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種隨想曲——我們的「願望」和「欲望」

2021-02-15 治學訂閱版

各位,今天咱們要從一首小詩開始談:

 

     我之所愛

     草莓、咖啡

     繁華繚繞,美人相伴

     兩手插懷,宇宙仰觀

 

是不是很隨性,甚至不像一首詩?作者直抒胸臆張揚個性,把自己平凡而不平庸的願望盡數寫在幾行字裡。在如今這個世界誘惑和欲望都很多,但能說出自己真實願望的人卻越來越少,甚至有很多人忙忙碌碌追求一生,臨了也不知道自己內心的訴求。那麼番田君希望這樣的人可以看看這首小詩,品品什麼是欲望什麼才是願望。其實這首詩的作者並不是什麼大文豪,而是一位日本的物理學家——寺田寅彥。那麼是什麼讓一位物理學家不研究相對論,卻開始玩起筆桿子了呢?

 

原來寺田在中學時期就和大作家夏目漱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也向對方求教俳句的創作技巧。夏目漱石很喜歡自己的這位學生,覺得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內心明淨熱愛純真。從此,寺田便開始以把詩人之心與科學之魂融為一體。晚年的寺田在他的著作《柿種》中更是把他樸實的世界觀表達得淋漓盡致。據說寺田和夏目漱石都是出了名的「甜黨」,我相信他一定也吃過美味的柿子種吧?否則怎麼能把自己的書都命名為《柿種》?但整本書裡卻沒有怎麼記述過這方面的內容。

 

據說日本第一個想到把柿子種做成零食的是新瀉縣的浪花屋制菓,當時是1924年,算起來到現在為止,日本人吃柿種的歷史還不到100年,但柿種儼然已經成為日本的國民級零食之一。光吃柿種其實很膩,但如果把柿種和花生拌在一起吃,那滋味真是美極了。咱們有個「X飄飄奶茶」據說每年銷售出去的奶茶可以繞地球幾圈,番田君不喝奶茶,也沒有那麼大一卷捲尺,就不量了。但日本人也說他們的「龜田牌柿種」每年出產的柿種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到月球打個來回。柿種銷量爆棚也可能是由於疫情影響,日本人都成了「倉鼠」,在家裡各種「磨牙」。但這次柿種真的成了「日本宇宙食品」,當然,在宇宙裡吃堅果不像在地球那麼簡單,必須要把柿种放在特殊容器裡,否則便會四處亂飛。到時候,日本的太空人就可以在太空中享受來自家鄉的美味了。看來即便「一步登天」,最惦記的還是家鄉的滋味。下個月,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就要進駐國際空間站,想必小小的柿子種一定能給他帶去來自家鄉的溫馨。

 

人類的願望支撐著我們從茹毛飲血走向星空大海,但人類的欲望也在不斷地蠶食著我們的靈魂家園。柿種不是什麼美味佳餚,但卻能讓人香一張嘴,甜一顆心,我們的願望也如此,可以簡簡單單,平平凡凡,但一定要發源本心。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仰望星空,但卻忘了要把手揣在胸口,摸摸看還有沒有溫度,或許還能從懷裡摸一包柿種,再不濟哪怕是一包辣條呢(笑)。最偉大的事業,未必由最優秀的人完成,或許我們應該更平凡一些才能聞到柿種的香味吧?最可笑的是,寺田先生的「兩手插懷,宇宙仰觀」,已經進化成「肋生雙翅,攬月摘星」,而我們的幸福卻還只限於一張床、一間房、一日三餐、下班見得到夕陽……

 

