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
近5年燕窩相關企業被行政處罰數量呈增長趨勢
儘快出臺相關標準或能解決行業魚龍混雜問題
近日,打假名人王海稱知名主播辛巴在其直播間所售燕窩是糖水,此事被曝光後成為熱門事件。
本就存在爭議的燕窩產業,因為辛巴和王海的熱度又掀起了一場輿論熱潮,進而引發消費者對燕窩產品質量的擔憂。
在西安,懷孕4個月左右的趙女士,在網上購買燕之屋燕窩後,發現其中一瓶燕窩裡面有三角形碎片。面對這樣的「問題」燕窩,趙女士擔心,她已經吃了購買的大部分燕窩,可能對自己和胎兒的健康產生影響,於是,她去醫院專門做了「孕婦外圍血胎兒游離DNA產前檢測」。
王海稱辛巴直播間所售燕窩是糖水,辛巴團隊公開致歉
燕窩竟然是「糖水」?事情源於10月25日,辛選在直播間推廣一款茗摯品牌旗下的燕窩商品,直播間價格為258元15碗,每碗17.2元。
隨後,職業打假人王海稱,辛巴所售燕窩是糖水。據王海方面表示,辛巴直播中所售燕窩蔗糖含量達4.8%,碳水化合物為5%,該產品就是糖水。
對此,辛巴方面回應,「王海提供的質檢報告除了顯示冰糖燕窩製品本應含有的糖分外,還含有燕窩的核心成分唾液酸……」
11月27日,辛巴團隊公開致歉並承諾高額賠償,表示願意賠償6100萬,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諒。
隨著「辛巴假燕窩」事情的升級,燕窩產品的質量被消費者擔心,還能不能放心地購買到質量可靠的燕窩?對此,華商報記者做了調查。
目前,網購燕窩產品已經越來越方便。華商報記者在一家電商網站輸入「燕窩」查詢發現,共4677件相關商品,從幾百元到四五千元都有:馬來西亞印尼進口50g燕條正品、金絲燕燕窩性價比、原裝進口、特選大盞、8A馬來西亞孕婦燕窩、正品50g幹盞、孕婦定製大盞燕窩、高燕窩酸……在其他網站,有關燕窩的信息也很多,品類和價格各異。
面對數量、品種如此豐富的燕窩產品,普通消費者難辨好壞。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燕窩種類繁多,並沒有嚴格的國家判定標準。隨著近兩年直播迅速興起,一些商人的眼光聚焦在直播消費新模式上,部分燕窩商家砸重金通過直播賣貨,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西安一孕婦網購燕之屋燕窩,發現裡面有三角形碎片
網購燕窩,即使是知名品牌,也並不能讓人完全放心。近期,西安的趙女士發現在網上購買的知名品牌燕窩裡面,竟然有三角形碎片。
趙女士向華商報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她住在西安市未央路一小區,今年34歲,目前身孕4個月。因孕期營養不良,10月15日,她在天貓燕之屋旗艦店購買了兩箱燕窩,店家買2送1,共3箱,1196元。兩天後貨到,於是,她就開吃。不久,兩箱燕窩就吃完了。
11月8日,剩下最後一箱燕窩時,她突然發現其中一瓶裡有一個類似於塑料的三角形碎片,她嚇了一跳,「三角形碎片不是燕窩的固體成分。我懷疑是質量問題,就和客服聯繫。」趙女士說。
客服回覆說,可以退貨,但要求在退貨理由一欄選擇7天無理由,而不是商品質量問題。趙女士沒同意客服的要求。經過溝通後,店家給趙女士退了一箱燕窩的錢。
「專門挑選的明星代言的大品牌,就是為了放心,沒想到卻出了這樣的事情。」趙女士說,「我希望廠家對這事有個明確的交代,不是退錢那麼簡單。燕窩畢竟是食品,況且我還是孕婦。」
近日,華商報記者採訪趙女士時,她從冰箱裡拿出那瓶可能「有問題」的燕窩,華商報記者看見,瓶內的確有異物。趙女士撥通了廠家的服務電話,工作人員說,可以快遞過去,他們讓檢測,隨後提供檢測報告。廠家的提議遭到趙女士拒絕,「我希望第三方進行檢測,而不是廠家。」
另外,趙女士向燕窩廠家所在地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進行了反映。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說,此事正在按流程進行處理。
由於發現這瓶燕窩裡面有不明「異物」,趙女士對自己和胎兒的健康產生了擔心,「我正處於懷孕期,萬一這燕窩有什麼問題,真不敢想……」
11月16日,趙女士專程到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做了「孕婦外圍血胎兒游離DNA產前檢測」,檢查結果18個工作日才會出來。
