習和表面的個人行為都作自他平等的行持,假如自他平等的大慈大悲心對一切眾生都可以當然生起,那這類人如同如意寶的海洋一樣能對眾生作眾多的權益。那樣常常修持大慈大悲心與公平心的人,其心裡也是填滿歡喜,他的心願也會當然造就,如今和未來的一切權益也可以圓滿完滿。而且他的福報就好像上弦月的月兒一樣,不會衰減,總是日漸增上,愈來愈圓滿莊重,事實上這種人更是一切人世間的莊嚴。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若有錯誤皆懺悔!若有福德皆回向!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