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濱興| 定義網絡空間安全

2021-01-20 雲安全聯盟CSA

方濱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聯盟C-CSA聯合發起人及理事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委員會主席、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等


文章概要:

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給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變革,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然而,網際網路在帶來社會發展新機遇的同時,其安全問題也面臨巨大挑戰。各國都在積極推進網絡空間安全體系建設及關鍵技術研究,以期保障在這一新型空間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宏觀論述了網絡空間安全發展態勢,並系統性分析了其核心要素及層次化模型。


廣義地講,傳統的信息系統安全意味著通過實現一組準確「控制」所獲得的特定能力。該「控制」可以是策略、慣例規程、組織結構和軟體功能。建立這些控制以確保機構的特定安全目標得以滿足。該特定目標表現在對信息系統、信息自身及信息利用中的機密性、可鑑別性、可控性、可用性 4 個核心安全屬性的保護上,即確保信息與信息系統不被非授權所掌握、其信息與操作是可鑑別的信息與系統是可控的、能隨時為授權者提供信息及系統服務,具體反映在信息系統的 4 個層面:物理安全、運行安全、數據安全、內容安全,也就是信息流轉的各個協議層環節。網絡空間設備互聯互通旨在交換、傳輸、存儲和處理各類信息數據,是信息系統的超集。因此,除了共性的信息保密、網絡基礎設施等安全建設外,網絡空間安全在各種部署模式中具有特定的安全需求,如移動網際網路安全、電信網安全、可信計算、雲計算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廣電網安全等。同時也囊括在不同應用場景中衍生的特定安全保障,如在線社交網絡、工業控制安全、支付安全等,以及作為全球性泛在系統而涉及的網際網路治理問題,包括信息對抗、輿論安全和網絡攻防體系建設等。


因此,基於傳統信息系統的經典安全架構以及網絡應用的多樣性模式,從網絡空間載體、資源、主體和操作出發,網絡空間安全包括網絡空間中電磁設備、信息通信系統、運行數據、系統應用中所存在的所有安全問題。既要保護包括網際網路、各種電信網與通信系統、各種傳播系統與廣電網、各種計算機系統、各類關鍵工業設施中的嵌入式處理器和控制器等在內的信息通信技術系統及其所承載的數據免受攻擊;也要防止、應對運用或濫用這些信息通信技術系統而波及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國防安全等情況的發生。針對上述風險,需要採取法律、管理、技術、自律、教育等綜合手段進行應對, 確保信息通信技術系統及其所承載數據的機密性、可鑑別性(包括完整性、真實性、不可抵賴性)、可用性、可控性得到保障。