相關焦點

  • 劉健:葫蘆絲改編曲的方法與結構問題
    改編曲的創作沒有固定的原則,其遵循的還是一般創作的模式,這種模式首先體現在曲式結構上。中國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在中國樂系中,人們常常按照節奏節拍的均分律動和非均分律動的特點安排樂曲的結構,於是就形成了散板—慢板—中板—快板—散板的漸變性結構形式。
  • 欲望,讓我們停止思考!
    經常性加班讓我們失去了思考時間,麻木不仁,就像沒有一個感情的工作機器。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人能夠擊敗猩猩的唯一原因就是思考,無論什麼原因,如果人不思考,生活總不能如意。因為這是我們唯一可以逃脫困境、重拾希望的機會。理想非常豐滿,但現實是很多人無法在因為低工資活下去,沒有存款、強大的房貸壓力讓他們恨不得變身賺錢機器,「變出」更多的錢。留出時間思考是一種投資,而投資的本質是克制欲望。所以我們要克制欲望,存錢投資。
  • 叔本華意志論,人的本質是欲望,欲望的本質是痛苦
    叔本華在老年出版了作為意志與表象世界的第三版,這本書一出版,就轟動了整個歐洲,終於滿足叔本華幾十年默默無聲所求的願望,叔本華還引用別人的話來表達他內心的心聲,這話是說,誰若是走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時走到了目的地,也該滿足了。這話可以看出叔本華雖然很欣慰,但是也感覺很委屈。實際上叔本華也確實應該感到委屈,自己放棄了一切,追求哲學,卻一無所獲,直到晚年才給他一個遲來的春天。
  • 百篇中國人的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欲望的規律
    百篇中國人的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欲望的規律這是我耗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個命題。一般來說,人有三種欲望,即食慾、性慾和成名欲。這種對欲望的分類概括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科學,因為他不能把人的所有欲望概括其中。我們必須對欲望提出更科學的概念。
  • 動漫《動物狂想曲》憑什麼得到豆瓣9.3
    《動物狂想曲》劇照這句話用來形容這部動畫裡的角色,恰當不過:這些正值青春的動物們是無法看清自己的欲望和本性的,只有不停和其他靈魂衝撞,才會了解自己。如何控制欲望,才是成長的關鍵。所以,《動物狂想曲》最為抓人的一點,是對人物群像的把控與精雕。人性、獸性在情節的深入中反覆糾纏。
  • 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又是啥?——一篇文章成為古典小能手!
    了解了背景,我們就可以分時期地來講解古典音樂啦!因為最初的文藝復興及以前的音樂多與教會有關,離我們比較遠,暫且不討論。我們挑重點來看一下吧~歌劇(Opera)歌劇就是用唱歌來表達的戲劇,西方歌劇1600年前後出現於義大利,在巴洛克時期主要是正歌劇,劇本基本是神仙和皇帝的故事,所用的唱法便是我們所說的美聲唱法。
  • 《神鬼願望》:宅男為追女神,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換了七個願望
    魔鬼拿出厚厚的一沓合約,上面寫有被詛咒方可以實現7個願望,但在實現全部願望後賈德必須交出靈魂。魔鬼哄賈德說,靈魂就像盲腸一樣可有可無,沒有任何作用。所以,用7個無所不能的願望,換一個微不足道的靈魂,怎麼看都是賈德獲利。賈德依舊保持著冷靜,沒有靈魂,不成行屍走肉了麼?然而魔鬼最擅長的是驅使人的欲望,而賈德的欲望就是得到伊莉。
  • 豆瓣8.2從《隨想錄》的《小狗包弟》探討巴金先生的崇高性
    《隨想錄》是巴金老人辛辛苦苦創作的作品,他以正義和良知,以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冷漠地面對現實,無情地分析自己。在《隨想錄》上的150篇文章中,他反覆拷問自己受到嚴重創傷的靈魂,並大聲呼籲他應該從黑色十年中吸取教訓,他不應該讓曠世悲劇重演,歌頌真善美,罵假、惡、醜,愛殷殷,幾乎含淚而痛苦陳詞。
  • 能實現所有願望的《心願房間》,夫妻倆卻用來造人!
    而當這個願望真的能靠一個房間來實現時,你會用來實現什麼願望呢?是花不完的鈔票還是其他神奇能力呢?從故事結構上來看和《黃銅茶壺》很像,但設定卻比其更簡單:不用自虐,也不用殺人!本來許願就能實現願望的設定也可以很幽默喜劇的展開,但本片還是變成了驚悚恐怖片,說到底還是因為無法滿足的欲望而本片和其他探討欲望的電影還不太一樣,它跳過了人性貪婪部分的討論,直接討論的是關於欲望的終極目標,所有物質的欲望在心願房間裡都能得到滿足實現以後
  • 科學隨想: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基礎醫學,從生理或醫學諾獎談起轉載
    呂秀齊:科學隨想: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基礎醫學,從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談起(轉載)個人分類:科學雜談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哈維·詹姆斯·奧爾特)、Michael Houghton(麥可·霍頓)、Charles M Rice(查爾斯·萊斯)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發現C肝病毒?
