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單細胞資料庫有多牛,5分期刊2個月就發表

2020-10-13 解螺旋

目前單細胞RNA測序數據分析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細胞簇的功能注釋。不同細胞類型中的通路具有不同的激活模式,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有助於理解這些細胞的功能,而針對單細胞數據進行通路富集分析在線工具對於不會編程但想挖掘單細胞數據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啊。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溫州醫科大學蘇建忠教授課題組開發的scTPA,網址為http://sctpa.bio-data.cn/sctpa。這款工具於2020年5月表於國際知名期刊Bioinformatics(影響因子:5.61)

下面將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工具的使用:

進入主頁後,需要用戶點擊的選項一覽無餘。

Species裡可以根據自己的數據來源選擇「人」(Homo sapiens)或者「小鼠」 (Mus musculus)。「scRNA-Seq profile」的選項裡,可以根據自己的數據性質進行選擇,count是基因被讀取到的次數,而下面的「TPM/CPM/FPKM/RPKM」則是校正後的數據。

「Cell type label」則是可選項,可以選擇用網站自己的label也可以提交自己的label,格式如下,需要使用逗號分隔或者是tab分隔號分隔。

通路選擇裡,主要有3個選項,包括經典通路選項裡包括如下通路,每類通路下還包含不同資料庫來源。比如General pathway就包括KEGG、Panther、BioCarta、PID和Reactome。

Extended pathways的選項裡則包含有不同資料庫來源和分類的通路,例如經典的Hallmark、Cancer modules、免疫的signature等等。

當然用戶也可以在「User defined pathway」裡提交自己的通路mark。最後,用戶可以直接點擊Run進行提交,也可以留下一個email地址,等待分析結果完成後給用戶發郵件。

Job創建後,頁面會顯示如下界面:

網頁運行完分析後會出現如下界面,點擊Download pathway activity score可以得到每個細胞在每個通路上的score(類似於一個表達矩陣的結果),點擊「Download marker pathway」可以下載不同細胞類型每個通路的差異激活結果。

Pathway activity profile裡會展示具有高變異度的通路的熱圖。

Non-linear dimensional reduction這部分會展示使用t-SNE或UMAP方法進行非線性降維的結果,可以展示2D或者3D的figure。

然後網頁展示了不同細胞類型特異性激活通路的統計結果:

以及具有顯著差異的通路的heatmap:

然後可以讓網頁展示不同通路激活的分布情況,以及細胞的不同通路的score:

最後是該通路下的基因的表達熱圖,幫助用篩選鑑定marker基因和調節基因。

關於網站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單細胞研究越來越火的情況下,希望小鹿介紹的scTPA可以幫助大家挖掘到寶貝。


放眼望去,近幾年,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現在的科研要求越來越高,論文發表越來越難

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競爭越來越大,優質科研成果及高水平論文越來越多,學術市場水漲船高。現在,要想在學術生涯獲得良好發展,手握高分論文已經成了通行證。這不僅是對科研人員,對碩博生們也是如此。對於碩博生們來說,優質的論文更是獲到學術自信,確保順利畢業、獲得滿意工作的決定因素,根本無法忽視。

但是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就抱怨了:現在發論文,真的很難很難啊!