電話:18024312752

郵箱:info@china-csa.org

官網:http://www.c-csa.cn/


如對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有興趣,並希望參與雲安全聯盟專家庫,共同為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作出貢獻,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C-CSA委員會委員招募書。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網絡空間安全有「六論」視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文 鍾華登/圖12月2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發展創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發表演講,從認識論、進化論、實踐論、相對論、方法論和矛盾論等六個視角分析了網絡空間安全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今年11月,2020微軟「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落幕,由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組成的天眼情報團隊項目《天眼情報-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領航者》獲得冠軍。 以國家發展為己任:創建網絡安全人才創新實驗班 你的任務是把院子裡的一輛車開走,但車鑰匙在保險箱裡,你需要按照命令完成有關操作,通過一道道關卡後才能拿到鑰匙…… 這是一個網絡虛擬場景,被廣州大學拔尖人才創新實驗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作為引導學生進入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領域的重要手段
  • 方濱興:我有一個比較大的野心,就是改變國家的網絡安全生態
    方濱興:對,如果全世界找不到俄羅斯了,他這個網就亂了。所以他們要確保外部斷了之後,內部可以完全互聯互通。作為鵬城實驗室網絡安全方向的責任院士,方濱興同時領銜了實驗室的三大科學裝置之一--鵬城網絡靶場。「靶場」著眼於網絡空間安全,藉助虛擬化、虛實互聯、軟體定義網絡、網絡安全檢測與分析等技術,構建起了一個大規劃網絡仿真驗證平臺,為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技術研究、科學測評、競評演練、人才培養提供了基礎支撐。方濱興:鵬城實驗室的定位很高,想要瞄準國家實驗室,做國家層面的、大的科學裝置。
  •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2020-11-15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濱興院士:新基建需應對「移物雲大智」安全問題
    11月28日,首屆「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在深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主題進行分享演講,從作用空間的視角解讀新基建的安全。
  • 院士畫傳|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建立中國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網際網路溝通著世界,也潛藏著安全隱患。 在廣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既練習防禦,又訓練攻擊,錘鍊密織網際網路安全之網的能力。 「網絡安全」是方濱興人生的關鍵詞。
  • 院士風採|方濱興:人生第五個八年,在莞辦企促進產學研結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的議題備受社會關注。方濱興作為國內最早提出「網絡空間主權」的學者之一,近年來也一直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他同時,作為東莞引進的首個特級特色人才,已帶領團隊在東莞開展一系列網絡安全與大數據等方面的研究與產業轉化,並取得多項成果。
  • 師者 | 方濱興院士:永遠追求人生導數恆正
    方濱興對成績預估的偏差,導致自己與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擦肩而過。「但是,我必須確保考上大學,這樣我的戶口遷出之後,才能讓下鄉的姐姐回到我父母身邊。清華大學在黑龍江招9人,而哈工大則招200多人,當年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是先填志願後考試。父母都認為報清華大學風險太大了,勸我不要冒這個險。我聽從了家人的安排。」回憶起當年的高考,方濱興的語氣中仍透露出一絲遺憾。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新基建安全要解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實習記者 馬菲╱文 鍾華登╱圖11月28日,在「灣區創見·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新基建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歸納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方濱興分享了他對於數字經濟時代新安全體系的看法,他認為新基建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歸納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應對的關鍵策略是要充分了解其宿主技術的特性,從而實現防禦或免疫。方濱興也認為,建設安全體系是一個超越技術層面的問題,需要有「三制一案」,即從法制、體制、機制和預案方面做好工作。
  • 方濱興院士:人工智慧安全之我見
    © 黃曉豔播報  方濱興 網絡空間安全專家。  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學院首席學術顧問、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可信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中國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委員會主席、教育部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 方濱興院士辦研究生班:挑選的學生不必來自名校,但要有這4個優點……
    2013年,中國權威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因健康原因辭去北郵校長職務,但他一直放不下教育。帶著為國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心願,方濱興三年前帶領團隊創建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辦了研究生創新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當院士來到「雙非」(非985和非211高校)辦學,報考者就會面臨兩難選擇,如果成為「院士門生」,最後拿的就是「雙非」的學位。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移物雲大智」為新基建核心,需解決伴生...
    在11月28日-29日舉辦的「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稱。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目前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依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火熱,各類數據中心承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海量大數據,將面臨嚴峻的數據安全問題。
  • 密碼與網絡空間安全學科的不同點
    隨著世界網絡化的發展,網絡空間安全已經成為各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密碼學科,作為網絡空間安全賴以生存的核心基礎之一,與網絡空間安全中的其他學科相比有幾點重要的不同。那時,既沒有計算機也沒有網絡空間,更沒有網絡空間安全。二戰後期,密碼開始遇到計算機的挑戰,經典密碼逐步走向成熟。70年代中期,DES標準算法的出現標誌著經典密碼科學體系的完善,非對稱算法的興起推動了現代密碼學的發展壯大。而網絡空間的建立始於60年代末期的APARNET。隨著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於1986年發出,中國的網際網路建設開始發力。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錫明表示,中國電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自主網信產業鏈,奮力打造國家網信產業核心力量和組織平臺,堅定推進「本質安全、過程安全、產業安全」三大戰略。在此基礎上,中國電子廣泛聯合合作夥伴,打造從硬體基礎設施安全到雲外邊界安全、網絡傳輸安全、雲內租戶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業務訪問全鏈路安全等的可信閉環體系。
  • 百度智能雲通過【ISO27032網絡空間安全】資質認證,為國內首家
    4月22日, 百度智能雲通過了上海挪華威認證有限公司(DNV GL)的ISO/IEC 27032【網絡空間安全指南】的認證,同時百度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通過此項認證的企業。  ISO/IEC 27032,全稱【網絡空間安全指南】,該標準旨在為解決常見的網絡安全風險提供技術指導。
  • 黑客、網絡攻防戰……"第五空間"安全如何來保?
    更應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正出現一支抵抗政府對網絡進行合理合法管理的強大勢力。  網絡安全  國家安全核心問題  隨著網絡威脅的不斷升級、網絡攻防對抗的日趨激烈,美國等西方國家認識到塑造網絡空間、保障網絡安全是強化國家競爭力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
  • 我國開闢網絡空間內生安全新領域
    10月28日,我國獨創內生安全雲平臺「蓮花哪吒」等四項最新成果在南京發布,標誌著我國開闢的網絡空間內生安全新領域,已從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典型設備研製階段邁向了普適應用創新的新階段。網絡空間內生安全技術自誕生以來,經受了國內專業機構十餘次測試評估和開放眾測的近千萬次網絡攻擊,始終保持「金身不破」。
  • 360 Quake網絡空間測繪系統重磅發布 開啟網絡空間測繪領域新徵程
    隨著全球數位化轉型趨勢,網絡安全事件頻發。我國基礎網絡和關鍵基礎設施都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傳統的安全防禦體系無法抵禦當前的網絡攻擊,需從被動防護轉向主動防禦模式,因此亟需對網絡空間實施高效的管理、合理的資源分配以及有效的安全監測和防護。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