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長客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裝備製造魅力——

2020-11-22 經濟日報

年銷售收入從30億元增長到300億元需要多長時間?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給出的答案是:10年。

近年來,中車長客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了一條裝備製造企業老樹發新芽的振興之路。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它也帶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中國裝備製造的魅力。

從「國產化」到「自主化」

中車長客的前身——長春客車廠始建於1954年,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在橫跨60年的歷史風雨中,這家公司幾次更名:長春客車廠、鐵道部長春客車廠、北車長客、中車長客。

中車長客以生產軌道客車起家,在計劃經濟時代一度風光無限,其客車產品市場佔有率曾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並多次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但好景不長,這家頭頂光環的老牌國企在上世紀90年代跌入谷底。

作為中國鐵路客車的搖籃,2002年3月份,老廠改制為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又在A股上市。由於擺脫了體制機制的束縛,長客的創新活力被極大激發出來。他們一方面在長春西部建起世界最先進的軌道試驗基地和製造基地,為創新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步伐,並逐步完成自主創新的蛻變。就這樣,長客迅速突破了年銷售收入常年徘徊在30億元左右的「魔咒」,發展進入快車道。

隨著中國進入「高鐵時代」,長客也獲得了又一次由大而強的契機。

中國標準動車組是我國高速鐵路運輸裝備自主創新的標誌性產品,該產品的設計經理名為鄧海,人稱「老鄧」。老鄧是四川人,由於長年工作在北方,口音著實有些「南腔北調」。可無論口音怎麼「不靠譜」,設計絕不荒腔走板。「以前設計動車組時受到外方技術制約,無法結合我國的運營實際展開『正向設計』。如今我們已經有能力為國產動車組量身打造自己的技術標準,很過癮。」老鄧說。

有了「中國車」,當然就得有「中國腦」。網絡控制技術部門負責人王華偉告訴記者,在那個只有「外國腦」的年代,因為網絡問題被迫停車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旦系統報錯,所有人都「幹瞪」著代碼束手無策,只能花費重金邀請國外專家。

為解決這一問題,當時只有9人的研發團隊每人手捧一本義大利文字典研究國外的網絡系統說明書,一直到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一直到長客團隊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技術經典。

多年來,憑藉「自主創新、深度掌控、正向設計、根在長客」的發展戰略,中車長客逐步搭建起鐵路客車4大業務板塊,創造了多項中國紀錄。長客也被國家有關部委認定為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全國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第四批全國企事業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產品榮獲「國家名優產品」榮譽。

目前,中車長客已成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軌道客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國家級研發試驗機構的企業。以自主研發的CRH5型動車組網絡控制系統為標誌,中國高鐵核心技術完成了從「國產化」向「自主化」的轉變,中車長客帶著它的標準動車組從此走上了世界大舞臺的中央。

不斷提升供給質量

要打造「中國製造」亮麗名片,提高供給質量是核心之一。為此,中車長客完成了「由重檢驗向重管理」「由重結果向重過程」「由重實物質量檢驗向前期質量策劃」「由重廠內向重廠外」4項重大轉變。

為大力培育高水平科研人員和高技能專業人才,公司相繼建成了國內最先進的焊接、車輛電工和裝調工培訓基地,並先後培育出「手工焊接大師」李萬君,開創一線工人自行編制自動焊大型程序先河的謝元立,為中國動車裝上「中國腦」的功勳重臣常振臣,一舉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實用新型技術專利的調試電工羅昭強等一大批「大國工匠」。

新一代中國標準動車組嚴控整車重量,車頂、側牆兩大部件型材外表面只有2.5mm,一系列要求給整車總裝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經過多次實驗比對,負責該項目的技術人員最終總結出「先頂高、再頂寬,最後檢測車體外形弧度」的技術流程,並在焊接時採用中間向兩側對稱焊接的方法,有效保證了整車外形尺寸的精準度。

圍繞「提升供給質量」這一核心,中車長客在各方面均努力與國際標準對接,公司先後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IRIS國際鐵路行業管理體系和德國DIN6700質量體系認證,並推行SAP管理體系、精益管理、P3E管理、「門碑點」管理等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

牆裡開花牆外香

統計顯示,中車長客是目前國際業界產品線最長的企業。其中,高鐵、城鐵、地鐵的品種最多,主要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44%。

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中車長客還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泰國、新加坡、紐西蘭等2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車輛數量超過8000輛,創匯超90億美元。

