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 GaN領導廠商及新入局者的戰略和技術路線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RF GaN領導廠商及新入局者的戰略和技術路線

MEMS 發表於 2020-12-02 10:18:05

受下一代電信和國防應用需求推動,射頻(RF)氮化鎵(GaN)領域的專利申請持續增長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由於電信和國防應用的需求推動,RF GaN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RF GaN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7.4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0億美元以上,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2%。在本報告中,法國著名智慧財產權研究公司Knowmade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團隊對基於GaN的RF電子產品的全球專利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和分析,覆蓋了從外延片到RF半導體器件、電路、封裝、模塊和系統的整個價值鏈。

Knowmade分析師檢索、篩選並分析了全球範圍內截至2020年8月公布的6300多項專利,包括了500多個不同專利申請人提交的3000多個發明專利家族。與2019年版報告相比,這份最新版報告檢索分析的專利家族數量增加了2倍,新申請人的數量增加了100多位。

根據專利家族數量排名的RF GaN專利申請人


第一批RF GaN專利申請始於20世紀90年代。自2004年起,RF GaN領域的專利申請開始上升,並從2015年開始顯著加速增長。現在,RF GaN領域的專利申請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驅動:(1)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2)專利布局逐步向價值鏈下遊延伸。自2015年以來,來自中國的RF GaN專利申請一直在加速。尤其是過去兩年,我們注意到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顯著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新申請人開始RF GaN專利布局。2019-2020年期間,中國申請人佔據了專利申請人總量的40%以上,美國申請人佔23%,日本申請人佔10%,歐洲申請人佔3%。

隨著中國從製造型經濟向創新驅動型經濟轉型,來自中國企業的RF GaN專利申請普遍呈現增長趨勢。這一趨勢也側面反映了RF產業的新形勢,即中國市場對商用無線電信應用的需求正呈爆炸式增長,中國企業已經在開發下一代電信網絡。此外,在中美貿易戰之後,許多中國企業正積極開發用於5G基礎設施的RF GaN技術。

過去幾年來,為解決RF GaN器件相關技術及製造障礙的創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近來,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正加速向價值鏈下遊延伸:RF電路、封裝和模塊/系統。當前的專利申請表明,仍然還有很多製造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例如:不同RF半導體器件的單片集成;EPI堆棧、半導體器件和封裝級的熱管理;半導體器件和電路層的線性;以及電路層面的保護、匹配和失真補償等。

RF GaN領先廠商不應低估中國的專利申請新力量,因為它們正在改變這個領域的競爭格局

RF GaN專利領域目前主要由美國和日本公司主導,如科銳(Cree)、富士通(Fujitsu)、住友電工(Sumitomo Electric)、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英特爾(Intel)、MACOM、東芝(Toshiba)、威訊(Qorvo)和雷神(Raytheon)。從地域來看,美國的RF GaN專利授權量已達1200+,與中國(640+)、日本(440+)和歐洲(250+)相比,美國的智慧財產權競爭更加激烈。然而,新專利申請現在已經集中在中國。

按地域細分的主要專利申請人分析


Cree擁有眾多的基礎專利,尤其是在GaN-on-SiC技術方面,因此,Cree在該領域擁有更強大的專利地位。不過,過去5年來,Cree、Sumitomo Electric和Toshiba的發明申請幾乎停滯。這些專利領導者已經開發了全面的專利組合,覆蓋了廣泛的RF GaN技術節點。專利申請量的減少,可能是它們對其已經強大的RF GaN專利組合擁有足夠的信心。

自2017年以來,Intel和MACOM大幅增加了專利申請量,尤其是在GaN-on-Silicon技術方面。Intel是RF GaN領域最活躍的專利申請人,過去幾年來,其新發明申請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或將使其領先Sumitomo Electric、Fujitsu及Cree,在專利方面佔據領導地位。

在中國,中國電科(CETC)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發明申請最多。海威華芯(HiWafer)、能訊高能半導體(Dynax)、漢華半導體(Hanhua)以及電子科技大學(UEST)、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IMECAS)、華南理工大學(SCUT)和半導體研究所等其它申請人,已經布局了相當可觀的RF GaN專利組合。此外,還有一批雄心勃勃的新廠商正在積極布局專利。相比之下,歐洲RF製造商泰雷茲(Thales)、BAE Systems、英飛凌(Infineon)、埃賦隆(Ampleon)、愛立信(Ericsson)等公司,在目前的RF GaN專利申請中只佔很小一部分。

中國臺灣方面,代工廠穩懋半導體(Win Semiconductors)、臺積電(TSMC)和環球晶圓(GlobalWaffers)在2010年代中期首先進入RF GaN專利領域,然後世界先進(VIS)和聯穎科技(Wavetek)等公司在2018年開始該領域專利布局。韓國廠商則並不十分活躍。過去十年來,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ETRI)每年保持少量的的新發明申請。2016年,艾爾福(RFHIC)從元素六(Element Six)獲得了GaN-on-Diamond技術的相關專利。隨後,我們注意到Wavice、UTel和Wavepia近期開始了該領域的專利申請。
 