近5年燕窩相關企業行政處罰數量呈增長趨勢
有媒體曝光,辛巴所售燕窩的成本價為4.2元,而在直播間該產品的售價最高甚至達到了40多元。
而據SGS產品檢測報告結果顯示,該燕窩每公斤只含有74毫克的唾液酸,即含量為0.0074%。而真正的特級燕窩每公斤的唾液酸含量應該不低於10%。
消費者花高價買來的燕窩,究竟有多少是可靠的?有數據顯示,21%的燕窩相關企業曾出現過經營異常,另有100多家燕窩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嚴重違法行為。
近期,多地市場監管部門檢查燕窩相關產品。2020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發現1家經營單位涉嫌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三無」燕窩產品,1家單位涉嫌經營超過保質期的燕窩產品。
2020年10月,浙江省玉環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亮劍2020」燕窩專項執法行動。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商戶產品標籤不規範、索證索票手續不全。檢查藥店、滋補保健品店90家,查扣下架問題產品6100餘克,涉案金額達6萬餘元,發現進口證明材料和票據不全、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偽造生產日期等違法線索18條,責令2家企業改正違法行為。
企查查的風險數據顯示,燕窩相關企業行政處罰中,大多數處罰內容為「沒收無合法來源的燕窩」以及「沒收無合法來源證明進口燕窩」。
從行政處罰數量來看,近5年燕窩相關企業的行政處罰數量總體呈波動增長趨勢,2019年達5年來最高,達66條,同比增長10%。2020年(截至11月26日)共有49條相關行政處罰數據。
在健康需求趨勢下,燕窩產業利潤豐厚,吸引了資本頻繁入局。有的燕窩企業宣稱已經融資4輪,資本累計投入數千萬元。同時,火爆的直播帶貨等宣傳、銷售方式讓不少從業者「趨之若鶩」。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燕窩相關企業前三季度新增1213家,燕窩成了今年「雙十一」的銷量明星。鮮食燕窩、瓶裝燕窩增長率達300%。
目前我國共有燕窩相關企業1.1萬家,2019年註冊量達1989家,今年前3季度新增企業1213家。
80後西安人李陽是某燕窩品牌的微商代理,他對華商報記者說,最近幾年高端市場已經比較飽和,所以他現在主要做中低端市場。如今,燕窩就跟茶葉、酒水一樣成為送禮的常客。
行業魚龍混雜標準缺失,業內建議儘快出臺相關標準
保健訴求、禮品消費、資本助推、明星帶貨、營銷盛宴……當下,燕窩產業熱鬧非凡,但也魚龍混雜,甚至不乏假冒偽劣產品。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最近幾年燕窩行業高速發展,但目前來說,燕窩的生產層面沒有嚴格的國家執行標準,導致風味飲料和保健品兩者之間的界限有模糊之處,儘快出臺相關標準是最重要的。
微信公號「廣東省燕窩產業協會」刊發張雅琴、李燕青撰文稱,燕窩直播翻車給行業的啟示:產品多元化創新必須守住法律的底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媒體表示,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對人類的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
財經評論人士王建紅對華商報記者表示,燕窩產業在野蠻生長過程中有不少亂象。深層問題是燕窩價格不透明,相關產品標準不完善,部分商家追逐利益導致亂象。說明燕窩市場、直播市場魚龍混雜,亟須標準和規範。產業要想走得遠走得穩,就應該有科學合理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範,假如按照冬蟲夏草的模式去做,行業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淡出消費者的視線。
來源: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