麻薩諸塞州是中車長客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站。2015年9月3日,中國中車在美國投資興建的第一個製造基地在麻薩諸塞州春田市動工。這是中國列車首次打入有「最嚴苛安全技術標準」之稱的美國市場。不久前,美國方面專門派人來中車長客培訓學習,被業界稱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又一標誌性事件」。

中車長客之所以能在海外贏得市場和美譽,產品質量優勢僅僅是一個方面,做好技術儲備和國際市場調研也是重要工作。2016年,公司接連中標墨爾本、雪梨、波士頓、洛杉磯、曼谷、德黑蘭等項目,其中澳大利亞墨爾本項目標誌著公司在國際市場首次參與競標PPP項目並獲得成功。

在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中車長客還努力樹立國際化發展思維,高度重視技術、資源、人才整合工作,讓企業品牌和口碑伴隨著產品一道落地。

統計顯示,憑藉公司自主研發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CRH380BL、CRH380CL、CRH380BG高寒動車組等鐵路客車產品以及不鏽鋼地鐵車、鋁合金輕軌車、單軌列車、無人駕駛地鐵車等60多種城市軌道車輛產品,去年,中車長客實現銷售收入335億元,各項關鍵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相關焦點

  • 中國中車:香港地鐵的「加速度」
    自2008年起,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先後為香港西港島、南港島、沙中線三條線路提供了地鐵。香港地鐵為公認的國際高端市場,其運營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一直以其卓越的運營管理和優良的車輛可靠性和安全性享譽全球,對車輛製造商的選擇極為嚴格謹慎。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為香港提供的地鐵為中國軌道交通車輛製造商在世界軌道車輛市場打響「中國牌」起到了引導作用。
  • 「東莞智造」在世界舞臺加速崛起
    除了閃耀世界舞臺的「東莞製造」,「東莞智造」正通過不同的方式,深入滲透到一些國際性賽事、世界級項目,成為世界產業經濟這一大蛋糕的分享者。記者調研發現,東莞智造頻頻亮相世界舞臺的背後,依託的是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經濟發展競爭力,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座製造業大市產業突圍的縮影和新的延續。這些世界級的「東莞智造」力量正在東莞凝聚,迸發出強勁的新動力。
  • 中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細節:最高時速120公裡
    資料圖:中國自主研發的中低速磁浮列車。中新社發 劉雙雙 攝原標題:中國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細節披露 應用多種黑科技中新網長春7月2日電 (記者 李彥國 崔顏鋒)中車長客股份公司2日向媒體披露了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的研發細節。據悉,該列車將採用輕量化鋁合金及複合材料結構,並應用多種節能環保黑科技。
  • 「在世界舞臺上,美國常常舉止粗蠻,卻總是稱自己是道德的」
    今天,活字君與書友們分享美國國際關係的著名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所著《大國政治的悲劇》中的篇章:「儘管大國幾乎總是按現實主義行事,但它們經常宣稱自己受更高的道德目標而非均勢的考量所驅使。而且,它們把對手描繪成邪惡或不道德的另類。這種行為模式在美國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在世界舞臺上,美國常常舉止粗蠻,卻總是口口聲聲稱自己的行為是道德的、正確的,而其對手的行為是邪惡的、錯誤的。」
  • 最萌至慧星:給中國魅力漢字一個大舞臺
    經歷了4月的初選和5月的複選,最終上海地區近70位選手脫穎而出,在這仲夏端午時節,如約相聚,和我們共同見證語言綜合素養全面提升,並從活動中收穫的自信、快樂和成長。孩子們臉上認真、投入的神情,足以說明語言的魅力已經讓他們完全沉浸其中。
  • 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旅遊專線清遠磁浮列車整車動態調試
    4月27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發布消息,由其研製的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旅遊專線——清遠磁浮列車進入整車動態調試階段。據介紹,清遠磁浮列車採用常導電磁懸浮和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技術,最高運行速度達120km/h。
  • 常德高新區:科幻般生產場景展現科技魅力
    原標題:科幻般生產場景展現科技魅力   榮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焊接機器人智能化焊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線上,百臺工業機器人正精準地進行雷射切割、焊接。圖/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雷射切割、焊接,火花四濺的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忙碌」著的是清一色的工業機器人,科幻般的生產場景吸引著眾多攝影記者,他們頻頻按動快門,用影像一一定格科技的魅力。
  • BBC《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  詮釋傳統文化魅力 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集體遵循的習俗和心靈歸宿,春節已成為一種固有的文化現象,一場特定的文化盛宴。
  • 「復興號」上的山西動力——中車永濟電機公司助力「中國速度」
    (原標題:「復興號」上的山西動力——中車永濟電機公司助力「中國速度」)