主要專利所有人的專利地位


RF GaN領導廠商及新入局者的戰略和技術路線

本報告提供了RF GaN領域的主要專利動態,並從專利的角度補充了RF GaN競爭格局。本報告深入剖析了RF GaN關鍵廠商和新申請人的專利申請組合和布局策略,分析了它們的專利技術、專利強度、感興趣的市場和未來意圖,並重點介紹了它們在RF GaN領域所遵循的戰略和技術路線。
 

技術細分領域的專利分析


本報告詳細介紹了與GaN on SiC、GaN on SiC、GaN on Diamond和GaN on Sapphire相關的專利現狀和最新專利。報告分析並介紹了與RF電晶體(HEMT、HBT、E-mode等)、RF二極體(varactor、RTD、IMPATT等)和RF聲波器件(SAW、TC-SAW、FBAR、BAW-SMR)相關的專利申請。此外,報告還用一個章節專門介紹了GaN基MMIC相關專利。本報告還重點介紹了專利申請人仍然感興趣的與RF GaN製造技術相關的專利(散熱、單片集成、線性、阻抗匹配等),以及針對毫米波頻段或5G的相關應用。
 

主要細分領域的專利公開趨勢


Excel專利資料庫

本報告還包括一份重要的Excel專利資料庫,其中包括了本研究所分析的3000多個專利家族的所有專利。這份高價值專利資料庫支持多欄位檢索,包括專利公開號、原始文件的超連結、優先權日期、標題、摘要、專利權人、當前法律狀態以及技術和應用領域(外延結構、RF電晶體、RF二極體、RF聲波器件、MMIC、GaN on SiC、,GaN on Si、GaN on Diamond、PA、RF開關、RF濾波器、微波、毫米波、5G等)。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韓國廠商入局群雄逐鹿的國內PA市場
    基於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產業的增速放緩,在競爭加劇和成本壓力之下,三星進行生產戰略轉移也有因可循。然而,三星的這種生產戰略轉移,也導致韓國本土的三星供應鏈企業不斷承壓,不少相關供應鏈企業不得不轉向中國市場進行拼殺。
  • IDC評估揭曉 浪潮位居中國區塊鏈平臺領導者象限
    北京2021年1月7日 /美通社/ -- 1月6日,全球權威諮詢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IDC MarketScape:中國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臺廠商評估,2020》報告顯示,浪潮集團位居中國區塊鏈平臺領導者象限,能力和戰略綜合實力領先。
  • 三、國共兩黨的抗戰指導路線和戰略方針
    日本將以陸空主力應付俄軍,海軍主力應付英美,對我者只有一部兵力而已。乙案雖然指出日本將以主力對中國採取攻勢,但設想中日戰爭在日俄戰爭之後爆發,日軍必然不能全力對華作戰。因此,這一計劃忽略了日本大規模全面侵華戰爭的嚴重威脅,帶有輕敵和速勝的思想。
  • 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泛生子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獲批
    這意味著,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又一新入局者。泛生子方面表示,GENETRON S5獲批後可進入臨床開展高通量測序檢測實驗。當前,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在腫瘤基因檢測、無創產前檢測(NIPT)、微生物檢測等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圍繞該技術應運而生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 入局「網紅」氮化鎵,手機廠商捧出百億新風口
    電商頁面截圖/來源:京東而氮化鎵這一半導體專業名詞,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網紅」新詞彙。氮化鎵快充成為了各大電商的暢銷品類。手機廠商們捧出來的百億風口特別是最近一年,65w、120w快充接連出現,15分鐘即可充滿一部手機,氮化鎵快充甚至成為各大手機廠商主打的賣點。
  • 捷達速度: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
    復盤充滿魔幻又無比艱難的2020年,他把這特殊拐點的演講主題設定為「長大以後」,這一年的底色和複雜性,是中國變強變大的結果,有歡喜,也伴隨著成熟後的陣痛。有意思的是,在過去幾年的演講中,羅振宇都提到了曾國藩「躬身入局」的典故,而在新冠肺炎肆虐、中美關係空前承壓的2020年,擁抱責任,積極面對,又成了所有熬過寒冬、走出不確定性的成功者們致的特性。
  • OLED主要生產設備廠商和國內主要OLED廠商生產情況
    從2007年開始,他們的產能和增長率一直保持領先,並且在技術上一直處於引領地位。 日韓廠商OLED產能規則從來都是勝者制定的,目前市場主流的OLED生產要麼採用三星的「LTPS-TFT基板+RGB OLED」技術路線,要麼採用LGD的「Oxide 基板+白光」技術路線。但不管走哪條路,核心技術都被牢牢把握在二者手中。
  • MicroLED產業化進程加速 布局下一代技術路線競爭
    「國內在Micro LED應用方面的投資主要是針對AR,但是目前還缺乏領導廠商投入建立生態」文/戴功旺近期,《智物科技評論》注意到MicroLED供應鏈結盟動作頻頻,面板大廠乃至一些終端廠商似乎在默默地加速推進MicroLED產業化進程。
  • 誰是OPPO陳永明3+N+X戰略的躍遷引擎?
    會上,OPPO首次對外闡釋"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的企業理念,並公布了"3+N+X"的新戰略,發布了三款概念新品和兩大技術系統。01OPPO發布3+N+X科技躍遷戰略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發布會後,網絡上對其關注比較多的主要是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 5G功放技術戰:GaN和LDMOS各擅勝場