所以,我很想把一個優質的課程推薦給大家!一個可能改變所有醫學生一生的課程


10天領悟3分SCI套路

後臺私信「報名」

活動期間免費學習

—END—

相關焦點

  • 用好這個資料庫,媽媽再也不擔心我的單細胞測序了
    有了這個資料庫 走遍天下都不怕解螺旋公眾號曾推送了一篇《細胞、動物實驗這麼少!此文憑什麼發表在Cell子刊上?》,文中談到每次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帶來一大波基於新技術的高分文章,這樣的高分文章多了,數據就逐漸積累起來了,於是新的需求也就逐漸產生了——有沒有一個把目前已知的研究數據整理一下,方便大家查找利用,最大化數據的價值。
  • 確認過眼神,是值得挖掘的單細胞測序資料庫
    另外就是存儲在GEO資料庫中的單細胞測序數據結果了,其中的存儲相對比較零散,沒有專庫專用的特點。考慮到單細胞測序的趨勢,這裡總結整理一個單細胞測序資料庫相關的系列,今天白介素同學介紹一個著名的公共資料庫內置的單細胞測序資料庫,ArrayExpress https://www.ebi.ac.uk/arrayexpress/,存儲了大量的晶片及測序結果,大概看下長啥樣。
  • 單細胞測序資料庫來了!不會R也能享受技術紅利建議收藏
    此文憑什麼發表在Cell子刊上?》,文中談到每次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帶來一大波基於新技術的高分文章,這樣的高分文章多了,數據就逐漸積累起來了,於是新的需求也就逐漸產生了——有沒有一個把目前已知的研究數據整理一下,方便大家查找利用,最大化數據的價值。
  • 12月在線資料庫匯總|資料庫|甲基化|DNA|標誌物|預測|分析|-健康界
    在12月期間,總共發表了醫學相關在線資料庫47個。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有哪些資料庫,以及筆者比較感興趣的資料庫。1. 疾病與藥物相關資料庫疾病和藥物相關的資料庫一共有5個。涉及到多種不同的疾病。
  • 突破 | 中國學者建立大規模腫瘤免疫單細胞資料庫
    癌症是全世界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8年,全球有960萬人死於癌症【1】。傳統的測序技術只能在群體水平進行測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腫瘤微環境圖譜的解析度,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在單細胞層面探究腫瘤微環境中的細胞組成以及基因表達調控的異質性。近幾年腫瘤病人組織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迅速累積,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綜合的資料庫將這些已有的數據資源整合起來。
  • 單細胞測序資料庫神器!零代碼,多物種,簡直太實用了
    目前單細胞RNA測序數據分析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細胞簇的功能注釋。不同細胞類型中的通路具有不同的激活模式,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有助於理解這些細胞的功能,而針對單細胞數據進行通路富集分析在線工具對於不會編程但想挖掘單細胞數據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啊。
  • 高歌團隊發布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新方法和參考資料庫
    若能有效利用現有的單細胞數據進行檢索與推斷,研究者便能更好地進行新測序單細胞的注釋,以及綜合多數據集的研究。然而,精確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和注釋需要克服兩個挑戰:一、數據集之間的批次效應(batch effect)會顯著影響細胞檢索的可靠性;二、目前缺少跨物種和平臺、具有高質量注釋的單細胞轉錄組資料庫。
  • 這個單細胞技術平臺研究1個月內連發三篇SCI論文
    華龍網4月12日18時54分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近日,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血液病中心一項關於單細胞技術平臺學術研究相關的三篇論文相繼在國際工程技術頂級期刊
  • 2020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CR2019),CA未到300分,10分期刊300多本
    2020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CR2019)終於正式公布,CA未超300分(292.278),10分期刊300多本,5-10分期刊800多本。,JCR2016(2017年6月公布)是2.806,JCR2017(2018年6月公布)是2.766,離3分已經是漸行漸遠!
  • 2020年影響因子公布,這些3~5分期刊漲勢良好,值得一投!
    Web of Science剛剛更新了2020年期刊影響因子,只是不知道你今年的SCI小目標已經實現了沒~聽說隔壁課題組的師兄上午接收的3分+,晚上只剩2分多了,原本以為可以安穩等畢業了,結果....
  • 基於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小鼠全細胞圖譜發表—新聞—科學網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31722027)等資助下,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在單細胞組學技術及哺乳動物全細胞表達譜系分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中德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
    2013年,Nature Methods發表了社論文章,單細胞測序技術成為當年度最受關注的技術。2019年,Nature Methods再發社論,將單細胞多組學分析選為「Method of the Year 2019」。
  • 單細胞數據挖掘與課題設計實戰課程
    有保障:講課錄像便於複習(僅線下班學員,加密不零售); 5.有經費基礎如何最大化利用資源取得項目產出; 2. 零基礎如何介入單細胞測序領域並快速發文章; 首先,單細胞測序高昂的實驗成本及分析成本阻礙了大部分課題組的步伐。
  • 2018單細胞測序應用領域突破性成果盤點
    ,它越來越多被應用在科研領域。Cell:1500個樣品的單細胞測序數據,構建出人類迄今最詳盡免疫細胞圖譜  2018年11月15日,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Cell發表了題為「Impact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on Human Immune Cell Gene Expression」的研究成果,並構建了DICE資料庫(https://dice-database.org
  • 單細胞數據上傳GEO操作指南
    最近很多老師的單細胞文章都紛紛開始投稿,卻被文章發表前的臨門一腳——GEO數據上傳難住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單細胞數據上傳GEO的具體操作步驟吧~跟著這份操作指南,上傳從此不再犯難!利用這個資料庫,我們可以公開共享自己的實驗測序數據,也可以檢索到其他文章上傳的數據。很多文章在正式見刊前會要求將數據上傳到GEO資料庫中,具體如何操作呢?
  • 單細胞數據結構| 果殼中的宇宙
    我是樓下單細胞天地的鄰居:周運來就是我。今天很突然,是我的生日。同樣突然的是老大拉我進菜鳥團的後臺群,安排寫一寫單細胞相關的文章。今後一段時間,會不時出沒了啦~初次見面聊點什麼好呢?其實單細胞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一如我們經常仰望的星空。那麼,就聊一聊單細胞的數據結構,介紹個對象吧^_^在我們涉足單細胞數據分析不久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在和一套新的理念打交道。
  • 《自然》發表人類遺傳變異體大型資料庫研究成果
    新華社倫敦5月2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自然》雜誌及其子刊27日在線發表了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團隊的系列研究論文,介紹了研究人員對這個大型資料庫的多方面分析,其結果有助人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提升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是一個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資料庫,匯集了來自不同人群的外顯子組數據和全基因組數據,全球多國研究人員參與分析。
  • 著名科學家發表Nature綜述:單細胞測序現狀
    正因如此,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單細胞基因組學領域近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為人們揭示了複雜生物學體系的許多重要線索,包括微生物群落的生態多樣性和人類癌症的基因組。一月二十五日Nature Reviews Genetics雜誌發表的一篇重要綜述,全面介紹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的發展現狀。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2018 年是環狀RNA大爆發的一年, 據統計, 2018 年國內外環狀 RNA 領域發表 SCI 文章高達 8167 篇, 比 2017 年增長了 10 多倍, 產量呈現指數性地暴漲。國內外環狀 RNA 領域發表 SCI 文章對於研究 circRNA 的小夥伴們來說, 總有那麼幾個讓他們愛不舍手的助力神器,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匯總幾個常用的 circRNA 資料庫或在線軟體
  • 單細胞轉錄組揭示人類胚胎腸道發育過程中自噬相關的基因動態表達
    於2019年8月發表在Autophagy上,題為:Dissecting dynamic expression of autophagy-related genes during human fetal digestive tract development via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