  • 「程腔張韻」回歸舞臺 京劇魅力再現京城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副院長向勇,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巴圖、周龍參加了會議。文學家仲呈祥,知名主持人白燕升,話劇表演藝術家鄭榕,唱腔設計萬瑞興、作家安志強以及在校大學生代表等應邀出席,很多張火丁的忠實戲迷也來到了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由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傅謹主持。會上,傅謹首先介紹了張火丁的基本情況。
  • 中國列車將再次駛出新速度
    中國中車成為第一家試點單位,科技部把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10個專項中的7個定向委託給中國中車組織實施,這是目前唯一定向委託企業組織實施的專項。此次率先啟動的「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時速400公裡及以上高速客運裝備關鍵技術」和「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3個項目,正是中國中車負責組織實施的7個專項中的一部分。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時代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邏輯和意義(2)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從大國到周邊,從發展中國家到多邊舞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格局,習近平同志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倡議,積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倡導樹立「正確義利觀」、以及「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等,使中國外交站在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道義制高點上,在國際體系變局中全面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 中國北車永濟電機公司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中國北車永濟電機公司從2004年10月起,先後引進了日立、西門子等5家國際知名公司的電機、變流器設計工藝製造技術,經過5年的技術引進國產化消化吸收再創新,構建起了四大技術平臺,形成了先進的電機、變流器等設計製造技術,並逐步應用到公司其他領域產品。
  •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造車復興號:三千次隔音試驗和焊接大師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走訪了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車四方」)和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車長客」),了解一列復興號誕生背後的故事。李萬君是中車長客轉向架製造中心焊接車間的高級技師,1987年,19歲的李萬君來到中車長客,如今已有31年時間,幾十年的精益求精讓他練就一流焊接技術,被稱為「高鐵焊接大師」,並當選為十九大代表。近日,李萬君在中車長客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幾家媒體採訪。
  • 「2018年度中國液壓平臺車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主要生產產品為:升降平臺、升降貨梯、升降舞臺、升降機、提升機、登車橋,手動搬運車、手動堆高車、半電動堆高車、全電動搬運車、全電動堆高車、油桶車等物流搬運設備。並提供全部產品各種高度、寬度和長度有特殊要求的定製。
  • 買一臺雙面展開LED舞臺車 單排廣告車
    買一臺雙面展開LED舞臺車 單排廣告車好用的程力led舞臺車 婚慶舞臺演出車LED廣告宣傳車流動性大,不受區域限制,可以穿梭於城鎮的每一個角落,其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受眾面之大,不受時間、線路限制,可攜廣告可隨時隨地向廣大群眾傳遞信息,是其他廣告所無可比擬的。
  • 上海藝術家「西行」採風展現海派戲曲魅力
    昨天,「循絲路花雨,弘東方之韻」滬寧陝蒙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藝術家「深入基層、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圓滿結束,上海藝術家離開最後一站內蒙古返滬。  「走出熟悉的舞臺,走入更加廣闊的生活,不僅在大西北收穫了海派戲曲的知音,更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與創作理念。」臨行前,許多人意猶未盡,拍照發朋友圈。
  • 香港開通完全無人駕駛地鐵的意義不在於「第一條」,而是「中國製造」
    但這是中國第一個正式運營的4級(Grades of Automation 4)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全線共10列車(30輛),列車為3輛編組的不鏽鋼A型地鐵車,運營最高時速為80公裡/小時。 在運營的整個過程中,這列車可以完全實現自動喚醒、自動運營,甚至可以主動診斷故障,順便再把自己"清洗"一下。
  • 南高齒:讓世界舞臺傳動中國魅力
    這家以生產齒輪箱和傳動設備為主的全球性製造企業,從最初的傳統工業領域生產企業一路走來,憑藉對產品質量的精益打磨和對全系列產品上的創新研發,如今一躍成為業務範圍涵蓋風力發電、工業裝備、軌道交通等方面的全球傳動領域領導者。
  • 海工裝備製造逆勢而上 聚焦中國海工裝備展
    本次展會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級社、中國船東協會、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展會面積達90000平米,吸引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家企業,世界500強企業近50家,專業觀眾達60000 人次。  在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海工裝備製造業卻逆勢而上,呈現出一股蓬勃發展的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