    文︱MARK LAPEDUS 出處︱semiengineering 編譯︱王樹一 在基站應用中,主要用於增強射頻信號的PA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採用矽工藝的
  • 三問中國電子云,此時入局的深意是什麼?
    作為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國務院認定的以網信產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電子入局雲計算具有標誌性的意義。這不僅因為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國家隊身份;更加重要的是中國雲計算經過十年發展之後,正在加速開啟政企上雲的新階段,中國自主技術體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何在未來雲計算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就成為中國電子云的重要使命。
  • 眾遊戲廠商入局雲遊戲,玩家:先做好了再吹牛
    這個基於雲計算的新技術可以讓玩家在不用下載安裝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遊戲。在雲遊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遊戲都在伺服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遊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絡傳送給用戶。在客戶端,用戶的遊戲設備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就可以了!
  • 《RF Online》新版本新內容載譽歸來 
    在《RF Online》官方宣布遊戲新推出全新資料片《RF:行會戰爭》後,它正式邁出了「回歸」的腳步。新版本《RF:行會戰爭》從自身的技術上、品質上,較之《RF Online》都有了一個飛躍。更加漂亮的遊戲畫面、更加動聽的音樂以及更加華麗的戰鬥表現形式,都會給玩家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 半導體材料的裝備技術尚未掌握
    微電子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面臨許多未解決的新問題,因此,學習微電子工程技術是一個持久戰。微電子技術這幾年發展如火如荼,受到計算機技術及微軟技術的快速發展等推動,我國微電子技術取得了快速進步,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砷化、質子交換膜等。
  • 聯想智慧大屏入局僅一年,智慧商顯市場迎來新變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商顯市場的新入局者,聯想thinkplus首次參加CBDS和ISVE就帶來了一系列重磅的消息——其最新的聯想智慧大屏及解決方案全面亮相;聯想thinkplus與智慧黨建平臺研發合作夥伴六合遠教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同時,聯想thinkplus也在本次大會上正式宣布開啟聯想智慧大屏賦能計劃,希望切切實實給更多政企帶來「降本增效」。
  • SiC和GaN技術將成為太陽能逆變器制勝關鍵
    隨著GaN 和SiC器件進入市場,將為小型系統帶來最大的競爭優勢,如用於住宅和商業太陽能設施的微型逆變器和小型串式逆變器。這些強大的優勢包括:更低的均化電力成本,提升通過租賃和電力購買協議而銷售的電能利潤,此外,這些器件還能改善性能和可靠性。
  • 全柔性技術領導者柔宇帶領探密
    國內全柔性技術領導者柔宇科技有著一定的發言權。2007年,蘋果發布了第一款智慧型手機,引領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而在未來的信息技術發展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柔性顯示。摺疊屏最典型的應用就是摺疊屏手機,柔宇作為摺疊屏手機的開山鼻祖,2018年,發布FlexPai,是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也是帶動了手機市場進入摺疊屏手機的時代。
  • 馬凱主持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並講話
    1月9日,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馬凱主持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馬凱主持會議並講話。馬凱指出,新材料是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
  • 華為小米接連入局OLED 量子點電視「不香」了嗎?
    兩個品牌接連入局OLED,都為OLED電視陣容增添新的能量。另據外媒THEELEC消息,OLED面板龍頭廠商LG Display也計劃於本月重啟在廣州的OLED工廠,OLED面板產能也將得到充分的供應鏈。兩個消息,無論哪一個對OLED電視業界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而他們出現在一起,對於OLED電視陣營來說,都是雙倍的幸福。
  • GaN逐步向RF領域的發展之路
    他補充說:「毫米波(mmWave)GaN的功率密度帶來了一套新的設計技術,可以尋找更高水平的補償。解決方案必須超越功率補償中的功率和線性,還需要在需要功率控制或運行到可變的VSWR級別。」  McCann還指出,GaN-on-SiC技術可以替代舊的速調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