  • 花子君幫活人實現願望,柚木司幫鬼怪實現願望,七峰櫻是鬼怪嗎?
    正是因為欲望和願望,八尋寧寧找到了花子君,並且成了花子君的助手。同樣作為「對手」的柚木司也有一個助手,她是海鷗學院高中部三年級的老學姐——七峰櫻。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她和柚木司結緣了,成了柚木司的助手。大家好,我是阿強(阿珍愛上了阿強…)。
  • 人類的欲望決定了物質財富永遠不會極大豐富
    物質財富包括必須的食物、衣物、住房以及勞動工具和用勞動工具生產的需要的所有產品(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等。自然界存有的土地、海域、領空及其中蘊藏的人類需要的物質也屬於財富。人的生命體即身體同樣是財富。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欲望的人。處於生存的本能,人的欲望必須滿足自己所需,而且這種欲望有無窮無盡的特性。
  • 一周文化講座︱逃離北上廣:一線的欲望和二線的願望
    【看理想】放映+沙龍,本周六繼續,將放映關於克魯格和裡希特的三部電影,同時請到了著名的電影研究者「大旗虎皮」李洋教授為我們作特別講解。從早期笨拙而有力的機器,到能驅動風車和工廠機器轉輪的成型蒸汽機,再到依靠鐵路和海路運送乘客與貨物的成熟的運輸工具,羅森追溯了蒸汽機的完整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緊密圍繞著蒸汽動力的瘋狂發明年代。
  • 欲望是人生的本性,是一種能量,隨心所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們姑且不去評論他內心的真假,畢竟他肯定已經完成自己之前的目標了,現階段的目標肯定就沒那麼簡單了。那麼為什麼人有無止境的欲望呢?我們嘗試從人的生理上分析一下。先來看看我們人在生活中有什麼需要,我們從網絡上搜索了一段話,第一層次是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層次是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層次是感情上的需要;第四層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層次也是最高層次的欲望,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人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 我們正在迎來「低欲望社會」嗎?
    經濟是有周期性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我們是否正在迎來消費的冬天,我們是否正在進入低欲望社會。日前,圍繞相關話題,《購物兇猛》一書作者孫驍驥、資深媒體人蘇琦兩位先生,為讀者帶來了一場關於「中國式消費的百年變革」的精彩對話。
  • 強烈的欲望是吸引財富的磁鐵
    在致富的路上,我們要向富人學習,把富人當作榜樣。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找不出哪位頂尖運動員,能不靠教練指導而有輝煌的成績,也沒有哪位傑出科學家,不曾受過大師的教誨。有錢人都有向富翁學習的習慣,把富翁的思想觀念當作自己的導師。
  • 勵志語錄:要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總能看清一切希望和願望的星光
    我們應該坦誠謙虛,樂觀進取,不斷前進。在那一刻,自我滿足了一分鐘,自我吸收了生命,自我耗盡生命;只接受批評,能耗盡靈魂的渣滓;只吸收別人的意見,能給靈魂增添新的滋養。每一個人最初都是一杯渾濁的水,後來總是有人幫你澄清。不要忘記那些在你洗得乾淨時喝過泥沙的人。
  • 人性二元論—欲望和本能的區別和聯繫
    飲食和男女之事是人固有的欲望,這個表述很好理解,而對死亡和貧窮的厭惡的心理狀態是不是也是一種欲望?如果是,哪人的欲望就不僅僅是滿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了,人們對生的渴望,對財富的渴望,這些都是一種需求,一種滿足,可以說是欲望;而厭惡之心,雖然是一種心理活動,但它不是欲望,因為無論在心理學還是在哲學理,欲望都被描述成一種對自身滿足而產生的一種需求。
  • 才疏學淺還欲望過大,人生悲劇就已經註定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在各種各樣的物質刺激下,人們的欲望也是越來越大。如果一個人有才有德,欲望強大也能夠跟才德相配。那他的人生有這樣正面的刺激,愈發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才能,品德也一般化,卻有很大的欲望,或者說是過高的理想,那麼對他本人來說,那將會是一個悲劇。目標過大,想要的結果得不到,內心就會痛苦。
  • 心理:有多少你以為會幸福的欲望竟是錯的
    透過各種儀式表達著想要幸福的願望,同時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也會有自己最強烈的願望,想盡辦法獲得幸福。從人一出生,人們就對幸福充滿了嚮往和期待,從十二晌,到滿月酒、抓周,到結婚儀式、六十大壽,到喜喪,從出生到走向死亡,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障礙,其中一類就是以為如果我得到什麼,我就會幸福。但事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